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期末政治试卷(理科)_第1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期末政治试卷(理科)_第2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期末政治试卷(理科)_第3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期末政治试卷(理科)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2019 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期末政治试卷(理科)副标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共 60.0 分)1.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 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 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 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恩格斯上述论断说明()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 黑格尔认为,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

2、世界。但有观点认为这种“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因此,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3. 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无论何种派别,从其本质来看,他们研究的基本问题都是()A.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源的问题B.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存在是否决定思维的问题4. 韩非子上记述了一个“郑人买履”的故事。那位郑人“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从哲学上看()A. 属于唯物主义B.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 属于唯心主义D.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5.八十年前, 中国共

3、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天,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之所以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从哲学上看,是因为()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A. B. C. D. 6.如图漫画某些记者的采访中的做法()A. 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C.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D. 做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7.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

4、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第1页,共 22页A. 事物的运动是一成不变的B. 事物的运动是不能认识的C.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 事物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8.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A. 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B. 运动的规律相同C. 都具有客观实在性D. 构成因素相同9.“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 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人能产生备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A. 客观物质性B. 主动创造性C. 社会历史性D. 直接现实性10. 同是文化遗产,故宫以宏大严整、富丽、堂皇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见长,这种区别反映了()A. 矛盾具有普遍性B. 矛盾具有主

5、次之分C. 矛盾具有特殊性D. 矛盾具有同一性1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这一观点蕴含的哲理有( )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A. B. C. D. 12. 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 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 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A.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 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主、次矛盾的统一D.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13.从“小众试水”到“全民狂欢”,网络红包成为羊年春节的“标签”。春节微信抢红包的“全民狂欢”从一个侧面说明()A

6、. 联系具有主观性B. 联系具有随意性C. 联系具有偶然性D. 联系具有普遍性14.下列成语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A. 和而不同B. 唇亡齿寒C. 吐故纳新D. 对症下药15.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而我们能够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是因为事物的矛盾具有()A. 同一性B. 斗争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A.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B. 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C. 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D. 辩证否定是对新事物的肯定17.“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A. 对

7、立统一的关系B. 质量互变的关系C.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我国政府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从哲学上看是因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反作用第2页,共 22页A. B. C. D. 19.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归根到底是看()A. 他赚了多少钱B. 他对社会贡献有多大C. 他享受了多少财富D. 他是否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0. 易卜生在给朋友白兰戴的信中说: “你要想有益于社会, 最好的办法

8、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A. 人生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个人素质的提高B. 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C. 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D.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22.0 分)21. 邵阳市委、市政府从邵阳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开放、富裕、文明、美丽的大邵阳、新邵阳”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邵阳市委、市政府号召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市民,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让临沂天更美、水更清、人民更健康。请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2.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探究相关问题。材料一

9、: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也相继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化土地问题等。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和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结合材料一,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0、统一的观点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我国城镇建设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18.0 分)2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各是什么?第3页,共 22页24. 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什么重要作用?2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哪些方面?第4页,共 22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D【解析】A 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哲学是关于世界 观的学说;B 说法错误,哲学并不都是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C 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意不符;D 符合题意,材料中“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 业的强大而日益迅

11、猛的 进步 ”,这说明具体科学的 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故选:D。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学科(1)区别:二者研究的对象和回答的 问题不同。 具体科学以某一具体 领域作为研究 对 象,揭示的是某一具体 领 域的 规律; 哲学以整个世界作 为研究 对象,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 规律。(2)联系: 哲学是各 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 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 础,具体科学的 进步推动着哲学的 发展; 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题考查 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可运用排除法,排除 说法错误 和不符题意的选项,选出正确选项。本题难度中等。2.【答案】 B【解析】材料中 “

12、这种规定 和改造 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把人的主 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 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所以正确答案 为 B;A 、C、D 均不符合 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第5页,共 22页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唯心主义的认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 态,主观唯心主义从人的主观精神出发,客观唯心主义从客观精神出发。同时要理解题中观点的含义,做出正确的 选择。3.【答案】 C【解析】AB 不合题意,这两项回答都是片面的,因 为哲学

13、的基本 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源的 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 问题;C 正确,人类追求智慧的 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 样的哲学派 别,无论何种派别,从其本质来看,他们研究的基本 问题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D 不合题意,该项不是哲学的基本 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是否决定思 维的问题 ”成为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 义的唯一标准;故选:C。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是思维和存在何 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

14、唯心主 义的唯一标准; 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 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 论的标准。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第6页,共 22页要把握材料要 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 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 题意的选项。4.【答案】 B【解析】A 不符合题意,题干中 “郑人买履 ”的故事体 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 符合题意,郑人“宁可相信尺 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他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决定买什么尺寸的靴子,是典型的主 观唯心主义;C 不符合题意,题干中

