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与自然界_第1页
第三章人与自然界_第2页
第三章人与自然界_第3页
第三章人与自然界_第4页
第三章人与自然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人与自然界人与自然界 第一节第一节 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在自然界的位置 一、人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一、人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70-72) 1、人类起源与动物界、人类起源与动物界 2、人类超出于动物界、人类超出于动物界 二、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二、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72) 二、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二、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72-77) 1、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一般表现、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一般表现 人与人类离不开自然,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人与人类离不开自然,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 2、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主要特点、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主要特点 在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中

2、,人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在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中,人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 改造和评价自然对象。改造和评价自然对象。 3、实践是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纽带、实践是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纽带 这是因为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实践是目的与这是因为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实践是目的与 手段的统一;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手段的统一;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三、文明的演进与人的新进化(三、文明的演进与人的新进化(77-82) 1、人类文明的演化、人类文明的演化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全过程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全过程将 三大历史阶段。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三大历史阶段。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 造时代

3、造时代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时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时 代代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时代。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时代。 书上的这个提法是否合适?有人说书上的这个提法是否合适?有人说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有人说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有人说 21世纪是后现代。世纪是后现代。 所谓后现代即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与矫正的所谓后现代即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与矫正的 时代。时代。 太阳微软系统公司首席科学家比尔太阳微软系统公司首席科学家比尔.乔伊呼乔伊呼 吁专家重新考虑由于连续不断的科学创新吁专家重新考虑由于连续不断的科学创新 带来的伦理问题。带来的伦理问题。“我们在没有规划、没我们在没有规划、没 有控制的情况下被当地进

4、入新世纪。实施有控制的情况下被当地进入新世纪。实施 控制的最后机会控制的最后机会即保证人类故障安全的即保证人类故障安全的 临界点临界点正在迅速接近。正在迅速接近。”主要的担心有:主要的担心有: 一、具有一、具有“思维思维”能力的机器人。二、控能力的机器人。二、控 制生物体结构方面取得突破的遗传学。三、制生物体结构方面取得突破的遗传学。三、 可以轻而易举复制的纳米机器,像病毒一可以轻而易举复制的纳米机器,像病毒一 样扩散样扩散。 2、人的新进化(、人的新进化(81) 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并不显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并不显 著,人类的新进化表现在:著,人类的新进化表现在: 人的体外进化即人工

5、自然的进化,人的体外进化即人工自然的进化, 和人的精神进化,即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的精神进化,即人的思维方式 的进化和文化知识的积累。的进化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第二节第二节 人工自然是人与自然界的中介人工自然是人与自然界的中介 (82) 一、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一、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 然(然(82) 1、天然自然、天然自然(82) 天然自然的特征天然自然的特征 (1)自决定性:自决定性: (2)自协调性:自协调性: (3)自更替性:自更替性: 2、人化自然、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是人类观察手段所及,从而能够人化自然是人类观察手段所及,从而能够 感知其信息的那部分自然界。感知其信息的那部分

6、自然界。 3、人工自然、人工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改变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改变 了的那部分自然界。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4、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关系 一般经历:天然自然一般经历: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人工人工 自然自然 二、人工自然的演化及其本质(二、人工自然的演化及其本质(85) 1、人工自然系统的演化阶段、人工自然系统的演化阶段(8687) 人工自然系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自然系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萌芽阶段。大约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祖先制造了 第一把石刀、石斧开始,至原始社会解体为止。 成长阶段。成

7、长阶段。从标志着人类文明开始的奴隶制社会产 生起,至封建社会解体为止。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至今。 2、人工自然的客观物质性(、人工自然的客观物质性(87-88) 3、人工自然的人类意识性(、人工自然的人类意识性(89-90) 4、人工自然系统是一种自组织的演化、人工自然系统是一种自组织的演化 系统系统 人工物品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制造出来的,因而是人工物品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制造出来的,因而是 一个他组织过程。但是,发明创造是一个信息创生的过一个他组织过程。但是,发明创造是一个信息创生的过 程,即自组织过程。就整个人工自然系统而言,它并不程,即自组织过程。就整个人工

8、自然系统而言,它并不 是一个他组织的产物,人工自然系统从萌芽阶段发展到是一个他组织的产物,人工自然系统从萌芽阶段发展到 成熟阶段,并不是哪个智慧中心预先设计的结果,而是成熟阶段,并不是哪个智慧中心预先设计的结果,而是 自组织演化的结果。自组织演化的结果。 人工自然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自人工自然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自 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有许多相似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有许多相似 之处。之处。 但由于人工自然系统有人的意但由于人工自然系统有人的意 识的参与,因而不仅具有反馈机制识的参与,因而不仅具有反馈机制 (即总结经验教训不犯同类错误),(即总结经验教训不犯同类错误), 而且具有前瞻机制(即预测

