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实践与创 新活动报告 生活垃圾的处理 卢龙县双望镇应各庄小学 生活垃圾的处理 一、活动背景:卢龙县要创建“河北省卫生城市”,环境问题引起了全县 人民的关注。本活动以环境问题立意,围绕“我们身边的生活垃圾”开展一 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生物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认识并尝 试着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设计制作、社区服务等 活动,锻炼综合实践能力,增长新的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生活观, 养成自觉保护环境、坚持绿色生活的意识与习惯。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组成。 2. 了解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内容。 3 .培养学生
2、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情感目标: 1. 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 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 激发学生热爱卢龙、美化卢龙的热情。 3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 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 合理的处理垃圾的能力,进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查找、搜集、整理资料。 2 .学会制定计划,初步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 3. 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形成自己的独立观 点, 并 养 成 不 断 反 思 的 习 惯 4. 体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自身的能力。 三、活动
3、对象及人数:六年级一班;22人。 四、活动内容: 建成五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主要研究: 1. 目前垃圾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 2. 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史? 3. 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生活的小区、学校中、城市中是如何处理垃圾 的? 4. 生物在处理垃圾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5. 乱扔生活垃圾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五、重点:如何科学的处理生活垃圾。 难点:课题研究的技能的学习和调查中问题设置的把握。 创新点:1、力在解决家乡存在的最新环境污染问题,探究如何科学的处理生 活垃圾的方法。 2、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 以“实践、创新、发展” 为主线把学生校内的学习和校外生活及其
4、需要和兴趣紧 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性、创新性学习。 六、利用的科技教育资源:学校机房、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七、活动过程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确定课题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教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在 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应运而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很多麻烦。 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你的家里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吗?同学们踊跃的举手发 言。 同学1我们家里使用黑色的塑料袋把垃圾装在一起扔到垃圾堆里; 同学2:我们家里把废旧的电池放到专门的回收箱中。 教师:看来有一点大家的处理方法是相同的,就是把垃圾放到垃圾堆中。 那么谁知道接下来垃圾去
5、哪里了呢?又被怎样处理的呢? 背景资料一: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教师:在我们身边如此,那么在远离我们的其它地方又发生了什么?接下 来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去看一看? 背景资料二:中国垃圾处理现状 背景资料三:播放录像-渤海现状调查 通过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大家认为造成渤海成为“死海”的原因是什么? 同学1是因为大量的工厂的排放污水污物造成的 同学2:是因为生活垃圾的排放造成的 教师:对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的确造成渤海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但和我 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的是我们每一天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从这一点上讲,我们 每一个人不仅仅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 。 教师:面临如此严峻的现实,同
6、学们你们的感想是什么?能为咱们的环境 作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吧! 2、确定研究的子课题: 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讨论,每个组员表明自己最想研究什么?为什么 最想研究这个问题?在激烈的讨论中,最后学生自主确定将这些问题合并分 类,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建成五个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定组长和 各自组员所承担的任务: 每个专家小组组内要作出明确的分工,如:负责收集文字资料、负责图片 收集、负责调查研究、负责整理资料、负责发言等;可一人身兼多职也可每人 分别负责研究任务中的某一专题。 1、 历史学家小组: 研究生活垃圾处理的历史与变革。 2、 环境学家小组: 研究生活垃圾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
