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1页
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2页
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3页
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4页
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主要内容 1、部分感染事件回顾 2、已颁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3、标准预防 4、医疗废物的管理 5、手卫生 6、医技科室的相关规范 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 20082008年9 9月,西安交大附属医院严重医院感染事件,9 9名 新生儿感染,8 8名死亡。 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30003000万!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已颁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已颁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已颁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 规 2010.2.8 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2010.3.23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2010.5

2、.13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2010.5.22 卫生部“关于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 工作”的通知 2010.8.20 卫生部“关于做好超级细菌 应对工作”的通知 2010.11.29 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2011.1.17 卫生部“关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技 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灭菌水平。 2、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

3、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 一灭菌。 4、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 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5、 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 等。对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 室 、 供 应 室 无 菌 区 、 烧 伤 病 房 、 I C U 空 气 4 c f u / 9 皿.15min,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 合格。 物品和环境表面5 5cfu/cm 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 格。 儿科病房、妇检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

4、室清 洁区、急诊室、化验室、普通病房和房间 空气4cfu/9皿.5min ,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 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物品和环境表面10cfu/cm2 ,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 格。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 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 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 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 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 则。 个人防护用品(PPE):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 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

5、套、 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 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 标准预防是成功的、有效的、经济的医院感染控制的 主要策略。 预防是最节省成本的健康投资。 用肥皂液和流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 膜。 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 处的血液,不能松开,防止血液回吸,再用肥皂液和流 水冲洗至不流血为止。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碘酒、酒精或碘伏消毒伤 口,避免使用漂白剂(含氯消毒剂)及其他对皮肤有刺

6、 激性的洗剂。必要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用生理盐 水反复冲洗干净。 针刺伤处置五步法 专人负责; 分类收集,禁混;禁漏;禁污; 利器 利器收集盒; 非利器 包装袋; 包装物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统一标识; 收集中发生泄漏,及时消毒清理; 破损的包装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实行分类包装,共三类。 包装袋:污染敷料等不损伤包装物的废物。 利器收集盒:易损伤包装物的利器、污染的血制品、重 金属废物、血尿标本等。 周转箱:运送包装好的医疗废物。 包装物的要求:黄色;有统一标识;无污染;无破损; 符合装量要求。 “手卫生”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手卫生必备的设施 洗手用水:流动水 水龙头:非接触式(重点部门) )

7、 清洁剂:肥皂、皂液(最理想) 手消毒剂:醇类、葡萄糖酸盐氯己定、碘和 碘伏等 干手设施:纸巾、干手机、小毛巾等 * 接触患者前 * 无菌操作前 * 接触血液、体液后 * 接触患者后 * 接触患者环境后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 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 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 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 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 血液、体液污染后。 (4 4)双手互握 (5 5)拇指在 (6

8、6)指尖在 搓揉手指 掌中搓揉 掌心中搓揉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揉 搓六步方法相互揉搓双手,保证溶液充分接触到 手的各个表面,直到干燥。 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 病历夹警示粘贴图 医技科室 包括检验、放射、B超、彩超、心电图等科室。 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或与病人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接触和处理,带有传染性检验 标本,不仅使病人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传染, 而且检验人员被感染的概率也高。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Devineetal.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1;43;72-75 LemmenetalJournal of Hospit

9、al Infection.2004;56:191-197 Tricketal.Arch Phy Med RehabilVol83,July2002 Waltheretal.Biol Review,2004:849-869 接受检查的患者,存在各种隐性和显性的传染病, 有很大的传染隐患;无传染病的患者,也会因病 人各种不卫生因素,而使病原菌对诊疗环境和器 械的污染。所以,疏忽管理,病原微生物会通过 以下途径传播:受污染的环境与物品、诊疗器械 与病人、医务人员与病人、病人与病人之间等链 条,造成扩散、蔓延,导致医院内感染或流行。 根据医技部门的特点,建立院感管理小组, 制定院感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

