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课题 燕子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时间: 备课人: 备课组长: 主管行政: 1、能准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1能使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准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3.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教 学 准 备熟练地朗读课文。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
2、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准确
3、、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个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个段,归纳段意。 四、实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
4、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
5、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很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
6、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能够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个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个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7、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
8、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个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外形 活泼机灵 板书: 燕子 赶来 飞行 轻、快 休息 音符教 学 反 思第2课:课题 古诗两首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时间: 2014.2 备课人:_ 备课组长: 主管行政 教 学 目 标、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准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9、等词、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 学 重 难 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教 学 准 备预习课文,读三次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二、检查预习、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抽读。、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
10、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交流汇报、句: 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朗读。、交流汇报、句: 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思考: 这两句采用了什
11、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四、深情朗读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二、解题、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春日即在春天里。三、初读,初通诗意 、自读全诗,再抽读。、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交流: 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12、。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一时:形容时间很短。新:新鲜、奇丽。、由词意思考: 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 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很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使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句。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指导朗读、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四、再读,感悟诗境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
13、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五、指导朗读、背诵教 学 反 思第3课:课题荷花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时间: 2014.2 备课人:_ 备课组长: 主管行政: 教 学 目 标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水平。训练学生的观察水平,发展学生的想象水平,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 学 重 难 点1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2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
14、难点。教 学 准 备预习课文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相关荷花的知识。)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理解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
15、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
16、?(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相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
17、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
18、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
19、,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刚开的白荷花()。 全开的白荷花()。 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个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
20、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教 学 反 思第4课:课题珍珠泉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时间: 2014.2 备课人:_ 备课组长: 主管行政: 教 学 目 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21、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教 学 重 难 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 学 准 备预习课文,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新课:你们见过泉水吗?谁知道泉水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二、范读课文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2、学生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读一读。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1、自由读,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第二段(24);第三段(56)。2、指导学生分段朗读。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主
22、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2、读第二段(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个句子中能够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句)(3)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第四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3、读第三段(1)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五、总结、扩展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体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
23、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教 学 反 思课题园地一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时间: 2014.2 备课人:_ 备课组长: 主管行政: 教 学 目 标、以家乡景物为内容实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积累量词和成语。会准确使用一些量词。 、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 学 重 难 点、以家乡景物为内容实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
24、富的想象。教 学 准 备、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教 学 过 程口语交际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很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认真听别人讲,能够补充,能够提问题。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五、布置在
25、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三课时习作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协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
