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酸碱中和滴定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 法。 2.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实质:H+ +OH 一 = H2O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 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 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 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二、中和滴定所用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
2、管夹、烧杯等 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 中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装碱 性溶液或者氢氟酸(它们易腐蚀玻 璃)。 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 溶液,不能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溶 液(它们易腐蚀橡胶)。 三、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 标准液:已知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待测液: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 四、 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 I、准备: (1 )滴定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 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洗涤
3、23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 注入标准液至 “0刻度上方23cm处 将液面调节到 “0刻度(或“ 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 (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n、滴定:(4)滴定 滴定管夹在夹子上,保持垂直 右手持锥形瓶颈部,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而不是前后振动 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注意不要把活塞顶出 川、计算:每个样品滴定 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W、注意点: 滴速:滴加速度先快后慢, 后面可半滴,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同时眼睛注视锥 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直至溶液颜色变化,且 30S内颜色不复原,此时再读数。 终点判断: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
4、恢复原来的 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五、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原理:滴定待测液的浓度时,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 偏低。从计算式分析,当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有关系式:C (标) (c、V、n分别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酸或碱的元数) V (标)n (标)=c (待) V (待)n (待) 。故 c(标)V(标)n(标) V (待)n(待) 由于 C (标)、n (标)、V (待)、n (待) 均为定值,所以c (待)的大小取决于V (标)的大小,V (标)大,则c (待) 大,V (标) 小,则c (待)小。 六、中和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酸碱滴定过
5、程中,溶液的 pH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用标准的强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 的强碱溶液,则反应开始时溶液的pH很大,随着强酸的滴入,溶液的 pH逐渐减小;当二 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为7;当酸过量一滴时,溶液立即变为酸性。若用强碱滴定强酸则 恰恰相反。 根据滴定过程中的 pH变化及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只要选择 合适的指示剂,即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 在实验室里选用的指示剂一般为酚酞,当用酸滴定碱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红色刚好褪 去;当用碱滴定酸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一般不选择石蕊试剂,因为石蕊 变色范围太宽,且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所以一般不用石蕊作中和滴定的
6、指示剂。 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 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一一 黄色橙色 强碱滴定强酸:酚酞无色粉红 七、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主要来自以下6个方面。 (一)仪器润洗不当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分析:这时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变小了,所以会使其用量有所增加,导致c待测液(物质的 量浓度)的测定值偏大。 2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所取待测液的总物质的量变少了,所以会使标准液的用量减少,导致c 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少。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使标准液的用
