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1页
湖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2页
湖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3页
湖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4页
湖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内容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为加快湖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开创旅游新局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第二条规划性质作用经批准后的规划是指导湖州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及相关活动中,均应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对照实施。第三条规划编制依据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旅游规划通则等国家标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浙江省旅游1998-2002年发展规划和 201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思路暨五年行动纲要 2003-2007

2、等上级规划;湖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湖州市城 市总体规划、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湖州市委、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市级相关规划与文件;各区县旅 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各地各部门相关规划。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与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湖州在杭湖宁城市发展 带率先崛起和加快南太湖旅游经济崛起的战略要求,从“大格局、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 出发,充分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坚持特色创新、产业提升、结构优化、合理布局,努力将 湖州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越、文化个性鲜明、旅游产品丰富、设施服务一流,在长三角具有

3、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生态旅游强市,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旅游目的地。第五条规划原则(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弘扬个性特色。(2)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3)产业互动与区域协作(联动)相结合,构建大旅游、大市场格局。(4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进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第六条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第七条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估1、 成绩:近年来,湖州市旅游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和良好发展态势。2004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 850.94万人次,入境旅游者8.05万人

4、次,分别比2003年增长21.0 %和68.3 %。旅游创汇 313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21.3 %;国内旅游收入 48.5亿元,比2003年增 长21.0 %,旅游总收入 51.1亿元人民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65 %。至U 2004年年底,湖州市共有旅行社 40家,其中国内社38家,国际社2家;共有星级饭店 56家,其中四星级3家, 三星级13家,二星级36家,另有众多社会旅馆、乡村旅店和“农家乐”住宿设施等。十年来的发展,湖州旅游业已从开始时单一的观光接待,发展到现在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购物娱乐、节庆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吃、住、行、游、购、娱”设施不断完善,在经济社会

5、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2003年,湖州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是对湖州旅游业发展阶段性成果的肯定,表明湖州旅游业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 不足: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0 2004五年间,湖州旅游各项指标还处于全省中间偏后的位置;旅游要素结构不尽合理,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缺少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和明星景区,中心城区支撑力薄弱。但是,湖州市近年来各项旅游指标增长速度较快,预示湖州旅游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第八条旅游发展条件评估1、优势区位优势:湖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长三角都市旅游圈内,与沪、宁、杭、苏、锡、常等大中城市相距均在200公里、两小时车程以内,而且国内多条黄金旅游线在此交

6、接,故吸纳周边城市及黄金旅游景区、景点的客源能力很强。交通优势:湖州入境交通设施较为完善,游客可进入性好。随着2007年前后现代化交通网络的建成,湖州的一小时交通圈将包括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宣城。交通区位优势使湖州有望成为该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之一。生态优势:湖州是环太湖及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最具魅力的城市,“太湖、竹乡、古镇、 名山、湿地、古生态”等品牌是湖州生态优势的典型代表。人文优势:湖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充满人文魅力的江南旺郡,素有“文化之邦”“人文甲天下”之美誉,也是湖笔文化、书画文化、蚕丝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园林文化、 宗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后发优势:近年来湖州经济发展

7、迅猛,城市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入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 城市。后发的工业经济保全了湖州的生态环境,成长中的区域经济为旅游发展预留了较为广 阔的发展空间。旅游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也使湖州能避免错误、少走弯路。2、制约管理体制不顺,资源整合不足;中心城区支撑薄弱,带动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区 域发展不平衡;政策规定滞后,运行环境欠佳;全社会合力兴旅气氛欠浓,社会化服务体系 不健全;旅游管理和经营人才匮乏。3、机遇湖州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大好机遇。特别是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长三角经济圈、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 环太湖健身度假圈建

8、设以及杭湖宁发展带湖州率先崛起,海峡两岸互访增多等机遇,都是极 好的发展抓手。4、挑战主要面临与周边地区同质旅游产品的竞争、与北太湖旅游区的竞争。综上所述,湖州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机会与挑战并存, 一些制约因素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将逐步得到克服和解决。只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扬长避短, 形成特色,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湖州的旅游经济一定会展翅腾飞,并为湖州在杭湖宁 发展带的率先崛起注入新的活力。第九条旅游资源评价1546个。其中,五级1、根据2003 - 2004年湖州旅游资源普查,全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19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 48个,三级旅游资源单

9、体 199个。集中分布在南太湖旅游资源富集带、苕溪旅游资源富集带、运河旅游资源富集带等三个旅游资源 富集带,以及湖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富集区、南太湖旅游资源富集区、湖州南郊旅游资 源富集区、南浔古镇旅游资源富集区、新市含山旅游资源富集区、莫干山旅游资源富集区、 下渚湖旅游资源富集区、大竹海一天荒坪旅游资源富集区、龙王山旅游资源富集区、长兴古 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和顾渚山旅游资源富集区等十一个旅游资源富集区。2、湖州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品质优良、特色 鲜明,在区域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大分散、小集中,空间格局疏密有致;开发程度较低, 后发优势强劲。其中生态环境、