7、系。 3、 社会学家小组: 研究人类的日常行为中处理生活垃圾的习惯 4、 科研专家小组: 研究怎样更为科学的处理生活垃圾等。 5、 生物专家小组: 研究生物在处理垃圾中所发挥的作用。 3、研究技能学习:鉴于学生没有太多地进行科技实践活动能力和经验, 所以在确定了相关主题和研究方向之后,在这一节课的结尾处要向学生介绍相 关的研究技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进行社会调查访问? 2)、如何设计调查表或访谈提纲? 3)、如何取得数据、分析和整理资料? 4)、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当然,在真正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 如在社会调查访问和设计调查表中学生对问题设置的把握
8、就很不到位,这时教 师应引导学生让问题尽量贴近主题、尽量让问题更直接、更容易回答,不要选 择模棱两可的词语。在取得数据的的过程中要注意采集方法形式的多样性和合 理性。比如利用互联网,教师给他们提供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利用照相机和 摄像机记录相关的图像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对同学们的要求就更高,同学们 遇到的困难更多。比如在活动中不注意及时准确地记录资料、不愿意去做分析 资料的工作、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下手等等。这时我们及时地和各个研究小组 的组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 4、教师制定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维度及评价量规框架 见附表)。 二)、活动实施 学生分组根据确定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附
9、 1 :环境学家小组的活动过程: 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 活动目的: 1、在能力上,通过学生实践中的调查,培养学生简单的考察、研究能 力。 2、让学生懂得减少垃圾的产生,合理的处理垃圾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 单位的责任,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活动过程: 一、研究背景 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但是有一些垃圾的产生是没 有必要的,有些垃圾的处理是不合理的,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了哪些不合理的 现象呢? 二、学生各种调查的展示 1、家庭生活垃圾情况的调查 1)、家庭中每天的垃圾产生量。 课前让学生记录自己家庭一天的产生垃圾情况,如洗脸、刷牙产生的
10、污 水;喝水、吃饭产生的垃圾等,计算一天产生垃圾的总量。 2)、找出家庭中不合理处理垃圾的方面学生自己讨论、研究、观察,如 学生提出废旧电池的处理;可再利用的垃圾的处理等。 2、日常生活中随意乱扔垃圾情况的调查 调查班级内、学校、父母单位以及生活小区乱扔垃圾的情况,通过图片和记 录表的方式记录在一定时间段内乱扔垃圾的人和所扔垃圾的数量。 3、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1)、家庭生活垃圾处理小窍门: 通过采访自己的邻居和同学了解各个家庭处理垃圾的好办法,并做出相应 的评价。 、观察护城河两岸生活垃圾的分布情况。 (3 、调查生活垃圾对护城河水质的影响。 以上活动的调查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家长的帮助下,带
11、领个别同学进行的。 在部分学生的观察、研究、发现中,实地考察并记录了原始数据和污染水的样 本。并应用照片和录像的形式带到课堂上一一展出,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乱扔 生活垃圾对环境影响的严重性。 、活动延伸 : 1、组织全班“垃圾处理技能大赛”。学生用废品做手工。 2、让学生用手抄报、板报、宣传画、义务劳动的形式,做宣传活动,让 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科学合理的处理垃圾,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3、有的同学用照相机和录像机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有的同学提出 了自己对处理生活垃圾的合理化建议。 八、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学生开展活动前需要进行调查,但学生调查的技能方法准备不足。 解决预案:针对如
12、何收集整理资料对学生进行辅导,突破调查前的困难。 2、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实验器材家中没有。 解决预案:协调学校实验室实验员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场地和器材。 九、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设计制作、社区服务等活动,锻炼综合实践能 力,增长新的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生活观,养成自觉保护环境、坚 持绿色生活的意识与习惯。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双方面的提高。 呈现方式 1)、课题设计方案、文字说明、图片 2)、调查报告、活动记录、实验报告、观察记录、访谈记录、 3)、论文、图片、照片、漫画、表格、文字诗歌 4)、探究问题及结果 、总结报告 十、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设计主题方案评价表 评价主体: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内容: 1、情感态度 2 、合作能力 3、实践能力 4、成果展示 评价方式:填表描述性评价 附: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课题 名称 小组 名称 组长 组员 评价成绩 评价人 员 研究 态度 合作 能力 实践 能力 成果 展示 总分 教师 他评 自评 教师 他评 自评 教师 他评 自评 教师 他评 自评 教师 他评 自评 教师 他评 自评 教师 他评 自评 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