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防水施工专项方案_第1页
主体防水施工专项方案_第2页
主体防水施工专项方案_第3页
主体防水施工专项方案_第4页
主体防水施工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水专项方案1、工程概况*车站位于扬名路与芦中路交叉口扬名路下。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箱形框架结构。现状的扬名工业大道宽18m规划宽30m;规划芦中路宽31m,目前正在施工。车站周边建筑物较多。扬名路路面标高为4.42m,道路下管线密布。*车站位于扬名路与芦中路交叉口扬名路下,起点里程为:右CK19+727.469,终点里程为:右CK19+994.169,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CK19+920.269。车站总长度为266.7m,标准段基坑宽度为18.7m,有效站台中心处基坑深度为16.11m,盾构端头井最深处为17.95m。车站标准段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两层单柱双跨或双柱三跨箱型框架

2、结构,由顶板、底板、侧墙、梁、柱等构件组成。顶板厚80cm,中板厚40cm,底板厚90cm,侧墙厚7080cm,结构顶、底板沿车站纵向采用纵梁体系,沿车站横向设有一排或两排中柱,将顶板横向分成两跨、三跨连续结构。一般段中柱采用460460格构柱,中立柱下采用900的钻孔桩,桩长从底板垫层算起,桩长27m。主体结构(包括站台板、楼梯)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2、编制依据和原则2.1、编制依据(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4)地下防水工程

3、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2、设计原则(1)地下结构防水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设计。(2)防水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结构型式、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气候条件、使用要求等因素,采取相适应的防水措施。(3)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以施工缝(包括后浇带)、变形缝(包括诱导缝)、穿墙管、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为重点,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防水层加强防水。3、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中的浅层含水层、浅层弱承压水层、

4、深层承压水层。、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组潜水含水层主要由(1)2层填土(三合土、耕土)组成。该层土由粘性土组成,由于其颗粒级配不均匀,固结时间短,往往存在孔隙,成为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其透水性不均匀,该层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灌溉回渗水及丰水期的地表水补给为主,排泄主要为侧向迳流。潜水位埋深约0.951.45m左右,相应标高2.843.01m左右。无锡地区降雨主要集中在69 月份,在此期间,地下水位一般最高,旱季在12月份至翌年3月份,在此期间地下水位一般最低,年水位变幅为0.8m。、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a)、松散岩类浅层承压含水层主要分布于(3)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及(4)层粉砂层中,其中

5、(3)3层含水层土性以粉性土为主,夹少量粘性土,富水性中等,(4)层含水层土性以砂性土为主,富水性良好,上述两含水层之间无隔水层,连通性良好。该含水层层面埋深7.209.10m,厚度2.008.20m,稳定水位标高为1.301.32m。该层地下水主要接受侧向迳流和河水补给,排泄主要以侧向迳流方式排出区外,地下水位受河水位及季节性降水控制。上下隔水层为(3)1层粘土、(3)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6)1-1层粉质粘土,因此具承压性。(b)、松散岩类第承压含水岩组此含水层位主要为上更新统上段滨海河口相的(7)2层灰色粉土(粉砂)。受沉积环境的影响,该层层顶底板埋深、厚度变化较大,层面埋深32.00.

6、0035.00m,层厚2.506.60m,该含水层土性为粉性土,水量较大。稳定水位标高为0.320.40m。(c)、松散岩类第承压含水岩组此含水层位主要为上更新统下段滨海河口相的(8)2-1层灰色-灰黄色粉质粘土夹粉土。受沉积环境的影响,该层层顶底板埋深、厚度稳定,层面埋深43.5045.00m,层厚0.956.30m,该含水层土性为粉性土,水量中等。(d)、松散岩类第承压含水岩组此含水层位主要为上更新统下段滨海河口相的(8)6层灰色粉土(粉砂)。受沉积环境的影响,该层层顶底板埋深、厚度稳定,层面埋深60.0063.40m,层厚1.554.95m,该含水层土性为粉性土,水量中等。(3)地下水侵

7、蚀性及其评价根据详勘报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地下水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场地微承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4、地下结构防水标准(1)地下车站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2)通道等附属的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他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3)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处

8、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系数,不小于0.8。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小于250mm。(4)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设计应根据所处的环境条件,选用相适宜的材料,以满足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耐久性的要求。5、施工难点防水施工需要多专业穿插、配合,在总体施工顺序以及工序间的流水作业方面要求土建施工队、防水分包施工队及主体结构施工队必须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以保证总体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本工程主体结构顶板跨度大,大量的施工缝及变形缝等地下工程防水薄弱环节应严格控制质量。6、施工组织与协调防水施工要在进度、计划、质量、安全、场地规划等方面由项目部统一组织和管理,在施工全过程中各专业做到合理穿插施工,通过平衡调度