9、并主动满而且具有前瞻机制(即预测并主动满 足市场需求)。正因如此,人工自然足市场需求)。正因如此,人工自然 系统具有了较天然生态系统更快的进系统具有了较天然生态系统更快的进 化速度化速度 。 三、生态自然与生态平衡 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90)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 作用所构成的功能系统。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 斯利提出,生态系统是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无机 环境(如空气、水、矿物质、土壤、阳光和气候); 生物的生产者(如绿色植物或能进行自养生活的低 等菌类);生物的消费者(如草食动物和肉食动 物);生物的分解者(如微生物)。它们共同发挥 作用并形成一个整体。 2、

10、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1)生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平衡生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平衡 1925年,洛特卡和福特拉提出一个非线性 动力学模型,用以讨论生态系统中在捕食 者与被捕食者相互作用下所呈现出的种群 数量的消长规律。 假设有一个生态系统,由草、兔子和狐狸 组成。其中,草以一定速度生长,我们来 考察一段时间后,兔子和狐狸的数量会如 何消长。通过调整模型中的常数和初始值 ,可以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兔子和狐狸的数量周期性地增减,即极限 环模式。 第二种情况,兔子和狐狸的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此消彼 长之后,最终稳定在某个状态,即定点吸引子模式。 第三种情况,当一开始兔子的数量小

11、于某个极限值时, 兔子的数量很快为零,随之狐狸的数量也很快为零。 狐狸的数量 兔子的数量 (2)生物物种的动态平衡)生物物种的动态平衡 物种总是生活在其他物种创造的小生境中物种总是生活在其他物种创造的小生境中 。在某个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的进化必。在某个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的进化必 然会改变它周围的小生境,迫使周围的物然会改变它周围的小生境,迫使周围的物 种跟着进化,这种进化可以扩散至整个生种跟着进化,这种进化可以扩散至整个生 态系统。反过来,其他物种的进化,又会态系统。反过来,其他物种的进化,又会 促使已经进化了的物种进一步的进化。每促使已经进化了的物种进一步的进化。每 个种群都穿越过自己的

12、巨大基因空间而进个种群都穿越过自己的巨大基因空间而进 化,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变化之中。这化,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变化之中。这 样的生态系统可能有三种最终的行为模式样的生态系统可能有三种最终的行为模式 。 第一种可能的行为模式,是一种稳定的有序状 态。如果每个物种碰巧登上了一个适应性高峰 ,而这个高峰与其共同进化的对手的适应性高 峰也是一致的,那么所有的种群都会停止进化 。 第二种可能的行为模式,是一种混沌的无序状 态。所有的物种都变化不止。每一个物种都在 努力寻找已经落在后面的适应性高峰,但是, 却由于自身的努力而使相邻物种的适应性地形 发生了改变,所有物种永远在不停地寻找着变 化不止的适应

13、性高峰。 第三种可能的行为模式,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复 杂的过渡状态。 美国生物学家斯图亚特.考夫曼将自组织 理论应用于生物学中,提出了复杂进化 地形的NK模型,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假设某个物种的N个特性中的每一个,取 决于自身的K个其他特性,以及与之相关 的S个物种的C个特性。例如,兔子的N 个特性中的每一个,取决于兔子的K个其 他特性以及狐狸和狼的C个特性。生态系 统中的其他物种的适应性用类似的方法 来表示,这样某个物种在其适应性地形 上的变动,就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 物种的适应性地形的变动。 生态系统共同进化仿真模型有许多 有趣的结果,我们以下只介绍与生 物体基因结构有关的变量K值变动的

14、一些结果。 假设C值和S值保持不变,则生态系 统在K值较高时倾向于向有序状态发 展,但平均适应性低;在K值较低时 倾向于向混沌的无序状态发展,平 均适应性也低;在K值适中时倾向于 向复杂的过渡状态发展,平均适应 性最高。 下面我们继续完善这个模型,假设N和S值仍保持 不变;每个物种可以改变自身内部的上位对应水 平K的值,从而改变自己的适应性地形的复杂程 度;再假设允许适应性水平最低的物种被随机选 择的物种所替代。启动该生态系统仿真模型,不 论所有的物种赋予怎样的K值,每个物种都趋向 于向最优的中间过渡状态的K值进化。 K值 代 3、人工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人工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91-92)

15、 在人工自然中,人的活动正以一种不在人工自然中,人的活动正以一种不 可忽视的力量,引起自然平衡的放大可忽视的力量,引起自然平衡的放大 和涨落。这种力量极大地改变自然平和涨落。这种力量极大地改变自然平 衡,已经威胁到了人类文明的延续。衡,已经威胁到了人类文明的延续。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3104)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96) (357-358) 第一种是按照人类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第一种是按照人类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 人类服从真正的专制。(人的异化问题)人类服从真正的专制。(人的异化问题) 恩格斯说:恩格斯说:

