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深圳)有限公司新建厂房一期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1页
机械(深圳)有限公司新建厂房一期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2页
机械(深圳)有限公司新建厂房一期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3页
机械(深圳)有限公司新建厂房一期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4页
机械(深圳)有限公司新建厂房一期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 基本说明 第二节 主要编制依据: 第三节 支模层概况 第四节 现有运输条件及作业保护条件 第二章模板设计 第一节 材料准备 第二节 2.2 超高楼面板支模 第三节 梁的支模 第四节 支顶安装 第五节 大跨度梁的支顶 第六节 模板系统构造及安装的技术措施 第三章模板安装 第一节 安装顺序 第二节 安装工艺及质量要求 第三节 模板系统构造及安装的技术措施 第四章模板拆除 第五章计算书: 第一节 80MM0 X 800MM X 7.5M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第二节600 X 600柱4M模板设计计算书 第三节 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模支撑计算书 第四节 梁模板门式脚手架支撑计算书

2、第六章模板安装、拆除的安全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基本说明 工程名称: * 有限公司深圳 * 区新建工场建设第一期工程; 兴建单位: * 化工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建筑面积约 9098m2 , * 工程采用高支模。 * 工场总高度为: 19.5 米,共三层,层高分别为: 7.5 米、6.0 米、 6.0 米;最大梁 截面:350mm x 1400mm,跨度为:10m;柱最大截面:500mm x 500mm,高度为 5.82m ;板最大厚度为:150mm,跨度为8.0m。 第二节主要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002)

3、 建筑施工和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00)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J 5)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 17) 工程设计图上级的有关文件及标准等 第三节支模层概况 综合上述建筑情况,本方案以最大柱截面 500mm x 500mm ,高度5.82m ;梁最大截面:350mm x 1400mm,跨度8m板面高度5.82.0m进行验算。 1.3、混凝土的输送方法 砼的浇筑采用砼泵管输送,柱的浇筑利用安装好的脚手架作为工作面,楼面砼的浇筑由O 轴向O,采用THB125-37型汽车泵机泵送。8轴进行,砼的浇筑宽度取5米,

4、砼量为:115m3 在砼浇筑前,对模板及支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砼。 在砼浇筑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及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 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第四节现有运输条件及作业保护条件 周转料的运输机具采用汽车吊、钢井架进行运输,外脚手架采用全钢管由地面起搭设开 始,距离外墙边线 0.25 米,立管间距 1.6 米,平桥宽度 1.6 米,平桥高度 1.8 米;外脚手 架搭设总高度不同单位 17.2m24m。 第二章模板设计 第一节材料准备 80 x 80木枋、18厚大夹板、$ 48钢管支顶、扣件、门架支顶(二、三层使用)交叉杆 (剪刀撑)、连结

5、杆、水平拉杆、直边板拉水、可调上托、可调下托、脱模剂。 第二节 2.2超高楼面板支模 楼板模板采用 18mm 厚 1830 x 915mm 优质建筑大夹板,梁侧模板采用 18mm 夹板,梁 底模板采用18mm夹板。楼板厚度为120mm ,龙骨采用80 x 80mm300mm,跨度控制在 1200mm内,主龙骨采用80 x 80mm,跨度(即支撑间距)控制在915mm内,首层采用6m $ 48x 3.5 钢管,上下加顶托进行梁、板模板支撑。主梁为 1000mm 和跨度方向 600mm; 次梁为 1200mm 和梁跨度 600mm 板底为 900mmx 1200mm 间距。二、三层支撑采用门式 架

