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_第1页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_第2页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_第3页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_第4页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一、试一、试 井井 1、试井概念及分类、试井概念及分类 试井是以渗流理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器为手段,通过对油、水、气井生试井是以渗流理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器为手段,通过对油、水、气井生 产动态测试来研究和确定物性参数、产能、边界、连通关系的方法。产动态测试来研究和确定物性参数、产能、边界、连通关系的方法。 稳定试井稳定试井 稳定试井亦称系统试井,多用于气井测试。测试方式:已连续稳定试井亦称系统试井,多用于气井测试。测试方式:已连续34个不同的个不同的 稳定产量生产(产量递增),至流动压力稳定;测量每个油嘴生产时的稳定产稳定产量生产(产量递增),至流动压力稳定;测量每个油嘴生产时的稳定

2、产 量、相对应的稳定流压、油压、气油比等,最后关井测试地层压力。量、相对应的稳定流压、油压、气油比等,最后关井测试地层压力。 不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 当油藏中的流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稳定状态)时,若其中一口井的工作当油藏中的流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稳定状态)时,若其中一口井的工作 制度(或压力)改变,则在井底将造成一个压力扰动,此扰动将随着时间的推制度(或压力)改变,则在井底将造成一个压力扰动,此扰动将随着时间的推 移而不断向井壁四周地层径向地扩展,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移而不断向井壁四周地层径向地扩展,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种压力这种压力 扰动的不稳定过程与油藏、油井和流体的性质有

3、关。扰动的不稳定过程与油藏、油井和流体的性质有关。因此,在该井或其他井中因此,在该井或其他井中 用仪器将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量出来,通过分析,就可以判断和确定用仪器将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量出来,通过分析,就可以判断和确定 井和油藏的性质。井和油藏的性质。 3 2 2、常见试井测试工艺、常见试井测试工艺 1 1)起泵测试)起泵测试 顾名思义,就是先将油井中的抽油泵起出,然后下入电子存储压力计至油层中部, 按设计好的时间间隔记录压力和温度值。优点:带有普遍适用性,不论是斜井还是直井, 都能进行测试。缺点:关井后需要起泵这大约需要12天的时间,测不到流压和井筒储 集阶段,且起泵、下泵需要

4、资金投入和时间,耽误油井生产时间。 2 2)环空测试环空测试 通过偏心井口装置,在环套空间下入压力计仪器到油层中部,录取压力 、温度等资 料的一种测试方法。优点:它不需要起泵,节省资金、时间和人力物力 ;还可以完整 测得关井后的压力恢复资料,即井筒储集阶段,使流动阶段更加明显清晰;可以准确的 测得流压。 缺点:具有局限性,只适合于井斜小余20、符合安装偏心井口且油井原 油的粘度、含盐量、含蜡量不宜太高。 3)井下关井测试)井下关井测试 将压力计随抽油泵下入油层中部,生产7天后关井测试15天 ,对压力、温度进行连 续测试。优点:不受井筒和流体等局限,适应性强,可测得部分开井后压降段、稳定流 压段

5、,较起泵复压、环空测试所测资料更完整 ,能准确测得流压。 缺点:整个过程繁杂、费用高。 4)毛细管测试)毛细管测试 利用毛细管传压原理,由毛细管连接井下装置下入预定深度,监测时毛细管中高压 气体(氮或氦)达到压力平衡时,地面电子压力计开始采集压力数据。 4 二、二、试井解释经常使用的概念试井解释经常使用的概念 1)无因次量:)无因次量:其值与计量单位无关如其值与计量单位无关如2%等,试井中常用无因次量等,试井中常用无因次量pd,td等。等。 2)井筒储集效应、井筒储集系数)井筒储集效应、井筒储集系数 油井刚关井时,地面产量为油井刚关井时,地面产量为0,井底产量并不为,井底产量并不为0,原油仍然

6、从地层流入井筒中,直,原油仍然从地层流入井筒中,直 至井筒中压力与井筒周围压力达到平衡,这种滞后的惯性现象称为井筒储集效应。至井筒中压力与井筒周围压力达到平衡,这种滞后的惯性现象称为井筒储集效应。 用井筒储集系数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物理意义是,要使井底压力升高用井筒储集系数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物理意义是,要使井底压力升高 1mpa,必须从地层中流进井筒原油体积。纯井筒储集阶段的压力变化与测试层的性质,必须从地层中流进井筒原油体积。纯井筒储集阶段的压力变化与测试层的性质 无关,不反应任何地层特性。无关,不反应任何地层特性。 3)表皮效应、表皮系数)表皮效应、表皮系数 在井筒周

7、围由于钻井、措施等因素造成的污染带,当流体通过时会引起附加压降消在井筒周围由于钻井、措施等因素造成的污染带,当流体通过时会引起附加压降消 耗流动能量的现象成为表皮效应。耗流动能量的现象成为表皮效应。 用表皮系数来表征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用表皮系数来表征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p v dp dv c 5 4)探测半径:)探测半径:在距井筒一定距离的地方,因该井生产而造成的压降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在距井筒一定距离的地方,因该井生产而造成的压降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即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层这个范围之外的任何性质都没有探测到,这个区域的半径成为即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层这个范围之外的任何性