26、说的,或者存有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二、修改习作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四、宽带网 、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抄写在采蜜本上。 、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一、我的发现 、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如:“大小、多少、东西、来往”等。二、日积月累 、我会填。 自己尝试填一填。 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27、。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读读背背。 自由读成语。 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等。 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多样读。 背诵教 学 反 思第5课:课题翠鸟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时间: 2014.2 备课人:_ 备课组长: 主管行政: 教 学 目 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 学会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实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8、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 学 重 难 点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 学 准 备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媒体播放百鸟争鸣的情景)同学们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呢?为什么?今天我们再来理解一位新的朋友翠鸟,瞧,这就是翠鸟(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过渡: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你们专注的目光里,老师感觉到你一定很喜欢翠鸟。你们还想更多的了解翠鸟吗?那么就拿出那篇介绍
29、翠鸟的文章读一读吧。)二、自读自研 习文识字 1、要求:(1)、读准生字。把课文读准确、流利。(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哪些特点?2、集体交流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wi gn2.认读词语:浅绿 衬衫 疾飞 等待 逃脱 锐利 蹬开 一眨眼 腹部 饲养3.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二、 读文作画 欣赏翠鸟1、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2、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再次展示翠鸟图)你们喜欢这只美丽的翠鸟吗?翠鸟的外形中你认为最美的是哪一部分
30、?为什么?(根据学生的问答,教师相机点拔,结合上下文理解“鲜艳”、“小巧玲珑”的意思,理解橄榄色、翠绿色、赤褐色。)3、(多媒体课件展示没涂色的翠鸟),老师画了一只翠鸟不过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好。再指名学生一面操作一面给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背上:浅绿色的外衣腹部:赤褐色的衬衫4、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5、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份人对鸟的喜爱之情吗?再读第一自然段6、这么美丽的翠鸟,想把它的形象留在脑海吗?那就背背你想的句子。四、迁移习法 模仿习作仿
31、照第一小节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第二课时一、 回顾旧知 复习导入 填空题:它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_,绣满了_。背上的羽毛像_。腹部的羽毛像_。它小巧玲珑,一双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的嘴。二、 品读课文 理解翠鸟1、翠鸟不但漂亮,而且机灵,擅长捕鱼。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块去看看。学生默读下文,要求找翠鸟捕鱼本领高的句子。2、交流,请学生读出自己找到的句子再讨论:最能证明翠鸟捕鱼本领高的是哪个句子?讨论中教师随机点拔,主要注意以下几处:动作敏捷:(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结合课后句子比较重点理解“贴”和“疾”。(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
32、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3)、“翠鸟噔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结合课后句子在离与蹬,像箭一样飞出去中感受。(4)、“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专心机警: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锐利的眼睛:抓住“悄悄”“露”“即使还是”体会。并理
33、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再结合翠鸟的外形和它的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所以目光锐利。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所以能在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交流中结合自己的理解,相对应指导好这些说明翠鸟捕鱼本领高的句子。3、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高巧的捕鱼本领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说说为什么?抓住“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4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四自然段的第2 6 句理解“陡峭”,明确鸟的生活习性。 继而导读:于是,我们只能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5、
34、实行爱鸟、护鸟教育。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6、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的美好形象留在记忆中,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三、赞美翠鸟 升华情感翠鸟的( )真( )!( )。四、课外延伸,自选作业1、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2、请你以“我喜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3、搜集鸟儿的资料与同学交板书 外形:颜色鲜艳 小巧玲珑翠鸟 疾飞一眨眼喜 欢 动作: 蹬开像箭一样 叼起贴着只有还教 学 反 思第6课:课题燕子专列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时间: 2014.2 备课人:_ 备课组长: 主管行政:
35、教 学 目 标1、理解“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准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教 学 重 难 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教 学 准 备预习课文教 学 过 程一、联系旧识,导入新课1、请学生说说第一课中小燕子留给我们的印象。2、是啊,小燕子是那样的活泼机灵,每年都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很多生机。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小燕子相关的课文-燕子专列,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
36、子,不添字,不漏字;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读音欧(u)洲(zhu) 瑞(ri)士 启(q)程 特殊(sh) 气温骤(zhu)降 长途跋(b)涉(she) 濒(bn)临死亡 覆(f)盖 车厢(xing) 麻烦(fn) 贝蒂(di) 皑(i)皑白雪 3、检查读词语专列 舒适 空调 列车 成千上万 疲劳 风雪 饥寒交迫 温暖 政府 纷纷 救护 友情 致谢4、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词句 ,感受“麻烦”1、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什么麻烦?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2、交流并出示句子: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
37、子从南方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时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3、再读句子,想想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燕子有那几方面的麻烦,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4、交流反馈,指导朗读麻烦一冷: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气温骤降什么意思?是一天之内气温降了十几度二十几度还是十天之内呢?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天气寒冷,引导朗读句子麻烦二累:长途跋涉 非常疲劳什么是长途跋涉?燕子们长途跋涉一路上要飞过那些地方?燕子这个路是多么辛苦,多么艰难啊!谁能读出燕子的劳累。引导朗读句子。麻烦三饿:饥寒交迫联系前文说
38、说燕子为什么找不到食物。是啊;燕子是又冷又饿,濒临死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濒临死亡的意思。此时的燕子处境是多么危险,朗读句子:这年春天 濒临死亡。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沉着.担心.着急)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次朗读。5、小结留疑:燕子在瑞士仅仅遇到麻烦吗?还遇到什么?四、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欧 洲 瑞 骤 涉 士疲2、说说生字:重点“骤”的识记与书写。3、书写生字,每个写3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填空: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 )。当地( ),( ),( )。燕子经过( ),已经( ),再加上找不到食物( ),( )。指名说,感情齐读2、导入燕子在瑞士境内
