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30页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8/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1.gif)
![2014《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30页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8/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2.gif)
![2014《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30页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8/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3.gif)
![2014《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30页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8/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4.gif)
![2014《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30页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8/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36d09de0-b9ea-4dca-93e8-19b3571952e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前 言1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2一、城市绿化条例2二、园林绿化标准4(一)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4(二)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5(三)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6三、植物学9(一) 植物基本类群9(二) 植物细胞9(三) 植物组织9(四) 高等植物10(五) 种子植物10(六) 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10(七) 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10四、生态学12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17一、园林设计17(一)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17(二)园林布局17(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意义和作用。18(四)园林设计的程序19(五) 公园绿地20(六) 道路绿化21(七) 居住区绿化2
2、3二、园林施工与养护24(一)园林绿化施工24(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24三、园林树木学25(一)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25(三)植物群落知识与人工栽培群落的建设25四、花卉学26(一)花卉的涵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26(二)花卉的分类26(三)花卉的生长与发育27(四)花卉与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营养、气体)27(五)花卉栽培的设施27(六)花卉的繁殖27(七)花卉的栽培管理27(八)花卉的应用28(九)花卉的病虫害防治28第三部分知识产权保护28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前 言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
3、00526号)及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从2008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基本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不同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在考试内容的
4、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三年一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城市绿化条例 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八条 本市推进林业碳汇工作,普及碳排放知识,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参与碳补偿活动。 第十八条
5、绿地建设应当严格按照绿化规划实施,坚持生态、景观、文化协调统一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注重营造植物景观,突出生物多样性,形成合理的种植结构。 第十九条 绿地建设责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1. 公共绿地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其中,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2. 建设工程附属绿地由开发建设单位建设;3. 铁路、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绿地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4. 村庄规划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前款规定以外的绿地建设责任不明确的,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建设并方便管护的原则确定。 公共绿地由市
6、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第二十条 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安排绿化用地。1.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应当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和详细规划确定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工程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其中,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化用地面积比例不得低于30%,并按照居住区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的标准建设集中绿地;成片开发或者改造的地区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建设集中绿地,绿地建设费用纳入开发建设总投资。2. 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附属绿化用地平面图并标明绿化用地的面积和位置。 第三十九条 加强对绿地、树木的管理和保护(以下简称管护)。绿地、树木的管护责任按照下