7、量增加,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二)读数方法有误 簡定管读數 1. 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由图1可知: 仰视时:观察液面低于实际液面。 俯视时:观察液面高于实际液面。 所以滴前仰视V前液偏大,滴后俯视V后测偏小。 标=V后测一 V前测) 的值就偏小,导致 c待测液 偏小。 2. 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分析:同理推知 V标准液偏大,c待测液偏大。 (三)操作出现问题 1. 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实际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2. 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或前无气泡后有气泡)。 分析:对于气泡的前有后无,会把V标准液的值读
8、大,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反之亦反。 3. 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待测液溅出。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少,从而标准液的用量也减少,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4. 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用量,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5. 移液时,将移液管(无吹”字)尖嘴处的残液吹入锥形瓶中。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多,从而增加标准液的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6. 快速滴定后立即读数。 分析:快速滴定会造成:当已达终点时,尚有一些标准液附着于滴定管内壁,而此时立 即读数,势必造成标准液过量,而导致c待测液的值偏大。 (四)指示剂选择欠妥 1用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
9、选用酚酞。 分析:由于滴定终点溶液呈酸性,选用酚酞势必造成酸的用量减少,从而导致c待测液的 测定值偏小。 2用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选用甲基橙。 分析:同样,由于终点时溶液呈碱性,选用甲基橙也势必造成碱的用量减少,从而致使 c弱酸的测定值偏小。 (注:强酸滴定弱碱,必选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必选酚酞;两强相滴定,原 则上甲基橙和酚酞皆可选用;中和滴定,肯定不用石蕊) (五)终点判断不准 1强酸滴定弱碱时,甲其橙由黄色变为红色停止滴定。 分析: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应是由黄变橙,所以这属于过晚估计终点,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 大。 2强碱滴定弱酸时,酚酞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半分钟后溶液又变为无色
10、) 分析:这属于过早估计终点,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3滴至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处半滴尚未滴下(或一滴标准液附着在锥形瓶内壁上未摆下) 分析:此时,假如把这半滴(或一滴)标准液滴入反应液中,肯定会超过终点。所以, 这种情况会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六)样品含有杂质 用固体配制标准液时,样品中含有杂质。 1用盐酸滴定含 Na20的NaOH样品。 分析:由于1 mol HCI40 g NaOH,而1 mol HCI31 g Na 2O,所以实际上相当于 NaOH 质量变大了,最终使 w(NaOH)的值偏大。 2用含Na2CO3的NaOH标准液滴定盐酸。 分析:若以酚酞作指示齐山由于 1 mol HCI
11、40 g NaOH而1 mol HCI106 g Na 2CO380 g NaOH,所以这实际上相当于 V(NaOH)变大了,最终导致 c盐酸的值偏大。 引起误差 的原因 操作 影响因素 c(待)结果 仪器润 洗不当 滴定前,在用烝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 润洗 偏咼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偏咼 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 未用待测 液润洗。 偏低 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 无影响 读数不 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 当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 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偏咼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刻度读数。 偏低
12、 操作不 当 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 偏咼 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咼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 出。 偏低 滴疋后,滴疋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偏咼 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咼 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 滴定过程中,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偏咼 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 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 无影响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 由橙色变为红色。 偏咼 碱滴定酸时,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 半分钟后颜 色又褪去(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偏低 过晚估计滴定终点
13、。 偏咼 配位滴定法 一、概述 利用形成配合物的反应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也称络合法。 能够用于配位滴定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形成的配合物要相当稳定, Kmy 108,否则不易得到明显的滴定终点;2、在一定条件下,配位数必须固定 (也只形成一种配位数的配合物);3、反应速度要快;4、要有适当的方法确定 滴定的计量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配位剂是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 二、EDT配己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一)EDTAE合物的稳定性 水溶液中EDTA分子中互为对角线的两个羧基上的 H会转移到氮原子上,形 成双偶极离子结构。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反应式: M
