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层气脱氧制 CNG/LNG 技术进展曾健,郑珩,陈耀壮,马磊(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 610225)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煤层气利用现状,并回顾了煤层气分离提浓技术 开发情况。在比较多种煤层气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了先脱氧后 分离的必要性。本文介绍了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三种煤层气脱氧 工艺,提出了以耐硫催化脱氧技术为核心的 “煤层气脱氧制 CNG/LNG” 技术方案。关键词 :煤层气,脱氧,提浓, CNG,LNG1 前言煤层气是煤层中吸附的伴生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全世界煤层气储量巨大,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的统计资料结果
2、 1,全球煤层 气资源量可达270万亿m3, 90%分布在12个主要产煤国,其中俄罗斯、加拿 大、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煤层气资源量均超过10万亿m3。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是第三大煤层气储量国。据 2005 年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全国埋深 2000M以浅的煤层气总资源量为 36.81万亿Nm32,与陆上常规天然气相当。煤层气是一种优质资源与能源,可作为城市民用燃料、车用燃气、发电燃 料、工业燃料和化工原料。只要技术手段到位,不同甲烷浓度的煤层气都可得 到有效利用。煤层气资源的利用领域见图 1。预计到2020年,我国大中型城市燃气使用率可达8590%,小城镇可达45%,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
3、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2.7%增长到10%以上,年消费量达到18002100亿Nm3。我国天然气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供需缺口很大。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液化天然气(LNG )进口量达936万吨估计(约合130亿Nm3), 2011年的LNG进口量有望增加到 1200万吨。作为天然气的重要补充,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抽排的煤层气主要是采煤过程中由动采区和采空区产生的混合煤 层气,其中掺进了大量空气,甲烷浓度变化范围较大,集中在3080%之间,俗称为煤矿瓦斯”。我国每年因采煤向大气中排放的煤层气折合纯甲烷达到 200亿Nm3以上,而目前的利用率不足 10%,造成了极
4、大的资源浪费。其次, 甲烷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24倍,它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能力是二氧化碳 的7倍。我国煤矿排放的甲烷占全球采煤排放甲烷总量的35%以上,这使我国面临着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常温常压下,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在515%之间,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爆炸极限将迅速扩大。煤层气因混有空气,在管输或者分离浓缩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大大制约其回收利用。目前国内煤层气仅有少量用于发 电,或就近作为民用燃料。要实现煤层气安全、有效的回收与利用,首要解决 的技术瓶颈是煤层气脱氧。将中等甲烷浓度的含氧煤层气,先进行脱氧净化处 理,再经变压吸附或深冷法提纯,可制得CNG或LNG。相对于煤层
5、气发电,这条工艺路线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也是目前最具市场前景的煤层气高效利用方式。2 煤层气分离技术研究进展国外煤矿开采多采用先采气后采煤的方式,通过地面钻井预抽煤层气,得 到的煤层气甲烷含量高,一般可直接输入天然气管道。因此,国外对含氧煤层 气的分离研究集中在低氧含量(v 2%)煤层气,分离方法包括溶剂吸收、低温 分离、 PSA 分离、膜分离等技术。高氧含量煤层气分离的相关研究较少,目前 还没有工业化的报道。中国是目前对含氧煤层气分离研究最深入的国家,按技术路线划分,可分 为两类:含氧煤层气直接分离和先脱氧后分离。2.1 直接分离目前,含氧煤层气直接分离技术包括变压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和含氧煤
6、 层气直接液化技术。2.1.1变压吸附技术变压吸附(PSA)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气体分离提纯 方法,利用不同气体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不同达到分离的效果。矿井抽放 煤层气各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活性排序为H2VN2VCH4、COVCO2VH2O、有机物等。由于 CH4 和 N2 的吸附性非常接近,从矿井抽放煤层气中分离提纯CH4难度特别大 3 。1983 年,西南化工研究院在河南焦作矿务局建立了一套采用变 压吸附法分离煤矿瓦斯中甲烷的示范装置,该技术以活性炭为吸附剂,采用常 规的Skarstrom循环步骤,能够将瓦斯中甲烷的浓度从 30.4%提高到63.9%;增 加置换步骤,可使
