![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毕业论文)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1.gif)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毕业论文)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2.gif)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毕业论文)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3.gif)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毕业论文)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4.gif)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毕业论文)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bd62f6fa-7fc8-4dbc-8e02-29d7b24ea0e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习形式:函授 层次:专科 教学站点: 题目:矿井通风与安全姓 名 专 业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指导教师 日 期 前 言永宁煤焦系离石市的一座集体所有制煤矿,位于离石市城关镇西北方向的后赵家村西,距离石市4km,行政区划归离石市城关镇管辖。2000年6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040134,批准开采4号煤层,井田东西长约3100m,南北宽约2900m,面积5.6588km2。本次实习是在永宁煤焦集现场实习,是我们在学完专业课后的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毕业之前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习,让我们进一步学习国家的各项煤
2、矿方针政策,尤其是关于矿井通风与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学习和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煤炭工业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同时让我们了解煤矿生产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学习到了更多的现场生产及技术管理知识,扩展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一个月的地面设施(包括锅炉房、绞车房、压风机房、地面变电所、机修车间、主要通风机房、瓦斯抽放站等)参观、理论课程学习、对矿井通风系统、矿井粉尘防治系统、矿井火灾防治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了解,学习现场的实际工艺技术,熟悉通风仪表的现场实际操作和通风与安全设备设施的现场施工与使用。在此期间,让我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我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
3、的精神。了解到了矿井通风技术,初步培养技术及行政管理能力,培养我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处理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搜集到毕业设计所需的资料。目 录第一章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第一节 矿区概况1一、井田位置与交通1二、自然地理1三、气象和地震烈度2四、矿区煤炭生产建设及规划概况2第二节 地质特征3一、地质构造3二、煤层及煤质3三、煤质、煤种及工业用途5第三节 开采技术条件6第四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10一、井田境界10二、储 量10第五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2一、同时生产的水平数目确定12二、矿井和水平的服务年限13第六节 矿井工作制度13第二章 井田开拓方式14第一节 井口与工业场
4、地位置的选择14第二节 开拓方案的比选及确定14第三节 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16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17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17第二节 采区有关参数的确定18第三节 采区巷道布置的确定19一、巷道布置19二、采区运煤、运料、通风及排水系统。20第四节 采区工作面的布置及开采顺序23一、矿井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采区数目、位置23二、开采顺序24第五节 回采工艺设计24第四章 矿山基本巷道26第一节 井筒26一、井筒数目及用途26二、井筒布置及装备26第二节 巷道掘进27一、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27二、巷道掘进进度指标27三、掘进工作面个数和掘进面的机械配备27四、矿井采掘比例关系和掘进矸