9、紧密地组织成一体。7、施工方案7.1、防水混凝土7.1.1、一般规定混凝土的抗渗等级S8,防水混凝土在满足抗渗等级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抗裂、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要求。不得使用过期或期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7.1.2、材料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受侵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项用相应的水泥的品种。粗骨料应采用符合现行规定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中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的石子。细骨料应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标准检验方法(JGJ52)中各项技

10、术指标要求的水洗砂。防水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剂(JC473)及混凝土外加剂(GB8076)中一等品技术的要求,冬季施工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防冻剂(JC475)中一等品技术要求防冻剂。使用的矿物掺和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及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18046的规定。为确保防水砼质量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1)防水砼自身性能的选择与确定根据上述要求,结构自防水砼必须具备密实度高、收缩率小、强度高、可灌性好的多种性能,因普通防水砼工艺均通过选择附加剂的办法达到防水目的,根据以往工程经

11、验,采用普通防水砼,由于掺加剂的稳定性易使结构体产生裂纹,难以达到防水效果,甚至影响到结构的受力。根据我局在地下工程、公路隧道防水施工所积累的经验,结合本工程特点,具体施工技术要求如下:(1)水泥使用品质较稳定的转窑4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砼碱量(Na2O)不超过0.6,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标准的规定。(2)石子采用质地坚硬、附着物少的优质石子,粒径级配0.5-2.5,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所含泥土不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使用砂岩骨料。(3)砂子采用符合现行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河砂

12、(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4)水拌制混凝土使用的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PH值大于9的碱性水、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超过水重量1%的水,以及海水均不得使用。(5)粉煤灰采用一级品质,稳定性好的磨细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用量,以提高砼的易性,掺量不大于水泥用量的20。(6)其它掺加剂掺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2)防水混凝土配合比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材要求、结构条件和施工方法,通过试验确定。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小于320Kg(包括粉细料在内);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应为1212.5;水灰

13、比不大于0.6;普通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当掺外加剂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按相应规定执行。防水混凝土配料必须按重量配合比准确称量,计量允许偏差为:水泥、水、外加剂、粉细料为1,砂、石为2。3)防水混凝土的拌合与运输按照招标要求,砼供应采用工厂拌合的商品砼,当结构自防水砼采用高性能砼时,砼的拌合必须选材固定,计量准确,拌合时间达到规定要求。搅拌时间不小于2min。掺加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坍落度损失,同时要防止漏浆。如发生显著泌水离析现象,应加入适量的原水灰比的水泥浆复拌均匀。7.1.3、施工9.1.3.1施工前,混凝土供应

14、商必须根据工程对象、设计要求及施工季节,进行抗裂混凝土施工用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工作,试配混凝土时应进行混凝土坍落度及其损失、含气量、泌水和凝结时间试验。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其它耐久性指标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胶凝材料的总用量和水泥的用量,但胶凝材料最少用量(水泥、抗裂防水剂和掺和料)不应小于320kg/m3;9.1.3.2防水混凝土的浇筑前的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模板的安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执行,确保安装牢固,宜优先采用钢模板。(2)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保护层和预埋件等分别进行检查验收,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

15、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3)混凝土浇筑区域及其浇筑顺序等应考虑到工程设计条件、混凝土的供给能力,运输、浇筑机械的能力,气候条件,施工管理水平等。(4)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5)浇筑段厚度大于800mm的明挖结构的底板(含底梁)、底梁和顶梁;厚度大于500mm(含500mm)的侧墙和顶板;必须按大体积混凝土考虑,采取混凝土缓凝措施;7.1.4防水砼的浇筑(1)模板要架立牢固,尤其是挡头板,不能出现跑模现象;

16、混凝土挡头板做到模缝严密,避免出现水泥浆漏失现象且达到表面规则平整。(2)严控泵送入模关,防水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时,不宜将润湿砂浆接走当作他用,确保不改变入模混凝土的原有质量。混凝土泵送入模时,须水平均匀入模,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落距应控制在3m以内,超过3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等设施下落;(3)把好混凝土振捣关:防水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嵌振和超振;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沉降缝、施工缝止水带位置需要严格按设计振捣点位和振捣时间进行控制振捣。(4)浇筑过程中,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高温季节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避开高温段浇筑混凝土,宜在气