7、瓦斯中甲烷的浓度提高到93.0%以上4。但含氧煤层气分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2.1.2膜分离技术 薄膜分离法具有不发生相态变化、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气体 各组分对薄膜的渗透能力不同,其渗透量与各组分的渗透系数、渗透膜的面积 以及膜两侧的气体组分的分压差有关,在分离中会造成产品气的损失。而且甲 烷爆炸极限随着压力增高急剧扩大,进一步凸显该技术的安全问题。2.1.3含氧煤层气直接液化技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北京赞成国际投资公司和阳煤集团合作,开展了含氧煤层气低温液化分离实验研究,并建立了中试装置。其原理是采用双 级精馏技术,先将气体混合物冷凝为液体,然后再按
8、各组分蒸发温度的不同将 它们分离,先分离甲烷和氧气,再分离氮气和其它成分,可直接制得LNG5 。虽然该方法的甲烷收率较高,但煤矿排出的瓦斯气氧含量波动范围较大,在分 离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该方法的安全性还有待国家权威部门进行综 合评价。综上所述,以上三种含氧煤层气直接分离工艺的技术安全性均有待进一步 评估,暂不适合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煤层气分离净化。要实现含氧煤层气资源 的有效利用,先脱除其中的氧气再进行后续的分离处理,将是一个更为安全、 可靠的方案。2.2 先脱氧后分离针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的特点,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提出了“煤层气脱氧制CNG/LNG ”技术方案。该方案的思路是:结合成熟的
9、气体分离工艺以降低技术 风险,而将研究重点放在“煤层气脱氧工艺与催化剂”这一关键技术难点上。 在技术路线的设计上,将脱氧放在第一个环节,脱氧后的气体再经脱水、脱 碳、脱氮等净化工艺,最后提浓甲烷,制得 CNG 或 LNG 。3 煤层气脱氧技术研究与开发进展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自 2002 年起,开展煤层气脱氧工艺与催化剂系列化研 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发明了焦炭法脱氧、贵金属催化剂催化脱氧、非 贵金属耐硫型催化剂催化脱氧三种工艺。3.1 焦炭法脱氧 焦炭法脱氧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煤层气中氧与焦炭的反应,以及同时发 生的甲烷与氧的反应,达到脱氧目的。主反应如下:C + 02 C02 C02 +
10、C 2C0 CH4+2O2 CO2+2H2O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约 70%的氧气是与焦炭反应,因此甲烷的损失较小。其 次此方法还提高了产品气的碳含量,特别适用于煤层气制甲醇工艺。该方法的 缺点在于要消耗焦炭资源,焦炭的成本约为整个运行费用的50%左右。焦炭法 脱氧需要加焦出渣,劳动强度大,粉尘污染重,目前难以实现自控操作。3.2 贵金属催化剂催化脱氧 贵金属催化脱氧是在一定温度下,利用煤层气中的氧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 与甲烷发生反应,达到脱氧目的。主反应:CH4+2O2f CO2+2H2O该脱氧方法的优点在于催化剂活性较强,脱氧后气体中氧基本被除尽,工 艺操作简便,便于自动控制,且脱氧反应温度较低,
11、设备简单。该方法不足之 处在于催化剂价格昂贵,脱氧成本高。另外,贵金属催化剂耐硫性差,在脱氧 前需对原料气进行脱硫处理,这也进一步增大了该工艺的运行成本。上述两种脱氧工艺均能将煤层气中的氧含量脱至 0.5%以下,满足安全分离 的要求。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不利于工业化推广。3.3 耐硫型催化剂催化脱氧近年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重点研究了耐硫型催化剂催化脱氧工艺。2006 年,西南院立项“煤层气净化富集组合技术开发”,获得了“十一五”国 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工程支持。 2008 年,“瓦斯脱氧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四 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支持。耐硫型催化剂催化脱氧工艺是在常压和一定温度条件下,将
12、煤层气通过催 化剂床层,利用甲烷与氧催化燃烧反应,达到脱氧目的。其反应方程式与贵金 属催化剂催化脱氧基本相同,主反应为:CH4+2O2 CO2+2H2O该工艺开发的重大创新是研制成功耐硫型煤层气脱氧专用催化剂。该催化 剂经过了小试、批样生产和中试试用,完全满足煤层气脱氧工艺要求。该催化 剂的突出优势是具有一定的耐硫性,而一般煤矿煤层气含硫量约为1050mg/Nm3,所以此方法可以省去预脱硫工序,节省脱硫费用。此外,此工艺操 作简便,设备简单,便于自动化控制。与焦炭法相比,该方法省却了水洗过 程,因而没有含硫废水的排放,是一种清洁生产工艺流程。该工艺的创新之处还在于提出了多段脱氧流程,显著提高了
