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 商品和货币(一)商品与商品经济1.商品:为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有用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矛盾一):(1) 使用价值:l 物品的有用性l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价值:l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l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l 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3.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矛盾二)(1)具体劳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l 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l 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抽象劳动:抛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或消耗。l 形成商品的价值l 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二重性
2、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l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l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科学基础。l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矛盾三)l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二重属性的决定性条件。(二)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如:1只羊驼=2部iPad左:相对价值形式右:等价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如:1只羊驼=
3、2部iPad1只羊驼=3部iPhone1只羊驼=4本政治书1只羊驼=其他商品一般价值形式:如:2部iPad=1只羊驼3部iPhone=1只羊驼4本政治书=1只羊驼其他商品=1只羊驼货币形式:如:2部iPad=1块钱3部iPhone=1块钱4本政治书=1块钱其他商品=1块钱2.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l 因为货币自身也有价值l 观念中的货币流通手段:l 实在的货币l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贮藏手段:如:金银铸币、
4、金银条块支付手段: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世界货币(三)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l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l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l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l 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l 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四)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l 商品经济:PK自然经济 PK产品交换经济
5、l 市场经济:PK计划经济(五)市场调节与市场机制l 市场调节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l 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二、资本和剩余价值(一)货币转化为资本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作为货币的货币作为资本的货币*l 商品的流通形式:WGW资本的流通形式:GWG*geld 货币waren 商品*四大区别:(1)形式:l 买和卖的顺序不同l 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l 流通的媒介不同(2)内容:l 商品流通: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l 资本流通:流通终点的货币起点的货币(3)目的:l 商品流通:取得特定的使用价值以满足商品生产者的需要l 资本流通:获得比预付货币更多的价值
6、,即价值增殖。(4)运动限度:l 商品的运动:有限l 资本的运动:无限*GWG这个公式,最明显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共同特点,因此称为资本总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等价交换vs.价值增殖*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流通中的等价交换或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同样,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价值增殖,因为商品所有者只有在流通领域才会发生关系,价值才有可能发生增殖。*根据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这一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2.劳动力成为商品(1)劳动力
7、即人的劳动能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社会条件:l 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法律上的自由人,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l 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3)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l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8、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作用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l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l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个部分:l 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l 剩余劳动时间:无偿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超过劳动力价值
9、的那部分新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特殊表现。*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价值增殖不是在流通领域内发生的,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资本的涵义和资本的作用*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是历史范畴*资本的三大共性:l 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这是资本与货币的本质区别l 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l 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划分依据:l 不变资
10、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l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2)划分意义: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只是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不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l 物化劳动形式:m=m/v*m=mehrwert价格的增加*v=variable 可变的l 活劳动形式: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前提:生产技
11、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绝对延长工作日或提高雇佣工人劳动强度*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生理界限和社会的道德界限制约*工作日长度的确定,最终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前提:工作日长度不变)l 提高劳动生产率l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l 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3.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如果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这个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整个行业都采用了
12、先进技术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单位商品价值下降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导致: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导致: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导致: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四)资本主义工资1.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劳动*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l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在出卖以前就应存在。可是,在资本家雇佣工人时,劳动还没有开始,当然也就不存在;此时
13、工人所有的,只是劳动力。l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其价值无法衡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劳动的凝结,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量决定的。这是同义语反复,毫无意义。l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必然导致或者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如果劳动是商品,工人按价值出卖劳动,资本家按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支付工资,资本家就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不能存在;如果劳动是商品,资本家用较少的物化劳动换取工人较多的活劳动,获得了剩余价值,那就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l 工人的劳动只有在工人被雇佣以后才开始,这时的劳动已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工人不能出卖不属
14、于自己所有的东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是在工人劳动之后,按劳动时间或劳动成果以及劳动熟练程度支付工资的,工资就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表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一旦采取了工资的形式,就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l 计时工资vs.计件工资l 名义工资vs.实际工资*变动趋势:l 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l 实际工资有时提高,有时降低,但从长期来看,仍呈提高的趋势。(五)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l 社会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l 任何社会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l 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l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15、扩大再生产l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l 揭露出工资的真正来源,即资本家用来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由工人自己创造的。l 揭露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l 说明了工人个人消费从属于资产阶级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资本主义再生产:l 生产商品l 生产剩余价值l 生产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l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l 剩余价值
16、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则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3)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随着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l 在资本主义的一次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一次性地无偿占有l 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中,表现为不断反复地占有l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表现为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换取工人更大量的活劳动*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对商品所有权规律的违反*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商品所有权规律的应用(劳动力的买卖仍是遵循着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l 对劳动力的剥削