15、 “郑人买履 ”的故事体 现的是唯心主 义观点,但与B 选项相比不够具体;D 不符合题意,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天、上帝、理念、绝对精神、道、理)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 的物质世界这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题干中 “郑人买履”的故事体 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看不出郑人将何种客 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和主宰。故选:B。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基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 质,物质依赖于意识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 赖于人的主 观精神。例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

16、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涉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 义,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分,难度适中。哲学的大厦是用一系列的概念构建起来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吃透相关的哲学概念,并能 够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的典型例子,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5.【答案】 C【解析】第7页,共 22页 不符合题意,之所以要大力弘 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因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而不是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故排除; 正确,之所以要大力弘 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因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错误,意识有正确与 错误之分,并不都是对

17、物质的正确反映;故选:C。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 导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不一 样的)。正确意识指导下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指导下,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 的东西,创 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 远 也不可能出 现 的东西。本题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为命题立意,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有关知 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做到将哲学理 论与材料有效信息有机 对接。6.【答案】 C【解析】A 、B、D 不合题意,漫画某些记者的采访中的做法并不是在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坚持人民

18、群众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做到了一切以 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C 符合题意,漫画某些记者的采访中的记者在采访时高高在上,没有深入基层听取人民群众的意 见和建议,因此违背了一切从 实际出发的原则。故选:C。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们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第8页,共 22页解答漫画型 选择题时 要注意:一要读懂漫画(包括人物、事件、文字、图画等);二要把漫画中的有效信息联系起来,找出主题(注意联系选项);三要将漫画主题思想与教材知 识联系起来,确定正确的 选项。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7.【

19、答案】 C【解析】A 错误,事物的运动不是一成不 变的;B 错误,事物的运动是能被认识的;C 正确,“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意思指天有一定的运行 规律,地有一定的运行法 则,君子有一定 的行为准则,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 错误,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故选:C。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 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 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 规律。(3)这就要求我 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

20、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 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本题考查 了哲学中的哲理 对应题 ,主要考查 学生提取信息、调动 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分析成语、谚语、古诗词、名人名言等的含 义,二先选出最明显的选项,再运用排除法去除 错误的选项。8.【答案】 C【解析】第9页,共 22页A 错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与 发展的基础不相同;B 错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与 发展的运动的规律不完全相同,有差异;C 符合题意,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 质性。因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 现在都具有客 观实在

21、性;D 错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构成因素不相同;故选:C。本题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 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 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 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 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 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解答本题需要熟练识记课 本上的基 础知识,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再现知识、归纳事物之间共性的能力。9.【答案】 B【解析】ACD 均不符合 题意,这三项是实践的特征,而不是意 识活动的特点;B 正确,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

22、动创造性;故选:B。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 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 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 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 、目标、行动方式和行 动步骤等。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 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 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不仅能够 “复制 ”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第10 页,共 22页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

23、知 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 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 实基础,培养能力。10.【答案】 C【解析】A 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矛盾具有普遍性。B 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主次矛盾的关系。C 符合题意,故宫以宏大严整、富丽、堂皇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见长,这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D 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故选:C。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 过程和不同 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同一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 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 对材料的

24、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 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11.【答案】 B【解析】 不符合题意,老子的这一观点并没有体 现矛盾具有特殊性; 符合题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一观点说明一切事物都包含着 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说明矛盾是第11 页,共 22页普遍存在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故选:B。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 贯穿于每一事物 发展过程中的始 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

25、事情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引文式选择题的题干一般是名言名句、成 语典故、古文或者重要文件的某一个论述等,选项也从理解、分析、评价等角度 设置,因此这样的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样的题要求考生在弄明白引文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政治学原理对引文进行分析、理解、评价。解答引文式选择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引文,弄清其含 义和中心意思;其次要分析引文所考 查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引文所要 说明的道理,并把题干和选项联合起来分析,对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再次,分析引文时还要注意运用 辩证的观点和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12.【答案】 B【解析】B 符合题意,“是药三分毒 ”、“看重的是那七分的 药

26、 效”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A 、C、D 均不符合 题意,故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 辩证关系(1)在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 于支配地位,起着主 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 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 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12 页,共 22页(2)方法论:我们在认识某一矛盾 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

27、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 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 题难度适中。13.【答案】 D【解析】A 错误,联系具有客 观性;B 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随意的;C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联系的偶然性;D 符合题意,从“小众试水”到 “全民狂 欢 ”,网络红包成为羊年春节的“标签 ”。春节微信抢红包的 “全民狂欢 ”从一个侧面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故选:D。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 间以及事物内部 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 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 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 观点看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

28、理解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 错误和不合题意的选项。14.【答案】 C【解析】A 不合题意,“和而不同 ”体现的是矛盾的 对立统一;B 不合题意,“唇亡齿寒”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没体现发展;C 符合题意,“吐故 ”指新事物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成分,保留其 积极成份,体第13 页,共 22页现联系;“纳新”指新事物增添了旧事物没有的成分,体现发展;D 不合题意,“对症下药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选:C。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特点辩证的否定是 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的 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的 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 联系的环节,新