17、温较低的夜间浇筑混凝土,适当控制砼的灌注速度,尽量减小新老砼的温差。(5)在计划浇筑区段内应连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接茬时间不得超过90min;(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7)明挖区段的底板、中楼板和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抹压工作并进行覆盖,边抹边覆盖,最后一次抹压时,应采取“边掀开、边抹压、边覆盖”的措施,覆盖材料应与混凝土表面严密粘贴;(8)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混凝土中心温度估算,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0C,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50C时,方可拆除保温材料;(9)雨天施工时,改变必须有防雨措施。冬季施工应采取混凝土防冻措施,按建筑

18、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进行。大风天气施工时,明挖区段刚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有防风措施;(10)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安装模板及支架,严禁堆放重物。7.1.5防水砼的养护及拆模防水混凝土灌注完毕,待初凝后应及时养护,以防止在硬化期间产生干裂,防水混凝土的拆模与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拆模与养护计划应考虑到气候条件、工程部位和断面、养护龄期等,必须达到有关规范对混凝土拆模时强度的要求;(2)明挖段的底板、中楼板和顶板混凝土,混凝土进行覆盖并洒水方式进行养护,顶板宜采用蓄水养护。混凝土湿养时间不应少于14d;(3)明挖段的侧墙,拆模时间不宜少于3d;拆模前应沿施工

19、缝进行浇水养护;拆模后,应采用涂刷养护剂的方法养护。涂刷养护剂时,必须边拆模边涂刷,不得延误涂刷时间和漏刷;(4)防水混凝土养护用水宜用饮用水。7.2、施工缝处的防水施工(1)环向和纵向施工逢均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钢板厚3mm,宽300mm。灌注下一段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表面凿毛,镀锌钢板止水带贴合面四边满焊相连接。(2)镀锌钢板止水带燕尾朝向要求:顶、底板朝上,侧墙水平施工缝朝背水侧,侧墙竖向施工缝朝向迎水侧。(3)钢板止水带用细铅丝绑扎固定于结构钢筋上,纵向固定点间距不得大于25cm,固定点距止水带边缘不得大于5mm,固定点牢固可靠,浇注混凝土时应对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有利于止

20、水带和混凝土密实粘贴。止水带安装连接方法见图3.7-1“钢板止水带安装示意图”所示。镀锌收口网图3.7-1 钢板止水带安装示意图(4)钢板止水带的接头均采用焊接接头,止水带的位置必须定位准确,保证在施工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损坏止水带。1)钢板止水带施工注意事项:(1)止水带应定位准确,固定牢固。特别是模板封口板应固定牢固,避免胀模影响止水带的定位精度。(2)止水带采用现场对接焊接,焊接部位应牢固、严密、不透水,对接接头两侧的止水带轴线偏差不得大于5mm。(3)止水带均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结构两侧厚度差均部得大于5cm。止水带的纵向轴线与施工缝表面的距离差不得大于3cm。(4)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在结构

21、平面部位宜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内产生的气泡顺利排出。(5)振捣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振捣棒不得接触止水带。(6)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这是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的关键,应确实做好。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2) 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注意事项:(1)遇水膨胀止水胶应具有缓胀性能(可在固化后的止水胶表面涂缓膨胀剂),属不定型产品,挤出后固化成型,成型后的宽度约为20cm,高度约为10mm,采用专用注胶器均匀挤出粘结在施工缝表面。(2)粘贴止水胶的施工缝表面需要先凿毛,将疏松、起皮、浮灰等凿除并清理干净,使施工缝表面坚实、基本平整

22、、干燥、无污物。(3)止水胶粘贴完毕后,应尽量避免雨天和施工过程中遇水,否则提前膨胀后会导致嵌缝胶的止水能力下降。施工缝的防水构造见下图:7.3、诱导缝的防水施工1)采用中孔型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加强防水,侧墙和底板迎水面均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加强防水。2)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定位要求同施工缝,仅要求止水带现场对接时,应采用现场热硫化对接,对接接头应不多于两处,且应设置在应力最小的部位,不得设置在结构转角处。3)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在转角处应弯成200mm的圆角。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在转角处应尽量采用直角连接件。4)为确保外贴式止水带的安装,诱导缝迎水面一侧的结构外表面必须位于同一平面上。5)顶