16、“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 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也对之进行报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也对之进行报复 ,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 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如何。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如何。” 中国大城市白领过劳状况调查。中国大城市白领过劳状况调查。 马恩指出人的异化是由于生产力水马恩指出人的异化是由于生产力水 平低下和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中国平低下和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中国 目前就是这种状况。目前就是这种状况。 克服人的异化必须通过变革社会制克服人的异化必须通过变革社会制 度。共产主义将通过为劳动者提供充度。共产主义将通过

17、为劳动者提供充 足的自由时间克服人的异化问题。即足的自由时间克服人的异化问题。即 便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中,也将尽可能便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中,也将尽可能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重新进行设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重新进行设 计。计。 当代当代“飞特族飞特族”对异化的挑战。对异化的挑战。 飞特族的英文名字叫飞特族的英文名字叫Freeter,是英文,是英文 “自由自由”与德文与德文“劳工劳工”的结合字。的结合字。 女白领自建女白领自建 “村落村落”当农民当农民 第二种是人类作为自然界的征服者又第二种是人类作为自然界的征服者又 成为这种征服活动的直接受害者。成为这种征服活动的直接受害者。 恩格斯指出:恩格斯指

18、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 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 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 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 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 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 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渔猎和农耕文明时期,自然界对人类 的报复只是局部的。工业文明时代, 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则是全局的。 1970s罗马聚乐部用近100台计算机 研究“全球性问题”,

19、他们在增长 的极限一书中提出了五大全球性问 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 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平衡 问题。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1、人类遭受自然界报复的原因、人类遭受自然界报复的原因 (1)认识根源认识根源(97) 首先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活动的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 识。 第二是人类忘记了其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性,以征服 者的面貌出现。 第三是人类只看到自身对自然界的作用,没有看到自 然界对人类的反作用。 第四,人类盲目追求短期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忘记 了人类的长期利益。这实际是由社会根源决定的。 恩格斯说:恩格斯说:“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因此我们每

20、走一步都要 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 者统治者统治 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 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 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 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 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 确运用自然规律。确运用自然规律。 (2)社会根源社会根源 首先,商品经济内含有对自然界功利主义首先,商品经济内含有对自然界功利主义 的内

21、容。的内容。 第二,军备竞赛、军事扩张,以及为了战第二,军备竞赛、军事扩张,以及为了战 争目的而故意改变环境的行为极大地导致争目的而故意改变环境的行为极大地导致 了对自然界的破坏。了对自然界的破坏。 第三,人类的消费方式(产品的迅速更新第三,人类的消费方式(产品的迅速更新 换代)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挥霍和浪费。换代)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挥霍和浪费。 第四,世界性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压力,也第四,世界性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压力,也 造成了地球的负担。造成了地球的负担。 2、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 (98100) 首先,在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首先,在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

22、关系中, 人是唯一具有智慧的方面,是人与自然界人是唯一具有智慧的方面,是人与自然界 调控系统中的控制者。调控系统中的控制者。 第二,在自然界的供给方面,同样存在着第二,在自然界的供给方面,同样存在着 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多种可能性。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多种可能性。 第三,在人与自然交往的科技中介方面,第三,在人与自然交往的科技中介方面, 也存在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也存在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三、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三、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 1、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101-104) 首先,要摆正人与自然界的位置。树首先,要摆正人

23、与自然界的位置。树 立起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立起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伙伴关伙伴关 系系”的观念。的观念。 第二,必须坚持生态平衡的原则。人第二,必须坚持生态平衡的原则。人 类还应加大对生态学的研究力度,积类还应加大对生态学的研究力度,积 极主动地恢复已被破坏掉的生态环境极主动地恢复已被破坏掉的生态环境 。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人类的认识能力第三,要进一步完善人类的认识能力 和实践能力。由人类科学技术所带来和实践能力。由人类科学技术所带来 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问题,只有靠进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问题,只有靠进 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才能解决。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才能解决。 第四,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第四,

24、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 会制度。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其认识根会制度。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其认识根 源,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社会原因源,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社会原因 造成的。要消除人与自然矛盾的社会造成的。要消除人与自然矛盾的社会 根源,就必须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根源,就必须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 的社会制度。的社会制度。 恩格斯说:恩格斯说:“但是,如果说我们需要经过但是,如果说我们需要经过 几千年的劳动才多少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几千年的劳动才多少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 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 预见这些行为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就更加困预见这些行为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就更加困 难得多了。难得多了。” 马克思指出:马克思指出:(101)“社会化的人,联合起社会化的人,联合起 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