5、石率28五、矿井移交生产及达产时的井巷工程量28第三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28一、井底车场形式28二、井底车场硐室28第五章矿井通风设计30第一节 概况30第二节 拟定矿井通风系统30第三节 计算矿井的总风量和风量分配31一、矿井风量计算31二、风量分配34第四节 计算矿井通风阻力及等积孔34一、阻力计算34二、矿井等积孔计算35第五节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35第六节 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36第七节 矿井通风网络的风量调节38第八节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39一、井通风年总电费计算39二、矿井吨煤通风电费计算39第六章 煤矿安全技术40第一节 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40一、根据瓦斯涌出的特点,设计采取以下针对
6、性的防治措施40二、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0第二节 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41一、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41二、通风方面措施42三、监测及其预测预报的措施42四、采用的防灭火方法44五、井下外因火灾的防治及装备44六、矿井火灾应急救援措施45第三节 煤尘爆炸的预防措施46一、防止煤尘瓦斯爆炸的措施46二、对于井巷中积聚的煤尘的防爆措施46三、消除引燃煤尘爆炸火源的措施47四、隔爆装备47五、矿井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措施47第四节 矿井水灾防治系统48一、矿井水患类型及危害程度48二、水灾防治措施48三、矿井排水系统及设备选型50四、水泵房的设备布置形式、尺寸以及水泵房与水仓的连接方式52五、矿
7、井火灾应急救援措施53第五节、应急系统组织机构53第六节、组织人员指挥职责54第七章 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55第一节 概况55第二节 平面布置55第三节 竖向布置及场内排水56第四节 场内运输56第五节 防洪排涝57参考文献58致 谢59摘 要矿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与其他工业不同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地下作业,工作环境恶劣,因此通风和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全局而言,各煤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煤层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开采方法也就多种多样。本次设计根据以上因素进行开拓开采设计,并选择多种开采技术进行比较。 本设计针对永宁煤矿,内容包含: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矿井开拓开采设计、采区巷道布置、矿山基
8、本巷道、矿井通风设计、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等。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井田的地质特征及煤层特征等。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分别论述了井筒的位置、形式及采区划分和开采顺序等。针对矿区对采区进行布置和装备、以及各巷道的布置。 介绍了矿山基本巷道。矿井通风设计主要包括矿井通风设计依据及主要内容、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矿井所需风量的计算及分配、全矿井容易时期、困难时期的通风阻力计算以及对通风设备的选择等。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包括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以及煤尘爆炸的预防措施。关键词: 开拓开采设计;矿井通风设计;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区概况一、井田位置与交通
9、山西永宁煤焦井田位于吕梁市离市区北部沙麻沟村一带,距离离市区3.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739.31110943.4,北纬373242.2373448.6。井田东西长约3100m,南北宽约2900m,面积5.6588 km2。该矿向西有简易公路与国道209公路干线相接,向南经吕梁市约13km可达307国道和军渡离石汾阳高速公路,向西南17km可达孝柳铁路交口集运站,交通运输便利。井田北邻大中局煤矿、上安煤矿、下安煤矿、南接山西神州煤电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离石煤矿,西为4号煤层露头线,东邻北川河。该矿地理位置截图 二、自然地理永宁煤焦位于黄河以东、吕梁山西侧,北川河西岸,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
10、带,由于受北川河河谷的控制,地势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逐渐降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张家圪塔,标高为1223.7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边界,标高为938.5m,最大相对高差为285.2m。地貌类型属黄土丘陵,地形复杂,地面切割剧烈,沟谷纵横,地表多为新生界黄土所覆盖,常见有黄土陡岩,黄土峭壁节理发育。冲沟多呈“v”字型,沟底有零星基岩出露。井田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井田内无大的河流,只有几条冲沟在雨季汇集雨水流进井田东部的北川河。北川河为常年性流水河流,从井田东部自北而南流过,与东川河和南川河汇合后经柳林县注入黄河。三、气象和地震烈度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
