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违、妄、执”等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读懂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了解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伽利略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伽利略,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初读感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名人,他就是伽利略。 1)你们了解他吗? 师介绍
2、: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同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2)课文中有一段话介绍了年轻时的伽利略, 出示: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读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伽利略年轻时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抓“很不寻常”,“常常”,“辩论家”。 (善于思考,善于发问。) (你说得很好,抓住了重点词语来体会)还有谁也能这样说,抓重点词语是体会句子的好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句子。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伽利略真正为世人所认识、熟悉,还得缘于 1 他年轻时一次伟大的试验。这个实验就是
3、2、引导读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强调多音字“着” 3、检查预习: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现在我来检查一下你们预习得怎样? 4、认读词语。 辩论 寻常 解答 信奉 容许 违背 曾经 拖住 拴住 解释 教授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胆大妄为 1)读词语:“辩”的形近字,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出示顺口溜: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到丝线扎小辫。 2)在这些生字词中有两个词语是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胆大妄为、固执) 3)读一读,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是好还是不好呢? 5、关注人名: 可是对课文中另外一个人的评价却很高,他就是亚里士多德。文中有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找出来读一读。 二、循“信奉”,
4、感人们之迷信 1、交流,出示第2自然段: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默读语段:你读懂了什么? 3、什么是“信奉”? 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不仅仅是相信,更是崇拜、敬仰。 4、你从哪些词语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板书“信奉” 1)学生交流:理解“不容更改”。 2)把体会到的信奉送回句子读一读。 3)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是有原因的: 补充资料: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最博学的人”。当时
5、,科学界狂热崇拜他,将他作为真理的化身,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亚里士多德就是真理。真理就是亚里士多德。 5、引读句子: 2 人们是这样地信奉亚里士多德。所以,要是有人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 出示句子,生读:“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过渡:这两个问句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伽利略的责备,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是多么的崇高。 三、疑“信奉”,知伽利略之勇敢 1、引疑: 1)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出示句子: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2)对于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人们会怀疑吗?敢怀疑吗?确实,
6、人们不敢。 补充:大家请看,16世纪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因反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坚持真理“日心说”而流浪异国、被捕入狱,最终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 4)可是伽利略却对这个结论产生了怀疑,他认为出示句子: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他竟敢怀疑人们心目中神一样的亚里士多德,此时此刻,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大胆怀疑 2、质疑 1)伽利略不仅提出了怀疑,还宣布要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试验,对此,人们有怎样的评论呢?请同学们回到课文中,读读,划出句子。 2)交流,出示: 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
7、处!” 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大家读一读,从哪些词语读出了什么?(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理解“胆大妄为”?把你的体会送回句子读一读。 老师有个秘诀可以让你们读得更好,想不想知道? 3 读句子时,如果加上人物的动作就可以读出人物的感情,谁来试一试?加上神态也可以? 加上提示语朗读,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人们对伽利略的嘲讽。 3)想象:人们还可能怎样责备、嘲讽伽利略? (说的和想的都是通过人们的神态、语言、动作来体现人们对伽利略的批评和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4)看来当时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多么的信奉啊! 四、公开试验 1、所以当听到公开试验的消息,很多人都来了,实验的结果如何: 出示: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这句话还可以换一种方式说:(作业本4(2) 2、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有什么表现? 说话:“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又议论开了。有的说: ; 有的说: ;有的说: 。” 伽利略用事实证明亚里士多德说得话是错的。 3、出示“胆大妄为、固执”读一读,还用这两个词来评价伽利略,学到这里,你觉得伽利略又是个怎样的人?(板书:追求真理) 五、存疑 伽利略不仅敢于质疑,还对亚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潭劳务合同范本
- 专利监控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动车仪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做框架梁合同范本
- 小分子药物临床试验创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二手化妆品买卖合同
- 医用级粉底液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旋转烤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重质碳酸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锰矿石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ORACLE执行计划和SQL调优
- 2024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研究生导师谈心谈话记录内容范文
- 肝脾破裂的护理
- 小学机器人课题报告
-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 图像生成中的风格迁移方法研究
- 寒假社会实践大学生返乡
- 站桩的知识讲座
- 杭州园区招商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