6、,由标准架 2 个、 1/2 架组合,并在门式架(上)架可调支托调整至合适高度。 第三节梁的支模 1. 梁侧模板用 18 厚建筑夹板,梁底模板用 18 厚建筑夹板,梁侧压脚以及梁侧支撑(俗 称斜拉水)用短钢管支顶,用钢管夹锁紧,斜支撑间距为400,水平角度不大于 45。 2. 梁模板截面在 400 x 1400mm内,次龙骨采用 80 x 80300mm ,主龙骨采用80 x 600mm 内。 80mm1 条,放在钢管式门式架的顶托上,跨度(即门式架钢管间距)在 梁两侧立杆 1000mm 。 3. 梁模板截面为250 x 1000mm的梁两侧立杆间距 1200mm,梁距间距600mm,梁底 龙

7、骨采用48钢管,钢管跨长为1000mm,间距400mm ,钢管上顺底模跨度方向钉 三排木枋。跨度(即门式架间距)在 600mm 内。二、三层 6m 层高支撑采用门式架, 由标准架 2 个、 1 上下加顶托安装板; 2 个+1/2 个标准架安装,并在门式架(上)加 可调支托调整至合适高度; 7.5m 高度梁板采用 6m 长钢管,上下加顶托进行安装。 4. 矩形截面的受力木枋应竖向放置。 5. 模板支撑体系用料质量要求。 1)支撑用多功能门式脚手架配件,有交叉支撑、驳心、锁臂、可调支托以及钢管等, 对折曲变形、严重锈蚀,配套不全的不能应用。 2)所有木板、木枋的规格尺寸应保证,废烂、檐边、疤节、严

8、重扭曲开裂的不能用 在受力部位。 第四节支顶安装 在多功能满堂脚手架加平水钢管(048 x 3),用扣件与水平拉杆连结,水平拉杆顶紧 墙柱边。门架之间彩剪刀撑连接,高度 4.5 米内用三道纵横水平拉杆, 高度 4.5 米以上, 每 增高 1.2 米应相应加设一道0 48 钢管水平拉杆,水平拉杆两边顶紧柱子,纵横水平拉结。 另设置剪刀撑纵横连结间距为6000。梁跨大于4米时,模板按全跨的0.3%。起拱,梁截面高 度w 900mm的用一道$ 12穿芯螺栓沿梁中水平设置,水平间距700mm;梁截面高度为 1400mm的用两道$ 12穿芯螺栓沿梁高分寸等距设置,水平间距700mm ,螺栓用塑料套管 保

9、护,以便拆除后再使用。 第五节大跨度梁的支顶 超过 8 米的梁独立进行支顶,不跟随楼面模板一同拆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 进行拆除。本模板支顶设计适用于泵送混凝土连续浇筑情况使用。 第六节模板系统构造及安装的技术措施 1. 满足于模板支撑系统防跑模变形(压脚、支撑、对拉螺栓) 、刚度、稳定性(水平拉 杆、大交叉支撑、借助构件支顶等)要求的构造措施。 2. 支撑基础,模板安装与钢筋安装的程序(大截面的梁或其他无法用架空绑扎梁钢筋的 特殊位置),模板与梁模板的拼接(一般采用楼面模板盖梁侧模板) ,模起拱,模板 安装按质量标准等;支撑所受力的地基按设计要求浇筑地面基层砼(150 厚),待有

10、一定强度后再立支顶进行高支模安装。 3.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 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 采用楼面模板盖梁侧模板,且比梁侧模板凹入 23mm。 5. 有较大的集中重或施工荷载的支点应选择在门式架支顶上,或另加支撑增强。 6. 支撑宜采用先弹墨线后搭设的方法,保证沿在一直线上。 7. 每步门架均设不少于一度钢管纵横水平连杆,与竖向混凝土结构箍(顶紧)牢。 8钢管剪刀撑应在支撑外侧和支撑排距每排w 6m设置,剪刀撑宽度 46m,角度在 4560,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9. 可调节底座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底座螺杆长度的 1/2。且不大于 5