23、板诱导缝背水面距缝两侧2040mm设置各设置一道滴水线,作用是把渗透水汇集后滴入凹槽中。滴水线可采用密封胶等与结构面粘贴牢固的材料。设置在纵梁预留洞中的滴水线,采用专用注胶器均匀注胶在结构基面上。诱导缝的防水构造见一下图:7.4、变形缝的防水施工(1)变形缝均采用35cm 宽的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和宽度不小于35cm 的钢边橡胶止水带加强防水,止水带均应为中孔形。侧墙和顶板变形缝背水面一侧预留凹槽,设置不锈钢板接水盒。由于顶板外表面无法设置外贴式止水带,需要采用迎水面变形缝内密封胶嵌缝密封的方法进行防水处理,密封胶应与侧墙背贴式止水带连接密实。(2)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

24、经业主批准使用的合格材料。(3)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应浇注密实,保证止水带部位混凝土的密实性是变形缝防水关健。橡胶止水带的接头不得在拐角处,并须用专用工具由专人(厂家)负责连接。(4)橡胶止水带采用细铅丝固定于结构钢筋上,固定点间距不得大于40cm,固定部位应牢固可靠,以免浇注和振捣混凝土时止水带移位而影响防水效果。(5)底板和顶板的止水带采用盆式安装方法,以利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气体顺利排出,振捣时严禁振捣棒接触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在转角部位的转弯半径不得小于20cm。(6)橡胶止水带的接头部位不得留置在转角部位,在浇注变形缝一侧的混凝土时,为防止另一侧橡胶止水带受到破坏,模板挡头板应做成箱

25、形。7.5、阴阳角做法:所有阴角部位均用55cm的膨润土颗粒或膨润土密封膏做成55cm的倒角,阳角部位应凿出22cm的钝角并用1:2.5的水泥砂浆抹平。阴阳角的具体防水布置见下图:7.6、细石混凝土防水材料施工完成后浇筑70mm厚C1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时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终凝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回填时采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8、防水材料的施工要求8.1 外包附加防水层8.1.1卷材防水层(1)外包防水层施工根据主体结构钢筋砼(含通道、风道)施工进行纵向分段、竖向分层施工并与主体结构分段施工相适应。底板、侧墙防水层在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前完成,顶板外防水层在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完

26、成并按要求养护后施工。PVC防水卷材采用无钉铺设悬挂工艺施工,搭接采用自动爬行热合焊机进行双焊缝焊接,局部采用电烙铁、热风枪手工焊接。(2)防水板铺设前,对基面采取堵水措施,做到无渗漏,并进行修凿找平。(3)顶面按要求提浆压光抹面、平整、干燥、干净,经验收合格后施工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对基面阴、阳角处采用砂浆抹成圆角,阴角圆弧半径不小于100mm,阳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4)基面处理符合要求后,铺设土工布基层,将土工布贴上热融衬垫,然后用射钉枪钉上水泥钉锚固,水泥钉长度不小于50mm,平均23点/m2。防水板固定点间不得绷紧,以保证二次模注砼浇注时不损坏防水板,转

27、角及特殊地方增加12层加强防水层。(5)防水板接缝采用双焊缝,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焊缝宽不小于25mm,采用双缝焊接,中间有一空腔用于充气检查焊缝的严密性,检查时,一端封闭,另一端充气加压,充气压强0.2MPa稳定10min,不漏气为合格。(6)底板部位防水层上施作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侧墙部位在钢筋绑扎等后继工序施工中要小心谨慎,以免划破防水层。局部出现防水板损坏时,应立即进行修补,采用双层补丁补焊。8. 2 顶板聚氨酯涂层8.2.1 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1) 主体材料(1) 甲组份:即聚氨酯预聚体,为黄褐色胶体,成品每桶18kg,用于涂膜,用量1kg/m2。(2) 乙组份:

28、即固化剂混合物,为黑色胶体,成品每桶24kg,用于涂膜,用量1.5kg/m2。(3) 底涂乙料:用于配制底层涂料,为黑色胶体,成品每桶17kg,用量0.10.2kg/m2。2) 辅助材料(1) 磷酸或苯磺酰氯,规格:化学纯,作缓凝剂用;(2) 二硅酸二丁基锡,规格:化学纯或工业纯,作促凝剂用;(3) 二甲苯,规格:工业纯,清洗工具用;(4) 乙酸乙酯,规格:工业纯,用于清洗手上凝胶;(5) 107胶,用于修补基层;(6) 水泥,规格:425号或325号,用于修补基层。8.2.2 主要施工机具(1)电动搅拌器:用于搅拌甲、乙混合料,以选用功率大、转速不太大,且旋转力强的为宜,以避免卷入空气使涂膜

