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名病名主穴配穴用法内科高血压涌泉、百会、曲池、足三里、悬钟头痛头晕:风池、大椎;健忘失眠:神门、肾俞;肢麻:外关。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15次1疗程。脑动脉硬化足三里、悬钟头痛头晕:风池、大椎;肢麻:外关。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中风后遗症(1) 百会、天窗、肩与、曲池、足三里;(2) 百会、承灵、曲鬓、悬钟、阳陵泉软瘫:气海、肝俞、脾俞硬瘫:中脘、巨阙、肝俞口角歪斜:地仓、颊车肢麻: 隐白、神庭温和灸:每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两组主穴交替使用.头痛通天、悬钟、太冲、痛点.合谷、太阴、阳陵泉、涌泉.温和灸:每穴灸15-3
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一疗程.冠心病内关、心俞、膻中、厥阴俞、曲泽.天突、中脘、神堂、鸠尾.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2次,10次1疗程。低血压百会、足三里.心慌: 心俞、内关.头晕易疲劳: 关元、气诲;直立性低血压: 中脘、脾俞、肝俞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15次1疗程。感冒大椎、肺病、风门、足三里鼻塞: 迎香发热: 曲池头痛: 太阳、印堂咳嗽: 天突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钟每日1次,3-6次一疗程支气管炎大椎、肺俞、膻中、天突急性: 风门、身柱慢性: 膏肓、脾俞、肾俞、足三里痰多: 丰隆、喘息: 定喘发热: 曲池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1-2次,10
3、次1疗程.肺结核肺俞、膻中、膏肓潮热盗汗: 阴郄、太溪喀血: 孔最遗精: 肾俞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疗程胃痛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上腹饱胀: 上脘、梁门恶心呕吐: 内关大便稀溏: 神阙、天枢消疫乏力: 关元发热: 曲池大便潜血: 隐白、肝俞胃酸过多: 阳陵泉、公孙、太冲、肝俞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10次1疗程内科胃下垂(1) 中脘、胃上、神阙(2) 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胃溃疡: 左侧华佗夹背压痛点(胸6-12棘突旁)十二指肠溃疡: 右侧华佗夹背压痛点(胸6-12棘突旁)温和灸或回旋灸:每次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溃疡性结肠炎(
4、1) 关元、神阙、足三里(2) 脾俞、肾俞、命门食欲差: 中脘、胃俞腹痛: 天枢、大肠俞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15次1疗程痢疾神阙、天枢、上巨虚、气海或关元发热: 曲池、合谷脓血便: 命门、三阴交便次多、水样便: 阴陵泉慢性: 关元、中脘、足三里、脾俞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每日2次5次1疗程,慢性者,每日1次,15次1疗程肝炎足三里、太冲、阳陵泉、肝俞慢性肝炎: 脾俞、三阴交乙肝: 脾俞、大椎、至阳、期门、中脘、气海、大椎黄疸: 胆俞便溏: 关元、阴陵泉温和灸:每穴灸10分,隔1日1次,7次1疗程阳痿中极、次寥、三阴交、命门、肾俞失眠心悸: 心俞、脾俞、神门惊悸失眠: 气
5、海、早泄: 次寥、大敦不射精: 曲泉、大敦、太冲、曲骨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泌尿系感染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尿道炎: 太冲、照海、次寥膀胱炎: 三阴交、神阙肾盂肾炎: 三焦俞、次寥、足三里反复发作: 气海发热: 外关、合谷温和灸:每穴15-20分,急性期每日2-3次;慢性期每日1次,7次1疗程.白血病大椎、膏育、四花、神阙、关元食欲差: 中脘、足三里脾大: 阿是穴贫血: 心俞、悬钟、血海出血: 天枢、三阴交、八寥、腰阳关隔姜灸:每穴20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糖尿病关元、气海、胰俞(既胃管下俞)、三焦俞、阳池、足三里、三阴交多饮: 肺俞多食消疫: 中脘、足三
6、里、胃俞多尿: 命门、肾俞、中极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2次,10次1疗程.失眠症百会、神门、安眠、三阴交头晕脑胀: 风池、印堂心烦多梦: 心俞、肾俞急燥焦虑: 太冲、阳陵泉顽固失眠: 涌泉、华佗夹背体质虚弱: 关元易惊醒: 足窍阳温和灸:每穴15-20分,每日1次,睡前施灸,5-7次1疗程.风湿性关节炎大椎、足三里、阴陵泉、阿是穴血沉快: 隔俞、阳陵泉急性期: 至阳、灵台、督脉上压痛点肩关节痛: 肩禺、肩寥肘关节痛: 曲池、手三里、少海腕关节痛:阳池、合谷、外关髋关节痛: 环跳、风市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内科类风湿性关节炎大杼、曲池、血海、大椎至腰俞
7、段可参照风湿性关节炎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外科冻疮局部阿是穴为主、气海、膈俞、血海腰膝酸软: 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少食乏力: 脾俞、胃俞、足三里大蒜捣烂,敷患处,隔蒜灸,每穴反复5次.前列腺炎中极、关元、会阴、气海急性: 三阴交、阳陵泉、复溜慢性: 肾俞、足三里、太溪、大敦遗精: 精宫、命门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欠,10次1疗程痔疮长强、承山、二白、陶道、患处合谷、太阴、阳陵泉、涌泉温和灸:每穴15-30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风疹曲池、血海奇痒: 风池、膈俞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6次1疗程.湿疹(1) 大椎、曲池、血海、患部(
