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教学设计_第1页
实数教学设计_第2页
实数教学设计_第3页
实数教学设计_第4页
实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 数( 1)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从数学课程标准看,关于数的内容,第三学段主要学习有理数和实数,它 们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有理数和实数,本套教课书安排 3 章内 容,分别是 7年级上册第 1章“有理数”, 7年级下册第 6章“实数”和 8 年级 下册第 16 章“二次根式”。本章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认识实数,对于实数的学 习,除本章外,还要在“二次根式”一章中通过研究二次根式的运算,进一步认 识实数的运算。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 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 本章之前的 数学内容都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讨论的

2、, 学习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 虽然本章的内容不多, 篇幅不大, 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章内容不 仅是后面学习二次根式、 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 也为学习高 中数学中不等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的大部分知识作好准备。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已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本学期又学习 了有理数的平方根、 立方根 这些都为本课时学习实数的运算法则、 运算率提供 了知识基础当然, 毕竟是一个新的运算, 学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运算的熟练程 度尚有一定的差距, 在本节课及下节课的学习中, 应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 控制 上课速度和题目的难度1教师主观分

3、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 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 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 , 使学生认识到数的扩充的必要性 .2.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 3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数学思考:1. 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 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2. 从有理数的形式变化和已见过的无理数入手,引入无理数概念。 解决问题: 1. 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

4、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2. 综合以前学过的有理数, 进行实数分类练习, 掌握实数概念与数轴 的关联。情感态度: 1.从常见数入手, 培养学生类比分类能力, 并通过数轴体会数形结合 思想。2.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3.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 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 题。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 无理数概念的探索过程 .2. 正确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实数的分类。 难点: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请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5_3_27 _31 _9_454411我们发现:上面的分数都可以写成或。(教师说:

5、反之,任何有限小数或_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对于整 数,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小数点后是 0的小数。)【设计意图】:请学生计算并从中感知分数化成小数后的形式特点,从而为后续无理数概念的引入形成对比,为无理数的讲解作铺垫。(二)探究新知2、观察 柩,V3,V2,V3这些平方根和立方根,它们都是一无限不循环_小数,_无限不循环_小数又叫无理数,【设计意图】:请学生观察最近遇到的数,并注意这类数的形式特点以及其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区别,进而形成无理数的概念则水到渠成。可再请学生说出几个无理数,如,5,等。3【设计意图】:学生举例加深对无理数的理解。例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

6、数?22 ?,一,封2,0.23, V27,吊,0.131331333.(每相邻两个1之间的3 37的个数逐次加1),0。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设计意图】:在概念给出之后,通过例题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本质区别,从而来划分具体的数,提升学生及时分辨的能力。追问1: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一定是无理数吗?追问2:“有限循环小数”和“小数部分有规律”是一个意思吗?【设计意图】:以两个追问进一步加深理解: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应该从它们的定义去辨别,而不能从形式上去分辨。 及时跟踪练习1:1、下列各数 ,1,,( 5)2,3.14, 、2,0中,有理数的个数有()A.2个 B.3 个 C.4 个 D.

7、5 个2、在 0 , 0.1001000100001.,3 , 3 8 , 31 , 39 中,无理数分别(过度结论: 一有理数_和_无理数_统称为实数)【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深化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板书:实数分类)(1)按定义从形式上分:实数有理数整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2)按正负从大小上分:正有理数正实数正无理数负实数负有理数负无理数【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尝试说出实数的分类,体会依据分类标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分法。进而感受到数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充 例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中:【设计意图】:以例题的方式,学生通过互相的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 无理数和实数的理

8、解。及时跟踪练习2: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1,0.8080080008的0的个数逐次加 整数集合 负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分数集合(每相邻两个8之间1),,-2,36,亦【设计意图】:进一步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对有关概 念的辨析能力,初步形成对实数整体性的认识。追问3:“有小数点的数” 一定可以看作“分数”吗?【设计意图】:用再次追问来澄清实数的分类不能只看表象。(三)新知再探探究1:我们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如图:2103.63_Ii_IILJ-3 -2 -1 0123 4【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为接下来的无理 数也可

9、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埋下伏笔。若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 圆上的一点由 原点到达O,点O表示的数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周长为n的圆在数轴上的动态滚动演示使学生真真切切的但知道无理数n确实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探究2:给学生统一分发一张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纸片,并要求大家用直尺在该纸片上画出长度为、2的线段,同时老师在黑板上以同样的单位长度画一个数轴,等学生画好后教师展示学生画图的结果,并用圆规在该数轴上截取 2的可知:无理数 2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教师说:归纳起来可以发现,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也就是

10、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对应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参与发现另一个无理数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这种方式将课本静态的知识点活动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知识点的呈现更为直观,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例3、判断:(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5)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设计意图】:以解决了问题的形式,使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数形结合的对 应关系,并通过问题的解决心存获得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及时跟踪练习3: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

11、、有最小的正数B 、没有最大的有理数C、有绝对值最小的数 D、正分数既是有理数又是实数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无限小数是无理数B 、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C、无理数都是带根号的数 D、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1)我们学到了什么?(2)你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再一次对本课所学形成一个整体 性的认知。(五)作业布置教材习题6.3第1、2、6、9题;【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巩固内化新学知识点。六、板书设计6.3 实数无理数的定义:实数分类按定义:整数宀莎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实数分数无理数按正负:正实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0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无理数例题解析七、教学反思IU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实数分类的方法可以有多种 .在这主要介绍了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按有理数和无理数分类;一种是按实数的大小分类.无论采取哪种分类方法,关键是不重不漏。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对概念进行分类的原则: 一是要选定一个属性为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每次分类 不能同时选用两个以上的不同属性作标准; 二是不越级进行分类,就是说分类的 结果应该是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