39、仅仅是遇到麻烦吗?还遇到了什么?二、研读课文,感受“博爱”1、瑞士人民是怎样救护这群又冷又累又饿,濒临死亡的燕子的呢?自由读课文,找到让你感动的句子。好好读读。2、重点交流: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他们送到火车站。“呼吁”什么意思,瑞士政府怎样呼吁才会打动居民的心,让他们立即行动起来。指名说,相机引导学生明白主要抓“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和“政府要求人民怎么做”。同桌互相呼吁-,代表上台呼吁。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料峭的春寒是一种怎样的春寒呢?能从这句话中读懂吗?还能够从文中的哪些词
40、句读懂料峭的春寒是非常非常冷的?这么冷的天我们最想干什么?可瑞士居民们听到消息后,还是走出家门,冒着-,顶着-,踏着-,四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带着你的体会好好朗读这句话。纷纷是什么意思?在这么多人中会有哪些人去寻找燕子呢?(引导学生从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去说)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带着你的体会好好朗读这句话。是呀,为了寻找冻僵的燕子,瑞士居民们个个不辞辛苦,不畏艰难,不怕严寒地寻找燕子,到那么多的地方仔细地寻找着。再次朗读句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几十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那她在乎的是什么?谁能读出贝蒂对寒冷、对自己被冻的
41、不在乎。你觉得她怎么在乎这些小生命的。仔细看图观察她的神情、动作,想想她好象在说些什么?此时此刻你想对小贝蒂说些什么?们得救了。它们坐上了专列。列车开动了-引读最后自然段,三、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燕子专列仅仅载的是成千上万只获救的燕子吗?它还载着人类的-友情,载着人类对燕子们的-爱。是爱让我们和动物和谐共处,是爱让我们尊重生命,是爱创造燕子专列。2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呼吁-“朋友,请爱护动物,爱护所有的生灵,尊重所有的生命,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舒 启 殊 政 踏 救 载2、摘录你喜欢的好词句。3、誉写想对贝蒂说的话.五、板书设计燕子专列 政府燕子 救护 居民 (麻
42、烦) 贝蒂教 学 反 思第7课: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时间: 2014.2 备课人:_ 备课组长: 主管行政: 教 学 目 标1、理解“郁、澈”等9个宇,学会“林、郁”等个字。准确读写“山谷、森林”等词语。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乱砍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教 学 重 难 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联系生适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 学 准 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读一个故事,题目
43、就叫(出示: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齐读课题3、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山谷里,早先有过一个这样的小村庄。出示: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长远,空气清新甜润。指名读,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村庄?(美丽、干净、可爱、风景如画)板书:美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你觉得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会是什么样的?(善良、淳朴、幸福)4、现在小村庄又变成什么样了吗?出示: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指名读,怎么样了?(什么都没有了,很凄凉;荒芜人烟;消失了) 板书:消失 那么生活在小村庄里的人呢?(被洪水冲走了、卷走了;不知所踪3
44、、究竟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呢?究竟在这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二、自由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请学生朗读课文指名读并正音。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咆哮、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三、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小结: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真令人痛心,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探究这个问题。四、书写指导 郁 葱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填空: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 )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 ),村前河水( ),天空( ),空气( )。2、现在小村庄
45、又变成什么样了吗?出示: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指名读,怎么样了?(什么都没有了,很凄凉;荒芜人烟;消失了) 板书:消失那么生活在小村庄里的人呢?(被洪水冲走了、卷走了;不知所踪)3、究竟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呢?究竟在这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二、学习课文1、究竟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A、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生:人们很随意地把
46、树木砍下来,也没有再去种,所以山坡上有了很多裸露的土地。谁家:说明是任何一户人家。只要是这个小村庄里的、随便哪户人家都能够上山去砍树盖房、造犁。拎:为什么不用“拿、提”?因为“拎”显得很随意。从“拎”这个词能够看出人们打心底里觉得砍树无所谓。也许他们觉得山上的树那么多根本砍不完;他们根本没觉得这有什么关系,也根本想不到树木的减少会带来整个村庄的毁灭。裸露:没有东西遮盖,全部露在外面。指名读:谁想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我们一起来读读。B、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持续减少,裸露的土地持续扩大生:因为树木持续减少,所以洪水来了的时候挡不住,小村庄才会被冲走。一年年,一代代:说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47、也说明老一辈是这样做的,到了儿子这个辈还是这样做,到了孙子,甚至孙子的孩子、孙子的孙子都是这样在做的。人们没有意识到树木的减少。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省略号:说明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树木还在减少;说明裸露的土地仍然在扩大,一刻没有停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他们砍下的树木变成了什么?一起读出示: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些树木还会变成什么?(桌子、椅子)师:总来说之,家里该有的工具、家具都有了。课文里有个词叫应有尽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师:还有大量的树木既没有变成家具,也没有变成工具,而是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
48、失在天空了。柴烟:谁能告诉我什么叫柴烟?(烧了柴后冒出的烟)如果说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那么至少这些东西还算有用。不过把树木砍了当作没有什么大用处的柴来烧,看着这柴烟消失在天空,你有什么感觉?生:太不值得了;太可惜了;很痛心师:多么让人痛心啊!学到这儿,你对那里的人们又有了什么新的印象吗?觉得他们怎么样?(愚昧无知;没有环保意识;只贪图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后果目光短浅) 再次读读这句话。C、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不过,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生:雨下得很大,而且一直不停,造成了洪水泛滥,冲走了小村庄。师:从这些带点的词语里你看出了什么? 生:雨下得很大,一直下个不停;雨下得很疯狂。师:大雨带来了什么样的洪水?(咆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博物馆展示设计调研报告
- 汽车线束可行性报告
- 2024-2025年中国防火封堵材料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供应链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B型超声波诊断仪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中国热敏型传真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2025年中国(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禽检疫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宫颈扩张棒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光源发生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混合型颈椎病课件
- 国家安全教育教案分享
- 2024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
- 电动车维护与保养操作手册
- 2024年广西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陶艺课程课件
- 10.1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苹果电脑macOS效率手册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阅读总24篇(附答案)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相关法律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