8、2) 膈俞、委中、三阴交(两组换用)剧烈刺痒: 风池、阴陵泉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神经性皮炎曲池、血海、患部痒甚: 阴陵泉、三阴交血虚: 隔俞、足三里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痤疮合谷、曲池、内庭、阳白、四白生疮、便秘: 阴陵泉、天枢支向月经不调生疮:血海、三阴交雀啄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妇科月经不调关元、血海、三阴交月经先期: 归来、中极月经后期: 气海、足三里月经先后不定期: 行间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痛经地机、关元、三阴交疼痛按拒按: 合谷、中极乳房胀痛: 归来、太冲腹痛喜按: 肾俞
9、、气海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闭经关元、归来、三阴交腰膝酸软: 脾俞、肾俞、足三里情志抑郁、易怒: 太冲、肝俞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崩漏隐白、大敦、关元、三阴交血紫有块:血海、太冲身倦无力: 百会、气海血虚:膈俞、脾俞腰膝腿软: 肾俞、太溪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带下病隐白、气海、带脉、次白带清稀: 脾俞、命门、足三里带下黄稠: 阴陵泉、行间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产后少乳乳根、膻中、少泽乳房肿痛: 期门、太冲体质虚弱: 气海、足三里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次,5次1疗程.妇科不
10、孕症关元、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月经量少、色淡: 气海、膈俞经前乳房胀痛: 内关、太冲形体肥胖: 丰隆、阴陵泉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7次1疗程.胎位不正至阴、隐白、三阴交每穴温和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灸至胎位转正为止.绝经前后肾俞、心俞、三阴交、脾俞五心烦热: 太溪、然谷浮肿便溏肢冷: 关元、命门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品名:高级纯艾条(汉医)3年陈艾绒热敏灸条。两端有封口,艾绒质量更透明。贷真价实。厂家授权专卖精选3年陈高级艾绒制作内附说明书规格:18200mm数量:10支/盒0.3kg主要成份:陈年艾叶等.适用:温经散寒驱风,行气
11、活络,活血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用于风,寒,湿痹痛,痿症,虚寒咳喘,泄泻,胃脘冷痛,遗精,阳痿等.使用方法:将灸条点燃,对准穴位,以感觉温热舒适,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灸二十至三十分钟为宜,或遵医嘱使用.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本店铺为汉医艾条系列产品,淘宝唯一授权店铺,请大家放心购买。1、美体灸:肥胖症除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主要是饮食过多,摄入高蛋白,高脂肪及高糖类食物,并缺乏运动而引起体内热能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形成脂肪堆积而发胖。中医认为, 过食甘肥厚腻,贪图安逸或情绪不畅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产生水 湿痰浊内停,流溢肌肤,蓄积于皮里膜外而肥胖。部分肥胖者可出现肺泡换气受限综合证,糖尿
12、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女性可伴月经不调,闭经和不孕等病发症。艾灸取穴:主穴取三焦俞,阳池;配穴取大椎、命门、三阴交、地机。用法:艾灶隔姜片灸,每次每穴灸5-6壮,每天1次, 30次1个疗程。方义:三焦俞、阳池有疏利三焦的作用,合三阴交、地机健牌利湿;大椎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益气补虚;命门滋阳补肾,诸穴合用健脾补肾、化痰利混以达减肥健身之目的。 2、美容灸: (1)面部皮肤皱纹: 引起面部皱纹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多种慢 性疾病,内分泌功能障碍及皮肤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皮肤张力弹性纤维减少,皮脂腺减弱,皮下脂肪减少,局部组织缺氧均能产生加重皱纹。中医认为,皱纹发生是与禀赋不足,
13、脾胃虚弱,劳神过度导致的营养不足,精血衰少,皮肤失于濡养,促使平表而产生皱纹。 艾灸取穴:百会、阳白、印堂、额修、下关、黔风、扶突、 隔俞、肾俞、神阙、阿是穴。 用法:艾垃隔姜(或附片)灸:每次选5-6穴,各灸5-6壮, 每日1次。30次1个疗程。 方义:阿是穴及邻近穴位可疏远局部经络气血,除皱纹;百会益气升阳;隔俞养血活血化疾;肾俞补益精化血;神阙补益脾胃,培元固本。 (2)黄褐斑: 黄褐斑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机体性激素和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其他如某些药物和疾病,以及日晒等外界物理因素刺激、也可使本病发生或加重。中医认为: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脾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面,以及虚火