11、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雨水集中,冬季雪少寒冷,年平均气温8.611.4,极端最高气温38.1(1985年7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21.7(1984年12月24日)。年平均降雨量464.2m,雨水多集中在69月份,年蒸发量1766.22171.7mm。霜冻期一般始于10月上旬,终于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为1m。据(78)晋震字第29号文,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据历史资料记载,离石市于1829年曾发生5.9级地震。四、矿区煤炭生产建设及规划概况永宁煤焦属离石市一集体所有制煤矿,1998年2月省煤资委以晋煤资字(1998)第122号文批准该矿开采4号煤层,2000年6月省国土资源厅
12、厅为该矿颁发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4号煤层。现该矿属基建矿井,批准生产规模为2l0kta,采用立井开拓,目前正在建设三个立井,现三个立井均在黄土层中施工,尚未见基岩。本井田周围现有大中局煤矿、上安煤矿、下安煤矿、神州煤田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离石煤矿,具体叙述如下:大中局煤矿位于井田北部大中局村南,开采山西组4号煤层,煤层厚度1.6m,煤种为焦煤,最大排水量1.30m3h。年产30kt,为低瓦斯矿井。上安煤矿位于井田东北上安村,距本井田不足1km,开采山西组4号煤,煤厚1.60m,煤种为焦煤,最大排水量2.1 m3h,年产60 kt,为低瓦斯矿井。下安煤矿位于井田东北下安村西,紧邻本井田,开采山西组4
13、号煤、5号煤,4号煤厚1.80m,煤种为焦煤,最大排水量2.5 m3h,年产60 kt,瓦斯相对涌出量0.409 m3t。c02相对涌出量为0.492 m3t,为低瓦斯矿井。该矿主、副井坐标为:主井:x=4160527.463 y=19510612.493 z=991.43;副井:x=4160092.132 y=19511268.214 z=973.96;主井、副井坐标均为gps实测。主井见煤深度127m,副井见煤深度92m。离石煤矿位于井田南面十里沟村,开采4、8、10号煤层,4号煤厚1.80m,煤种为焦煤,最大排水量70 m3h,年产量300 kt,为低瓦斯矿井。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地质构
14、造1、区域构造本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山西断隆西缘,鄂尔多斯台坳的河东断凹部位。区域构造总体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即中阳离石向斜,该向斜北起临县黄家沟、湍子沟,中经离石城南至中阳县城。东西宽313km,南北长约50km。向斜轴部宽缓,两翼倾角相差较大,西翼较陡,倾角在1525之间,东翼较缓,倾角在10以下。向斜内部发育一系列次级褶皱构造。本区即位于中阳离石向斜中部西翼,靠近轴部。2、井田内地质构造井田内总体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向斜轴自北而南贯穿全区,总体轴向为南北向,呈反“s”型,区内延伸约2.5km。两翼不对称,东翼较缓,地层倾角一般35。西翼较陡,地层倾角一般为1015。除此以外
15、,未发现有断裂、陷落等其它构造。综上所述,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属类。二、煤层1、煤层含煤性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共含煤14层,由上而下编号为0l、02、03、l、2、3、4、4下、5、5下、6、7、10、1l号。其中0l5下号煤层位于山西组,6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含煤地层总厚145.83m,煤层总厚约12.09m,含煤系数为8.3。可采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有03、3、4、5、6、10号6层。目前批准开采的煤层为4号煤层。现自上而下叙述如下:(l)0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上部,k4砂岩之下,上距k4砂岩约15m左右。该煤层为一全区稳定可采的薄中厚煤层,厚度
16、一般为1.201.50m,平均1.39m。最大厚度在井田东南部的b5孔,厚度为1.50m。煤层结构简单,含一层夹矸。顶板一般为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2)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k4砂岩之下,l5灰岩之上,上距03号煤层一般15m左右。该煤层为一全区稳定可采的薄煤层。厚度一般在0.740.92m,平均0.82m。最大厚度在井田西南部的40孔,厚度为0.92m,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石01层。顶板多为中砂岩,有的为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3)4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l5灰岩之上,3号煤层之下,与3号煤层间距一般为5.9712.37m,平均9.53m。该煤层为一全区稳定可采的中
17、厚煤层,厚度一般在1.701.88m,平均1.80m。最大厚度在井田东南部b5孔,厚度为1.88m。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石0-1层。顶板多为细砂岩、泥岩,有的为中粒砂岩,厚度1.776.93m,按矿井地质工作手册中“岩层强度与垮落性”分类,4号煤层顶板将随回采垮落填满采空区,属i类。底板多为粉砂岩,有的为中粒砂岩、细砂岩。据邻近井田南界的b5钻孔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结果,4号煤层顶板抗压强度为116.5143.7mpa,平均130.1mpa,抗拉强度为0.84.4mpa,平均2.6mpa。底板抗压强度为116.9119.0mpa,平均118.0mpa,抗拉强度为0.71.2mpa,平均0.9mpa。
