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爬山虎的脚教学课例 旬阳县蜀河镇中心学校 李昌芝 一上【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爬山虎的脚是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课文的专题“观察与发现”,要求学生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还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这一专题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特点。观察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观察细致,表达才会具体,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文章才能突出重点。爬山虎的脚一文的观察和表达顺序是先叶子,后“脚”,观察和表达的重点是“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本设计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先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爬
2、山虎这种植物的,然后逐一研读爬山虎脚的特点及其巴住墙往上爬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观察和表达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一、导入新课,审清
3、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1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抽读,齐读。 3、抽生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 三、研读课文,学习新知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两句话中都有一个“墙”字,说明什么? 3、想一想,第1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二)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的什么?(叶子) 2、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绿得新鲜铺得均匀)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用图引导学生认识爬山虎
4、叶子的特点。 4、讨论:为什么说“叶子绿得那么新鲜”?一是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很醒目,不同一般;二是充足的阳光和营养使叶子生长旺盛,呈现生机。因此看起来非常舒服,这是写颜色美。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爬山虎的叶子好看,读出美感。 (三)合作探究学习第3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2、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进行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完善板书,并相机引导: 4、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5、自主探
5、究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的变化。 (2)讨论:爬山虎的脚与墙是怎样的关系? (3)朗读第5自然段。 2 四、总结提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什么? 2、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学到了这么多有关爬山虎的知识呢? 3、课堂练习。 五、(多媒体课件)观看爬山虎的录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实施】: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从课题上看,中心词是什么?(脚)这一课的重点应该讲谁的脚?(爬山虎的脚) 3、激发学习兴趣。 当我们刚看到课文的题目时,你也许会问:爬山虎是什么动物?
6、它的脚长得怎么样?其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那么,爬山虎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沿着墙往上爬的呢?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明白这些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抽读,齐读。 3、抽生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 过渡:课文是怎样把爬山虎的每一个方面写具体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仔细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三、研读课文,学习新知 (一)集体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两句话。第一句讲学校里有爬山虎,第二句讲我家里也有爬山虎
7、。) 2、两句话中都有一个“墙”字,说明什么?(说明爬山虎无论长在哪里都离不开墙,是顺着墙往上爬的植物。) 3、想一想,第1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生长墙边) 3 (二)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的什么?(叶子) 2、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绿得新鲜铺得均匀)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用图引导学生认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同学们,这就是爬山虎的叶子。从形状看,叶子由小到大;从颜色看,由“嫩红”到“嫩绿”,这个变化很快,仅仅是几天。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均匀地
8、铺在墙上,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波纹”本来是指水的波纹,这里用来说叶子,是因为爬山虎的叶子均匀地铺在墙上,一阵风轻轻吹过,满墙的绿叶动起来就像绿色的水波一样好看。 4、讨论:为什么说“叶子绿得那么新鲜”?一是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很醒目,不同一般;二是充足的阳光和营养使叶子生长旺盛,呈现生机。因此看起来非常舒服,这是写颜色美。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爬山虎的叶子好看,读出美感。 过渡:课文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爬山虎的生长地点是墙边,爬山虎的叶子很绿,而且非常均匀,看起来非常好看。那么,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是怎样沿着墙往上爬的
9、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35自然段,从中去找答案。 (三)合作探究学习第3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作者在写爬山虎的脚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形状、颜色的词句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进行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完善板书,并相机引导: (1)(多媒体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的彩图,学生图文结合,进一步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2)
10、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写了这些内容?(第3自然段) (3)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脚 位置 形状 颜色 爬墙 变化 细丝 像触角 嫩红) 4、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1)在学生充分地读文、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动画演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课件,让学生边观察边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2)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描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 (3)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 变巴 拉 贴 (4)理解句子:“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
11、要用“弯”? 引导学生明白:“弯”“拉”“紧”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为什么不用“一步一步”往上爬,而用“一脚一脚”往上爬? 引导学生明白:因为爬山虎不像动物用脚交替行走,而是用脚巴住墙,然后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不断地长出新脚,不断地往高处爬。因此,在课文里用“一脚一脚”往上爬。 (5)请大家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自读、抽读、齐读) (6)请同学们用“触、变、巴、拉、贴”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说一说爬山虎的脚怎样爬墙。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样
