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渔 父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枯槁( ) (2)凝滞( ) (3)皓皓( ) (4)鼓枻( ) (5)濯( ) (6)淈其泥( ) (7)莞尔( ) 【答案】 (1)o (2)zh (3)ho (4)y (5)zhu (6) (7)wn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渔父 ( ) 【答案】 “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举世皆浊我独清 (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 (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 (1)举) (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 ?举 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 ( ) ?) (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2、(赤壁赋) 举) ( 于江潭屈原既放,游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秦时与臣游?) ( (2)游?(始得西山宴游记)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 子非三闾大夫与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节选) ) ( 与(3) ?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苏子与?) ( 页 1 第 自令放为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 刀俎,我为如今人方为鱼肉(鸿门宴) (? (4)为)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 ?)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 ) ( 渔父莞尔而笑 ?
3、)(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而(5))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 ( 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 物 圣人不凝滞于 ( ?)何故至于 斯 ( (6)于?) 江鱼之腹中葬于 ( 【答案】 (1)形容词,全 名词,举动,行为 动词,拔,攻占 形容词,尽 动词,拿 动词,举起 (2)动词,行走 动词,交往,交际 动词,游览 (3)语气助词,表疑问 动词,结交,亲附 动词,等待 连词,和,同 (4)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动词,成为 动词,表判断,是 介词,表被动 动词,认为 介词,给 (5)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递进,而且 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并列,并且 (6)介
4、词,表被动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 介词,在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鼓枻而去 ( ) ( 乃歌(2)曰 ) ( (3)安能以皓皓之白 ) 【答案】 (1)名词作动词,敲打 (2)名词作动词,歌唱 (3)形容词作名词,洁白的东西,这里指纯洁的品质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页 2 第 (1)颜色憔悴 古义:_ 今义:今多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2)形容枯槁 古义:_ 今义:指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3)圣人不凝滞于物 古义:_ 今义:停止流动,不灵活;凝聚。 (4)何故深思高举 古义:_ 今义:指高高地举起。 (5)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5、吾缨 古义:_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答案】 (1)脸色。(2)形体容貌。(3)拘泥,执着。(4)行为高出于世俗。(5)可以用来。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子非三闾大夫与?(判断句,“非”表判断) 译文:_ (2)是以见放。(被动句,“见”为标志词) 译文:_ (3)屈原既放。(被动句,“放”语意上表被动) 译文:_ (4)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于”为标志词) 译文:_ (5)游于江潭(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江潭”置于动词“游”之后) 译文:_ (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之”为标志词。定语“察察”在中心语“身”之后,定语“汶汶”在中心语
6、“物”之后) 页 3 第 译文:_ (7)行吟泽畔。(省略句,“吟”与“泽畔”之间省略介词“于”) 译文:_ (8)遂去,不复与言。(省略句,“遂去”前省略主语“渔父”,“与”后省略代词“之”) 译文:_ 【答案】 (1)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2)因此被放逐。(3)屈原被放逐后。(4)圣人不被任何事物拘泥。(5)在湘江一带行走。(6)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呢?(7)他(在)岸边一边行走,一边吟唱。(8) (渔父)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常识速览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名平,字原,战国 末期楚国人。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我国
7、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农历五月初五是他自沉汨罗江的纪念日。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1953 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景仰。篇。23)招魂,共)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代表作品:离骚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三闾大夫。因此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做过左徒、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屈原遭后来,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集团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强的局面。至于是被楚怀王疏远流放。靳尚等反动贵族以及亲秦派奸人
8、的诬陷,到了子兰、秦将白顷襄王二十一年,楚顷襄王时他又被流放到江南,辗转于沅湘二水之间。 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消,遂自沉汨罗江而死。 文学常识1 楚辞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形成的,篇中大量引用了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页 4 第 的内容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以离骚为典型代表。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散文创作。 骚体诗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
9、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2文化常识 (1)子非三闾大夫与 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 (2)渔父 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文章通过描写屈原和一个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内心的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的最终抉择。刻画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风亮节,赞颂了屈原“宁赴湘