14、丫 MY, Kml -ML , Kml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ML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下列特点:1、配位比较简单绝大多数为 1: 1,没有逐级配位现象;2、配位能力强,配合物稳定,滴定反应进行的完全 程度高;3、配合物大多带电荷水溶性较好;4、配位反应的速度快,除Al、Cr、Ti 等金属外一般都能迅速地完成;5、配合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金属离子的颜色。 酸度会影响该反应,滴定时需满足条件:IgKs 8 lg y(h),lg Ks查表可得, 它反应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lg Ks越大配合物越稳定,不同PH下EDTA勺lg心 也可以查表得到。 我们还应考虑其他配位剂的影响,其他络合剂
15、同时存在的溶液中时会与金属 离子反应,降低金属离子的浓度,配位滴定中常利用这个原理消除干扰离子。这 种消除干扰的作用叫作掩蔽作用,起掩蔽作用的配位剂叫作掩蔽剂。 (二)金属指示剂 配位滴定中指示终点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是金属指示剂。 它常常是一种配位剂,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可溶于水的有色配合物。常见的金属指 示剂有铬黑T、钙试剂等。铬黑T是一个具有弱酸性酚羟基的有色配位剂,在不 同的酸度下显不同的颜色,H2In Hln2In2 , pH 6呈紫红色, HH pH 711呈蓝色,pH 12呈橙色。只有在pH 711时进行滴定,颜色变化 才显着。 三、EDT闻己位滴定应用(水的总硬度)
16、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Ca2、Mg2的总含量,水中钙镁酸式盐形成的硬度称 为暂时硬度,钙镁的其他盐类如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的硬度称为永久硬度, 暂 时硬度和永久硬度的总和称为总硬度,其单位用每升水中CaO或CaCO3的含量 来表示。 第一步需要配置O.OImol L的EDTA标准溶液;第二步用MgCOs作基准物质 m(MgCO3)25.00ml 标定其浓度,计算公式如下:c(EDTA) ;第三步是水的总 M (MgCO3)250.0ml V(EDTA) 硬度的测定,水的总硬度(CaCO3) c(EDTA)V(EDTA)M (CaCO3) V水样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概述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
17、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方法。 它以氧化剂或为 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 有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某些氧化剂或还原剂起反应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条件使反应能定量、迅速、完全进行: 1、滴定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定量反应,且反应完全,无副反应; 2、反应速度必须足够快; 3、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化学计量点。 若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极慢,该反应就不能直接用于滴定,那么通常我们会 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度: 1、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2、升高温度; 3、加催化剂。 我查阅到氧化还原滴定法根据使用的标准溶液不同可分为高
18、锰酸钾法、重铬 酸钾法、碘量法、溴酸钾法等。最常用的也就是高锰酸钾法和碘量法,下面主要 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高锰酸钾法 (一)原理和条件 高锰酸钾法是以高锰酸钾作标准溶液在强酸性溶液中直接或间接的测定还 原性或氧化性物质的含量的滴定分析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其化学反应式为: Mn04 8H 5e_ Mn2 4H2O。 测定方法有三种: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一些具有还原性的 物质如Fe2、H2O2、C2O42-等可用直接滴定法,一些不能直接用高锰酸钾滴定的 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则可选用返滴定法,有些非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不能用直接 滴定法或返滴定法时可采用间接滴定法。 (二)
19、高锰酸钾法的应用 高锰酸钾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自学过程中我学到了用它测定市售过氧化 氢中H2O2含量。 过氧化氢具有还原性,可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测量其含量。高 锰酸钾自身作指示剂,进行滴定。在酸性溶液中 KMnO4与H2O2反应的方程式: 2KMnO4 5H2O2 3H2SO4 K2SO4 2MnSO4 5O2 8H2O 0 H2O2 的含量可按下 53 式计算: w ( H2O2) 2 CKMnO 4VKMnO4 M H 2O210 。 Vh2o2 三、碘量法 (一)原理和条件 碘量法是利用J的氧化性的I的还原性进行滴定的分析方法。其化学方程 式是:丨2 2e 2I ,0.535V
20、。从 可知*是较弱的氧化剂,I是中等强 度的还原剂。 碘量法可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是利用J的氧化性直接测定(滴定)还原性较强的的物质,又叫 碘滴定法。应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PH 9时则会发生如下发反 应:312 60HIO3 5I 3H2O。直接碘量法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终 点时溶液呈蓝色。由于丨2的氧化能力不强,所以只能滴定较强的还原剂,因此用 于直接滴定的物质不多,有S2、SO32、Sn2、SO32、AsO33等。如可用I2标准 溶液滴定 H2S03,H2SQ I2 H2O 2HI H2SO4。 间接碘量法是利用I的还原性间接测定氧化物质含量的方法。测定