29、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 积极的因素作 为自己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政治高考 试题中,以古文诗词、成语、俗语等为材料的试题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古文 诗词命题,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的文学功底,更是考 查大家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 应运,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知识的交融。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 阅读理解题好题干中古文 诗词、成语、俗语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 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 识点加以分析 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 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

30、答 题正确率。15.【答案】 D【解析】ABC 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和普遍性。D 符合题意,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 别,而我们能够把不同质的事物区 别开来,是因为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故选:D。本题考查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 过程和不同 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同一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 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14 页,共 22页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 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 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 实基础,培养能

31、力。16.【答案】 A【解析】A 正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 句话表明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B 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C 错误,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吸取合理的,抛弃不合理的;D 错误,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实质是“扬弃 ”。故选:A。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原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 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 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体 现了旧事物向新事物的 质变,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也就没有事物的前 进和发展。 辩证的否定是 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不是新事物 对旧事物全 盘抛弃,而是要吸收并 继承旧

32、事物中的合理的、有价 值 的因素,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实质是“扬弃”。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原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文的理解,考生在分析 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要把握材料要 阐明的主旨,错误的选项均可以排除。学生要能区分形而上学的否定 观和辩证的否定观。17.【答案】 A【解析】第15 页,共 22页A 符合题意,“激湍之下,必有深潭 ”是指一种巨大的高低落差而 带来的激荡湍流;“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也是指一种高低之 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B、C、D 三个题肢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

33、除。故选:A。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 联结的属性和 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 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 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 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 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 倾向和趋势。 同一以差 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 为同一性所制 约。矛盾双方既 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 动、变化和发展。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

34、心信息, 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 题难度适中。18.【答案】 C【解析】 错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符合题意,“大力推 进经济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是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这是因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错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故选:C。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第16 页,共 22页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 产关系的性

35、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 产关系适合生 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 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的 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 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的 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2)上层建筑

36、一定要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 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本题属于原因 类选择题 ,考查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理解,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根据 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做此 类题目考生一定要注意 选肢与题干有没有构成因果关系。19.【答案】 B【解析】ACD 错误,B 正确,衡量一个人的价 值归根到底是看他 对社会贡献有多大。故选:B。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第17 页,共 22页(1)人生价值是社会价 值和自我价

37、 值的统一。人生最根本的价 值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包括两个方面: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价值的创造者,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 满足(自我价值)-索取,价值的享受者。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 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 础。因此学生在平 时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夯 实基础。20.【答案】 A【解析】A 符合题意,“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 办法莫如把你自己 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人生价 值的实现依赖于个人素 质的提高;B 说法错误,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人生价 值的实现,但社会环境

38、并不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C 不合题意,材料并未强调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社会提供的客 观条件;D 不合题意,材料强调人要提高个人素 质,并未强调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提高科学文化素 质。故选:A。本题考查:人生价值 积极投身社会 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 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 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 值观的指引。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第18 页,共 22页把握材料要 阐明 “提高个人素 质”

39、的主旨,并和所学知 识对应起来,另且运用排除法去除不能体 现材料主旨内容和 说法错误的选项。21.【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解析】本题要求分析上述材料体 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属于体 现类主观题,知识范围限定不明确,学生需要通 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知 识相对接进行分析,根据材料 “邵阳市委、市政府从邵阳 实际出发”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

40、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材料“为实现这 一目标,邵阳市委、市政府号召广大人民群众提高 认识,积极行动起来 ”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根据材料 “广大人民群众提高 认识,积极行动起,争做文明市民,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让临沂天更美、水更清、人民更健康 ”体现了事物是普遍 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价 值判断与价 值选择的客观标准。哲学体现类试题 要求学生要根据情景材料及设问的具体要求,选用答题时的具体原理及方法 论。答题策略上要善于运用 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即材料体 现了哪些原理,把材料中涉及到

41、的原理点出来。注意,先材料后原理。所谓演绎,材料体现了什么原理,这时,先点原理,后用材料佐证,即理论联系实际。22.【答案】 【小题 1】(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必然要经历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对此要充满信心。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其间必然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第19 页,共 22页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积极稳妥推进。( 2)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城镇建设要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具

42、体分析本地实际,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联系具有客观性。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城镇建设不仅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小题 2】【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统一的观点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属于分析 说明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统一的观点,不可答非所问;设问的焦点是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 ”,不能机械照搬理论,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的 结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也相 继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 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唯物 辩证法的知识对我国城镇建设提出三条方法 论建议,属于建议类试题 ,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首先,学生要思考 辩证法的主要原理有哪些。其次,审读材料,把原理与材料 结合起来作答:材料中“中央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