7、列规定确定:1. 公共绿地由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其中,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2. 单位所属绿地,由该单位负责;3. 居住区、居住小区内依法属于业主所有的绿地由业主负责,业主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护;4. 建设工程范围内保留的树木,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5. 铁路、湖泊、水库等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由各有关主管部门负责;6. 村庄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绿地或者零星树木及管护责任不清或者有争议的,由所在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管护责任。 第五十条 禁止下列损害绿化的行为:1. 在树木旁或者
8、绿地内倾倒、排放污水、垃圾、渣土及其他废弃物;2. 损毁树木、花草及绿化设施;3. 在树木或者绿化设施上悬挂广告牌或者其他物品;4. 在绿地内取土、搭建构筑物;5. 在绿地内用火、烧烤;6. 其他损害绿化成果及绿化设施的行为。 第五十八条 严格限制移植树木。因城市建设、居住安全和设施安全等特殊原因确需移植树木的,应当经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移植许可证应当在移植现场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同一建设项目移植树木不满50株的,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一次或者累计移植树木50株以上的,由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十九条 严格控制砍伐树木。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树木,经批准可以砍伐:1. 已经死亡的;
9、2. 发生检疫性病虫害无保留价值或者发生其他严重病虫害的;3. 因抚育或者更新改造需要且无移植价值的;4. 因城市建设、居住安全和设施安全等特殊原因确需移植但无法移植或者无移植价值的。 同一建设项目砍伐树木胸径小于30厘米并且不满20株的,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砍伐树木胸径30厘米以上的,以及一次或者累计砍伐树木20株以上不满50株的,由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一次或者累计砍伐树木50株以上的,由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砍伐许可证应当在砍伐现场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了解:城市绿化条例对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熟悉: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
10、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掌握:北京市绿化条例对北京市城乡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监督和管理的规定。 二、园林绿化标准(1)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2. 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4. 居住区
11、公园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5. 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6. 组团绿地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7. 宅间绿地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8. 建筑基础绿地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9. 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10. 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2 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
12、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3 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4 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5 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6 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 %左右。7 居住区绿化苗木的规格和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或本市苗木质量标准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8 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 cm。9 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0 m。10 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11 宿根
13、花卉不小于二年生。12 有人行步道的道路两侧一般应栽植至少一行以落叶乔木为主的行道树。11. 行道树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 应选择冠大荫浓、树干通直、养护管理便利的落叶乔木。2 行道树的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径为准,株行距应控制在5 m7 m之间。3 行道树下也可设计连续绿带,绿带宽度应大于1.2 m,植物配置宜采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2)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本办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第十条城市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必须按
14、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园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绿地建设。(3)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1. 种植设计 planning design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2. 孤植 specimen planning, coupled planting 单株树木栽植的配植方式。3. 对植 opposite planning, coupled planting 两株树木在一定轴线关系下相对应的配植方式。4. 列植 linear planting 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5. 群植 group pl
15、anting, mass planting 由多株树木成丛、成群的配植方式。6. 园林植物 landscape plant 适于园林中栽种的植物。7. 观赏植物 ornamental plant 具有观赏价值,在园林中供游人欣赏的植物。8. 古树名木 historical tree and famous wood species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9. 地被植物 ground cover plant 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10. 攀缘
16、植物 climbing plant, climber 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11. 温室植物 greenhouse plant 在当地温室或保护地条件下才能生长的植物。12. 花卉 flowering plant 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类植物。13. 行道树 avenue tree, street tree 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的乔木。14. 草坪 lawn 草本植物经人工种植或改造后形成的具有观赏效果,并能供人适度活动的坪状草地。15. 绿篱 hedge 成行密植,作造型修剪而形成的植物墙。16. 花篱 flower hedge 用开花
