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演进_第1页
开题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演进_第2页
开题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演进_第3页
开题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演进_第4页
开题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演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论文)开题报告( 届)题目: 学院名称 指导教师专业名称 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年 月 日一、研究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可附页)通过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研究城市步行街的设计理论、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形成演变,研究民族风格在步行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景宁县畲族步行街总体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例借鉴。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步行街”为城市道路系统中确定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或者限制车辆通行的街道1。自18世纪汽车出现以后,对活动于街道空间的人的安全、舒适、从容等产生了威胁,使人失去了“逛街”的兴趣。其结果不仅使沿街道两侧的商业经营

2、受到冲击,并直接影响了城市中心区的活力和内聚力。因此,西方国家首先研究并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激发城市中心商业区活力,并创造出为人们所认可并接受的安全、舒适的商业购物空间商业步行街由此产生,并迅速被世界各地所接受和认同2。畲族自称“山哈”,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丘陵山区。对于畲族族源,学术界尚未定论,但普遍认为广东潮州凤凰山是畲族在宋代以前时期的聚居地。浙江景宁畲族多为明初从福建迁来,景宁是畲族迁入浙江省的最早落脚点。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第五位,具有生态、民族两大后发优势。在当前世界经济进人后工业化时代,我国

3、经济发展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作为一个工业化进程缓慢的欠发达县,发展旅游业,是加快其经济发展的有利途径。而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建设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延续和发扬畲族的乡土景观,并且注重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商业步行街,在城市中除具有商业购物功能外,还承担着多种社会职能,综合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建筑、宗教、民俗等,是城市的一个公共中心。从商业步行街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商业步行街形成演变的核心动力就是“以人为本”,以为“人”提供安全、舒适、从容的购物、休闲活动空间为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是设计师的出发点,也是设计原则;无论商业步行街将来

4、怎么发展,对人性的关怀将是其永葆活力的砝码,也是设计师争论的焦点。1 中国传统商业街的形成与演变1.1 “点”状的“市集”形式 我国早期的城市商业形式,主要是以“市集”和“墟场”为主,交易地点就是“广场”型的商市。据易经系辞中记载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从魏晋洛阳城以至隋唐长安城中,其城市中的商业都是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街区中,分东西两市,而市场仅限于城市内某几个里坊里3。1.2 “线”状的“街市”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发展使城市开始冲破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约束,城市中逐渐取消了城市宵禁制度,陆续拆除坊墙,朱雀大街不再是宁静庄严的林荫大道,而是一派繁华

5、热闹的商业街景了,宋代的东京汴梁城出现如“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熙熙攘攘的商业大街,取代了唐长安城中集中设置的东西两市。据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的描写:说明了宋代城市的街道两侧已主要由商业建筑所构成,除各行各业的店铺外,全城几乎遍布酒楼、茶坊和食肆,甚至还有不少的妓院。沿街建筑大部分都是楼房,楼与楼之间用“飞桥”(天桥)相通连接。街道不仅白天热闹非凡,夜晚也是“灯烛晃耀”,街道的繁华景象以及建筑的独特格局被展现得淋漓尽至4。至此,在我国古代延续已久的里坊制城市那种固定的、作为点或面的集市宣告结束,演变成店铺沿街开设的线状的“街市”。1.3 小结 从传统步行街的演变来看,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发展是其

6、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世俗生活丰富多彩,传统步行街的形式对发展民族风格步行街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但是其功能及尺度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2 西方国家传统商业街的形成与演变2.1 “点”、“面”状的“广场”形式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其城市建制大都依从于自然环境条件,城市布局呈不规则的自由状态,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广场无定型,城市无轴线。商品交换的中心是城市公共广场,也多以“市集”为主,城市广场占据了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是群众集聚的重要场所,不仅有商业功能,更有行政、司法、娱乐、宗教和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到了古罗马时代,城市中的商业交易场所仍以点状或面状的公共广场为主5。2.2

7、 “线”状的“街市”直至中世纪,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城市网络状街道边出现了与住宅相结合的商铺,底层或沿街建筑为店铺,上层或后院为住所或作坊,以街道为主的生活方式及商业布局形态逐步形成。2.3 小结西方国家的商业形态起源于广场,伴随工商业的发展,商业形态逐渐向街道转化。这种商铺结合住宅,以街道为主的生活方式,对于现代步行街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3 中国商业步行街的发展现状国内的商业步行街兴起于上世纪80,9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大量的建成实例。每个建成实例根据其所属的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历史、社会、经济、人文和宗教文化背景,所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下面以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实例,从商