10、湖笔文化、书画文化、蚕丝文化、茶文化等资源均列全国前 茅。第十条旅游产品开发评价1、基本成绩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逐步提升。湖州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及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目前全市已有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区(点)10余处;有飞英塔、下菰城遗址、嘉业藏书楼及小莲庄、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良渚遗址 等国家级文保单位 6处,省级文保单位 30处、市级文保单位 127处;国家级、省级、市级风 景名胜区各1个;国家级水利旅游区 2个,省级水利旅游区 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1个,省 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

11、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AAAA级和AA级旅游区(点)各 6处。此外,还有散布各地的“农家乐”3000多户。产品类型日趋丰富、旅游线路不断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已由单一的观光型产品开始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生态、修学、体验等多元化旅游产品转变。改革开放之初,旅游线 路只有莫干山旅游;现在,名城古镇游、古镇名城名山游、竹海古镇游、竹海名山游、浙北 古生态游、南太湖度假游等多条线路已初具规模,并仍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资本广泛介入、开发主体日趋多元。旅游开发建设的主体逐步多元化,外资、合资和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内资广泛介入,岀现了社会资本争相开

12、发旅游的可喜局面。2、主要问题开发相对滞后。 与省内和环太湖其它地区比较,在旅游产品开发的数量、规模、档次和 市场影响方面均相对滞后,与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不太相称。缺乏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旅游区(点)一般小而散,建设和管理都较为粗放,开发现状总体上缺少“月亮”。旅游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休闲型、度假型、娱乐型、参与型的旅游产品相对短缺,旅游产品推陈岀新的力度还不够。特色不够突岀。 相当一部分旅游产品特色不够突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市场的占有率 和竞争力。同时,面临着与同类产品同质竞争的巨大压力,开发投入不足。 与杭州、上海、苏州等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用于旅游产品开发 的资金、人力

13、、物力的投入较少。开发与保护统筹不够。对旅游资源保护不力,一些地方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显突岀,不少依托于景区景点的“农家乐”缺乏规范的环境卫生措施。3、开发潜力生态旅游环境多样,避暑气候条件优良,适宜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独特的历史文化、名 胜古迹、风味特产、现代建筑等社会资源,有利于开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项文化旅游产 品。其他如温泉、乡村、军事、体育、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都具有较大的开 发潜力。第十一条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十年来,国内、国际两大客源市场持续增长,虽然游客总量仍较低,但与旅游发达城市 的差距正在缩小。区县之间旅游接待量不平衡,淡旺季较明显。现有客源以周边城市为主体,以中

14、等收入、中青年群体构成的“二中”市场为核心客源。 近年来,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强劲。第十二条旅游客源市场定位1、总体思路: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拉升入境旅游,适度发展岀境旅游;立足长三角、 辐射全中国、放眼全世界,全方位开拓客源市场;不断拓展客源市场圈层,努力提高客源市场档次。2、国内市场:立足本地,大力发展沪苏浙皖长三角一级市场,尤其是两小时交通圈客源 市场。重点培育节假周末游、闲时游、特时游、商务会议游、自驾车游、住在湖州游等旅游 细分市场。努力发展京、鲁、粤等环渤海湾和珠三角二级客源市场。积极发展以重庆、武汉、西安 为中心的西南、华中和西北的三级客源市场。3、入境市场:以沪宁杭入境客源为依托

15、,积极吸弓I港澳台地区、日韩、东南亚国家以 及欧美地区客源市场,重点培育沪苏浙地区常驻外籍人士访湖市场。第十三条 旅游发展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积极呼应长江三角洲国际都市圈和浙江省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呼应湖州市增强活力、激发 活力、彰显魅力、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在杭湖宁城市发展带率先崛起战略的实施,力争经过10 - 15年的努力,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湖州市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成为全市 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把湖州建设成为在环太湖和长三角“绿色、秀色、古色”兼备的极 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生态旅游强市、文化旅游名市、旅游经济大市

16、和休闲度假与商务旅游胜 地;建设成为以“太湖、竹乡、古镇、名山、湿地、古生态”为品牌的国内一流、国际有一 定影响的旅游目的地。三大目标层次释义:1、全市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由于旅游业极强的关联带动特征,近期应将旅游业作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加以发展,发挥其对第三产业乃至整个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使旅游总收入对全市GDP的贡献率突破10%;中远期,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使旅游总收入对全市GDP的贡献率提高到15%以上,从而极大地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国民经济高度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2、环太湖与长三角地区极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强市、文化旅