17、植物栽植、修剪而成的一种绿篱。17. 花境 flower border 多种花卉交错混合栽植,沿道路形成的花带。18. 人工植物群落 man-made planting habitat 模仿自然植物群落栽植的、具有合理空间结构的植物群体。19. 绿化工程 plant engineering 有关植物种植的工程。20. 大树移植 big tree transplanting 将胸径在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在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移栽到异地的活动。21. 假植 heeling in, temporary planting 苗木不能及时栽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做临时性填埋的绿化工程措施。2
18、2. 基础种植 foundation planting 用灌木或花卉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周围进行绿化、美化载植。23. 种植成活率 ratio of living tree 种植植物的成活数量与种植植物总量的百分比。24. 适地适树 planting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因立地条件和小气候而选择相适应的植物种进行的绿化。25. 造型修剪 topiary 将乔木或灌木做修剪造型的一种技艺。26. 园艺 horticulture 指蔬菜、果树、观赏植物等的栽培、繁育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27. 环境容量 environmental capacity 去年考过
19、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游人数量。28. 北京市树国槐 豆科 蝶形花亚科 槐属 Sophora japonica Linn.侧柏 柏科 侧柏属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Franco29. 北京市花月季 蔷薇科 蔷薇属 Rosa chinensis菊花 菊科 菊属 Chrysanthemum30. 其他 雪松 Cedrus deodara白皮松 Pinus bungeana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华山松 Pinus.armandi银杏 Ginkgo biloba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龙爪槐 S.j.c
20、v.Pindjula苏铁 Ctcas revolute玉兰 Magnolia denudate玫瑰 R.rugosa垂柳 S.babylonica元宝枫 Acer truncatum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圆柏Sabina chinensis龙柏 S.c.cv.Kaizuka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紫玉兰 M.liliflora月季 Rosa chinensis樱花 P.serrulata 熟悉:园林绿化国家标准 掌握: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一)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
21、收规范(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四)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五)屋顶绿化规范(六)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三、植物学(1) 植物基本类群1.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类群;2.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称为低等植物;3.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有根(苔藓植物只有假根)、茎、叶的分化,称为高等植物。(2) 植物细胞1. 细胞是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础,也是植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 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的细胞,既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体现植物的整体性,又能相互独立,各有其特点。细胞的形状和大小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基本构造是
22、一样的,都是由细胞壁、原生质体和液泡三部分所组成。3.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4. 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5. 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 植物组织1. 细胞组织:具有相同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叫组织2. 植物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3. 根据其担负的主要功能不同和形态结构的特点可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1 分生组织功能: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进行细胞分裂的能力,完成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2 营养组织(薄壁组织)功能:同化、贮藏、吸收和通气。3 保护组织功能:覆盖于
23、植物体表外,由一层至数层细胞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4 机械组织功能:抗压、抗张、抗屈挠,巩固支持作用。5 输导组织功能:长距离运输水分和溶于水中的各种物质。水分无机盐导管管胞;同化产物筛管筛胞6 分泌组织功能:植物体重产生、贮藏、输导分泌物质的细胞或细胞组合。(4) 高等植物1. 高等植物(有胚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2. 形态上有根(苔藓植物只有假根)、茎、叶的分化。3. 高等植物是由无数细胞所组成的完整有机体。细胞之间不仅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有一定的分化,在分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组织。由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器官。(5) 种子植物1. 种子植物是概括
24、生活史中形成种子的所有植物的一个大的分类。2. 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3. 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2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6) 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 植物分类所采用的方法是以植物进化过程中亲缘关系的远近进行分类。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不仅具有许多相似的形态构造,而且在代谢过程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植物的命名方法:属名+种名(7) 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 任何植物,全部生命活动周期都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自身的生存,另一方面是保持种族的延续。种子