10、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的高贵品质。 文脉梳理 【答案】 何不与世推移 屈原明志 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 1作品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_ _ _ 页 5 第 _ _ 【答案】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句话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同时,这句话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 2渔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有何作用? _ _ _ _ _ 【答案】 形象: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
11、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渔夫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他开导屈原,当“世人皆浊”时可“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 醉”时可“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作用: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从而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合作探究 3有人认为,渔父这篇作品是歌颂屈原贬抑渔父的。请你从全文的描写尤其是从文章结尾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 _ _ _ _ 【答案】 (示例一)“道不同,不相为谋”,结果只好殊途异归,各行各志。总体来说,作者的意图和倾向是以屈
12、原为主,以渔父为辅,以辅托主,赞扬屈原的崇高精神,贬抑渔父的消极态度。从作者的态度来看,让渔父用反语来激励屈原,从而形成更强烈的对比,这恰恰说明了作者对屈原的崇敬,对同流合污者的憎恶,倾向性十分鲜明。 页 6 第 (示例二)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使全文获得了悠远的情韵。不少研究者认为渔父这篇作品是歌颂屈原的。但从全文的描写尤其是从结尾中,似乎很难看出作者有专门褒美屈原、贬抑渔父的意思。而且,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而与此同时,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后世众多诗赋词曲作品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这篇文章中的渔父形象。
13、如果一定要辨清此文对屈原与渔父的感情倾向,倒不妨认为作者比较倾向于作为隐者典型的渔父。 屈原既 放, 游于 江 潭, 行 吟 泽 畔, ,在湘江一带游荡。他在岸边一边行走一边吟唱屈原被放逐后,非子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您不就是,形体容貌枯瘦。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脸色憔悴?既:已经。江潭:湘江一至于斯?” 三闾大夫与? 何 故? ?”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落到这个地步?带。江,指湘江。潭,楚? 国方言,指深水。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枯槁:枯 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甫f):渔翁。父,同瘦。渔父( ?掌管王族昭、屈、景三楚国官职,三闾大夫:屈原曰:“举世? ?全世上“
14、屈原说:到这个地步。至于斯:姓。屈原曾担任此职。? 皆浊 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 醒,是以见放。” ”,因此被放逐。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人人都醉了只有我清醒渔 父曰:“圣人不 凝滞于物,而 能 与 随着,而能 渔父说:“圣人不被任何事物拘泥浊,何 皆 世 人 移。 世 推 您为什么,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凝滞:拘泥,执着。于:其波? 泥 淈其 而 扬不? ?不也把那泥水搅浑而推波助澜?表被动。淈:搅浑。? 众 人皆 醉,何 不 其 糟 而 歠 ,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既然人人都醉了 页 7 第 其 醨?何 故 深 思 高 举, ,行为超出世俗喝那薄酒?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
15、b):吃。糟:酒糟。 为?” 自 令 放 ? ?”而使自己被放逐呢?):饮。醨(l):(chu ? ?薄酒。高举:指行为高出于世俗。自令放为(宾语前置? ?表疑问。句末语气词,句、被动句):使自己被放逐呢?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 者必 弹 冠,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屈原说:“我听说?沐:洗头。冠:衣。 振 者 必 新 浴? ?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埃。帽子。浴:洗身。? ?振衣:抖掉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呢?,怎么能让洁白的身体衣上的尘埃。? 宁 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葬身在江鱼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
16、我宁愿投身湘水?安:哪里,怎么。以:用。乎?” 之 世 俗 尘 埃而 蒙? ?”,去受世俗尘埃的污染呢?高洁品质察察:皎洁的样子。? ?(定语后置玷辱。皓皓之白mn mn):汶汶(? ?句):比喻高洁的品格。白,形容词作名词。?渔父莞尔而笑,鼓 枻 而 去,乃歌曰:“沧 浪 之 水 沧浪的水清又“敲打着船桨(离屈原)而去,唱道:渔父微微一笑,清兮,可 以 濯 吾 缨; 沧 浪 之 水 浊兮,可以濯吾 可用来洗,清啊,可用来洗我系帽的带子;沧浪的水浊又浊啊莞(wn)尔:?与言。去, 不 复 足。” 遂? ?微笑的样子。不再和(屈原)说话。,”我的双脚。(渔父)就离开了? 鼓枻(y):敲打船桨;鼓
17、,名词作动词,敲打。歌:名词作 遂:缨:系帽的带子。洗。指汉水。歌唱。动词,沧浪:濯: 页 8 第 ?去:就。于是,? ?离开。复:再。?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衬 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塑造屈原的伟大形象。文中塑造了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强者形象屈原;一个是高蹈遁世、随遇而安、能与世推移的隐者形象渔父。用渔父的形象来衬托屈原的形象,让屈原直接说出他心里的话语,运用这种衬托的手法更能突出屈原形象的高大,突出他坚贞不屈的品质。 2写法指导 衬托写法“三注意” (1)注意所选择的陪衬物要恰当、典型。主要事物和陪衬物之间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彼此间
18、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在写自己与汪伦的深厚友谊时用桃花潭的水来衬托,二者之间既有相同点深,又有各自的特点:一个是具体的深,一个是抽象的深。用具体的事物来衬托抽象的情感,使读者很容易理解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 (2)注意要处理好“云”和“月”的关系。绘云的目的在于托月,因此,描写“云”时,心中要有“月”这一重心,不要喧宾夺主,要主次分明。 (3)注意描绘“云”要适度,既不可“过分”,又不可“不及”。过分了,就会云遮月暗;倘不及,就不能为月增辉。只有“云”绘得适度,“月”才会显得动人。 3迁移运用 请运用“衬托”的手法写一段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的语
19、段,不少于100字。 _ _ _ _ 页 9 第 _ _ _ 【写作示例】 天色愈发昏暗了。大片的乌云聚拢在一起,越积越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霎时,天空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一道亮光闪过,把黑幕一劈为二。紧接着,一场瓢泼大雨伴随着轰隆的雷声从天而降,像是一面水势汹涌的瀑布。加上呼呼的大风,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站在家门口,久久地伫立着,任凭风吹雨打。我该怎么办呢?胸前的书包被抱得更紧了。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坚 守 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屈原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和悲愤。面对渔父的诘问,他坚定地说:“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
