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第二炼钢厂顶底复吹转炉工艺生产实践_第1页
太钢第二炼钢厂顶底复吹转炉工艺生产实践_第2页
太钢第二炼钢厂顶底复吹转炉工艺生产实践_第3页
太钢第二炼钢厂顶底复吹转炉工艺生产实践_第4页
太钢第二炼钢厂顶底复吹转炉工艺生产实践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钢第二炼钢厂顶底复吹转炉工艺生产实践 发表日期:2007-3-14阅读次数:328 摘要:太钢第二炼钢厂通过引进钢铁研究总院的“长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将2号、3 号顶吹氧气转炉改造为顶底复吹转炉。总结阐述了改造后复吹转炉终点碳氧积、脱磷、脱碳、造 渣和吹炼等各项工艺的研究。 关键词:顶底复吹 转炉 工艺研究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第二炼钢厂有3座转炉,其中2号、3号转炉冶炼碳 钢,原设计公称容量为50t顶吹氧气转炉,是 1970年从奥地利引进投产的,2000年将其岀钢量 扩容为80t。2004年,引进钢铁研究总院的“长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将顶吹氧气转炉改 造为顶

2、底复吹转炉。 1顶底复合吹炼转炉主要工艺技术指标 1.1复吹转炉终点碳氧积 2005年对Q235A HP345、T5IOL、45钢等钢种进行了 68炉碳氧积的测定, 表明:在终点w(C) 为0.07 %,温度为1669C的条件下,碳氧浓度积为0.00277。顶底复吹转炉终点碳氧关系见图1。 B)顶收转护垮盒確尢* 从图1中看岀,随着转炉终点C含量的降低,终点溶解氧含量升高,特别是w(C)低于0.05 %, 溶解氧升高明显,因此在生产高碳钢时应控制终点C含量。使C含量控制在规格上限,降低溶解 氧含量,提高钢液纯净度。 1.2复吹转炉脱磷研究 1.2.1复吹转炉吹炼终点渣中,FeO含量、碱度同磷分

3、配比的关系 由于复吹终点渣中FeO含量明显降低,熔池相对平稳,致使脱磷困难,磷分配比低,仅为46.75。 2005年,通过工艺摸索,提高转炉造渣工艺,转炉成品P含量降低,磷分配比明显提高,达到了 76. 44。取样分析渣中 FeO含量、碱度同磷分配比的关系,结果见图2、图3。 10O 打 7.00l,L0013.no 15 tM1i| 92分Ctt畫S is 肝显此空I 鷺二 L - ; - - r - 一,;A J -: -rl- _ _ 2 r5 皿 tS w if 加!S r# 93进關问瞬井配比写炉離琥度关系 FeO 从图2,图3中看岀,随着渣中 FeO含量的增加,磷分配比呈上升趋势,

4、说明随着渣中 含量的增加,脱磷率增加。炉渣碱度在24范围内,脱磷能力随炉渣碱度提高而提高。 1.2.2复吹转炉吹炼终点温度同磷分配比的关系 通过研究转炉终点温度同磷分配比得岀,在转炉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磷分配比呈上升趋势, 说明复吹转炉低温有利于脱磷。终点温度同磷分配比的关系见图4。 roatastttLRp: mHnKz:T?im4 禺餾s 3WEG*,谨必冶 炼过程加红泥球,提高渣中FeQ促进脱磷反应进行;针对P要求低的钢种,吹氧采用高拉补吹 工艺。此外,低磷钢岀钢后钢包中加改性剂,降低渣的氧化性,提高碱度,有效地防止回磷。 1.3复吹转炉脱碳研究 冶炼过程中,由于供氧强度的不同会影响吹炼的