18、(4)5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l5灰岩之上,4号煤层之下,与4号煤层间距平均为13.55m,下距l5灰岩约6.5m左右。该煤层为一稳定的、大部可采的薄煤层。厚度一般0.311.20m,平均0.87m。最大厚度在井田以北部38号孔,厚度为1.20m。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石01层。顶板多为泥岩,有的为细砂岩,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 (5)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k2灰岩之上,l5灰岩之下,上距l5灰岩一般7m左右,下距k2灰岩一般5.5m左右。该煤层为一全区稳定可采的薄煤层,厚度一般在1.071.20m,平均1.13m。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石1-2层。煤层顶板一般为砂质泥岩、泥岩,有的为粉砂岩,底板
19、多为砂质泥岩、泥岩。(6)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l1灰岩之下,l1灰岩为其直接顶板。该煤层为一较稳定的、全区可采的中厚厚煤层。厚度变化在2.506.87m,平均4.91m。结构复杂,含夹石04层,煤层顶板一般为石灰岩,有的为炭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有的为细粒砂岩。三、煤质、煤种及工业用途1、物理性质据地质报告,井田内各层煤的物理性质基本相近,煤的颜色为黑色或黑褐色。光泽多玻璃光泽和强玻璃光泽,有时可见弱丝绢光泽。断口常为参差状、贝壳状和附梯状断口,镜煤分层有眼球状断口。内生裂隙发育,镜煤和亮煤的内生裂隙5厘米内一般为1530条。煤以条带状结构最发育,其次为线状结构。构造多为层状构
20、造,个别为块状。煤的硬度小,脆度大。2、煤岩特征据地质报告,煤岩特征叙述如下:宏观煤岩特征宏观煤岩成分以亮煤、暗煤为主,镜煤次之,丝炭很少见到。宏观煤岩类型以半暗型煤常见,光亮型,半亮型煤次之,暗淡型煤较少。显微煤岩特征显微煤岩组分:各煤层煤的显微组分中有机组分以镜质组为主,约占到4059.4;丝质组次之,一般约占31.253.0;半镜质组分少量,一般只占2.65.6;稳定组分极少,仅占到02.1。煤中无机组分以粘土类为主,约占到2.68.7;硫化物类次之,一般只占到0.21.1;碳酸盐类极少,一般仅占00.4。镜质组以无结构的基质镜质体为主,偶见有结构镜质体;丝质组以氧化丝质体为主,火焚丝质
21、体次之,少量浑圆体和碎屑体,偶见微粒体;稳定组由角质体、小孢子体定向排列组成。粘土类以散点状,草莓状、晶粒状充填脆腔;碳酸盐类为方解石呈晶粒脉状分布。显微煤岩类型:各煤层显微类型以混合亮暗煤占大多数,少量为混合暗亮煤。 3、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4号煤层:原煤水分为0.863.76,平均为1.88;洗煤水分为0.481.29,平均为1.00。原煤灰分为14.7724.48,平均为18.88,为低中灰煤,多为中灰煤:洗煤灰分为3.219.10,平均为7.03。煤灰成份中,si02含量为52.88,al2o3含量为27.60,fe2o3含量为5.12,ca0含量为3.2
22、2,mg0含量0.66。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的灰熔点k5,为难熔灰分。原煤挥发分为20.3423.72,平均为22.03;洗煤挥发分为21.2430.27,平均为24.28。原煤硫分为0.430.48,平均为0.46,为特低硫煤;洗煤硫分为0.470.56,平均为0.52。原煤磷含量为0.004,为特低磷煤;洗煤磷含量为0.002。原煤发热量qnet.v.ad为30.10mjkg。净煤回收率为76。据矿井地质报告,4号煤层铁箱试验结果,有较好的结焦性。焦炭经转鼓试验100转后,m40级占78.279.2,ml0级占7.48.2,证明焦炭的抗碎性及耐性良好,属较优质的炼焦用煤,且焦炭工业分析灰分(
23、ad)为5.586.72,挥发份(vdaf)为20.6422.77,全硫(st.d)为0.440.57,属特低灰、特低硫强粘结性焦煤。煤类:本区煤按照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进行分类,分类指标采用净煤的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及胶质层厚度y(mm)等。4号煤层除焦煤(jm)外还有13焦煤(13jm)。4、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综上所述,4号煤为低中灰(洗选后,灰分大幅度降低),特低硫、特低磷、难熔灰分的焦煤,有较好的结焦性,可用作优质炼焦用煤和配焦用煤。第三节 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据地质报告:历次勘探在本井田临近钻孔中未采集瓦斯样,本设计通过对周围煤矿的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24、-3-1),认为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随着开采向向斜轴部延伸,开采深度和开采面积的增大,瓦斯有可能增加。另外位于本矿东南4km左右的七里滩煤矿1990年曾发生过瓦斯爆炸事故。建议该矿开采时应加强通风和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爆炸。表1-3-1 周围煤矿瓦斯情况调查表煤矿名称日产量ch4相对涌出量c02相对涌出量瓦斯等级下安煤矿180t0.409m3t0.492m3t低铨则焉煤矿100t0.3m3t低白家庄煤矿160t2.12m3/t低注:铨则焉煤矿位于井田南部1km,白家庄煤矿位于井田南部3km。2、煤尘和煤的自燃发火性该矿尚无煤尘和自燃倾向性测试数据。本设计依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2002年
25、8月为井田南部山西神州离石煤业有限公司所送4号煤层的测试结果,推断永宁煤矿4号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自燃等级为i级,属容易自燃煤层。由于该矿目前缺少瓦斯、煤尘、自燃等级实际测试数据,建议尽快补充这方面的资料。3、地温据紧邻井田南界的离石煤矿精查勘探中进行的地球物理测温资料,本区地温梯度为2.4100m,地温无异常现象,另据周围煤矿开采过程中亦未发现地温异常现象。4、水文地质地表水井田内无较大的河流,只在井田东侧有一北川河。井田内自北而南有大沟、吴家沟和大峪沟三条较大的黄土冲沟,雨季雨水汇入沟谷中,自西北而东南流入北川河,北川河自北而南汇入三川河。北川河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地段接受地下水补