25、植物从种子萌发,长出幼苗,经过不断的营养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花、结实、产生种子来繁衍后代。花、果实、种子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器官。繁殖是一切植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 根、茎、叶执行着养料水分的吸收、运输、转化、合成等营养功能,成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完成开花、结果、种子成熟的全部生殖过程,成为繁殖器官。这些器官有机的结合为一整体,共同完成植物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过程。1. 根:将植物体固定于土壤中,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有些植物的根可以合成某些重要的物质;有些植物的根贮藏大量的养料或形成不定芽而具有繁殖作用。1 根的主要功能:支持与固着植物体;吸收、输导与贮藏;合成多种
26、有机物;分泌生长物质、核苷酸、酶等。2 定根(主根、侧根)、不定根三大类 直根系一般双子叶植物 须根系大部分单子叶植物 变态:支柱根、呼吸根、气生根(榕树)2. 茎:起支撑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1 茎的主要功能:支持叶、芽、花、果;输导水、矿物质、光合作用产物;贮藏营养2 茎变态: 地上茎变态:叶状茎、茎卷须、茎刺、肉质茎 地下茎变态:根状茎、块状茎、球茎、鳞茎3. 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1 单叶和复叶:在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叫单叶,复叶是生有两个以上的叶片的叶。叶的组成:叶片、叶柄、托叶由三部分组成的叫完全叶,缺少其中任何部分的叫不完全叶(叶柄、托叶、叶片、叶基、
27、叶尖、叶缘、中脉、侧脉)2 叶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体交换;具有一定的吸收、分泌作用;少数植物营养繁殖4. 花:花是被子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 被子植物的完全花由5个部分组成,即花柄(花梗)、花托、花被(花萼、花冠)、雄蕊群(花丝、花药)、雌蕊群(柱头、花柱、子房)。 花的主要功能: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在花中形成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雌雄生殖细胞,并在花器官中完成受精,进一步形成果实和种子,以繁衍后代延续种族。5. 果实:真果单纯子房发育;假果不只子房发育1 单果、聚合果、聚花果2 果实的主要功能:发育过程中果皮保护种子;种子成熟后,有助于种子的散播;储备营养为种子发芽提供养
28、分3 种子:种子植物主要特征是用种子繁衍后代,种子是植物界中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生殖器官。种子中的胚是植物的原始体,种子萌发后,胚发育为幼苗,最后长成大的植株,又开花、结果形成种子。4 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基本结构包含胚、胚乳、种皮。5 种子的主要功能:增加植物种的个体数量。通过胚的发育产生新的植株,以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是种子植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有效结构形式。 了解: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基本类群、植物细胞、植物组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的概念。 熟悉:植物的六种基本类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组织的六种类型及其功能;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 掌握: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
29、、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四、生态学(1) 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 概念: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生物的生存状态的的一门学科。 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态学建立前期:公元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前。第二阶段:生态学成长期萌芽期、成长期、巩固和发展期:17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第三阶段:现代生态学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2) 现代生态学的特点1.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2. 动物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融合;3. 系统理论得到广泛应用;4. 描述性科学发展到实验性科学;5. 研究对象继续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6. 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3) 生态学主要研究对象
30、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从分子到生物圈,从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4) 环境、环境要素 环境:以生物为主体,生物体以外的所有自然条件统称环境。 环境要素(环境基质):构成人类生存环境整体和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组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5) 环境的功能及其特征 环境的功能是指以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构成的环境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发展所提供的有意用途和相应价值。 包括空间功能、营养功能、调节功能1 空间功能:在生物科学中,环境是生物的栖息、生长、繁衍地,且适合他们生长的
31、需要;2 营养功能:包含环境提供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生长、繁衍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及各类资源、能源;3 调节功能:环境因素具有吸收、净化污染物的功能,使受到污染的环境得到恢复调解,与自净能力的有限性一致。(6) 生态因子概念、分类及作用1. 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2. 生态因子的分类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分为5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可概括为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1 气候因子:光、温度、湿度、空气、降水、风、气压、雷电。2 土壤因子:土