21、时先将 氧化物质,与过量的KI反应析出定量的I?,然后可用NazSzOs标准溶液滴定析 出的I?,通过NazSzOs消耗量,计算氧化剂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间接碘量法。间 接碘量法也有滴定条件:1增加溶液的酸度;2、加入过量的KI ; 3、近终点时 加入淀粉;4、室温及避光条件下滴定。间接碘量法也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 根据蓝色消失确定滴定终点。 (二)碘量法应用(维生素 C含量测定) 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烯二醇基,易被丨2氧化成二酮基,反应式如 HAc 下:。6出。2 J 。6日6。6 2HI 0测定时加入HAC使溶液成弱酸性,减少维生素 C的副反应,且不影响滴定速度。 第一步是配置0.05mo
22、l L I2标准溶液;第二步是标定I?溶液浓度,可用已 标定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来标定I 2溶液浓度: C(l2) C(Na2S2O3) V(Na2S2O3) 2V(l2) ;第三步是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并计算出维C 含量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能够形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于沉淀滴定分 析,其中只有很少的沉淀反应能用于滴定分析。原因: 1有些沉淀的溶解度较大,反应不完全; 2等量点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指示终点; 3沉淀吸附很大,易造成较大的滴定误差; 4沉淀的组成不固定;共沉淀很严重; 5沉淀反应速度较慢,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沉淀滴定法的反应必须满足下列几点要求: (1)
23、沉淀反应必须严格定量完成。(沉淀组成一致,纯度较高。) (2) 沉淀的溶解度很小,s10-5 pAg= pCl= 5 .在化学计量点前后 在化学计量点前后,由于同离子效应较弱,故AgCl的离解不 可忽略,此时的Ag+和Cl-应该如下计算: 设过量的Ag += 0-5mol/l C门(C门+ 0-5)二Ksp C门二 0-5 pCl= Ag+= 0-5 pAg=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 (一)莫尔法(K2CQ4) (二)佛尔哈德法(NH4Fe(SO4)2) (三)法扬斯法(吸附指示剂法) (一)莫尔Mohr法K2CQ4作指示剂 1、原理 在测定C1 时, 指示剂反应: 2 Ag+CrO 42= Ag
24、zCrO 4 J 砖红色) 滴定反应式为: Ag+Cl = AgCl;白色) 原理:Ag过量0与KrOQ J生成砖红色沉淀 X 根据分步沉淀原理,由于AgCI的溶解度 X105 mol/L:)小于Ag2CrO 4 的溶解度X1O-5 moI/L),所以在滴定过程中 AgCI首先沉淀出来。当 AgCI定量沉淀后,过量一滴 AgNO3标准溶液(),就与指示剂中 K2CrO4的 作用生成Ag2CrO4砖红色的沉淀,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2、滴定条件 (1)指示剂用量 指示剂CrO 42-的用量必须合适。太大会使终点提前,而且 CrO 42-本身的颜色也会影响终点的观察,若太小又会使终点滞 后,影响滴定
25、的准确度。 实验表明,终点时CrO 4-浓度约为5X10-3 moI/L比较合适。 实际滴定时,通常在反应液总体积为50-100mI的溶液中,加入5% 铬酸钾指示剂约1-2mI,此时,重铬酸根浓度为()x 10-3 mol/L。 但这样一来会需要过量的Ag+来生成沉淀。 (2)溶液的酸度 在强酸性条件下会聚 滴定应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进行。 合成重铬酸钾而降低CrO42-的浓度 2CrO42-+2H+=Cr2O72-+2H2O 使得滴定终点置后,引起误差。(重铬酸根不与银离子沉淀, 重铬酸根的红颜色会影响对终点的观察) 碱性太强,则析出Ag2O沉淀: 2Ag+2OH = 2AgOH Ag20j
26、 +H2O 失去定量基础。 在强碱性溶液中将发生此反应,产生黑色的 Ag2O带来误差。 通常莫尔法要求溶液的pH值在 之间 碱性强可用HN03中和,酸性强可用NaHC03, Na2B4O7中和。 滴定液中如果有铵盐存在,则易生成Ag(NH 3) 2+;而使AgCl 和Ag2CrO 4溶解。如果溶液中有氨存在时,必须用酸中和。当有 铵盐存在时,如果溶液的碱性较强,也会增大NH3的浓度。实验 证明,当CNH4+ mol L-1时,溶液的pH以控制在pH =O当CNH4+ mol L-1时,则需先除去。 (3) 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 先产生的AgC1沉淀容易吸附溶液中的C1-,使溶液中的Cl浓度 降低
27、,以致终点提前而引入误差。因此,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 如果测定Br 时,AgBr沉淀吸附Br更为严重,所以滴定时更要 剧烈摇动,否则会引入较大的误差。 (4) 预先分离干扰离子 凡与Ag+能生成沉淀的阴离子如 PO43-、AsO43-、SO32-、S2-、 CO32-、C2O42-等;与CrO42-能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如 Ba2+、Pb2+等, 大量的有色离子 Cu2+、Co2+、Ni2+等;以及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 中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如 Fe3+、A13+等,都干扰测定,应预先分离 或掩蔽。 3、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以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Br-和CN-的反 应,而不适用于滴定I-和SCN-。因为AgI吸附I-和AgSCN吸附 SCN-更为严重,所以莫尔法不适合于碘化物和硫氰酸盐的测定。 用莫尔法测定A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苎麻粘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精密拉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瞬吸蓝亲肤棉网护翼卫生巾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智能交通居间合同范本
- 资产托管服务协议书范本
- 杭州企业管理咨询合作合同
- 中介租房协议书范本
- 食品广告推广合同范本
- 佛山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棒球场墙改梁工程施工安全与防护合同
- 定量包装商品培训
- 毛戈平-+毛戈平深度报告:再论毛戈平商业模式与核心壁垒:个人IP+化妆学校+线下服务
- 第二章美容手术的特点及其实施中的基本原则美容外科学概论讲解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春训”学习心得体会例文(3篇)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乐理知识考试题库130题(含答案)
- 前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 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 《消防安全评估检查记录》
- XXX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关于推进网格承包经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