26、给,流量平均为1.98m3/s。含水层 根据井田南部离石煤矿和井田东南高崖湾煤矿(据井田3km)勘探资料,结合矿区水文地质资料,将井田含水层划分为以下5个含水层组。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灰岩溶蚀裂隙含水层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二迭系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第四系和上第三系孔隙含水层组隔水层(1)二迭系山西组泥岩隔水层据钻孔资料,山西组4号煤层以下是一套以泥岩为主的地层,平均厚度14.29m,井田内连续沉积,是山西组和太原组之间较好的隔水层。(2)石炭系太原组泥岩隔水层太原组10号煤以下k1砂岩以上有一组泥岩,平均厚度24m,虽厚度变化较大,但层位
27、稳定,是较好的隔水层。(3)石炭系本溪组泥岩隔水层本溪组地层为一套泥岩、粘土岩,铁铝岩为主的地层,夹薄层石灰岩和砂岩,砂岩一般为泥质胶结,厚度平均32.8m,隔水性很好,是含煤地层和奥陶系地层之间重要的隔水层。水文地质条件评述由于区内本身降水量较小,加之井田内大面积被黄土覆盖,地形坡度大,岩层裂隙不发育,又未发现有断裂构造等因素,因此不利于地下水的接受补给。井田内除奥灰岩以外的各含水层富水性弱,只在浅部富水性较强。山西组4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是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008ls.m,含水层厚度小,不稳定,补给条件较差。另外井田西南部约占井田面积14的范围位于奥灰水位之下,最低处
28、相差约50m,但井田内隔水层较好,据紧邻井田南界的白家庄矿区精查勘探报告中,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突水系数经验公式对10号煤层(底板标高低于奥灰水位180m)突水系数的计算值为0.329.8104pam,小于国内经验临界值0.69.8104pam。因此推断在没有较大断层存在的情况下,奥陶灰岩水突出的可能性是较小的。基于以上认识本次将4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定为二类一型。据白家庄精查勘探报告,太原组各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灰岩,太原组灰岩的富水性相对较强,且井田内下组煤大部位于奥灰水位之下,其水文地质类型应定为三类二型。矿井充水因素分析据井田周围开采4号煤层的矿井调查资料,矿井水主要来自井筒揭露的
29、砂岩含水层、松散层与基岩界面的底砾岩层水及顶板少量渗水。底板无底鼓进水现象,相邻各矿未发生过奥灰水突水事故,且各煤矿涌水量均不大(各煤矿调查情况见表1-3-2)。说明4号煤层矿井充水水源以煤层上覆矿床采动影响范围内的基岩含水层为主。表1-3-2 周边煤矿排水量调查统计表煤矿名称与本井田相对位置开采煤层号日产量(t)采空区面积(m2)日排水量(m3)含水系数(m3t)大中局煤矿北部上山490320.36上安煤矿北部上山4180500.27下安煤矿东北部上山4180600.33铨则焉煤矿南部下山410015000500.50白家庄煤矿南部下山1603650001200.75注:铨则焉煤矿和白家庄煤
30、矿均位于井田南部山西神州煤电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离石煤矿范围内,距本井田分别约lkm和3km。矿井涌水量预算由于本井田内的水文地质资料缺乏,矿井涌水量计算所需参数难以确定,故本设计利用邻近生产矿井资料,采用富水系数法对本矿矿井涌水量进行估算。据统计数据,井田四周开采4号煤的生产矿井的含水系数为0.270.75。本矿设计生产能力210kt/a。按此估算,本矿开采4号煤层的矿井涌水量应在172477 m3d之间。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井田内4号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二类一型,尚属简单,但开采时对以下几方面应引起重视。(l)井田西南部有约占全井田面积l4左右的4号煤层位于奥灰水位标高以下,本矿开采时应先开
31、采东北部,逐步向西南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构造特别是断层、陷落柱的发现和研究,以防断层导水使奥灰水侵入造成水害。(2)在井田的西北角有老窑破坏区,其开采面积有l万多平方米,经调查当地古空区均有积水,在开采时应留足保安煤柱,并坚持先探后掘、边探边采的原则以防老窑突水事故的发生。(3)在井田西部边界有煤层露头,当开采至露头附近时水量有增大的可能,开采时应引起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第四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一、井田境界永宁煤矿批准开采4号煤层,井田境界以证号1400000040134号采矿许可证批准的7点坐标连线圈定的井田范围为依据。点号 x yl、 4160910 195087002、 4
32、161160 195100503、 4160420 195104004、 4159660 195111605、 4159660 195120006、 4158200 195116007、 4158775 19509125本井田形态为一不规则七边形,东西长约3100m,南北宽约2900m,面积5.6588k m2。该井田境界的划分,充分利用了地形、地物、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以及煤层特征等自然条件,相对减少了煤柱损失,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也减少了给开采工作造成的困难,使矿井有合理的开采技术条件。二、储 量1、地质储量本矿批准开采4号煤层,4号煤层的地质储量是根据地质报告所提供的储量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33、储量计算范围区内4号煤层发育稳定,全区可采,储量计算范围以矿界和调查古空区界线圈定。储量计算面积及视密度列入表1-4-1。表1-4-1 储量计算面积及视密度煤层号储量计算面积(km2) 视密度 (tm3)备注45.492551.37工业指标本区4号煤层为焦煤和13焦煤,依据规范,储量计算工业指标列入表1-4-2。表1-4-2 储量计算标准最低可采厚度 (m)最高灰分 ()能利用暂不能利用能利用暂不能利用0.70.64050储量计算方法区内煤层倾角小于15,故储量计算方法采用水平地质块段法,用煤层伪厚和水平面积计算储量。首先根据储量级别划分块段,按下列公式求取块段储量。块段储量=块段平均煤厚块段