11、00mm。 10. 模板需按规范的要求刷脱模剂,模板的拼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要求和标准应符 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 )的规定。 11. 模板(高支撑)体系施工中由施工员加强对班组的施工过程进行管理、质量检查员参 加有量化的验收。 12. 高支模体第安装完成后,施工班组报请项目部验收,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 检查员、安全员组成组收小组进行初检,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复检。 第三章 模板安装 第一节安装顺序 地基处理T钢管立杆位置弹线T钢管安装T水平拉杆T剪刀撑T在可调上托上安放木枋 T钉主梁底板T梁旁板T安装斜支撑T次梁木枋底模安装T次梁侧模安装及加

12、固T楼板木 枋、模板安装T楼面垃圾清理,申请验收T梁、板钢筋安装、验收T梁板砼浇筑。 第二节安装工艺及质量要求 一、梁板安装工艺 1. 在楼面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在柱子上定出水平线,安装柱模板。 2. 梁底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顶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 大于及等于 4 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 跨度的3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支顶在楼层高度 4.5米以下时,应设扫地杆,水平杆距离w1.8m,剪刀撑每增加1.5 米应相应加设一道048钢管水平拉杆。 4. 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斜支撑等。梁侧模板制

13、作高度根据梁高及楼 板模板碰边或压边来确定。 5. 楼面模板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代龙,支顶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6. 通线调节楼面支顶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7. 铺楼面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牢。 8. 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二、安装质量要求 1. 模板及其支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就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2. 木枋、木模板、材质应符合规范的有关标准,表面顺直无弯曲、扭转、平面几何尺寸 的截面尺寸符合的施工要求。 3. 可调上托在使用时,其端头必须紧贴木枋。可调上托在钢管

14、支撑内必须保持有一半的 长度。 4. 拆卸较大跨度的梁下支模系统时,各个体的拆卸体系应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展开。跨 度在 8 米以上的连续梁及框架梁、悬挑梁的支模体系,必须在其强度等级达到100% 设计值,才可拆除。 5.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按现行规范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节模板系统构造及安装的技术措施 1. 满足于模板支撑系统防跑模变形(压脚、支撑对拉螺栓) 、刚度、稳定性(水平拉杆、 大交叉支撑、借助构件支顶等)要求的构造措施。 2. 支撑基础,模板安装与钢筋安装的程序(大截面的梁或其他无法用架空绑扎梁钢筋的 特殊位置),楼板模板与梁模板的拼装(一般采用用楼面模板盖梁模板) ,模板起供, 模板

15、安装的质量标准等。 3.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 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 梁侧模板采用80 x 80mm木枋作龙骨,直边板压脚,直边板25mm450斜支撑。 5. 一般采用楼面模板盖梁侧模板,且比梁侧模板凹入23mm。 4. 有较大集中重或施工荷载的支点应选择在门式架支顶上,或另加支撑增强。 5. 支撑宜采用先弹墨线后搭设的方法,保证沿在一直线上。 6. 每步门均设不少于一度钢管纵横水平连杆,与竖向混凝土结构箍(顶紧)牢。 9钢管剪刀撑应在建筑物支撑外侧及内间 10m设置,剪刀撑宽度 48m,角度在 4560,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1

16、0. 可调节底座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底座螺杆长度的1/2。可调支托螺杆伸出长度不应 超过支托长度的 2/3。 11. 门架组装超过 5 个支架高的,必须加强上下(驳心与臂必须设置) 、纵横(除钢管 扫地杆外,每榀门架两侧均设管水平拉杆) 、交叉(双钢管剪刀撑)的联系构造,门 架接头上下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垂直度控制在O.3%o,且w 15mm。 12. 首层支撑当直接支承在砼面上,并做好排水措施,设置扫地杆。 13. 模板需按规范的要求扫胶模剂,模板的拼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要求和质量标 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204 2002)的规定。 14. 跨度大于 4m 的梁、

