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比武试题改_第1页
测量技术比武试题改_第2页
测量技术比武试题改_第3页
测量技术比武试题改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量技术比武试卷分数:单位: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施工测輦是指通过对已知 设计点的坐标与高程进行反算,从而得到了放样所需要的 角度- 距离-高差数扌居,然后根損放样数据用测莹仪器标定出设计点的实地位置,并埋设标志, 作为施工的依据2、测量工作的基本容有角度、距离和 高程测童。3、在水准测量中,水准仪安装在两立尺点等距处,可以消除i焉误差。4、地面上有A、B、C三点,仪器架设于B点 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523 ,又测得左 夹角为89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124。57。5、 导线边长宜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之比一般应不小于1 : 3。6-水准测量中采用前后后前与后前前后度

2、数是为了减小 水准仪i角的影响 误差。7、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8、观测水平两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测回法测角,三个以上方向时采用 _全圆观测法测角。9、全站仪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有 , *10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需要开展控制网不定期复测维护,复测周期不宜大于6个月。11、 水准测量时,由于水准尺竖立不垂直,其读数要比正确读数大 。12、 路基变形监测只要包括:路星面沉降观测、 基底沉降观测、路基坡脚边桩位移观测 过渡段沉降观测、13、涵洞断面应沿应按涵汨轴线方向测莹,并测量涵洞轴线与线路中线的交角。14、两个坐标系相互转化时 至少选取 2 个以上重合

3、点。15、 铁路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保证隧道相向掘透能按规定的精度贯通,并定出中线和高程,使各项建筑物按设计位置修建,不至于侵入建筑限界16 隧道洞口控制网布设一般要求控制点不少于3 个 水准点不少于 丄 个。17、隧道贯通误差有橫向 、 纵向 、高程 。18、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 闭合水准 、 附合水准 、 支水准 。word版木.19、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100in 高差Hab=2m 5则坡度iab二2% - iba=-為。20、测童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由堅体到局部、光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在平常测1:中你认为应该注意的事项?(5分

4、)2、(设A点高程为120. 525m*当后视读数为2. 755m,前视读数为1. 395m时,问高差是多少 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示意。)(5分)高差为后视减前视hab=2.755-1. 395=1. 36mH B =H A +hab=120.525+1.36=121.885m3 水准测董中设置转点有何作用?在转点立尺时为什么要放置尺垫?何点不能放置尺垫? (5 分)便于传递高程为了正确的传递高程,使立尺点稳因准确水准点(已知高程点)不能放置尺垫4、导线点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5分)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校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和安置仪器;3)

5、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乞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条件外,导线边长一般在50m350m之间;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校均匀八便于控制整个测区。word版木.5、针对此次测量外业比武阐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5分)如何规划自己未来在安六项目 部的测董工作?(5分)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计算何家岩大桥30*桥墩(DK108+153. 881 )桩基坐标,桥梁位于右转曲线上,线间距4. 6m,偏距E= 1.5cm,尺寸如图所示:(直接用计算器算出答案,并在图上标出桩基编号)(10分)2X380OOOOOO六盘水125 5002伽图,有一附合水准线路,水准点B

6、M1 BM2为已知点 淇中BM 1= 372. 9594 m BM2= 386. 0382 in,根振已知数振对水准线路进行平差求出未知点1、2、3、4、5、6、7的高程,并计算闭合差。(制平差计算表)word版木.点号高差距离高差改正高程BM1372.95947.197733.587760. 005381380.16251-1.792741.25650.001882378. 371650.166942. 624190.003933378.542533. 426452. 360080.003544381.972522. 703832.470830.003705384.68005-0.03479

7、1.334710.002006384.647260.471171.684880.002537385.120960.915321.279990.00192BM2386. 038213.0539116.598940.024893、给出一段线路曲线要素:曲线要素变坡点桩号竖曲线半径R切线长T曲线全长L外距长E备注DK398+4503000090. 006180.0120.135前段纵坡坡度0.3%,后段纵坡坡度-0.4%,变坡点高程106774iii。根据曲线要素试求出以下里程段的轨面高程:DK398+200 :DK398+400 ;DK398+500 :DK 398+700 ; 并出计算过程。竖曲

8、线影响段 398359. 994-398540. 006DK398-200竖曲线影响段外398450-398200=250250*0. 3%=0. 75H =106. 774-0. 75=106. 024mDK 398+400竖曲线影响段 word版木.不考虑竖曲线影响高程:h=106. 774-(398450-398400)*0. 3%=106. 774-0.15=106. 624m外失距:e=(398400-398359.994)_2/(2*30000)=0.0267mH =106. 624-0.0267=106.5973mDK 398+500竖曲线影响段不考虑竖曲线影响高程:h=106. 774-(398500-398450)*0.4%=106. 574外失距:e=(39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