34、面积块段平均视密度储量计算级别划分井田内为一轴向近南北向的向斜构造,尚未发现断裂构造,构造简单,4号煤层全区稳定可采,故矿井地质条件类别为i类矿井。圈定b级储量的基本工程间距为2000米,以b级储量基本线距12的距离(1000m)外推c级储量,其余均为d级储量。地质储量计算结果本次4号煤共获得能利用储量b+c+d级为13276kt。其中b级储量为3728kt,b级占b+c+d级的28.1,c级储量为8570kt,d级储量为978kt。地质储量计算结果详见表1-4-3。表1-4-3 矿 井 地 质 储 量 汇 总 表煤层储量计算面积(km2)能利用储量 (kt)b/(b+c+d) ()bcdb+
35、c+d4号5.49255372885709781327628.1合计5.49255372885709781327628.12、可采储量可采储量用下式计算:式中:可采储量,kt; z工业储量,kt; p永久煤柱损失,kt; c采区回采率,取80。根据地质资料和井田开拓平面图,综合考虑永久煤柱损失,按照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经过计算,矿井可采储量为7574kt,可采储量汇总见表1-4-4。表1-4-4 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 (kt)煤层编号工业储量(bc级)煤 柱 损 失开采可采储量井筒和工广村庄矿界损失4号12298263228728118937574合计1229826322872811893757
36、4第五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确定矿井年生产能力时,综合考虑了该矿煤炭储量、服务年限、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本矿井井田面积较小,煤炭储量相对较少,适宜建小型矿井。考虑到本井田煤层埋藏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等,并结合矿井外部条件,经过技术分析比较后,确定矿井年生产能力为210kt/a,服务年限为28a。对确定的矿井年生产能力的论证:首先,从基建投资、管理水平及采煤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来看,210kt/a的年生产能力对本矿井是适宜的;其次,经过计算,矿井拟采用的提升、运输、通风等各生产环节能力可以满足210kt/a的要求。第三,从生产能力与矿井服务年限的关系来看,取
37、210kt/a的生产能力是合适的,考虑到d级储量经过巷探或补探提高储量级别后,可以计入工业储量,矿井服务年限能够满足有关规定。一、同时生产的水平数目确定该矿批准开采4号煤层,井田东西长约3100m,南北宽约2900m。该井田总体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向斜轴自北向南贯穿全区,煤层倾角一般为35。根据煤层埋藏特征和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在4号煤层中设置一个开采水平来开拓整个井田,开采水平的标高确定为831m。矿井同时生产的水平数为一个。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二、矿井和水平的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 式中: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zk可采储量,kt;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kt/a;
38、 k储量备用系数,取1.3。因为该矿在4号煤层中设置一个开采水平来开拓整个井田。所以矿井和水平的服务年限都为28a。第六节 矿井工作制度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 330d,每天三班作业(其中两班生产,一班准备),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418h。第二章 井田开拓方式第一节 井口与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根据该矿煤层赋存、地形和地质构造等条件, 把主立井和回风立井的位置选在井田北中部贺家庄村附近,副立井的位置选在井田东部下安村附近。井口选在以上两处的主要优点是:(1)经过现场踏勘,在贺家庄村附近有足够的场地可以布置主立井地面生产系统和工业建筑物。(2)井筒和村庄煤柱合在一块,可以减少煤柱损失。(3)工业场地内具备
39、供电、供水、运输等条件。(4)平整场地工程量小。(5)开采时,运煤、通风距离短。(6)副立井的位置选在井田东部下安村附近,便于布置副立井地面生产系统和工业建筑物。并且开采井田南部时,有利于矿井通风。主要缺点:(1)副立井与运输大巷贯通距离较长。(2)工业场地布置较分散。经过综合技术分析比较,并结合该矿开拓现状,最后确定主立井及其工业场地选在贺家庄村附近,副立井及其工业场地选在井田东部下安村附近。第二节 开拓方案的比选及确定根据该矿煤层赋存、地形和地质构造等条件,并结合已施工的井筒形式和位置,确定采用立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方式,对井下开拓巷道的布置,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运输和回风大巷沿南北方向
40、布置开拓方案主立井和回风立井掘进至4号煤层底板后,在831m标高布置井底车场和硐室,从井底车场向西在4号煤层中掘进主要运输和回风巷道,然后掘进南北方向运输和回风大巷。在井田东部下安村附近掘进副立井至4号煤层底板后,在829m标高布置井底车场,然后向西掘进主要运料巷道与回风大巷贯通。把井田划分为三个采区,井田东部为第一采区,在采区内垂直运输和回风大巷划分为条带,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回采。井田北部为第二采区,垂直运输和回风大巷向西掘进二采区运输、回风上山,在上山北侧划分为区段,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回采。井田西南部为第三采区,垂直运输和回风大巷向西掘进三采区运输、回风上山,在上山两侧划分为区段,布置走向