14、温浊薰蒸颜面致生褐斑。 艾灸耳又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褐斑局部。 用法:艾炷无瘢痕灸:在褐斑区灸3-7壮,以局部皮肤温热 舒适,皮肤红晕为度,隔日l次, 7次l疗程。 方义:褐斑局部及临近穴位有疏远气血,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郁,理气化;带桂男子;脾俞、肾俞调补脾肾,清热除湿;气海益气补肾,调理冲任;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三阴交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太溪滋肾清虚火调冲任。 (3)雀斑: 雀斑除遗传因素外,是一种光损伤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肾水不足,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博,肌肤失于荣润而成雀
15、斑。 艾灸取穴: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阴交。 用法:艾条温 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 次。10次l个疗程。 方义:在斑局部疏远经络气血,桂风散热除斑;大椎、曲 池、疏风清热,行气活血;三阴交补肝脾胃,凉血活血。 3、保健灸法: 保健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 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 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 益寿的目的。 (1)、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月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 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16、.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 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 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 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 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古人有关元主 诸虚百才员。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 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采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药物 (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 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
17、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 意孕妇忌用。 (3)、灸气;每穴: 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具有培补 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腹泻、遗尿、阳痪、遗精、月经不 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 生之地也.常采用艾灶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关元。 (4)、灸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 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灸之 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脱张力,兴奋网 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腰痛,精少早哀,诸虚百才员 等。对肾虚腰痛、遗精、阳痪、早
18、泄、遗尿、哮喘等有防治作 用。可选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足三里。 (5)、灸膏育俞穴: 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有调 整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的功效。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孪, 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 及一切血证。可选用艾灶元疲痕灸或艾条温和灸。 (6)、灸风门穴: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脱经穴,为足太阳膀脱经 与督脉交会穴,又称、热府,是风邪出入之门户。具有宜肺解表, 疏散风邪,调整气机的功效。灸之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 量。主治一切风证,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风、面瘫等。 可选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0-30分钟,每日l次,每月灸10次。在 感冒流行季节,每日施灸l 次,连灸7-10次。 (7)、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 会,具有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灸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