17、板结构的模板要设置 3% L 起拱。 15. 模板(高支撑)体系完成后由施工员组织班组、质量检查员参加系统、全面的验收。 16. 边梁、电梯进周边的模板必须加强支撑,注意保护边角位置的混凝土质量。 17. 变形缝的梁按大梁支撑间距支顶,如有需要可再局部加密支顶的间距。 18. 梁支座,梁与柱、梁与梁相交处的支撑应认真检查,保证各支顶紧密、合理不遗漏 如有需要可再局部加密支顶的间距。 第四章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间和拆除顺序: 1. 模板拆除,侧模拆除应保证混凝土边角不受损坏方可进行;而水平模板及支撑则由施 工员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试压报告,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204 200

18、2 )表431规定,所发出的指令后执行。 2.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部荷载的承重能力,否则不能拆除该层楼板支撑,或采取合理 措施增设支撑(架) 。 3. 模板(高支撑)的拆除顺序为: 1) 2) 拆除顺序:先装的后拆,后装先拆,先拆非承重梁板,后拆承重梁板。 模板拆除:先拆板模、次梁模支撑t拆除板模及次梁模模板t支撑模板运离现场 t拆除主梁从中间支撑往两端施工t边拆边进行支撑回顶(其间距1.5m2.0m)。 第五章 计算书: 第一节 80mm0 x 800mm x 7.5m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800mm , B 方向对拉螺栓 1 道,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19、H=800mm ,H 方向对拉螺栓 1 道,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7500mm ,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300mm 。 柱箍采用 80 x 80mm木方。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 80mm,高度80mm。 B 方向竖楞 4 根, H 方向竖楞 4 根。 800 239 240 240 800 239 240 240 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 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24.000kN/m3 ; t 新浇混

20、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 时(表示无资料 )取 200/(T+15) ,取 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20.000C;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3.0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40.54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40.00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 3.000kN/m2 。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

21、梁计算,计算如下 15.66kN/m A B 240 240 240 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 0.30m。 荷载计算值 q = 1.2x40.000 x0.300+1.4x 3.000 x 0.300=15.66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 W = 30.00 X 1.80 X 1.80/6 = 16.20cm3 ; I = 30.00 X 1.80 X 1.80 X 1.80/12 = 14.58cm4 ; 1. 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N

22、/mm2) ; M 面板的最大弯距 (N.mm) ;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 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 (kN/m) ; 经计算得到 M = 0.100X(1.2X 12.000+1.4X0.900)X0.240X0.240=0.090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90X1000X 1000/16200=5.568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2. 抗剪计算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X (1.2X 12.000+1.4X 0.900)X 0

23、.240=2.255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X2255.0/(2X 300.000X 18.000)=0.62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X 12.000X 2404/(100X 6000X 145800)=0.308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240.0/250,满足要求 ! 四、竖楞木方的计算 竖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12.53kN/m A B 30

24、0 300 竖楞木方计算简图 300 竖楞木方的计算宽度取 BH 两方向最大间距 0.240m。 荷载计算值 q = 1.2 X 40.000 X 0.240+1.4 X 3.000 X 0.240=12.528kN/m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计算公式如下 : 均布荷载 q = 3.758/0.300=12.528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 X 12.528X 0.30X 0.30=0.113kN.m 最大剪力 Q=0.6X 0.300X 12.528=2.255kN 最大支座力 N=1.1 X 0.300X 12.

25、528=4.134kN 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 W = 8.00X8.00X8.00/6 = 85.33cm3; I = 8.00X8.00X8.00X8.00/12 = 341.33cm4; 1. 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13X 106/85333.3=1.32N/mm2 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13.0N/mm2, 满足要求 ! 2. 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X 2255/(2X 80X 80)=0.529N/mm2 截面

26、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 3. 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X10.440X 300.04/(100X 9500.00X 3413333.5)=0.018mm 最大挠度小于 300.0/250,满足要求 ! 五、B 方向柱箍的计算 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P: P = (1.2 40X.00+1.4 3X.00) 0X.240 X0.300 = 3.76kN B 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1.88kN 3.76kN 3.76kN 1.88kN A B 510 510 H 柱箍计算简图 0.433 0.204 H 柱箍弯矩图 (kN.