20、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铿锵的话语之中,表明的是为坚守理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倔强;展现的是洁身自好,绝不同流合污的高贵;铸就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岸。那种坚守信念、百折不挠、以身殉志的人生选择,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伫立成一座不朽的丰碑。 【应用角度】 “坚守”“高贵”“信念”“选择”等。 2精彩应用 傲岸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杨,在执着的信念的追求中,它们坚守了最真的自我,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 坚守自我,成就非凡的人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坚守最真实 页 10 第 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
21、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淈其泥而扬其波”“其糟 而歠其”,宁愿投身汨罗江,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 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佳作领悟 导读: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排比,使得语势连贯,大气磅礴,语句饱含感情,痛苦、绝望、愤怒、坚忍的屈原形象跃然纸上。酣畅淋漓地抒发出作者对屈原无限的崇敬和颂扬之情。 屈面向风雨的歌 屈原是一本大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公元27年即已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且日益枝繁叶硕果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也是对
22、士弃天下如弃敝的自由的否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的立。令人稍感吃惊的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那种桀骜不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正是这种矛盾现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 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骚者,哭也!为时光哭,为生命短暂哭,为短暂的生命里不尽的痛苦、失意哭。注意,他诗中的“民”,也就是“人”,“民生”即“人生”,“民心”即“人心”。他开始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来表达愤怒,提出诉求。我们知道,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但却是个人的愤怒。 页 11 第 楚屈原很执着
23、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 从令尹子兰与靳尚如何谗毁了王如何背叛了顷襄王如何侮辱了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读出了人的命的诗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所感受到的人生困其人生的诗经怨而不哀而不如果讲乐而不露才被班固批评那怒形于受的尖锐性大有挫折而略显迟钝的的诗司马惜诵自怨的屈则以发愤以抒当是何等的锋利而深入这种锋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与伤害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从这血泊中挺身立起沾余襟之浪哀朕时之不揽茹蕙以掩涕欷余郁邑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九章等作品在离骚对人间的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发愤以
24、抒”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以泪作诗的诗人行吟泽长歌当一个颜色憔形容枯这种俗世精神恰恰消诗经的俗世精神很了不但从另一方面 而它入世的深度恰恰减少了个性的深度阻碍了个性的张扬了个人的意深度与他的个性在绝望中显示的高度在以不堪一击的个体面对命运美却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古像离骚这样华丽的交响乐实在太少。单从篇幅上 不能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作为抒情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展开正是由于他自设情式上的特点。 页 12 第 象征和隐喻也是”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抒情诗有情的系统性设屈香草美骚的主要艺术手比起
25、诗经的比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自设情节的使诗经中可考的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不管怎么如果拆散开乃是整体之伟者也有多但我觉诗经之伟伟大的诗艺术有个但绝说不伟每一首诗而可以说精致可以标新立须有伟大的人格精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独到的艺术创屈原都当之无愧在这两点既垂范后又难以为继。应该成格) 有删选自天纵圣贤 【悟亮点1学用如何理解第段中“精神的屈原”“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的(1义荫庇精神的屈指屈原身上忠君爱国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个性提示他的忠比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指屈原的精神影响到后来的许多人又他显现的独立人唐代的杜甫等人的肯定和崇敬曾得到汉代的司马到唐代李白的深深敬佩2学手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大气磅礴语势连段中画线句子、整体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提酣畅淋漓地语句饱含感痛苦、绝望、愤怒、坚忍的屈原的形象跃然纸局部词语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发出作者对屈原无限的崇敬和颂扬之情; 页 13 第 既扣文面向风掩面痛以形写心;现泪流满文韵隽永意蕴丰用双分析本文的对比手法(3作者把离骚和诗经从以下几个方提对比手法是本文的显著特进行了比较诗经表达离骚从人的角度、立场来表现个人愤怒或情上内是集体愤怒、道德愤怒和俗世精神诗经自设情象征和隐或系统性设技或表现手上离骚比兴手法:整诗经独到的艺术创造上离骚:伟大的人格精成或影但说不每一首可以说精致、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出库效率的方案计划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的挑战及对策试题及答案
- 国开2025年《人文英语3》综合任务答案
- 项目管理团队沟通的成功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立性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练:7.2《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含答案详解)教案
- 感染性疾病的早期检测方法研究试题及答案
- 中医儿科课题申报书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新动态试题及答案
-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 单县烟草专卖局QC课题:多维度降低行政处罚文书出错率课件
- 2021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最终版)解读
- 采购谈判的技巧案例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二子女无财产无债务离婚协议书
- 换填承载力计算(自动版)
- 公司董事会会议台账
-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
- 煤矿安管人员七新题库及答案
- (完整word版)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