17、程度l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l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l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资本积累受剩余价值规律(内在动力)和竞争规律(外在动力)的支配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1)资本有机构成l 技术构成:(从物质形态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l 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增大*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资本积聚&集中 (2)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l 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l 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减少*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减少导
18、致: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增加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l 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l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原因:l 相对过剩人口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可以随时调节劳动力的供给。l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统治和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l 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l 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l 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3.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激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l
19、 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三、资本的流通过程(一)产业资本的循环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l 循环运动:购买、生产、销售l 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第一阶段:购买阶段l 产业资本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生产作准备。l 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arbeiter劳动力*produktionsmittel生产资料(2)第二阶段:生产阶段l 资本家使用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l 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P 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中断W 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3)第三阶段:销售阶段产
20、业资本从生产领域回到流通领域,把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W G*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购买和销售过程属于流通领域*生产过程属于生产领域2.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1)货币资本循环(G G):l 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资本l 终点是已发生了增殖的货币资本l 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l 片面性:生产阶段容易被忽视,仿佛价值是在流通中增殖的(2)生产资本循环(P P):l 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不停顿的再生产过程纠正:货币资本循环所造成
21、的假象l 片面性:似乎是为生产而生产,使资本主义生产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被模糊(3)商品资本循环(W W):l 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表明:资本生产是不断的再生产过程;商品资本的全部出售,全部被社会所消费,是产业资本正常运转的条件l 片面性:仿佛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被模糊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l 空间上的并存性: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l 时间上的继起性: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并存性是既起性的前提:没
22、有并存性,各种职能形式就不能相继转化。*并存性是既起性的的结果:如果各种职能形式不能相继进行转化,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也将被破坏。(二)资本的周转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1)资本的周转时间: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的时间,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生产时间: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l 劳动时间: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l 非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已进入直接生产领域,但没有与劳动力结合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
23、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和停工时间)*流通时间: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l 购买时间l 商品销售时间*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商品的需求状况、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交通和信息条件(2)资本周转次数: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的次数。*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n = U / u (U:年u: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n:资本周转次数)*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时间成反比*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固定资本:l 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l 其物质要素:全部参加多次生产过程,并始终保持原来的形态l 其价值: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出售而一
24、部分一部分地收回(2)流动资本:l 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l 其物质要素:在每次生产过程中被全部消费掉,因而每次生产过程都需要不断更新l 其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3)固定资本的磨损:l 有形磨损(物质磨损):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l 无形磨损(精神磨损):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包括:a.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b.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l 固定资本的折旧:固定资本按照它的磨
25、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必须在产品销售以后作为折旧基金提取并积累起来,进行价值补偿,以便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固定资本的实物更新。(提取的补偿金额: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每年平均提取的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固定资本使用年限*折旧率 = 每年提取的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1)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速度 = (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 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总额(2)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因素:l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l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l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26、:年剩余价值量M = m v n*M年剩余价值量m 剩余价值率v预付的可变资本n流动资本(包含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l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M = M / v = m v n / v = m n*年剩余价值率vs.剩余价值率a.涵义不同:l 剩余价值率: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l 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总量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b.数量不等:年剩余价值率通常要高于剩余价值率(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1)个性:l 单个资本: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l 总社会资本(社
27、会总资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2)共性:l 运动内容:价值增殖l 运动形式: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各自的循环l 运动过程: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2.社会总产品:*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起点:社会总的商品资本(社会总产品)*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考察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l 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全部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l 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
28、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l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1)社会总产品的两类形态:a.实物形态: l 生产资料: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需要l 消费资料: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需要b.价值形态: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l c:旧价值的转移,代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预付不变资本l v&m:雇佣工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价值l v用来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可变资本l m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资本积累(2)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l 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l 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2.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ppt)