32、壤结构质地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物和无机物、土壤生物。3 地形因子:地貌、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经纬度等。4 生物因子: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如种群内部的社会结构、领域、社会等级等,以及竞争、捕食、寄生、共生。5 人为因子: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的各种作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改造、引种驯化和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危害。(7) 种群和种群生态学 种群是在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和。 种群具有数量、空间、遗传、系统4个特征。1 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 空间特征: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3 遗传特征:基因库4 系统特征: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以特定生物种群为中心,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
33、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组成系统。 种群分布格局类型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集群型分布形成原因:种子或幼体扩散,繁殖,物质环境变化,种间相互关系 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生物系统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内部成员之间、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种群与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8) 生态入侵与生态对策 把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使当地生物生存受到严重影响的过程,叫做生态入侵。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史,是生物适应于特定环境所具有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设计,人们把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对策,称
34、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进化对策)(9) 生物群落物种多样化 生物多样性三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质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群落层次上物种多样性的涵义种的数目或丰富度;群落中种的均匀度;岛屿生物学地理学平衡理论。(10) 生态系统基本概念及分类1.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由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一个生态复合体。2.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具有结构特征、功能特征、空间特征,可以自动调控和动态变化。3. 生态系统分类:1 按生物划分: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类2 按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划分:自然、半自然、人工复合3 按环境性质
35、划分:陆地、水域、湿地4. 任何生态系统总具有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畴,基本组成包括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它们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多种多样,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包括其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各种生物。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1 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及无机物制造有机物。2 消费者:肉食动物,植食动物;。3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将死的有机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归还到环境中供植物利用。4 无机环境因子(光、大气、热、水)5 生态系统至少包括1、3、4,从外界输入光能、水、营分和
36、气体、通过内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把多余物质和能量等释放或输出,返回大气、土壤及水圈,所以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11) 岛屿生态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 一般说来,保护区面积越大,越能支持或“供养”更多的物种数;面积小,支持的种数也少。但有两点需要说明:建立保护区意味着出现了边缘生境,适应于边缘生境的种类受到额外的支持;对于某些种类而言,小保护区比大保护区可能活得更好。 在同样面积下,一个大保护区好还是若干个小保护区好,决定于:若每个小保护区支持的都是相同的一些种,那么大保护区能支持更多种;从传播流行病而言,隔离的小保护区有更好的防止传播作用;如果在一个相当异质的区域中建立保护区,多个小
37、保护区能提高空间异质性,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对密度低、增长率慢的大型动物,为了保护其遗传特性,较大的保护区是必需的。保护区过小,种群数量过低,可能由于近交使遗传特征退化,也易于因遗传漂移而丢失优良特征。 在各个小保护区之间的“通道”或走廊,对于保护是很有帮助的:能减少被灭亡的风险;细长的保护区,有利用迁入。(12)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1 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2 营养关系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重要形式。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3
38、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4 信息传递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13) 湿地生态系统概念及其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它是水域和陆地之间过渡性的生态系统,兼具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其有富养沼泽、中养沼泽和贫养沼泽之分,主要特征:水文、湿地土壤和过度。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天然的基因库、潜在资源、净化功能、气候和水文调节功能。(14) 群落的外貌是认识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15) 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繁殖单位是种群。(16) 中国植被的三级分类单位分别是植被型、群系、群
39、丛。(17) 各类常识1. 北京三山五园香山、玉泉山、万寿山;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2. 北京市树国槐、侧柏;北京市花月季、菊花。3. 古典园林城市北京、苏州、承德4. 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宋、元、明、清,最古沧浪亭,最大拙政园5.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皇家、私家、寺庙、风景区6.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规模从大到小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颐和园保存最全整7. 颐和园主要景点仁寿门、仁寿殿、排云殿、画舫、长廊、十七孔桥、乐寿堂、佛香阁 北海主要景点静心斋、五龙亭、九龙壁、濠濮间、画舫斋、抱素书房、澄观堂 圆明园主要景点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大