17、游名市、旅游经济大市、休闲 度假与商务旅游胜地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和商务旅游,是湖州旅游的资源优势和产品发展方向。通过 的努力,使湖州的人均旅游收入在长三角城市中达到中上水平,在环太湖地区的旅游竞争格 局中,树立起“绿色、秀色、古色”优势明显的品牌形象;通过10-15年的努力,使湖州的人均旅游收入在长三角城市中名列前茅,并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优越、文化个性鲜明、旅游产 品丰富、基础设施一流、社会服务优良、开放程度较高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3、全国一流、在东亚区域和世界上都具一定影响的旅游目的地近期,进一步打造以周边大中城市游客为主的短途旅游目的地。通过10-15年的努力,使湖州旅游在国内形成很强的竞

18、争力,成为全国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乡村旅游、文化旅游、 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的目的地,并在东亚地区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 度。第十四条 旅游发展阶段目标1、近期(2006 2010):加速发展,夯实基础,初现崛起充分把握长三角经济圈加速发展及杭州休博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重大 盛会的机遇,大力推进旅游项目策划与招商引资、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以及旅游市场推介与 营销。在加快旅游业发展速度的同时,注重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质量,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湖州 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湖州成为浙江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发展 引人注目的新兴区域及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中期(

19、2011 2015):全面推进,充实提高,彰显成效努力打造在中国极具魅力的乡村旅游基地和长三角国际中央花园的品牌形象。在继续提高旅 游发展速度、做大旅游产业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完善旅游接待 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并实施质量效益型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使旅游业成为全市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湖州成为浙江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国内外具 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生态、文化、体育等专项旅游胜地。3、远期(2016 2020):协调发展,完善提升,再创辉煌以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综合提升为主要目标,努力发挥旅游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提 升城市品牌、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的

20、重要作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进一步 完善旅游产品的类型和结构,适时调整宣传营销策略,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 业,使湖州成为全国一流、在东亚和世界上都具一定影响的旅游目的地。第十五条旅游发展经济指标年份入境旅游 人数旅游外汇 收入国内旅游 人数国内旅游 收入旅游总收入人数 (万 人 次)年均 增长率(%)收入 (百 万美 元)年均 增长 率(%)人数 (万 人 次)年均 增长 率(%)收入(亿 元)年均 增长 率(%)收入(亿 元)年均 增长 率(%)相当GDP比重200613306040120013-157015751512201030251402816007-9120

21、151301413201575203702221005-72101224013152020150158501825003-5340104101116注:以2004年统计口径预测第十六条旅游业发展战略1、国际化战略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际旅游蓬勃发展的需要,改变目前湖州外向发展程度低的局 面,必须加快湖州旅游的国际化步伐,提升湖州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提升湖 州入境旅游的核心竞争力。2、品牌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旅游企业品牌化经营,努力增强品牌意识,发展特色优势产品 和时尚新品,打造国际化旅游精品。建立和健全湖州旅游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品牌建设,要从创建品牌到

22、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变无牌为有牌,有牌为名 牌。不断巩固、扩大、开拓市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树立良好形象。3、生态化战略积极呼应生态省、生态市建设,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打造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旅游产品,使“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生态化建设 走在长三角地区的前列,增强湖州旅游的生态竞争力。4、枢纽化战略充分发挥湖州的区位优势,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崛起的机遇,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 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开发进程,将湖州建设成为沪苏浙皖旅游网络中承东启西、连北接南的枢 纽型旅游城市,建设成为长三角的国际中央花园和一级旅游节点城市。5、科技化战略发展旅游科研

23、,推进旅游创新,是迎接全球旅游业高技术化发展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 展的关键。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发旅游电子商务工程;运用高科 技手段,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改进旅游企业的管理方法;大力实施人才兴旅工程,善 育、善纳、善用人才,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勤政廉洁的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 队伍。第十七条旅游空间发展战略1、战略思路星月交辉:既要“造月”,又要“亮星”,达到星月交辉,平衡发展。板块互动:太湖、苕溪、运河三水共导,南太湖风情旅游带、浙北自然生态旅游带、运 河水乡民俗旅游带三带同构,实现板块互动、极核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环太湖、长三角各城市通力合作,推进区域一

24、体化。2、发展战略(1 )三带十区一一旅游空间发展轴带和重点区域三带:即南太湖风情旅游带、浙北自然生态旅游带和运河水乡民俗旅游带。十区:即湖州历史文化名城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南浔古镇旅游区、湖州南郊风景名胜 区、莫干山风景名胜区、下渚湖湿地风景区、天荒坪风景旅游区、龙王山黄浦江源旅游区、 长兴古生态旅游区和顾渚山茶文化旅游区。(2)心四片旅游接待网络空间布局一心:即湖州中心城区。四片:即南浔、递铺、雉城、武康四个区域首位镇。(3) 三联三拓一一客源市场联接与拓展目标三联:东联上海、北联苏南、南联杭州。三拓:北拓长江以北、南拓钱江以南、西拓安徽及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第十八条三带十区定位1、三带南