29、*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1500c + 750v + 750m = 3000l 剩余价值1000中的500用作追加的资本500用作资本家个人消费l 第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4 :1l 追加不变资本 400c追加可变资本100v 第一部类重新组合为: 4000c + 400c + 1000v + 100v + 500m = 6000即 4400c + 1100v + 500m = 6000l 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4400c 得到实现l 剩下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1600,只有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交换才能实现l 第二部类不变资本15
30、00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消费资料生产l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重工业优先增长l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第一部类生产时时刻刻要高于第二部类生产的增长l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的增长l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四)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l 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l 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
31、矛盾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原因:l 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为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准备了物质条件。因为它会推动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回升,从而增加社会需求,刺激生产发展。l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基础。因为这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急剧增长,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其结果又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新的经济危机。4.二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l 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特征不如战前明显l 危机的程度及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战前严重l 经济危机的同
32、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l 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出现了所谓的“滞涨”四、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1)本质:l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l 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2)作用:执行着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需要具备的条件:l 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的独立业务l 商人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G(3)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作用:l 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l 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l 加速产业资本的周
33、转l 缩短流通时间*只有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的限度时,才能对生产资本起到有利的作用。*商业资本的存在的消极方面:产业资本家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导致:商品停留在流通领域导致:有的商人把商品囤积居奇或转手倒卖,因而形成虚假的市场需求导致:产业资本家更加盲目地扩大生产导致:生产和消费的脱节导致:资本主义再生产矛盾的加深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2.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1)商业利润的表面:价格差额(2)商业利润的实质:l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l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借贷资本和利息1.借贷资本:从职能
34、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的资本形式(1)产生:大量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vs.对货币资本的补充需要*从职能资本循环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是:l 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l 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l 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2)本质: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体现:l 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l 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3)重要特征:l 商品化的资本l 作为财产的资本l 最具拜物教性质的资本(运动形式是GG,表现为货币直接生出更多的货币。在这里,资本拜物教达到顶点。借贷资本这一运动形式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l 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
35、资本2.利息和利息率(1)利息本质: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体现:l 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l 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2)利息率和利息量l 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l 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l 利息率的波动范围:(平均利润率,0)*决定利息率高低:l 平均利润率(正比)l 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升,供过于求降)(3)利息与平均利润:职能资本家在使用借到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能获得平均利润,分为两部分:l 借贷资本家出让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获得的利息l 职能资本家所获得的企业利润
36、(存在着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在数量上就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实质上是剩余价值在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割。*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3.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1)资本主义银行: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2)银行利润:*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能以银行利润形式瓜分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是
37、依靠银行雇员的劳动实现的。*银行雇员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但他们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并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银行资本家实现银行利润。所以,银行资本家也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银行资本家既剥削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又直接剥削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4.股票:l 特殊商品:没有价值,但却有价格l 股票价格往往与股票的票面额不一致l 股票票面额代表投入股份公司的现实资本价值,而股票价格却不是这个现实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l 由于股票的买卖实际上是买卖获取股息的权力,因此,股票价格是资本化的股息收入l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三)资本主义地租1.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l 资本主义地租是超
38、额利润,反映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2. 资本主义地租的分类: (1)级差地租: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形成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形态:l 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l 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造成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2)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形成条件:农业的
39、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形成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源泉: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3.土地价格:l 土地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却可以当作商品来买卖,它就有了价格。l 土地价格并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l 土地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地租数量;第二,银行存款利息率。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五、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垄断资本的产生及其实质1.垄断的形成l 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l 20世纪后半叶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混合联合企业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40、的形成及其统治(1)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形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2)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能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l 在经济上的统治: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l 在政治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3.垄断利润及其来源(1)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它来自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2)来源:l 对本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l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l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l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3)垄断利润的实现:通过垄断价格(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炼油厂每日安全分享
- 糖尿病胰岛素种类
- 术后肺部感染如何预防与护理
- 厨房规划方案总结
- 4-2-2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黑客攻击解决方案
- 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流程演练
- 消防安全知识演练
- 氧化硫说课稿
- 化简比说课稿人教版
- XX高速JLX总监办驻地建设方案(含详细图纸)
- 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设计
- 三年级语文家长会(课堂PPT)
-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供货保障方案及措施两篇范文
- 锅炉烘炉与煮炉方案
- 八年级物理上册5_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金属构件失效分析精简版
- 雷诺尔JJR系列软起动器说明书
- 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
- 中学物理社团活动记录(共2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