5、平稳。吹炼前期,因熔池温度不均匀,化渣不良,炉渣粘度高,当熔池高速脱碳时易发生泡沫渣喷溅。吹炼中期随熔池脱碳速度增加,钢渣 乳化形成泡沫渣,大量飞溅产生的铁滴进入炉渣中。 在脱碳前期,由于铁滴中C含量较高,对渣中 FeO还原非常充分,渣中 FeO含量降低,CaO 含量升高,造成炉渣返干,严重时会发生金属喷溅,造成粘枪、粘炉口等故障。控制氧枪高度减 少渣中铁滴的喷洒量是抑制返干的主要手段。而采用底吹大流量搅拌,促进熔池温度均匀和钢渣 反应平衡,提高成渣速度是抑制前期喷溅的重要手段。 5。 不能取过程渣样,只能取转炉终点渣样进行分析,见图 由于第二炼钢厂转炉没有副枪, ma TFe、FeO含量与终

6、点碳关系 从图5中看岀,随着转炉终点 转炉顶枪枪位和底吹流量,调整渣中 1.4复吹转炉脱硫研究 C含量的降低,渣中 TFe含量呈上升趋势,因此,要合理控制 TFe含量,以控制终点 C含量。 sms J. y 196井M比写炉aHA关嘉 从图6中可知,炉渣碱度在 24范围内,复吹转炉脱硫能力随炉渣碱度提高而增加,炉渣与 钢水间硫分配比大致波动在38之间。复吹转炉渣中FeO含量低,钢水氧化性较顶吹弱,脱硫 效果比顶吹好。同时底吹加强了熔池的搅拌,脱硫动力学条件好,脱硫效果增加。 1.5复吹转炉造渣工艺研究 复吹转炉吹炼初期吹炼过程较为平稳,炉渣易返干,喷溅较少,炉渣对炉衬的化学侵蚀较轻, 但容易造

7、成炉底上涨。 通过现场跟踪、分析,最后确定复吹转炉造渣工艺为:采用石灰、轻烧白云石和镁球等造渣, 单渣法操作。碱度控制:初渣R=1.82.8,终渣R=3.03.2。同时过程中使用红泥球造渣,增加过程中渣中FeO含量,促进脱磷反应进行。 1.6复吹转炉冶炼工艺研究 转炉的装入量、 冶炼时间、氧耗之间的关系见图 7,图8。 通过对转炉冶炼过程进行跟踪分析, I UM9 1 050 I XM) j?3 9( 鳩卸 強 铀 飾 9 警吹炼制度为:氧压控制在0.78MPa0.8MPa,氧气流量控制在 17800m3/h18000m3/h ; 调整顶枪枪位,保证渣钢间充分乳化,增加钢渣反应面积,枪位较顶吹

8、时提高100 mm 1.7确定底部供气制度 根据转炉所炼钢种要求N含量不同,同时考虑降低转炉吨钢氩耗,通过调整底吹模式、改变 2、Ar切换时间,保证了复吹效果,降低了吨钢氩耗。表1不同钢种使用的底吹模式。 200 mm。 表1复吹工艺底吹供气强度 供气模式 原终点w(C)/% 前期供气(N2)强度 /(Nm3/(t - min) 后期供气(Ar)强度 /(Nm3/(t - min) 生产钢 A 0.25 0.03 0.04 Q235A等高、中碳钢 2结论 一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第二炼钢厂顶底复吹转炉的主要技术指标明显好于顶吹氧气转炉。 0.00277。 转炉脱磷率大幅度提高,从2005年6月份

9、开始提高并稳定在75%以上。 复吹转炉吨钢氩耗由2005年1月份的0.86Nm3/t,下半年下降为 0.50Nm3/t。 石灰消耗由2004年下半年的57.54kg/t 降低为2005年的53.53kg/t 。 氧枪枪龄由2004年的55次提高到2005年的160次。 复吹转炉炉龄:2号炉炉龄为10241炉,复吹炉数为 9940炉,复吹率为97.06 %; 3号炉 9172炉,复吹炉数为8893炉,复吹率为 96.96 % (1)2005年第二炼钢厂复吹转炉终点碳氧积达到 (3) (4) (5) (6) 炉龄为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

10、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