40、水法、西洋楼、万花阵迷宫 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现代生态学的特点、环境、环境要素、生态因子、生态作用、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种群;种群生态学;生态入侵;生态对策、竞争、互利共生;生物群落物种多样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食物链;生态效率;生物循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生态学前沿的理论及其应用。 熟悉:生态学主要研究对象;环境的功能及其特征;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生物与环境相反作用的基本形成;研究种群的意义;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种群环境容纳量;群落基本特征;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的类型;生态金字塔
41、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类;生态效率的种类。 掌握:掌握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环境与生物的生态关系;掌握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态对策的类型及特点;他感作用及其生态意义;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与掌握;岛屿生态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举例说明食物网复杂性与生态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一、园林设计(一)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1 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1 科学依据;2 社会需求;3 功能要求;4 经济条件。2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使用、经济、美观熟悉:园林
42、设计的依据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掌握:“生态、景观、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二)园林布局1. 园林立意:指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设计思想。神仪在心,意在笔先;情因景生,景为情造。2. 总体设计:是在选定园址或称之在“相地”的基础上,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形特点等因素,进行全园的总体布局3. 园林布局:即在园林选址、构思立意的基础上,设计者在孕育园林作品过程中进行的思维活动。4. 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1 构图有法,法无定式:主景与配景;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尺度与比例。2 功能明确,组景有方3 因地制宜,景以境出4 掇山理水,理及精微5 建筑经营,时景为精6 道路系统,顺势通畅7 植物造景,
43、四时烂漫5.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宜作为居住区或其他开发的地段,最后确定作为城市公共用地,在园林设计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合乎地形骨架的规律,才能达到构园得体的目的6. 园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立意和布局,其关系实质就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只有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形式充分表达内容,表达园林主题思想,才能达到园林创作的最高境界。7. 园林构成五大要素:地形、植物(含动物)、建筑、广场与道路、园林小品8. 园林的形式分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9. 园林设计的三种方法:轴线法、山水法、综合法。10. 园林植物配置要点1 园林植物造景
44、要点a四季景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b专类园(北京植物园)c水生植物区d温室、盆景区e花圃、苗圃2 种植类型a 块状:片状的成面形布局的密林、草坪类型b 线状:园界树、园路树、湖岸树等植物c 散点:孤立树、树丛、树群d 花坛、花境和绿篱e 水生植物、攀援植物了解:总体设计;立意熟悉:“相地合宜、构图得体”的意义;园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园林构成五大要素;园林的形式分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园林设计的三种方法:轴线法、山水法、综合法。掌握:园林布局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点。(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意义和作用。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生态性原则(2)功能性原则(3)经济
45、性原则(4)艺术性原则(5)地域性原则 了解:市场状况、经济条件和社会需求对园林植物景观实施的影响与制约。 掌握:各基本原则的内容、意义及需要关注的具体问题。领悟生态学、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2、园林植物景观规划(1)园林植物的设计语汇(2)园林植物的视觉特征(3)园林植物与空间形态了解:园林植物的个体形态、群体特征、季相特点和生长变化。在不同规划尺度下,植物组群的形态差别,以及植物营造不同空间类型的模式与方法。掌握:园林植物设计的常用语汇和应用方法。3、园林植物与其它造园要素的结合(1)园林植物与建筑(2)园林植物与地形(3)园林植物与水体(4)园林植
46、物与道路掌握: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构成要素的搭配方法和注意事项。4、园林植物群落构成(1)密林(2)疏林(3)草坪地被(4)花卉应用设计 了解:花卉的常见应用形式和设计方法。 掌握:不同植物群落的特征和基本组成,常见的植物种类和常用的搭配模式。不同植物组群中植物种植的规格要求和种植密度的差别。(四)园林设计的程序1 园林设计前提准备工作1 掌握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及历史沿革2 图纸资料3 现场勘查4 编制总体设计任务文件2 总体设计方案阶段(设计说明书、方案图纸)1 主要设计图纸内容2 鸟瞰图3 总体设计说明书4 工程总框算3 初步设计阶段或深化设计阶段4 施工图设计阶段(5) 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
47、:即公园绿化用地,指公园用于栽植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地的用地1. 进行植物配置规划时坚持以下原则1 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期和近期相结合2 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注意植物品种搭配3 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4 植物规划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5 四季景观和专类园的设计是植物造景的突出部分6 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2. 公园内各种活动区对绿化种植的要求1 体育活动区a. 要有充足的阳光,但植物不宜有强烈反光b. 树种及颜色要单纯、开朗c. 体育场四周应用常绿密林与其他区分开d. 树种的选择应生长迅速,避免选用有种子飞扬、落花落果、易生病虫害、分蘖性强、树姿不齐的树种2 儿