29、起泡。(2)搅拌桶(容器):以选择塑料或铁制的圆底容器为宜,以利强力搅拌均匀。容器的容积应较甲、乙两组份混合料的体积大0.0050.006m3。(3)小型油漆桶:用于装混合料。(4)橡皮刮板、塑料刮板:用于涂刮混合料。(5)铁皮小刮板:用在复杂部位涂刮混合料。(6)油漆刷、圆滚刷:用于涂刷底层涂料。(7)小抹子:用于修补基层。(8)油工铲刀、扫帚、拖布、高压吹风机:用于清理基层。(9)磅秤(规格50kg):用于称量配料。8.2.3 施工准备(1)材料的保管与使用1)按防水工程需要进料,并应妥善贮存保管。材料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70度,并应有防火措施。2)材料贮存期不超过一年。要

30、根据每日需用量开罐使用,最好当天尽快用完。每次开罐倒料后应及时加盖封严。3)材料应有专门贮存地点,使之不受露水、雨淋、日晒的侵袭,并应远离火源。4)材料或配料若不能一次用完,及时盖严密封做短期贮存,并注意尽快用完。(2)施工机具的准备施工机具经常维修保养,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保证完好,否则应及时调拨补充备用。(3)基层要求及处理1)涂膜防水的基层应坚实,具有一定强度;清洁干净,表面无浮土、砂粒等污物;2)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松动,对于残留的砂浆块或突起物应以铲刀削平,不允许有凹凸不平及起砂现象;3)平面基层可用1:3水泥砂浆抹成12的坡度,阴阳角处基层应抹成圆弧形;4)基层应干燥,含水率以小

31、于9为宜,可用高频水分测定计测定,也可用厚为1.52.0mm的1m2橡胶板材覆盖基层表面,放置23h,若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且紧贴基层的橡胶板一侧也无凝结水痕,则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9;5)对于不同种基层衔接部位、施工缝处、以及基层因变形可能开裂或已开裂的部位,均应嵌补缝隙、铺贴绝缘胶条补强或用伸缩性很强的硫化橡胶条进行补强,若再增加涂膜的涂布遍数,则补强更佳。8.2.4 涂膜防水施工(1)涂布底层涂料1)配制将聚氨酯甲组份料与底涂乙料按1:31:4(重量比)的比例,准确称量并混合搅拌均匀即成底层涂料。也可以用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和二甲苯进行配制,按甲组份料:乙组份料:二甲苯1:1.5:2(重量比

32、)的比例将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做底层涂料。2)涂布涂布底层涂料相当于沥青卷材防水层的涂刷冷底子油工序,目的是隔绝基层潮气,提高涂膜同基层的粘结力。小面积施工可用油漆刷将配好的底层涂料细致均匀地涂刷在处理好的基层上。大面积施工应先用油漆刷沾底层涂料将阴阳角、排水口、预埋件等细部均匀细致地涂布一遍,再用长把滚刷在大面积基层上均匀地涂布底层涂料。要注意涂布均匀、厚簿一致,且不得漏涂。一般涂布用量以0.150.20kg/m2为宜。涂布后间隔4h以上(具体时间应根据施工温度测定),待底层涂料固化干燥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2)涂膜防水施工1)配制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甲组份料:乙组份料=1:1.5(重量比)按比

33、例准确称量好甲料和乙料,先将甲料置入搅拌容器内,再随之加入乙料,并立即开动电动搅拌器(转速100500r/min)搅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要注意:甲乙料混合计量偏差不大于5;不得任意改变配比、加大甲料或乙料用量,固化剂用量的多少并不与硬化的快慢成正比,随便增加固化剂用量,会使涂膜的硬度、耐热强度等性能降低。若甲乙料混合搅拌后粘度大,不易涂布施工,则可加入重量为搅拌液10的甲苯或二甲苯稀释拌匀。禁止使用一般涂料所用的稀释剂或酮类稀释剂。应掌握不同施工温度下混合料的适用时间,以配制在此时间内施工所用混合料的一次拌合量,特别是在施工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甲、乙料在混合前液温已较高,混合后

