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诗词五首梦回唐宋,泛舟诗词汇聚的文化瀚海白居易笔下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杜牧由沉没在沙中的一只戟,引发他的感慨;文天祥在零丁洋发出爱国的呐喊;龚自珍虽辞官仍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 些力所能及的事;张养浩对人民群众的苦难表现了深切的同情。1.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背诵五首诗词曲。(重点)2. 揣摩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3. 领会诗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4一、新课导入第一课时 学习观刈麦我们班哪些同学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农民最忙是在什么时候?“双抢”时节,农民抢收抢种, 最是忙碌劳累,但看着一担担谷子进仓,虽累,心里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下面,我们
2、一起来读一 读白居易的观刈麦,体验一下中唐时代农民的生活。二、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一)整体感知朗读观刈麦。(二)作者名片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ft居士,世称白香ft。下邽(u)(今陕西渭南)人。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 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三)深层理解1 本诗第一层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交流点拨】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 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 已经累得筋疲力
3、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2 接下来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为什么要来拾麦穗呢?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何效果?【交流点拨】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 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3 本诗最后一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的抒情文字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四)走进主题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
4、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学习赤壁一、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一)整体感知指名朗读赤壁。(二)深层理解1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交流点拨】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诱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 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做了铺垫。2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最后两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
5、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二、拓展延伸诗人在赤壁一诗中说周瑜的胜利只是因为借助偶然的东风。对此你有何看法?【交流点拨】(1)周瑜的胜利是必然的。因为从史料看,曹操进攻吴国时,倚仗自己的雄厚实力,傲慢轻敌,况且曹军不习水性,水土不服。周瑜虽军力稍弱,但都为精兵强将,以一挡百,加 以周瑜指挥有方,自然能取胜。(2) 周瑜胜利只是偶然。若未巧借东风烧曹营,决不会赢此战役,况且曹操也非等闲之辈,他也具有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加上雄厚的兵力财力,若非东风,谁胜谁败也未可知。(3) 诗人在评判赤壁之战时,有意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地归结为偶然的东风的帮助,实际上是抬高了
6、环境、机遇的作用,说明周瑜的英名只是时势促成而已。由此可见,诗人真正感叹的是自 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遭际。一、新课导入第二课时学习过零丁洋历史学家吴晗有一篇文章谈骨气,在这篇议论文中,吴晗高度赞扬了文天祥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有过零丁洋这首气贯ft河的诗为证。二、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一)深层理解1 这首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交流点拨】一是在他 21 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2 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交流点拨】国家ft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 尾联是
7、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三、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交流点拨】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2 品析下面的诗句。(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习己亥杂诗一、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一)作者名片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 1792 年),卒于道光二十一年(公元 1841 年),享年五十岁。
8、(二)整体感知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是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 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的前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 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 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二、拓展延伸课外搜集关于奉献的诗词句,与同学交流。【交流点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习ft坡羊潼关怀古一、新课导入1. 揭示课题: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
9、品。2. 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 单位。课题的天净沙ft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二、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一)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2 教师简要讲解。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蹰)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3 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销售合同范本2
- 2025民宿客栈装修合同模板
- 2025新入职员工试用期合同协议
- 企业融资合同模板
- 运输及仓储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常用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租房退房协议书
- 业务员合作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型材供应商采购合同
- 2025商业广场绿化养护合同
- 专题03全等模型-手拉手模型(原卷版+解析)
- 售后文员的工作职责模版(2篇)
- 沿街商铺、合用场所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李媛
- 2024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解析版)
- 2024旋翼无人机巡检作业规范
-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一至六年级上册下册齐全)
- 允许孩子犯错课件
-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邮递马车苏少版
- 港口与船舶协同运营优化
- 苏州工业园区应急管理系统招聘笔试真题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