25、太湖风情旅游带:以太湖南岸为发展轴线,打造环太湖生态环境优美、地方特色明显、 湖山港城辉映,绵延 60多公里富于神韵的休闲度假区,成为环太湖旅游圈中赏心悦目、魅力 独具、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风情旅游带。浙北自然生态旅游带:以东西苕溪为发展轴线,以竹乡、名山、湿地、古生态为特色, 开发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产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山乡度 假、文化修学绿色生态休闲长廊。运河水乡民俗旅游带:以京杭大运河为轴线,以平原水网为网络,充分发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资源和品牌优势,推岀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体验性旅游产品,建 设以文化旅游、商务旅游为特色的水乡民俗旅游带,并使其

26、成为京杭运河风光长廊上一串璀 璨夺目的明珠。2、十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逐步将城区的人文历史景点连片、串线,水上和陆上旅游并举,古城区和新城区旅游互动,加强旅游交通、购物、餐饮、娱乐等 薄弱环节的建设,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形象,真正形成全市的旅游 中心和长三角旅游网络的重要节点。太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优美舒适、湖山港城风情浓郁,集会议度假、体育娱乐、商务旅游、文化修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休闲度假基地。南浔古镇旅游区: 在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上,突出古镇风貌特色,强化民俗 风情体验,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努

27、力把南浔建成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 以“上海工商业的源头和摇篮、中西文化水乳交融”为特色的江南水乡古镇。湖州南郊风景名胜区:综合保护整治,恢复青春活力,将其建设成为长三角一流的以“名山、名湖、名寺、名观、名人”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养身基地。莫干山风景名胜区:以“竹、泉、云”三胜景及“清、静、凉、绿”的生态环境和颇具欧美风情的近现代别墅群为依托,将其建设成为国内外一流的充满魅力与活力的休闲度假名 山。下渚湖湿地风景区:建设目标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一流的以芦荡、竹墩、水鸟等湿地 风光和防风文化为特色,集湿地观光、修学考察、乡村体验、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深生 态旅游示范区。天荒坪风景旅游区:加强

28、产品的多样化建设,提升产品的档次,完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集竹海观光、休闲度假、产业旅游、修学音乐、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有国际影响力 的高品位竹海旅游度假区。龙王山黄浦江源旅游区:保护优先、梯度推进、有序发展、整体提升,建设集生态旅游、 休闲度假、素质拓展、康体养身等功能于一体,在长三角地区极具魅力的山地型旅游度假区。长兴古生态旅游区:高举“古生态”的大旗,把“古银杏一一呼声最高的候选国树、扬子鳄一一珍稀动物活化石、金钉子一一全球最完整的二叠一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三个特品 级的古生态旅游资源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品牌,以满足沪、宁、杭等主要客源地度假休闲及 修学旅游和日韩欧美等国际古生态文化交

29、流的需求,将其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极具吸引力、 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古生态旅游目的地。顾渚山茶文化旅游区:建设目标为长三角地区以茶文化为特色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茶文化朝觐圣地。第十九条 一心四片定位1、一心湖州中心城区: 充分发挥湖州的区位、人文和生态优势,近期按照市域5-7日游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与作用;加快湖州火车站、高速客运中心、汽车东站、 汽车北站、新区汽车站、太湖游船码头等交通枢纽的建设和改造,加强市内主要旅游区(点) 停车场和旅游交通标识的建设;新建五星级宾馆2-3家,三星级至四星级宾馆 5-6家,建设 一定数量的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经

30、济型宾馆,使湖州既有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豪华酒店, 也有符合国际标准的经济型宾馆;中心城区商业市场和步行街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游客购物 因素;城市文化建设要与旅游娱乐相互促进。将湖州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全市旅游服务管理中 枢,并与南浔、递铺、雉城、武康四个首位镇及各主要乡镇和旅游区(点)形成等级化网络 体系。强化湖州作为太湖南岸中心城市的作用,提高湖州连接苏、浙、皖、沪交通枢纽的功能, 加强湖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与中部内陆地区之间承东启西节点城市的作用,将湖州建设成为 浙北旅游中心,长三角旅游网络一级节点。在沪宁杭旅游大三角框架内,构建沪宁湖旅游北 三角、沪杭湖旅游南三角、湖杭黄旅游西三角;构建苏(苏州

31、)无(无锡)湖(湖州)环太 湖旅游金三角和湖宣(宣城)黄文房四宝旅游金三角。同时,以湖州城区为中心,东拓西进,北伸南延,充分发挥吴兴区的历史文化优势、生 态和商贸优势,城郊一体化发展,促使吴兴区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2、四片即以南浔、递铺、雉城、武康四个区域首位镇为各县区接待中心的接待片区。充分发挥四镇作为区、县中心城镇的集聚作用,合理配置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将它们建 设成为全市旅游服务管理分中心,长三角旅游网络二级节点。(1)以南浔古镇为核心,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恢复和拓展南浔作为“上海近代工商 业的摇篮(源头)、中国近代丝业发展的缩影、江南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集萃”的整体形象 与