8、业步行街的设计、功能、形态、建筑等层面综观步行街的发展现状。3.1 城市设计特点北京王府井商业街6(1)在规划理念上,以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为指导,可以概括为把握空间尺度、强化场所精神、营造独特环境。(2)在空间尺度上,弱化大体量建筑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化原有建筑及空间形态,延续历史文脉的作用。(3)在历史文化特征把握上,有效的挖掘历史形成的特点7。以南入口出的牌匾、新东安市场附近的写实雕像及施工中发现的“井”,展示出王府井商业街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用具象的环境要素表达商业街特有的深层次的特征,强化了场所精神。(4)在环境特征上,以现代而典雅的环境特征去适应大尺度的空间,与首都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和地

9、位相称。而街道两侧的建筑及街道内的各类小品设施既高雅又不乏市井民俗,营造出王府井商业街独特的环境氛围。(5)在工作方法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首先以概念规划的方法,提出整治规划的主要原则与要求,以此来统一思想,形成规划共识。其次,将城市设计理论贯穿于工作之中,在确定街道立面、景观组织、小品设施等方面力求创意新颖,统一协调,最终营造出完整而特色鲜明的城市街道景观。最后,针对以往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脱节的问题,规划人员参与了整治工程的全过程,与各设计专业配合,将规划设计与实施紧密联系起来。3.2 区域功能南京东路商业街8南京东路商业布局由东向西形成4个不同特色的区段:(1)外滩至河南路,以外滩金融贸易

10、区为背景,形成提供高档优质的文化、餐饮、旅游服务为主的区段,突出一个“优”字。(2)河南路至浙江路,以一系列中、大规模的专业,特色商厦为主,功能齐全的区段,突出一个“专”字。(3)浙江路至西藏路,依托历史上形成的“四大公司”,以及新建的“新世界城”、“万象国际广场”等,形成以大型百货商厦为主,中国乃至世界上百货店最集中货物品种最齐全的区段,突出一个“全”字。(4)西藏路至黄河路,以一系列的旅游、餐厅、文化设施,结合人民公园、人民广场等构成较强旅游文化功能区段,突出一个“游”字。(5) 由东向西,分别在河南路、浙江路、西藏路形成三个商业活动的高潮,并以若干座大型百货商厦形成吸引中心(如引进国际著

11、名的百货公司)。使南京东路成为具有综合功能的商业步行街。3.3 街中街北京前门大街规划设计 出于交通、安全和中轴线整体关系的考虑, 前门大街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2125, 规划两侧建筑高度为 612, 高度与宽度比约为 1:21:4, 是相对有一定开敞性的线性空间。据调查研究, 一般商业街高宽比在 1:11:2 之间更能够创造出商业的亲和气氛9。在本次设计中, 采用了街中街的方法来划分横向空间, 增加街道层次, 使街道尺度更加人性化。街中街由现状树木、特色前门街灯、休息组团、售货商亭、老北京景墙、京味雕塑、装饰性花木等组成, 尺度亲切宜人, 并具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休息服务设施根据两侧商业经营项

12、目和现状树木情况, 或布置于街的中心, 或布置于街的一侧, 形成了适于慢行和休息的又一个空间层次。在相对开阔处可以进行京味民间艺术表演, 如京剧清唱、拉洋片、皮影戏、三弦、京韵大鼓、杂技等小型演出活动,游人可以在两侧的休息组团内观看表演。各项目间以花坛和公共设施分隔和过渡, 闹而不乱, 多而不杂, 增加的多种植物同时也可以起到吸声降噪的作用10。3.4 建筑形式与风格泉州东街片区改造设计11泉州在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之中,以其独特历史、地理位置,广大海外侨胞带来广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形成独具风格的建筑艺术形式。在建筑形式与风格上设计包括以下几点:(1)采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沿街骑楼形式。(2

13、)使步行街设计既要满足上述功能需要,又要创造古色古香泉州地方民俗风格,把处理重点放在底层、2层及局部3层,以底层建筑中一些处理传统大厝和手巾寮的处理方法,突出地道泉州本土风格,使步行街成为泉州古民风民俗的再现之地,并溶入建筑整体中,成为一个有机联系体,这也是东街建筑风格的特殊性。(3)形成建筑群体风格时注意使其在建筑形式上单体有个性而群体有共性,即变化中求统一、整体协调中求变化。(4)建筑细部处理及材料运用,正确选择建筑色彩、恰当应用,真正体现其建筑风格的地方性。3.5 小结我国的现代步行街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在民族风格与现代功能相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研究。这些成果是我们设计

