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与文化测试一_第1页
名胜古迹与文化测试一_第2页
名胜古迹与文化测试一_第3页
名胜古迹与文化测试一_第4页
名胜古迹与文化测试一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分20.00)1. ()是明清宫城中最壮观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殿堂。(2.00分)A. 保和殿B. 中和殿C. 乾清宫* D.太和殿2. ()是西山山岭之一,因主峰顶有两块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与万寿山、玉泉山合 称三山。(2.00分)I嘗A. 香山B. 衡山C. 华山D. 泰山3. 中国有一座石桥,马可波罗曾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这座桥名叫()。(2.00 分)A.永通桥* B.芦沟桥C. 朝宗桥D. 赵州桥4. ()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园林建筑的奇珍,也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的高峰。(2.00分)A.怡情园B.颐和园D.漪清园5. 从北朝到隋唐留下的佛教遗迹中

2、,石窟艺术的价值最高,而()则是石雕艺术的最大宝库。(2.00分)A. 柯尔克孜石窟B. 云冈石窟C. 麦积山石窟* D.龙门石窟6. 中国不少地方都有碑林,规模较大的有许多,其中()收藏数量居全国之首。(2.00分)A. 孔庙碑林B. 广安碑林* C.西安碑林D. 桂海碑林7. 石塔在古塔中较为多见。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济南(),是隋大业七年(611)所建。(2.00 分)A. 大小雁塔B. 佛宫寺释迦塔* C.青龙山四门塔D.嵩岳寺塔8. 陕西临潼县境内的()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素有“绣岭”之称。 (2.00 分)A.骊山B.华山3 D.弹琴峡9. ()与故宫、天坛并列为永乐帝营建

3、北京的三大工程。(2.00分)A.雍和宫* B.永乐大钟C. 乾清宫D. 白檀木大佛10. “万里长城”的名称,始于何时? ()( 2.00分)A. 春秋战国B. 先秦* C.秦朝D. 齐国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总分10.00)1.西山八大处 (5.00分)西山八大处指西山支脉东麓的(翠微山)、(卢师山)、平坡山这三座山里的八座古刹。2.明十三陵(5.00分)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 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 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 墓。问答题(

4、每题10分,共20分)(总分20.00)1.简述长城的用途和构造。(10.00分)用途: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 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构造:长城的城墙除主体墙身外,上面还有许多构 筑设施。 有券门、垛口、擂石口、垛墙、宇墙(女墙) 、单边墙、障墙、挡马 墙( 拒马沟 ) 、城墙顶面、马道、排水沟及吐水嘴。2. 请简要说说历代帝陵制度。 ( 10.00 分) 北方王朝:在陵寝制度上,吸收了汉族传统文化,同时还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 和习俗。辽:辽葬制的主要形式为石棺葬。 西夏:西夏李氏贵

5、族与唐宋政权交往频繁,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金:金陵陵园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现已成为一片废墟。五代十国:这个时期的陵寝建筑所剩无几,在陵寝制度上也基本没有建树。较 为偏安的十国的 前唐和前蜀 。陵墓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宋朝:北宋的陵寝在皇帝死后才开始建造,而且全部工程必须在七个月内完成。 由于这个原因,宋代的陵园规模不如唐代。元朝:古贵族实行秘密潜埋习俗。由于墓地上无任何标志,也就从此无法辨认 灵柩真正所在地点了。成吉思汗的陵园陵墓呈蒙古包式的大殿,雍容大方,巍 峨耸立,分外壮观。明朝:随着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明代陵园建筑的艺术风格比较以前历代 都有较大的突破,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相对集中的木结构建筑群。这 是明清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清朝: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它 的年代距今最近,影响也较大,在陵寝发展史上处于突出的地位,巧夺天工的 建筑艺术,是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写作题(每题 50 分,共 50 分)(总分 50.00 )1. 北京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