27、m) 0.000 0.120 H 柱箍变形图 (mm) 4.28 4.28 1.36 1.36 0.52 0.52 0.52 0.52 1.36 1.36 4.28 4.28 H 柱箍剪力图 (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433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8.552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1mm H 柱箍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W = 8.00 X 8.00 X 8.00/6 = 85.33cm3 ; I = 8.00 X 8.00 X 8.00 X 8.00/12 = 341.33cm4 ; (1) H 柱箍抗

28、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433X106/85333.3=5.07N/mm2 H 柱箍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13.0N/mm2, 满足要求 ! (2) H 柱箍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X 4275/(2 X 80X 80)=1.00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H 柱箍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 (3) H 柱箍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1mm H 柱箍的最大挠度小于 510.0/250,满足要求 ! 八、 H 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 N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29、;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 对拉螺栓的直径 (mm): 12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 (mm): 10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A = 76.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kN): N = 12.92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kN): N = 8.552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 第二节600 X 600柱4m模板设计计算书 一、中小断面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断面长度 B=600mm ; 柱断面宽度 H=600mm ; 木方截面宽度 =80mm ; 木方截面高度 =80mm ; 木方间距 l=300mm, 胶合板截面

30、高度 =18mm 。 取柱断面长度和柱断面宽度中的较大者进行计算。 二、荷载标准值计算 :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 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正式中的较小值: 式中 丫 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 C );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m/h; 3 1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 3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85。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40.547kN/m2。 实际计

31、算中采用的新浇混凝土压力标准值F1=40kN/m2 。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3kN/m2 。 三、胶合板侧模验算 胶合板面板 (取长边 ),按三跨连续梁,跨度即为木方间距,计算如下 : 胶合板计算简图 (1) 侧模抗弯强度验算 : M=0.1ql2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 4X0.00+1.4 3X.00) 6X00.00/1000=31.320kN/m l木方间距 取l=300mm ; 经计算得 M=0.1 X 31.320 X (300.00/1000)2=0.282kN.m 胶合板截面抵抗矩W=b X h2/6=600 X (18)2/6=3240

32、0.00mm3 d = M/W=0.282X 106 /32400.000=8.700N/mm2 胶合板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5N/mm2,所以满足要求! (2) 侧模抗剪强度验算 : t =3V/2bh 其中 V 为剪力 : v = 0.6 qXl=0.6 (X1.2 4X0+1.4 X3) X600 X300/106=5.638kN 经计算得 t =3X 5.638X 103/(2X 600.000X 18.000)=0.783N/mm2 胶合板的计算抗剪强度不大于1.4N/mm2,所以满足要求! (3) 侧模挠度验算 : W=0.677qa4/(100EI)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33、 q=40X600/1000=24.000kN/m 侧模截面的转动惯量 I=bX h3/12=600.000X 18.0003/12=291600.000mm4; a木方间距,取a=300mm ; E弹性模量,取E=6000N/mm2 ; 经计算得 W=0.677 X 24.000X 300.0004/(100X 6000.00X 291600.00)=0.75mm 最大允许挠度 W=l/250=300/250=1.20mm 胶合板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 W, 所以满足要求 ! 四、木方验算 木方按简支梁计算,跨度近似取柱子边长a,支座反力即为螺栓(钢筋)对拉拉力,计算 如下: 木方计算简图

34、 (1) 木方抗弯强度验算 : M=qB2/8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 40.000+1.4 3000) 30O/1OOO=15.66OkN/m B截面长边,取B=600mm ; 经计算得 M=15.660 X (600/1000)2/8=0.705kN.m ; 木方截面抵抗矩 W=b X h2/6=80 X 802/6=85333.333mm3 ; d = M/W=0.705 X 106/85333.333=8.262N/mm2 ; 木方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3N/mm2,所以满足要求! (2) 木方抗剪强度验算 : t =3V/2bh 其中 V 为剪力 : v =0.5