12、爬墙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 5 会怎么样呢?请自学第5自然段,找出答案。 5、自主探究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的变化。 板书:变化 萎了 灰色 (2)讨论:爬山虎的脚与墙是怎样的关系? (3)朗读第5自然段。 四、总结提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什么? 2、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学到了这么多有关爬山虎的知识呢? 引导学生明白: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此,作者进行了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作者细心观察,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13、儿空隙。”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等等。由于作者连续观察,所以才会发现原先直的细丝,后来变弯了。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才会发现“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发现没有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3、课堂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 填空:爬山虎的脚( )着墙以后,( )住墙,把嫩茎( )一把,使茎紧( )在墙上,就这样,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 ),把叶子铺得很均匀。 五、(多媒体课件)观看爬山虎的录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嫩 红 嫩 绿 爬山虎的叶子 绿得新鲜 看着舒服 一顺朝下 铺得均匀 作业设计:
14、 6 小练笔,写一则观察日记 。要求:选择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一文是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的一篇名作。课前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说代讲为主的教学自控方式,想达到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上台指说爬山虎的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使学生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爬山虎脚的样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从一开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学生思维比较踊跃,举手发言比较积极。与达成教学目标有一定距离,教学内容安排有点多。 在课堂上,我充分运用媒体,提出了课前设计的环节: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完成填
15、空练习,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子?从学生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学生都能够找到有关语句读出来。教学在顺利进行。“谁能上台指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爬山虎吗?”我的问题紧接着提了出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后,我就请了三位同学上台指说。真没想到,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的联系中出现了问题:第一个同学说的还可以,但指图不明确;第二个上来支支吾吾,指图介绍时分不清茎和柄。第三位同学非常完整地、较好地向大家指图介绍了爬山虎的脚。此时,我才意识到深入文本,高于学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虽然整堂课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也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但同时
16、也暴露出了学生对个别内容的不完全理解,说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过高估计。试想,如果教学中没有安排这个环节,我会以为所有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都已经完全掌握了,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花费时间了,而结果却恰恰相反。通过这个环节,也使我反思了学生“指图介绍爬山虎的脚”一题比较生疏的原因: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 学生对植物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较少。如:什么是植物的茎?植物的叶柄长在什么位置?个别学生根本就不清楚。对于这一点,课前我没有了解清楚,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7 学生没有弄清楚爬山虎的“脚”与“细丝”的关系。如果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就不难发现:爬山虎的脚就是在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枝状
17、的六七根细丝。“小圆片”只不过是爬山虎在生长过程中,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的变化。 教师在备课中,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估计过高。因为爬山虎这种植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比较常见,我以为学生对爬山虎比较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没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多揣摩,而通过实践证明,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根基所在,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 【二上改进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体会新词意思。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
18、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一、揭题,感知 1、揭题,读题。学习“虎”的笔顺。 2、直观感知爬山虎。课件显示图片,学生欣赏,可以边欣赏边说与图片相关的话。 二、初学,梳理 1、初读全文,读准生字的音,体会新词的意思。 2、读读典型的生字和新词。并交流“叠”的书写特点。 均匀 嫩茎 叶柄 蛟龙 重叠 空隙 痕迹 逐渐 3、说说此时心中的爬山虎。(图片感知和文本阅读之后,一定会对爬山虎产生新的感受。) 8 4、听或跟录音朗读,思考: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几个方面? 5、讨论: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几个方面? 三、细究,感悟 1、叶圣陶爷爷是如何经过自己长期细
19、致地观察,通过自己形象逼真的描写,来介绍爬山虎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2、学习句子:“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随机讨论:你认为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3:学习句子:“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随机讨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爬山虎叶子还独特”在哪里?) 4、过渡:哦!怪不得“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5、阅读了上面这些恰切真实的文字、逼真形象的描写,让我们对作者叶圣陶爷爷产生了油然的敬意,为什么呢? 6、齐读第二自然段。
20、7、试背第二自然段。(机动) 四、作业,延伸 1、作业: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 2、实样观察爬山虎。可以在自家周围、居民小区、公园等地方仔细观察爬山虎。 【二次教学实施】 一、揭题,感知导语: 1、 1、揭题,读题。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2、学习“虎”的笔顺。 3、直观感知爬山虎。课件显示图片,学生欣赏,可以边欣赏边说与图片相 9 关的话。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1、初读全文,读准生字的音,体会新词的意思。 2、读读典型的生字和新词。并交流“叠”的书写特点。 均匀 嫩茎 叶柄 蛟龙 重叠 空隙 痕迹 逐渐
21、 3、说说此时心中的爬山虎。 (图片感知和文本阅读之后,一定会对爬山虎产生新的感受。) 4、听或跟录音朗读,思考: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几个方面? 5、讨论: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几个方面? 三、细究,感悟 1、叶圣陶爷爷是如何经过自己长期细致地观察,通过自己形象逼真的描写,来介绍爬山虎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2、学习句子:“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随机讨论:你认为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3:学习句子:“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随机讨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爬山虎叶子还独特在哪里?) 4、过渡:哦!怪不得“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5、阅读了上面这些恰切真实的文字、逼真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之民主与法治
- 美容行业美发技术培训心得
- 教研工作推动学术进步
- 电力系统通信(完整版)资料
- 时尚行业美工工作总结
- 电子行业电子设备维护培训总结
- 2024年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届【首发】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
- 2025关于押运服务合同书的范本
- 2024年度天津市公共营养师之二级营养师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 土木工程课程设计38281
- 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
- 液压爬模作业指导书
- 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 开封办公楼顶发光字制作预算单
- 遗传分析的一个基本原理是DNA的物理距离和遗传距离方面...
-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流程图
- 德龙自卸车合格证扫描件(原图)
- 初一英语单词辨音专项练习(共4页)
- 塔式起重机检查表(共18页)
- 河北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