34、会较快硬化,应予注意。2)涂膜防水施工顺序基层处理涂刷底层涂料(即聚氨酯底胶)(增强涂抹或增补涂抹)涂布第一道涂膜防水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增强涂抹或增补涂抹)涂布第二道(或面层)涂膜防水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涂布顺序应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阴阳角及细部、后大面。每层涂抹方向应相互垂直。增强涂抹或增补涂抹可在涂刷底层涂料后进行,也可以在涂布第一道涂膜防水层以后进行,还有将增强涂布夹在每相邻两层涂膜之间的作法。3)增强涂布与增补涂布在阴阳角、排水口、管道周围、预埋件及设备根部、施工缝或开裂处等需要增强防水层抗渗性的部位,应做增强或增补涂布。增强涂布的作法,是在涂布增强涂膜中铺设玻璃纤维布紧

35、密地粘贴在基层上,不得出现空鼓或折皱,这种做法一般为条形。增补涂布为块状,做法同增强涂布,但可做多次涂抹。增强、增补涂布与基层涂料是组成涂膜防水层的最初涂层,对防水层的抗渗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涂布操作时要认真仔细,保证质量,不得有气孔、鼓泡、折皱、翘边,玻璃布应按设计规定搭接,且不得露出面层表面。4)涂布第一道涂膜在前一层涂料固化干燥后,应先检查其上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无,即可涂布施工;如有,则应用橡胶板刷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填实补平,然后再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涂布第一道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可用塑料或橡皮板刷均匀涂刮,力求厚薄一致,厚度约为1.5mm(即1.5kg/m2)。平面或坡面施工

36、后,在防水层未固化前不宜让人踩踏,涂抹施工过程中应留出施工退路,可以分区分片用后退法涂刷施工。施工温度低或混合料搅拌液流动度低的情况下,涂层表面留有板刷或抹子涂后的刷纹,为此将预先在混合料搅拌液内适当加入二甲苯稀释,用板刷涂抹后,再用滚刷涂均匀,涂膜表面即可平滑。5)涂布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涂刮第二道涂膜,方法与第一道相同,但涂刮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布第二道涂膜与第一道相间隔的时间应以第一道涂膜的固化程度(手感不粘)确定,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宜大于72h。当24h后涂膜仍发粘,而又需涂刷下一道时,可先涂一些涂膜防水材料,就不会粘脚,可以让人操作,不影响施工

37、质量。(3)细部做法阳角做法在基层涂布底层涂料之后,应先进行增强涂布,同时将玻璃纤维布铺贴好,然后再涂布第一道、第二道涂膜。10.2.5 施工技术措施(1)材料库房应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涂膜防水未全部施工完以前,尽可能不搬迁。材料贮放应离地面30cm以上,堆放整齐,下部垫木要牢固。(2)施工机具应专管专用,注意检查、维修、保管。用后的机具及时以溶剂清洗干净。(3)涂料粘度大,不易施工时,可加入二甲苯稀释,但加入量不得大于涂料重量的10:当甲、乙料混合后固化快而影响施工时,可加入磷酸或苯磺酰氯等缓凝剂,但加入量不得大于甲组份材料重量的0.5。(4)施工温度宜在535之间,温度低,使涂料粘度大,不

38、易施工,而且容易涂厚,影响质量;温度过高,会加速固化,亦不便施工。(5)不宜在雾、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进行施工。(6)施工进行中或施工后,均应对已做好的涂膜防水层加以保护,勿使受到损坏。(7)注意安全。施工现场要通风,严禁烟火,要有防火措施;施工人员应着工作服、工作鞋,并戴手套和口罩;操作时若皮肤沾上涂膜材料,及时用沾有乙酸乙酯的棉纱擦除,再用肥皂和清水洗干净。8.3 穿墙管防水处理穿墙管应在浇注混凝土前埋设,并加止水环。穿墙管线较多时,采用穿墙盒,盒的封口钢板与墙上预埋件焊牢,并从钢板上的浇注孔注入密封材料。穿墙管处防水采取止水法兰结合防水板并用金属箍进行处理,如图 “穿墙防水示意图”所示。穿墙管防水示意图(b)固定式穿墙管示意图(a)套管式穿墙管示意图钢管止水法兰主体结构主管止水法兰套管聚氨脂密封主体结构防水板层防水板层防水板层密封胶封口金属箍密封胶封口金属箍9、主要施工管理措施9.1质量管理措施(1)班组认真按图纸,按规程操作,建立自检、互检质量保证体系。(2)防水混凝土施工前,与搅拌站签订经济合同的同时,要预签订技术合同,合同中应说明混凝土配比、凝结时间、原材、外加剂、抗渗等级等技术要求。(3)防水混凝土开盘前及施工中,项目部要派人到搅拌站检查原料、外加剂、配比、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