35、 qXXB=0.5 X(1.2 4X0.000+1.4 3X.000) 3X00 X600/106=4.698kN 经计算得 t =3X 4.698X 103/(2X 80.000X 80.000)=1.101N/mm2 木方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3N/mm2,所以满足要求! (3) 木方挠度验算 : W=5qB4/(384EI) 其中q设计荷载(kN/m): q=40X300/1000=12.000kN.m I=b Xh3/12=80 X803/12=3413333.333mm4 B柱截面长边的长度,取B=600mm ; E弹性模量,取E=9000N/mm2 ; 经计算得 W=5X 12.00

36、0X 6004/(384 X 9000.00X3413333.33)=0.659mm 允许挠度 W=B/250=600/250=2.400mm 木方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 W, 所以满足要求 ! 第三节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模支撑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 4 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 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 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 技术 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 20.0米,基本

37、尺寸为:梁截面 B X D=400mm X 1400mm,梁支撑立 杆的横距(跨度方向)1=1.20米,立杆的步距 h=1.2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200001200 1400 400 600 6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X 3.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 荷载的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kN/m) : q1 = 25.000 1.X400 X0.400=14.000kN/m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m) : q2 =

38、 0.350 0X.400 X(2 X1.400+0.400)/0.400=1.120kN/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1.000+2.000) X 0.400X 0.400=0.480kN 均布荷载 q = 1.2X 14.000+1.2X 1.120=18.144kN/m 集中荷载 P = 1.4X 0.480=0.672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 W = 40.00X 1.80X1.80/6 = 21.60cm3; I = 40.

39、00 X 1.80 X 1.80 X 1.80/12 = 19.44cm4 ; 0.67kN 18.14kN/m B 133 133 133 计算简图 0.039 0.024 弯矩图 (kN.m) 1.55 1.50 0.92 0.34 0.34 0.92 1.50 1.55 剪力图 (kN) 0.000 0.026 变形图 (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917kN N2=3.048kN N3=3.048kN N4=0.917kN 最大弯矩 M = 0.038kN.m 最大变形 V = 0.0mm 2. 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38X

40、1000X 1000/21600=1.75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3. 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 ,取 15.00N/mm2; f f, 满足要求 ! T=3 X 1545.0/(2 X 400.000X 18.000)=0.322N/mm2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 ,满足要求 4. 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2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133.3/250,满足要求 ! 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 和,计算公式

41、如下 : 均布荷载 q = 3.048/0.400=7.619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 X 7.62X 0.40X 0.40=0.122kN.m 最大剪力 Q=0.6 X 0.400 X 7.619=1.829kN 最大支座力 N=1.1 X 0.400X 7.619=3.352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 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 W = 8.00X8.00X8.00/6 = 85.33cm3; I = 8.00X8.00X8.00X8.00/12 = 341.33cm4; 1) 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22X 106/

42、85333.3=1.43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 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X 1829/(2X 80X 80)=0.429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 3) 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X6.349X 400.04/(100X 9500.00X 3413333.5)=0.034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 400.0/250,满足要求 !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1. 梁

43、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0.92kN 3.05kN 3.05kN 0.92kN A B 600 6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272 0.076 支撑钢管弯矩图 (kN.m) 0.000 0.073 支撑钢管变形图 (mm) 3.773.77 0.19 0.19 0.73 0.73 0.73 0.73 0.19 0.19 3.773.77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272kN.m 最大变形 vmax=0.073mm 最大支座力 Qmax=7.549kN 抗弯计算强度 f=0