10、措施,强化 常规执行。 知识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 每年不少于2次(6学时),同时进行问卷考 试,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和预防院感 的积极性。 配备设施 每个部门按需要配备洗手设施,灭菌、消毒剂,紫外线灯,空 气消毒净化机,隔离和防护用品等。 规范管理 接诊病人时,室内保持通风状态,以减少菌尘污染。 每天在检查前、后室内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或空 气消毒净化机作空气消毒各一次。科室因技术操作 需要不能打开门窗,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进行空气动 态消毒。接诊结束,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以保持室 内空气新鲜。 诊查床单、枕套每天更换,传染病患者用一次性床 单。水池、水龙头、桌椅、门把手

11、,每天清洗或擦 拭。遇病人特别是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时,洒上 有效氯1000/L消毒液及时清除。地面或物表沾 有血液、体液污染用消毒液抹擦。 规范管理 检查仪器,非病人接触部位用清水抹擦,病人接触 部位用酒精擦拭,遇传染病患者,B超探头套用保 护隔膜,做到一用一更换,不能套用薄膜的部件及 时消毒,未消毒不能用于下一个病人。 检验科采血脉压带和纸手垫一人一用一更换,静脉 和微量采血一人一针一管或一片;对疑似爱滋病、 性病、传染病患者的各类标本严加防范,进入生物 安全柜操作,工作人员穿隔离衣、帽子、眼罩、口 罩、隔离鞋等;检测操作完后,按规范程序脱隔离 衣物,并严格洗手和进行手的消毒。 规范管理

12、病人咳嗽、打喷嚏等引起空气污染;检验标本离心操作造 成气溶胶,标本外溢致台面和地面污染;诊查器具用于各类 病人染上许多病原微生物;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 用后的采血器具和一次性用具等,均是病原菌繁殖和栖息的 良好条件。如不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疗废物, 会直接污染医院环境,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医务人员不 注意消毒隔离和手的卫生,直接污染自己和病人。 规范管理 医疗废物处理,用后的棉签、手套一次性用品等医 疗废物,收集于黄色塑料袋;检验标本收集于防渗 漏的医疗废物容器,用后的一次性锐利器具放入锐 器盒,微生物培养皿和血标本,先高压灭菌后,再 放入医用垃圾袋。 当前存在的问题 医技科

13、室是当前各家医院院感管理的薄弱部门。原因 一是,将重点放在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科 等部门,而忽视医技部门的严格管理;原因二是,科 室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普遍淡漠,认为大多做诊断性检 查,不侵入无菌组织,消毒隔离不重要,故存在疏忽 大意。如B超和放射科检查操作时又不宜打开门窗, 病人多时室内空气混浊,菌尘密度增加;医技人员对 病人连续操作不洗手或进行手消毒;进行标本离心和 检验时不戴口罩帽子;为了单纯保护自己,某些检验 采血人员戴着手套操作,从上班到下班不更换,将血 液交叉污染于病人;B超探头、心电检测器具等不消 毒,床单不每天更换。 医德要求与职责 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 已颁布医院感染

14、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实行分类包装,共三类。 包装袋:污染敷料等不损伤包装物的废物。 利器收集盒:易损伤包装物的利器、污染的血制品、重 金属废物、血尿标本等。 周转箱:运送包装好的医疗废物。 包装物的要求:黄色;有统一标识;无污染;无破损; 符合装量要求。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揉 搓六步方法相互揉搓双手,保证溶液充分接触到 手的各个表面,直到干燥。 接受检查的患者,存在各种隐性和显性的传染病, 有很大的传染隐患;无传染病的患者,也会因病 人各种不卫生因素,而使病原菌对诊疗环境和器 械的污染。所以,疏忽管理,病原微生物会通过 以下途径传播:受污染的环境与物品、诊疗器械 与病人、医务人员与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