32、内涵;整合菱湖水乡、双林三桥、善琏笔都、练市湖羊、和孚荻港等旅游资源,打造以蚕 桑文化、丝绸文明、湿地风光、鱼米之乡为特色的运河古镇群旅游区,形成“南浔古镇领跑、 周边乡镇齐飞”的立体式发展格局。南浔是湖州的东大门,是近沪经济走廊上的重要商埠。近期按照2日游的要求,提升南浔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和水平,承接大上海和湖州中心城区的辐射;建设南浔旅游集散中心, 加快南浔汽车站的改造和扩建,加强停车场和旅游交通标识的建设;建设五星级宾馆1家、三至四星级宾馆 2-3家;进一步开发南浔夜间娱乐活动。以南浔为节点,构建嘉兴一一南浔一一吴江旅游小三角、南浔一一湖州(吴兴)一一德清旅游小三角和南浔一一湖州一一长兴南

33、太湖风情旅游带。(2) 以递铺镇为核心,充分发挥竹乡的生态优势,大力发掘竹文化、水利文化、邮驿文化、 军事文化、孝子文化等内涵,由递铺镇向南北两翼自然辐射,形成“两区一环”大格局(两区: 天荒坪区和黄浦江源区;一环:民俗风情环),以竹乡品牌为抓手,将安吉县建设成为中国竹乡 旅游第一县,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以竹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递铺自古以来一直是浙皖之间的重要驿站,是安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期按照3日游的时间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安吉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与作用;精心建设3-4家档次较高、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设施现代的会议、商务型四星级饭店和1家豪华型五星级饭店,着力建设8-10家

34、二、三星级中档次特色饭店,大力倡导生态化建设,新建饭店一律要求达到“绿色饭店”标准;加强停车场和旅游交通标识的建设;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以及城镇建 设和市场建设都要充分考虑竹乡特色。以递铺为节点,进一步构建安吉一一长兴一一湖州旅游小三角、安吉一一德清一一湖州 旅游小三角、安吉德清临安旅游小三角和南浔湖州安吉古色绿色旅游线。(3) 以雉城镇为核心,依托古生态、茶文化、太湖风情、浙江北大门等几面大旗,逐步 完善旅游要素的合理配置,把长兴建设成为环太湖黄金旅游圈上的耀眼明珠,成为长三角和 国内外以古生态和茶文化旅游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基地。雉城是长兴县人民政府驻地,是游客进岀长兴的必经重镇,也是湖州连接

35、苏皖的重要通道,交通地位十分重要。近期按照2日游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筹划建设集散中心;积极推动杭长高速公路和蒸汽机火车旅游线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客运网络,完善 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认真实施长兴县城市容貌标准规定;精心建设2-3家档次较高、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设施现代的会议、商务型四星级饭店;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旅游购物场 所。以雉城为节点,构建长兴一一安吉一一湖州旅游小三角、长兴一一宜兴一一广德旅游小 三角和长兴一一湖州一一南浔环太湖风情旅游带。(4) 以武康镇为核心,以名山 莫干山、湿地 下渚湖、古镇新市为重点,整合县域内外的旅游资源,将德清县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文

36、化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旅游目的地。德清是湖州南大门,莫干山休闲度假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武康是德清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近期按照 3日游的要求,抓紧建设德清旅游集散中心,建设5家三星级以上饭店,2-3家综合性商贸中心,以及德清农贸城、浙北毛竹市场等专业市场,发展2-3条购物休闲商业特色街。以武康为节点,构建德清安吉湖州旅游小三角、德清余杭 临安旅游小三角、德清一一安吉一一临安旅游小三角和德清一一余杭一一杭州旅游小三角。第二十条三联三拓定位1三联在地缘协作、国内主流客源市场营销、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线路组织等方面,加 强与沪、杭和苏南地区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巩固湖州的短途客源市场,并借此发展

37、华东线旅 游,开拓国内长途旅游和入境旅游。东联上海 湖州与上海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是近沪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的后花园,近年来上海游客约占湖州国内旅游接待量的1/3左右。随着湖州知名度的提高、交通的便捷和自驾车的增多,上海游客总量仍将会大幅增加,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挖掘 上海游客市场的潜力。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拥有浦东、虹桥两大国际航空港,很多跨国公司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上海还是国内都市旅游的首选目的地。湖州要争取成为上海常住外籍人士 的短期休闲度假地,成为上海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的组合目的地。北联苏南 包括南京及苏、锡、常等苏南地区城乡经济十分发达,人口密集、城市