14、的源泉和起点,但在实际应用中问题还很多。尤其象景宁这样的县城,功能多样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在具体设计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4 西方商业步行街的发展现状汽车的出现,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活力日益下降,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非常难受,高呼把街道空间还给他们,恢复城市中心区的活力,于是商业步行街应运而生12。4.1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尼可莱特步行街195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市与其它美国城市一样经济日衰,许多商业与店铺迁往郊区,即便是市中心多年的老字号也在考虑迁址。城市当局意识到这将打击市中心社会与经济,迫切需要扭转这种趋势,于是在1962年对尼可莱特大街进行改建。改建后的街道禁止汽车通行,只允许公共交通穿越;

15、将街道由直线改为曲线,加入较宽的步行林荫道;降低街灯,使之具有人的尺度;增加人性化的小品,如候车亭、站牌、路灯、钟等。这些小品和公共汽车的造型,以及植物的配置都经过精心设计,使步行街成了舒适惬意的商业环境,人们非常愿意在其中逗留购物。这条街在建成开放的第一年里,两旁商店的销售额就增加了20%13。设计者在步行街中,以集中人行活动区为指导思想,把街道做成弯弯曲曲的蛇形道,再加上统一设计的街道家具,创造了强烈动感和节奏感的街道空间,是美国第一个获得成功的步行街,成为后来美国步行街中竞相仿效的佳作14!4.2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香榭丽舍大街取自希腊神话“神话中的仙境”之意,是西方巴洛克设计风格的

16、代表。20世纪90年代,香榭丽舍又经过了3年多的精心设计和改造,更加成为城市干道景观环境设计的典范。这次改造的重点是靠近凯旋门的闹市区,将原来道路两侧的平行侧道全部改为人行道,并且铺上了浅色的花岗岩,使两侧的人行步道宽度增加了近一倍。并通过修建地下停车库,大大缓解了这一地区的汽车停放与商业休闲环境的矛盾。在每侧人行道中间,还安装了古朴有致、典雅大方的青铜色雕花灯柱。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又将人行道与大街中心川流不息的车流很好的隔离开来,将街道的交往性功能与生活性功能有机的组织在一起15。 4.3 小结西方现代步行街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恢复城市中心区活力。他们在步行街的建设中,注重商

17、业功能和人性化设计相结合,提高步行街的复合功能16。在景宁步行街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对人性的关怀,提倡步行街的复合功能,但也要特别注意民族文化的差异。5 评述随着历史的发展,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向多功能,多元素的公共空间综合化发展。但在顺应社会潮流而使步行街朝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应保留自身应有的传统空间与风貌,可规划设计适合当地域文化脉胳特色的骑楼、过街楼、庭院式商店布局、室内步行街等,以建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步行购物系统,使城市空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以提高其价值观念和深层意义17。21世纪是强调人,强调文化,强调人与自然融合,强调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在步行街的规划设计中,特

18、别要注意商业功能和人性化设计相结合,提倡商业步行街的复合功能。但在景宁这样一个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县城,在强调复合功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社会经济等具体而微的因素。我国的商业街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交流、交易、买卖功能为主的传统商业街,以商业为主,人车混行的商业步行街,注重环境质量和购物空间氛围的现代休闲式商业步行街。所以今天步行街的建设,越来越注重商业建筑的风格和个性,室内和室外环境的融合,形成外部空间的休闲氛围。但是,受到种种具体条件的制约,国内步行街建设普遍存在特色不足、功能单一、环境单调等等弊病。和国内相比,西方古代的广场既是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

19、也是商业活动的中心。随着后来工商业的发展,商铺沿街开设产生了商业街的雏形。发展至今,西方发达国家在步行街建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倡步行街的复合功能,即把休闲、购物、居住等多种功能组合在步行街建设之中,迅速提升步行街人气,烘托并形成步行街商业区繁荣氛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传统还是现代,商业街均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在建筑布局、空间形态、环境气氛和店面装饰等方面,都具有自己明显的特征和独特的韵味。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物化反映,其形态的演进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动的历史,其内在结构又反映着城市形态的本质。它作为一种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敞空间,已成为现代城