41、长壁工作面回采。见表2-2-1,井田开拓平面图如下:方案二:运输和回风大巷沿东西方向布置开拓方案主立井和回风立井掘进至4号煤层底板后,在831m标高布置井底车场和硐室,从主立井和回风立井井底在4号煤层中向南掘进主要运输、回风巷道,然后,在井田南部掘进东西方向运输和回风大巷。在井田东部下安村附近掘进副立井至4号煤层底板后,在829m标高布置井底车场,然后向北掘进主要运料巷道与回风大巷贯通。把井田划分为四个采区,井田东北部为第一采区,井田东南部为第二采区,在一、二采区内垂直运输和回风大巷划分为条带,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回采。井田西南部为第三采区,垂直运输和回风大巷向北掘进三采区运输、回风上山,在上山
42、南侧划分为区段,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回采。井田北部为第四采区,垂直运输和回风大巷向北掘进四采区运输、回风上山,在上山两侧划分为条带,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回采。见表2-2-2。3、两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两方案的技术比较见表2-2-1,两方案的经济比较见表2-2-2。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两方案总的掘进费用相差不大,在10%以内,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一较方案二具有较多优点,故设计推荐开拓方案一。第三节 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根据推荐的开拓方案一,全井田划分为3个采区。采区间采用前进式开采顺序。矿井投产时移交第一采区。采区的接替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表2-2-1 开拓方案技术比较表方案一方案二 优
43、点1、巷道掘进总工程量少,掘进费用低;2、工作面推进长度较大,搬家次数少;3、矿井通风线路短,通风系统简单;4、煤柱损失少;1、 副立井与运输大巷贯通距离较短;2、 初期巷道掘进工程量较少;3、开采井田南部时,运输、通风方便;4、三、四采区上山起伏变化较小;缺点1、副立井和主立井贯通距离较长、初期巷道掘进工程量较大。2、二、三采区上山起伏变化较大; 1、一、二采区工作面推进长度较小,搬家次数多;2、矿井通风线路长,通风系统较复杂;3、煤柱损失较多; 表2-2-2 开拓方案经济比较表序号项 目单位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一比方案二(%)备注1初期井巷工程量m26982460+9.62初期掘进费万元268
44、.8245.1+9.63总的井巷工程量m69707390-5.74总掘进费万元694.5736.3-5.75建设工期月28.3526.8+5.8说明两方案的井下运输、通风等项目费用差别不大,未列入方案比较表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永宁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210kt/a,为小型井。4号煤层平均厚度为1.8m,煤层赋存稳定, 顶板为泥岩和细砂岩, 顶板将随回采垮落填满采空区,属i类。井田内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为低瓦斯矿井。井田内4号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自燃等级为i级,属容易自燃煤层。结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技术管理水平,上一套综采工作面设备(综采分层开采、综采放顶煤开采及
45、大采高综采)比同等条件下上一套高档普采工作面设备的投资要高出69倍,因此上综采首先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本设计不予考虑。设计认为适合本矿井4号煤层开采的采煤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人工假顶分层普采,二是一次采全高放顶煤普采。(一)人工假顶分层普采该采煤方法是将厚煤层分成若干层,顶分层要为下分层铺设人工假顶的一种采煤方法,适用于煤层顶板中等冒落,直接顶具有一定厚度的缓倾斜及倾斜厚煤层。本井田4号煤层厚度一般为3.735.80m,设计考虑分两层开采,分层厚度23m左右,分层间铺设金属网假顶。人工假顶分层普采的主要优点是煤炭回收率高,厚煤层回采率可达95%以上;主要缺点是铺设假顶工作量大,用人多、工艺复杂
46、、推进速度慢,下分层顶板及巷道维护困难、(4号煤层为易自燃煤层)反复揭露采空区易燃发火、巷道掘进率高、生产组织管理复杂、成本高。近年来普采放顶煤技术推广,人工假顶分层开采的比例一再下降,中、小型煤矿已陆续根据自身的地质条件 和技术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将人工假顶分层开采改为放顶煤普采,提高了工作面生产水平,从而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设计认为本井田4号煤层不宜采用人工假顶分层普采。(二)一次采全高放顶煤普采放顶煤普采采煤法就是在厚及特厚煤层的底部布置回采工作面,采用滚筒式采煤机、悬移支架或滑移支架、刮板输送机及其他附属设备进行配套联合生产,除用采煤机正常割煤外
47、,还利用矿山压力或辅以人工松动方式使工作面上方顶煤破碎,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从顶梁支架的上方或后方并回收的一种采煤方法。一般来讲,与分层普采相比放顶煤普采有如下优越性:1高产高效:比分层普采的产量可提高50%100%,工作面工效高;2掘进率低:最低可减少50%60%,巷道维护费用相应减少;3材料消耗量少:放顶煤工作面对于金属网、坑木、油脂、巷道支护材料等的消耗比分层开采要少的多;4工作面搬家次数少,既节约资金,又能持续高产;5安全:自燃发火几率减少;6对煤厚变化大、结构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主要缺点是:1与分层普采相比煤炭回收率低,丢煤易引起煤炭自燃;2易混入矸石,原煤灰分高,粉尘