38、众多,但山林相对较少。地处太湖源头、山水清远的湖州,不仅对这一近邻地区的城市居民,而且 对这一地区富裕的农村居民也都具有诱人的吸引力。湖州作为休闲度假基地,必须做好与苏 南客源市场的对接。苏南地区是外商投资密集区域。新加坡、台湾、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中有不 少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长期旅居在此。苏南也是外国游客研修东方园林文化的必到之处,还 是我国旅游的热点地区。为此,湖州不仅要争取成为旅居苏南的海外人士的短期休闲度假地, 而且也要成为苏南地区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的组合目的地。南联杭州 杭州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是离湖州最近的一个省 会城市,国内外游客数量十分可观。

39、湖州作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环城 游憩带的重要延伸,一定要争取成为旅居杭州的海外人士的短期休闲度假地、成为杭州地区 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的组合目的地。2、三拓在立足长三角的基础上,面向全国开拓市场、吸引客源,近中期重点拓展如下三个地域 的旅游市场:北拓长江以北,尤其是京、津、鲁地区。长江以北的扬州、泰州、南通等城市,已开始成为湖州的新兴客源市场,徐州、连云港等苏北城市,也正成为湖州旅游的客源地,要着力 加大开拓,使之成为湖州旅游近中期的重要客源地。京津唐鲁环渤海湾城市群是我国长江以 北的第一大城市群,人口众多,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北方地区与地处江 南的湖州在自

40、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差异性明显,是值得花大力气去拓展的长线旅游客源 市场。南拓钱塘江以南,尤其是本省的甬、台、温、婺等地及福建和珠三角地区。本省的甬、台、温、婺等地,经济发达、到湖州的交通方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居民消费能力强、消费观念新、岀游率高。加大对这些地区客源市场的拓展,对保证湖州旅 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拓安徽及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安徽与湖州接壤,近年来安徽的经济发展迅速,安徽的名山旅游、古村落旅游享誉国内外。随着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的全面贯通、11省道和宣杭铁路的改造完成以及安徽东向战略的实施,湖州与安徽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向西拓展,发掘 安徽特别是皖

41、南市场的潜力,将对湖州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武汉、重庆是国 家实施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龙头,将会是下一轮经济发展受益十分明显的区域,居民 的消费能力也将大为增强。适时拓展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客源,是实现中远期湖州旅游业的 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十一条旅游要素结构战略1、 供需平衡、协调发展。按照旅游业发展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旅游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原则,不断调整、完善和优化旅游发展要素结构,重点加强交通、购物、餐饮、娱乐 等薄弱要素的发展,确保“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基本配套,协调发展。2、 特色创新、提高效益。努力革新项目产品,加快培育市场体系,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42、, 以适应国内和国际旅游对观光、度假和商务、专项等细分市场的需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和特色创新,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总收入。3、 科学管理、提高效率。不断提高旅游要素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提高要素结构运作的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实现从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化经营,从外延扩大再生产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并做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加快现代企业制度 建设,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龙头作用,努力组建一批能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大型企业 集团,并积极推进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股票上市。4、明确目标、有序发展。全力打造面向长三角客源(二小时交通圈)的终点型目的地、面向国内其他客源和国际

43、客源的漫游型目的地;远期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终点 型旅游目的地。第二十二条要素结构规划1、旅游餐饮。把湖州美食打造成湖州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大力发挥笋、鱼、羊等资 源优势,提升农家餐饮水平,推动和扶持百年餐饮老店的复兴和品牌扩张。通过举办“太湖美食节”、“太湖菜烹饪大赛”等节事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重点培育“百家太湖菜名店、百 名太湖菜烹饪名师、百道太湖名菜”,推岀若干条“湖州美食旅游线”,以餐饮旅游带动景点旅游,带动旅游资源整合,以特色餐饮街建设带动RBD(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建设。2、 旅游住宿。 进一步优化饭店结构,建设多种类型的住宿设施,培育8-10家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均具有知名度

44、的宾馆饭店,并引进2-3家国际知名的品牌酒店。重点发展会议商务型、休闲型、生态型宾馆饭店。重视主题化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建设,规范乡村客栈、家庭 旅馆服务质量标准,推动星级评定。建立合理的旅游饭店等级结构,高档饭店(五星、四星 级)、中档饭店(三星级)、普通饭店(二星、一星级)的比例,近期按2 : 4: 4、中期按2.5 : 4: 3.5、远期按3: 4 : 3进行建设与控制。3、旅游交通。以湖州城区为全市水陆旅游交通总枢纽,以湖州、南浔、递铺、武康、雉城为各区(县)的旅游交通枢纽,以白雀(太湖旅游度假区)、织里、埭溪、菱湖、新市、 莫干山、天荒坪、杭垓、孝丰、鄣吴、槐坎、夹浦、泗安等乡镇为旅游