48、童活动区a. 树种种类应比较丰富b. 活动场地应有高大、树冠开展的落叶乔木庇荫,用密林或树墙与其他活动区分开c. 植物要求体态奇特,色彩鲜丽,无毒无刺无其他害处d. 该区的绿化面积不应小于全区面积的50%3 安静休息区a. 应采用密林的方式绿化,在密林中分布很多散步小路,林间空地等,并设置休息设施b. 可设亭前的疏林草地、空旷草坪、设置多种专类花园,有水体更好c. 以自然式绿化配置为主,植物种植要求多种多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4 文娱活动区a. 一般采用规则式的绿化种植,在游人集中地段可设开阔草坪b. 以种植高大乔木为宜,突出遮荫、美化、四季有明显特征的绿化效果3. 公园整体绿化1 公园四周安排
49、卫生防护林带2 全国美化重点及特殊景点,建筑物附近的植物品种及种植方式以突出各景点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3 整个公园可种植的土地除树木外,尽可能铺草皮和地被植物4 全园有统一的基调树种,运用植物的花色、叶色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注意季相变化5 公园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也可适当引种能适应本地的一些外地名贵的植物种类6 公园的绿化种植设计应对种植类型和树种比例作出适当安排(6) 道路绿化 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 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道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上划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限常以红线表示,故称道路红线 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
50、绿地 a分车绿带 b行道树绿带 c路侧绿带1. 道路绿化的意义和作用1 卫生防护: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降低辐射热;保护路面2 组织交通3 美化市容4 结合生产5 散步休息作用6 防灾和战备防御2. 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1 一板二带式:由一条车行道、两条绿化带组成2 二板三带式:将车辆的上下行分开3 三板四带式:共有四条绿化带4 四板五带式:共有五条绿化带5 其他形式:一板一带式3. 道路绿化的环境条件及树种选择1 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a. 土壤:贫瘠,无自然结构,旧建筑基础,土层太薄,酸碱度太高,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b. 烟尘: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呼吸c. 日照不均,建筑物一侧的阴
51、影范围内日照不足d. 风力不均,建筑物影响,风口e. 有害气体,毒害植物,易受病虫害f. 人为机械损伤和破坏g. 地上地下管线多2 绿化树种和地被植物的选择a. 选择原则l 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l 寒冷积雪地区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l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车行交通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l 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l 绿篱植物和观叶植物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茂,耐修剪的树种l 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易于管理的木
52、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应选萌孽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b.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l 能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移栽时易成活l 管理省工l 树干挺直,绿荫效果好l 发芽早,落叶晚,且时间一致l 花果无害l 树龄长,材质好l 受风影响大的地方选深根性树种4. 道路绿带设计1 行道树绿带设计a. 选择合适的树种,确定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b. 确定合理株距和种植方式c. 考虑路口和电杆、公交车站等安全视距所需最小距离2 分车绿带 宽度没有固定尺寸,种乔木分车带不小于2.5cm,窄的分车带只种草坪和灌木,无建筑物处分车带可种植较密的乔、灌木,形成绿色的墙,建筑物多时种植不档视线3
53、 路侧绿带的设计a. 防护绿带宽在2.5m以上时,一行乔木,一行灌木 大于6m时,两行乔木或大小乔木、灌木复层方式种植在10m以上,可多样b. 基础绿带,种植灌木、绿篱、攀援植物c. 街头休息绿地,种植形式可多样,重点装饰出入口及场地周围道路转折处d. 花园林阴路:它与车行道相邻的一侧要用浓密的植篱和乔木共同组成屏障,与车行道隔开(7) 居住区绿化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1. 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地下市政设施关系等2. 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3. 种植设计按下列要求1 充分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2 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3 选择寿命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4 合理确定块长、慢长树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5 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比例,比例控制在1:3-1:46 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项目法律服务合同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 第1课时(1a-2d)说课稿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7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多彩的世界文化》(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2025合同模板承包合同书(车辆)范本
- 2025中外合资公司劳动合同协议书
- 直饮水施工方案
- 食堂餐厅售卖设备施工方案
-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 信息并不神秘》说课稿-2023-2024学年华中师大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 Unit 2 Expressing yourself Part A Lets spell(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001
- 137案例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文字版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润滑油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洗煤厂工艺》课件
- 钢结构工程施工(第五版) 课件 2项目四 高强度螺栓
- 机票预订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大学生就业指导(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实验诊断学》课件
- 眼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课件
- 小学网管的工作总结
- 诊所校验现场审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