8、质都没有探测到,这个区域的半径成为 调查半径或探测半径。探测半径只与地层及其中流体的物性和测试时间有关,而与其他调查半径或探测半径。探测半径只与地层及其中流体的物性和测试时间有关,而与其他 性质无关。性质无关。 5)径向流动:)径向流动:钻穿地层的井,地层中的流体从各个方向沿平面半径方向流入井筒。地钻穿地层的井,地层中的流体从各个方向沿平面半径方向流入井筒。地 层中的压力是离井的距离和时间的函数,即在距井的等距离位置,同一时刻的压力值相层中的压力是离井的距离和时间的函数,即在距井的等距离位置,同一时刻的压力值相 等。等。 6 6) 稳定流动:稳定流动:一口油井以稳定产量生产,如果在一口油井以稳

9、定产量生产,如果在“晚期段晚期段”整个油藏的压力分布保整个油藏的压力分布保 持恒定(即不随时间变化),油藏中每一点的压力都保持常数,这种流动状态成为持恒定(即不随时间变化),油藏中每一点的压力都保持常数,这种流动状态成为 “稳定流稳定流”。强水驱、边底水油藏强水驱、边底水油藏可出现稳定流。可出现稳定流。 7)拟稳定流:)拟稳定流:拟稳定流是相对于稳定流而言,地层中某一点压力随时间变化率为常拟稳定流是相对于稳定流而言,地层中某一点压力随时间变化率为常 数;即在距离井筒等距离的点,在相隔相同时间内压力变化值相等。数;即在距离井筒等距离的点,在相隔相同时间内压力变化值相等。 封闭油藏中一口井以稳定封

10、闭油藏中一口井以稳定 产量投入生产,当压力影产量投入生产,当压力影 响达到所有封闭边界之后,响达到所有封闭边界之后, 便进入便进入“拟稳定流动拟稳定流动”阶阶 段。段。 7 8)半球面流、球面流半球面流、球面流 油藏由于存在气顶或者底水,为了防止底水锥进或者气顶气窜,只打开油层顶油藏由于存在气顶或者底水,为了防止底水锥进或者气顶气窜,只打开油层顶 部或者底部,油层中的流体类似于从半球体的四面方向流向油层顶部的打开部位,部或者底部,油层中的流体类似于从半球体的四面方向流向油层顶部的打开部位, 此时的流动称为此时的流动称为“半球形流动半球形流动”。 如果只在油层中某一部位打开,油层流体从射孔孔眼的

11、上下、左右、前后四面如果只在油层中某一部位打开,油层流体从射孔孔眼的上下、左右、前后四面 八方流向孔眼,此时的流动称为八方流向孔眼,此时的流动称为“球形流动球形流动”。 厚油层局部打开时可以在厚油层局部打开时可以在“早期段早期段”出现出现“半球形半球形”或者或者“球形球形”流动。流动。 8 9)直角坐标图、半对数坐标图、双对数坐标图 试井常用直角坐标图是指纵坐标为时间轴、横坐标为压力轴,在该坐标系中跟实际 测试的数据绘制出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半对数坐标图,是相对于直角坐标图而言,纵坐标为时间的对数轴;绘制压力随时 间对数值的变化关系曲线。用于常规试井解释。 双对数坐标图,是相对于直角坐

12、标图而言,纵坐标为时间的对数轴,横坐标为时间 的对数轴;绘制压力对数值与时间对数值的变化关系曲线。用于现代时间图版拟合解释。 9 简化地质模型简化地质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求解 寻找直线规律、拟合点寻找直线规律、拟合点 求取参数求取参数 10 试井解释方法试井解释方法 稳定试井的产能试井解释方法稳定试井的产能试井解释方法-多用于气田多用于气田 不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 常规解释方法常规解释方法-半对数法半对数法 现代图版拟合分析法现代图版拟合分析法 11 20世纪50年代至今,都在使用这种半对数分析法,被称为“常规试 井解释方法”。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出井底流动压力pw

13、f与开井生产时间t 的对数lgt关系曲线,或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出pwf与开井生产时间t的关 系曲线就得到一条“压力降落曲线”。根据该曲线的斜率m就能计算出流 动系数、流度、渗透率和表皮。 12 虎狼卯柳虎狼卯柳137-3水井压降常规水井压降常规 解释实例解释实例 2010年,该井在测试后期247小时-470小时压力值与时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井, 使用常规解释方法求取地层压力为24.071mpa,渗透为10.217 毫达西,地层表皮 - 7.529,探测半径为758米,地层系数为61.309毫达西.米。 13 现代图版拟合分析,简而言之就是用现有标准图版与实测曲线进行对比,寻找出 最接近一条

14、曲线,该曲线对应的参数就是所求地层的实际地层参数值。 14 基本模型:均质、非均质(双空、双渗) 内边界:井筒及近井地带(c、s、sf)1)解释模型识别及选择 外边界:无限大、不渗透、定压、封闭等边界 2)流动段划分 早期阶段:井储、线性流、双线性流、半球形流动、球形流动 无限作用径向流动:在压降测试中,在这段“压降漏斗”径 向地 逐步向外扩大 外边界反映阶段(晚期阶段) 3)模型参数计算:拟合分析(双对数分析)、特征曲线分析(半对数分析)分别计 算各种参数,并做一致性检验。两种方式所得数值理论上相同,但存在精度上差异。 4)模型检验:因为反问题的解不是唯一的,虽然进行了参数一致性检验,还必须 对解释结果进行整体的检验,即用实测压力、产量资料与解释结果进行拟合,与用实测压力、产量资料与解释结果进行拟合,与 其他非测试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以确定解释结果正确性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