45、交通节点。一级旅游 交通主要包括三大环线:北环(环太湖旅游交通环)、西环(生态旅游交通环)和东环(运 河水乡旅游交通环),由滨湖大道、杭湖宁高速与城际轨道、申苏浙皖与申嘉湖高速、104国道、318国道、09-11-12-13省道、安吉至德清县道及京杭大运河构成;二级旅游交通主要连 接各交通枢纽至各主要旅游乡镇;三级旅游交通由一、二级旅游交通线引伸至各旅游区(点)。对外,东与上海、苏州及嘉兴连接,北与南京和苏南地区连接,西与安徽宣城和黄山、九华 山连接,南与杭州连接。加强有湖州特色的旅游交通工具开发和建设,开辟老式蒸汽机火车怀旧旅游专线,大力发挥水乡、竹乡特色交通设施和工具的独特吸引力,开辟湖州

46、环城河及太湖游艇旅游。旅游区(点)要适应生态化的要求,尽量采用畜力车、自行车、电瓶车(船)等环保型交通工具。积极发展旅游车(船)队,提高旅行社在本地租用车(船)的自给率,确保旅游用车(船) 安全。尽快建成面向游客、尤其是散客市场的立体交通网络,使旅游交通由运量保障型向舒适快捷网络型发展。到 2010年,湖州要建立起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以浙北高速公路、区域 干线公路、内河干线航道、城际铁路并举的“五网二站一港”(“五网”即:浙北高速公路 网、城市快速通道网、干线公路网、高等级航道网、铁路和轻轨网;“二站”即:浙北公路 客运总站、湖州火车站;“一港”是湖州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旅游区(点)间

47、的交 通网络体系。4、旅游购物。加大培育力度,提升旅游购物占旅游收入的比重,使之成为湖州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力量。重点开发具有湖州传统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休闲食 品等,努力在上档次、多样化、精品化上狠下功夫。近期重点抓好全市旅游购物市场网络的 建设,推进湖州中心城市商贸街区、传统街区建设,发展湖州城市旅游、购物旅游。推进荻 港古街区、善琏湖笔街、太湖丘城小镇、下渚湖琳琅水街、新市古街区等建设,发展传统民 俗和商品购物旅游,把农副产品、工艺品等开发成旅游商品,充实步行街区、传统特色街区。 要充分发挥湖州丝绸城、织里童装市场、安吉转椅市场、南浔木材市场、德清农贸城、长兴 农副产品综

48、合批发市场、浙北山货市场等专业市场及其它综合市场的旅游购物服务功能,采 取有效措施推动其旅游购物活动的开展。建设专门化的旅游购物商店,改变目前团队旅游缺 乏购物场所的局面。鼓励发展融观光体验和民间手工艺制作为一体的专业村镇。5、旅游娱乐。进一步明确文化娱乐业所肩负的多重使命,不断丰富内容,增加特色,加 强管理,提升层次。在提高文化性、娱乐性、互动性、参与性上下功夫。举办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节事活动,充分展现江南丝竹和太湖渔歌的魅力,抓好旅游区(点)文娱表演。岀台“夜 间娱乐粉皮书”,打造夜间娱乐街区。6、旅游中介。按“联合壮大,特色发展”的政策,鼓励旅行社跨区域联合。通过兼并、 参股、证券化和连

49、锁经营等市场化手段,推动旅行社集团化发展。重点培育年收入千万元以 上的、全国性的骨干旅行社,以及年收入五百万元以上的专业性特色旅行社,加快引进品牌 国际旅行社。鼓励游客集散中心、“农家乐”协会、旅游门户网站等各种新形式的旅游中介 机构发展。加强旅行社经营者和导游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和 服务水平。重视网络互动功能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全国性旅游网站的功能 与作用。7、 旅游目的地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开发旅游电子商务工 程。加强交通、环保、城建和社会治安等多行业、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社会化的 旅游服务供给体系。培养全社会的服务

50、意识,重点抓旅游相关行业的服务建设,建立旅游行 业的诚信体系。建立健全以“一心四片”为核心,白雀(太湖旅游度假区)、织里、埭溪、菱湖、新市、莫干山、天荒坪、杭垓、孝丰、鄣吴、槐坎、夹浦、泗安等集镇为三级旅游服 务中心的全市旅游城镇体系。第二十三条旅游主题形象与品牌塑造战略1、战略思路及目标以旅游资源特色和历史文脉为基础,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周边旅游城市相区别, 结合目标客源的旅游偏好,在参考湖州传统形象定位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制定湖州旅 游形象战略,明晰湖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形象构架。以强化湖州旅游城市个性,提升湖州旅游城市特色和市场竞争力为目的,整合地区旅游资源、政策资源、社会资源