13、该工艺的脱氧 处理能力,并有效降低全流程的能耗。脱氧工艺操作温度一般控制在400700 r,而甲烷与氧反应是强放热反应,每消耗1%的氧气,反应热所引起的床层绝热温升约90110C。在实际操作中,将脱氧气部分循环与原料煤层气混 合,调节进入反应器气体的含氧量,从而达到控制反应温度的目的。利用多段 循环脱氧流程,可以将该工艺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氧含量313%的煤层气。此方法虽然会造成部分甲烷气的损失,但反应后高温气体的热量可以通过 废热锅炉加以回收利用,产生的蒸气可用来推动透平压缩机,而压缩机电耗占 整个脱氧处理成本的 50%左右,因而该工艺是一种节能、运行费用低的脱氧工 -f-p 乙。西南化工研究设
14、计院在煤层气脱氧 -净化富集技术领域已申请 8项发明专 利,其中4项已获授权,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2009年,该技术开发通过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课题验收。2010年,“煤层气耐硫催化脱氧技术开发”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4含氧煤层气脱氧制CNG或LNG技术方案集成耐硫型催化脱氧与脱水、脱碳、氮甲烷分离等技术,采用先脱氧后分 离的工艺路线,可将含氧煤层气制成 CNG或LNG。4.1煤层气脱氧制CNG技术方案含氧煤层气制CNG工艺路线为:煤矿瓦斯 脱氧分离、提 一压缩|CNG图2含氧煤层气脱氧-提浓甲烷制CNG路线(1) 脱氧脱氧选用西南院自主研发的耐硫型催化剂催化脱氧工艺
15、,将煤矿瓦斯通过 催化床层,利用氧与甲烷的反应,将氧含量脱至0.2%以下,达到后续工序的安全要求。界外来的混合煤层气进入原料气气柜,增压后与部分脱氧循环气混 合,经预热后进入反应器,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甲烷与氧在催化剂床层内反 应生成CO2和H2O。高温脱氧气进入预热器与反应原料气经热交换后,再经废 热锅炉产生蒸汽回收热量,冷却后进入气柜。为控制脱氧反应的温度,即控制 进入反应器前原料气的氧含量,让一部分脱氧气经加压循环与原料气混合,以 调节进入反应器之前气体的含氧量,从而达到控制反应温度的目的。(2) 分离提浓采用MDEA脱碳、分子筛脱水以及低温脱氮等成熟可靠的气体净化手段, 完成脱氧气的分
16、离提浓,并制得 CNG。通过以上工序,可将甲烷提浓到 98%以 上, CO2含量控制在 50ppm(v/v)以下,H2S含量小于 4ppm(v/v),水含量小于 1ppm,各项指标均满足CNG产品标准的规定。4.2煤层气脱氧制LNG技术方案含氧煤层气制LNG工艺流程为:煤矿瓦斯一脱氧一净化一提浓液|Lng图3含氧煤层气脱氧-提浓甲烷制LNG路线煤层气脱氧以及脱氧气的净化处理均与煤层气脱氧制 CNG技术方案一致。 将经过脱水脱碳等净化处理的产品气,通过深冷分离,可直接制得 LNG产品。 5结论中国每年因采煤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甲烷,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和严 重的资源浪费。煤层气由于混有氧气而存在着爆炸隐患,因此,煤层气脱氧技 术成为制约煤层气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瓶颈。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成功开发出 煤层气耐硫型催化剂催化脱氧技术,解决了煤层气安全利用的关键技术,并集 成脱碳、脱水及气体分离等单元技术,开发了煤层气制CNG/LNG成套技术,推动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进程,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方针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要 求。参考文献1 严绪朝,郝鸿毅等.国外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其技术水平2 孙茂远,范志强.中国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企业对外担保协议样式版B版
- 2024年专业护坡施工承包协议样式
- 2024仓库场地租赁合同标准范本
- 2024年度租赁合同-(仓库)3篇
- 上海市崇明区九校联考(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2024年城市快餐外送与食材采购协议范本版B版
- 佳木斯大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专业项目代理合同样本总汇
- 房产中介服务协议(2024版)7篇
- 2024年包干制建筑协议模板版
-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内部有什么》课件
- 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
- 酒店业食品安全
- 2024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附答案(共80题)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网络安全技术作业指导书
- 2024年信息网络工程分包劳务合同
- 2024年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MOOC 电子线路设计、测试与实验(一)-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