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调出研究_第1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调出研究_第2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调出研究_第3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调出研究_第4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调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调出研究摘要:随着我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我们脱掉了以前的臭皮囊,我们有实力与英美竞争,有实力在日本面前昂首挺胸,因为我们强大了。但是随之而来也暴露了我们内部迫切需要改革的地方。每当提起少数民族地区,首先考虑的是社会的安定,国家需求的不是少数民族地区每年贡献有多少,只有社会安定经济才会有待提高。那么这个最根本的社会安定国泰民安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是文化,是每一个公民的素质和文化。所以国家现如今大力抓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培养文化气息。关键词:培养文化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加大扶持民族地区教育。这是我调查的鄂伦春自治旗在少数民族教育的实例。本报呼伦贝尔6月13日电 (记者 辛

2、 语)鄂伦春自治旗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继续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及校安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放在各项事业发展之首。此举深得鄂伦春族猎民的称赞。校园中身着民族服装的孩子们,用汉语和鄂伦春族两种语言唱着古老的民歌。据说,鄂伦春旗的双语教育与鄂伦春旗的历史一样长。建旗60年来,这个旗始终把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执政理念,被一届又一届领导接受并实施。这些年来,无论鄂伦春旗的日子过得紧与松,在民族教育的投入上却从未打过折扣。鄂伦春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全部实行集中管理,生活费、学习费全部由政府承担。为了鼓励那些致力于民族教育的老师,

3、旗里规定猎民乡镇的老师浮动一级工资,猎民村的老师浮动两级工资,每5年固定一次。党的民族教育政策,感动了老一代狩猎人,他们从不让子女上学,到供子女上大学。猎民葛淑云家的7个孩子中,除一个是初中毕业外,其余全是高中、大学毕业。她说:“没有文化太别扭,小时候生活在大山里,没机会读书,下山了,又有党的好政策,哪能不上孩子们上学呢?!”现在她的孙子们,不但认真读书,而且全都在电脑上学习。 白洁,是鄂伦春旗培养出来的博士。谈到她的成长,她感激地说:“没有党的民族教育政策,没有对民族教育的重视,就不会有我的今天。”目前,鄂伦春族受教育率在全国排在前位,这个旗早在1981年就普及了初中,现在博士、大学生、作家

4、中鄂伦春族并非凤毛麟角。“民族之兴旺,教育是根本”被鄂伦春旗落到了实处。以上鄂伦春民族教育的改善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扶持,民族地区接受教育观念的强烈意愿。这是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有关的政府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有关农村地区教师教育的政策,其中包含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政策问题;另一个是有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政策问题。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别就相关的政策进行了综述。下面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予以分别介绍:一是关于农村和贫困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政策发展综述,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政策始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特别是对

5、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教师教育政策更是影响深刻。根据各个时期教师教育政策的特点,二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政策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即:1977年1985年,是教师教育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时期;1985年到1990年是教师教育趋于形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的时期;1991年到1999年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得以强化并导致教师继续教育强化的时期;1999年后,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点是恢复调整培训机构体系和教师基本学历的达标,教材教法的过关,学历补偿。1978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指出

6、“要力争在三五年内,经过有计划的培训,使现有文化业务水平较低的小学教师大多数达到中师毕业程度,初中教师在所教学科方面大多数达到师专毕业程度,高中教师在所教学科方面大多数达到师范学院毕业程度。”但对于不同的地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不能一刀切”,对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延长时限、降低要求。第二阶段教师培训的主要特点是,鼓励教师培训的多形式多渠道,注重提高培训质量和考核,在继续进行学历培训的同时,继续教育提上日程。如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就提出“注意加强中小学短线学科教师、初中教师和职业中学教师的培训”,“充分调动各教师进修院校、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以及广播、电视、电化教

7、育机构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国家教委还于1991年出台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对继续教育的目标、原则、任务、层次、形式方法、管理等都做了系统明确的表述。提出“今后十年在有计划地提高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这是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任务。”在手段上“要充分发挥电化教育手段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阶段是教师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得以强化的时期,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献。该文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提出要“重

8、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中央和地方要逐步增加少数民族教育经费。对有特殊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要采取倾斜政策和措施。在国家安排的少数民族地区各项补助费及其他扶贫资金中,要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发展民族教育。对志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待遇,各地要制订优惠政策。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各民族地区要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 在远程教育方面,文件要求“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抓好教育卫生电视接收和播放网点的建设,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覆盖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地区。”在教师培训方面,“制定教师培训计划

9、,促进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不断进修提高,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到本世纪末,通过师资补充和在职培训,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标准,小学和初中教师中具有专科和本科学历者的比重逐年提高。” 在教师教育方面,按照纲要的要求,在学历培训上,开始由学历补偿向学历提升转化。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方面,除教师学历合格率较低的地区仍要把合格学历培训作为重点,要建立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继续教育制度,各级培训机构要适应“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向继续教育的需要。”表明对教师的学历补偿培训告一段落。在此期间,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教师资格制度以及教师的培养培训以法律的形式被稳定下来

10、。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通过,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方面,将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扶持写入法律,尊重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权利。1999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该文件总结了已有的教师教育经验,并以法规的形式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确定下来。内容包括教师培训类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机构、保障、考核与奖惩,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第四阶段教师教育以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等内容为重点。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三农”问题是我国要

11、解决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教育政策上,这一时期更多的是向西部、农村倾斜,为配合教育的整体变革,这一阶段的教师培训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培训和发展手段上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1999年出台了两个纲领性文件,即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4年在实施面向21世纪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教育部制定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基础教育方面,2001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改正式启动。在师资教育方面,重视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学和师资培

12、养培训工作。并在教育系统内部合理配置资源,鼓励定期轮换制度到边远贫困地区任教,鼓励大中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教师到经济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对口援助;在教师教育方面,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对现有教师实施全员培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改革人事制度;在教育手段改进方面,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同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从硬件上说,改造利用现有远程教育设施,“20

13、00 年,争取使全国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都能收看教育电视节目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等地区的教育需求”,从软件上说,开发高质量教育软件,加强管理,实现跨时空资源共享。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在教师培训方面,要求适应素质教育、新课程的需要,以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为依托建设一批开放式教师教育网络学院,利用远程教育方式和“跨世纪园丁工程”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扩大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和招生范围,培养骨干教师。对贫困地区教师实行免费培训,对口支援要培训贫困落后地区的教师。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师培训中,要根据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进行

14、调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2004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的基础上,国务院批转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强调的重点是农村教育和高等教育,与之配套提出了几项重大工程。在农村教育、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方面,强调在学校发展、财政投入、教师待遇、人才引进等方面向西部地区教育倾斜。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志愿者到西部地区中小学任教和服务来加强师资建设。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促进义务教育普及,建立和健全助学制度,继续设立中小学助学金;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在素质教育方面,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工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在教师培训方面,继续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促进“人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