20、市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而现代商业步行街是城市中心区复兴的一个缩影,是把空间还给市民,改善人居环境的载体。21世纪是强调人,强调文化,强调人与自然融合,强调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无论步行街将来怎么发展,对人的关怀将是它一直追求的目标,步行街的完善将体现在越来越全面地满足人的需求之中。 根据景宁特定的民族、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着力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活动空间,来延续和发扬畲族的民俗文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 设计内容从商业步行街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商业步行街形成演变的核心动力就是“以人为本”,以为“人”提供安全、舒适、从容的购物、休闲活动空间

21、为最终目标。“以人为本”:需要满足人们购物、餐饮、住宿等多功能方面的需求18;从空间尺度、建筑风格、绿化特色、街道小品等多方面,创造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空间19;合理解决人行与车行的关系,使商业步行街真正成为安全、舒适的人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逛街”的乐趣,为人们开展选择性和社会性活动提供场所20。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以上人们需求的各个方面,本人在设计过程中,准备完成以下设计内容:(1)总平面图:到达城市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2)主要沿街立面、剖面 (3)局部节点设计图,到达大样图深度(4)主要建筑方案图(5)分析图、效果图2 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和整理根据所确定的研究对象、问题

22、寻找相关资料,它们包括城市空间、城市形象、商业经营、旧城更新等问题,其涉及到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心理学、城市社会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中的相关原理21。(2)现状文件和资料收集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用地现状资料(基地测量图、当地人口、交通状况、使用职能、民俗习惯、自然条件、景观资源等),甲方要求(发展旅游业,展现畲族民族特色,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良好)。(3)现状分析主要包括职能分析和空间形态分析。前者主要考察各项用地的使用关系及其与交通系统的联系;后者包括基地分析、图底分析、空间

23、分析、视觉序列分析等22。(4)提出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完成总体设计(5)完成节点等各细部设计。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措施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延续和体现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并且怎样保护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2)处理好人与交通的关系,人行和车行的矛盾,使人行、车行各得其所,自然顺畅。(3)根据当地的情况以及发展目标,确立场所的环境容量,处理好建筑容量和街道景观的矛盾。(4)协调投资者、经营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矛盾,使得各利益发挥到最大化,确保建筑和景观的可持续发展。2 措施(1)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搜索引擎广泛查找相关材料,分析研究,为我所用。(2)通过任务书,实地踏勘记录、草绘,问

24、卷调查,访谈、摄影、摄像等手段来获得更为详尽的基地资料。(3)利用电脑软件绘制用地分析图、交通分析图、人流分析图、视觉序列分析图等,利用3d进行初步空间分析,时间允许的话,也可以做模型进一步的推敲空间设计。(4)以乡土景观和生态设计方法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创造一条富有畲族特色的步行商业街。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方案比较、优化,选择一个多方面效益最大化的方案进行深化设计。设计程度到达方案阶段,包括建筑立面设计和部分细部施工大样。四、研究工作进度安排2006年12月初至2007年1月底: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搜索引擎等方式大量查阅步行街设计的相关文献和城市设计方面的文献和规范。书写文献综述、

25、开题报告、外文翻译。2007年1月至3月20日:实地踏勘,收集尽可能多的基地背景资料,包括历史、人文、经济、社会、宗教、交通、资源和建筑等等。并综合运用这些资料对步行街进行总体设计,确定富有景宁县畲族特色总体设计方案和各主要节点方案。3月20日至4月10日:准备毕业设计中期检查。4月10日至5月30日:继续深化景宁县畲族步行街总体设计,完成设计。6月:整理所有成果,准备毕业设计答辩。五、论文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 预期成果(1)总平面图:到达城市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2)主要沿街立面、剖面 (3)局部节点设计图,到达大样图深度(4)主要建筑方案图(5)分析图、效果图2 创新点在景宁这样一个有着自

26、己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县城,在强调复合功能的同时,注重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社会经济等具体而微的因素,将其融入设计之中。根据景宁特定的民族、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着力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活动空间,来延续和发扬畲族的民俗文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适合当地域文化脉胳特色的骑楼、过街楼、庭院式商店布局、室内步行街等,以建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步行购物系统,使城市空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六、主要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1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292 王泓薇包头市鞍山道、松梅街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1-743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1999年10月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3-1244 邓之城东京梦华录注m香港:商务印书馆,1961:725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96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商业区与步行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67 frank edgerton martin with or without civic memory j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4(5):76-858 何善权,王荣锭以人为本,塑造城市公共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