48、大,工作面作业条件差;3工作面设备多,管理复杂,投资大。本设计4号煤选用一次采全高放顶煤高档普采煤方法,布置一个高档普采放顶煤工作面。根据该矿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以及管理水平,本着投资少、见效快、安全性好和回采率高的原则,结合地方煤矿目前的开采技术及管理水平,确定采用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的高档炮采长壁工作面,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采用这种采煤方法与短壁刀柱式相比,具有回采率高,安全性好, 经济效益好。巷道布置简单,万吨掘进率低,通风系统简单。工人的劳动强度小,产量高,效率高。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具有支护速度快、初撑力高、可靠性高等优点。主要缺点是投资较大。经过综合分
49、析比较,确定采用高档炮采长壁工作面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第二节 采区有关参数的确定根据井田内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及选定的采煤设备性能,结合本地区地方煤矿技术管理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等因素,确定高档炮采工作面长度为80m。一次采全高,平均采高为1.8m。设计确定回采工作面工作制度为三、八制,作业形式为两采一准,回采工作面循环进度2.0m,日循环次数为1次,循环进度为2.0m。1、回采工作面长度的确定根据井田内可采煤层的赋存条件,结合矿井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及管理水平,国内采煤机及配套设备的性能、合理的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为80m。2、回采工
50、作面年推进度计算:年推进度=循环进度日循环次数设计年工作日循环系数式中:设计年工作日为330d,循环系数取0.8,则:年推进度2.01 330o.8528(m)3、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210kta时,在第一采区内布置两个高档炮采工作面, 两个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a采llmc式中:a采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ta;1工作面长度,80m; l工作面年推进度,528m; m工作面采高,1.8m;煤的容重,1.37tm3; c工作面回采率,c0.95;则 a采528801.81.370.9598956(ta)99kta掘进煤产量按回采煤产量的lo计为9.9kta
51、,矿井总产量为(99十9.9)2217.8(kta),可满足矿井210kta的设计生产能力。第三节 采区巷道布置的确定一、巷道布置第一采区巷道布置采用大巷条带式布置方式, 垂直于运输、回风大巷掘进条带斜巷,把一采区划分为 10个条带, 条带之间留设宽度为15m的煤柱, 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回采。紧靠工业广场煤柱布置首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为80m,工作面推进长度800m左右。在采区中部布置第二个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为80m,工作面推进长度670m左右,工作面运输顺槽和轨道顺槽采用双巷布置、双巷掘进,采区内各条带的开采顺序为从北向南依次开采。二、采区运煤、运料、通风及排水系统。根据推荐的开拓方案,
52、本设计采用一个采区同采,在第一采区内布置两个高档炮采工作面来保证矿井210kta的生产能力。根据4号煤层赋存情况及顶扳压力等,工作面支护选用dz20型单体液压支柱,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设计采用迈步抬棚支护工作面两端头上、下出口,采用3.6m长的工字钢梁,一梁四柱,支柱采用与工作面相同的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运输巷和轨道巷均采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护,架间距1.0m,设计在距工作面前方20m的两顺槽范围内,采用抬棚来加强支护。首采采区位于井田东南部, 采区运输方式:回风顺槽采用jd11.4型调度绞车, 运输顺槽采用高强度带式输送机和szd530/20型桥式刮板转载机,回采工作面采用sgw40t型刮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海运合同环境保护要求
- 户外运动中心装修合同
- 快速响应运输合同模板设计
- 展览馆装修大包合同样本
- 文化中心装修班组合作协议
- 滑雪场土石方合同样本
- 旅游导游人才猎头协议
- 冷藏乳制品分销协议
- 会展中心别墅装修合同样本
- 影视制作公司装修合同
- “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名录
- 生姜高产种植技术专题培训课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论
- 交流伺服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分解课件
- 水土保持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圣三国蜀汉传攻略
- 2021届高考英语887核心词(打印、词频、出处、例句、背诵)
- 天津市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
- 公司机关管理类责任矩阵
- 山东省青岛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脂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