51、和环境资源,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影响力的目的地形象。规划近期以产品品牌为建设和推广重点,向市场传播特色旅游产品概念;中后期则过渡到以体验品牌为建设和推广的重点,向市场传播文化体验品牌。2、主题形象定位(1) 定位原则:优势集中、观念领先、个性专有、多重定位、稳中有变。集中体现太 湖、竹乡、古镇、名山、湿地、古生态”等产品品牌;能与周边城市及国内外其它城市相区 别并树立鲜明的城市个性;能激发旅游者的休闲与旅游动机。(2) 主题形象: 现有的“山水清远、生态湖州”与“笔墨江南、清丽湖州”形象宣传 口号,抓住了湖州“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资源特色,突岀了湖州的人文和自然优势,符合现代旅游者回归自然的

52、需求,与主要客源市场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在一定时期内仍将起到积极 的作用。为了适应旅游市场对目的地形象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湖州旅游形象口号作进一步 的提炼与提升,规划提出湖州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以“山水清远/清丽/清幽,写意/适意/快意/休闲湖州”为备选关键词新组合。在“写意/适意/快意/休闲湖州”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级灵活配合使用。例如,针对上 海市场山水爱好者提出一一“写意/适意/快意/休闲湖州之浦江探源”,针对文化爱好者推出“写意/适意/快意/休闲湖州之笔墨江南”等,极大地避免因采用形象分级战略后,分形 象众多而导致的受众对湖州旅游形象认知上的混乱。(3) 形象分级战略。以时间、区域、消费

53、能力为分级标准,采取不同的形象战略。各县 区形象宣传口号为:德清一一“名山湿地,休闲德清”;安吉一一“中国竹乡,生态安吉”;长兴一一“中国古生态之乡”;南浔一一“财富南浔”、“江南大宅门”、“世界第一丝镇”;吴兴一一 建议采用湖州市的形象口号。(4 )形象推广战略。 前期要以领导重视,群众支持,夯实基础,搞好城市软硬环境建设为前提条件;中期以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Destination Image System,简称DIS)为主要内容;后期注重效果评价反馈并对形象推广战略进行及时修正。第二十四条 旅游产品体系构建1、基本理念。 充分发挥湖州山水清远、生态良好、文化精深的优势,以太湖、苕溪、运

54、 河三水共导,着力构建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龙头、以观光旅游为支撑,以专项旅游和商务旅游 为两翼的“大鹏展翅”式湖州大旅游格局。在继续推动大众旅游的基础上,重视市场细分,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中高端产品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适应国内外旅游需求不断 升级的趋势。2、开发原则。市场导向、以人为本,特色创新、优化组合、品牌造势、持续发展。3、体系构建。通过规划建设,努力构建休闲度假、观光、商务会展、专项旅游等四大类20余种产品,形成较为完整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产品体系。第二十五条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1、开发思路利用湖州独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景观组合优势,着力打造成长三角和环太湖地区极 具魅

55、力的休闲度假基地,进一步诠释“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积极发展以满 足泛长三角地区大众休闲度假需求为主的山地、滨水、城乡休闲度假胜地, 形成生态休闲(浙北自然生态旅游带)、时尚休闲(南太湖风情旅游带)、文化休闲(运河水乡风俗旅游带) 等多样化的度假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以满足本地区大中城市双休日需求为主的环城市休闲度 假地、乡村旅游点。适度发展适应海内外中高端度假需求为主的高尔夫、狩猎、温泉、游艇 等旅游新产品。2、开发重点近期 重点提升太湖旅游度假区的休闲档次并丰富其休闲内涵。 全面展现莫干山休闲度假的魅力,深度开发下渚湖湿地生态休闲。 通过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动有湖州特色的渔乡

56、、蚕乡、竹乡、茶乡、果乡休 闲度假旅游,使其迈上一个新台阶。 大力拓展湖州中心城区的美食、购物、娱乐等都市休闲服务。中远期 做大做强旅游度假区,跨区发展与长兴图影度假区整合,串珠成链,打造以香山一一浙北大门、新塘太湖渔港、小梅山太湖度假区、织里(北)太湖田园、漾西一苏浙桥头堡等为节点、高潮迭起的南太湖风情旅游带。 建设中国江南农业博览园,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乡村休闲度假产品体系。 在一心四片城乡结合部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乡村, 建造10-15个有一定规模、舒适宜人的产权式老年社区,满足银发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第二十六条观光旅游产品开发1、开发思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观光旅游仍是湖州旅游产品的主体,是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吸引 力和扩大游客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会议、度假、文化、修学等专项旅游的基础。产品开 发要以湖州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为依托,突岀主题特点,提升文化内涵,增强参与性 和观赏性,注重与其他产品的组合。继续打响“太湖、名山、古镇、竹乡、湿地、古生态” 六大品牌,优化“山、水、林、气、文、建”六大景观要素组合,形成山水观光、历史文化 观光、都市风情观光、产业观光和主题公园观光等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传统观光产 品,大力开发和培育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