44、.272 X 106/5080.0=53.64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205.0N/mm2, 满足要求 !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2.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55kN 7.55kN 7.55kN 7.55kN 7.55kN 7.55kN 7.55kN 7.55kN 7.55kN 7.55kN A B 1200 1200 12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2.416 2.214 支撑钢管弯矩图 (kN.m) 0.606 9.942 支撑钢管变形图 (mm) 9

45、.56 9.56 7.55 7.55 5.54 5.54 2.01 2.01 0.00 0.00 7.55 7.55 2.01 2.01 5.54 5.54 9.56 9.56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2.416kN.m 最大变形 vmax=9.942mm 最大支座力 Qmax=24.660kN 抗弯计算强度 f=2.416X106/5080.0=475.54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大于205.0N/mm2,不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大于1200.0/150或10mm,不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

46、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 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 R 取最大支座反力, R=24.66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 时,试验表明 :单扣件在 12kN 的荷载下会滑动 ,其抗 滑承载力可取 8.0kN ; 双扣件在 20kN 的荷载下会滑动 ,其抗滑承载力可取 12.0kN。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24.6

47、6kN (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1.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 = 1.2 X 0.149X 20.000=3.574kN N = 24.660+3.574=28.234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00N/mm2 ;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48、k1uh (1) l0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1 取值为 1.167;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5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00m; 公式 的计算结果: =198.5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 公式的计算结果:=77.10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 (3)计算 l0 = k1k2(h+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2 取值为 1.092; 公式(3)的计算结果: = 93.58N/

49、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f, 满足要求 ! 表 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 步距 h(m) h w 0.9 0.9h 1.2 1.2h 1.5 1.5h 2.1 k1 1.163 1.167 1.185 1.243 表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1.35 1.0 1.0141.0261.0391.0421.0541.0611.0811.092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1.0221

50、.0311.0391.0471.0561.0641.072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1.0151.0241.0311.0391.0471.0551.0621.079 1.097 1.114 1.132 h+2a 或 u1h(m) 1.62 1.0 1.0071.0141.0211.0291.0361.0431.0511.0561.074 1.090 1.106 1.123 1.80 1.0 1.0071.0141.0201.0261.0331.0401.0461.052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51、1.0121.0181.0241.0301.0351.0421.048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1.0121.0181.0221.0291.0351.0391.044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0071.0101.0161.0201.0271.0321.0371.0421.057 1.070 1.081 1.094 2.70 1.0 1.0071.0101.0161.0201.0271.0321.0371.0421.053 1.066 1.078 1.091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

52、计和使用安全 六、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1) 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2)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3)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 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 立杆步距的设计: 1) 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2) 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 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3) 高支撑架步距以 0.

53、9-1.5m 为宜,不宜超过 1.5m。 3. 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1) 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2) 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 4-6 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 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 1/3; 3) 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 设置,四周和中部每 10-15m 设竖向 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4) 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 剪刀撑的设计: 1)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2) 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

54、格的大小,每隔10-15m 设置。 5. 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1) 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2) 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 200mm; 3) 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 12kN时,可用双扣件; 大于 12kN 时应用顶托方式。 6.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1)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2)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3)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 45-60N.m ,钢管不能

55、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4) 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 施工使用的要求: 1) 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 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2)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 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3) 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第四节梁模板门式脚手架支撑计算书 1.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00) 。 2. 计算的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6.0 米,门架型号采用 MF1217 ,钢

56、材采用 Q235。 3. 搭设尺寸为:门架的宽度 b = 1.22 米,门架的高度 h0 = 1.93米,步距 1.95米,跨距 l = 1.83 米。 4. 门架 h1 = 1.54 米, h2 = 0.08 米, b1 = 0.75 米。 5. 门架立杆采用27.2X 1.9mm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48.0X 3.5mm钢管。 6. 每榀门架之间的距离 0.60m,梁底木方距离 200mm。 7. 梁底木方截面宽度 80mm,高度80mm。 8. 梁顶托采用80 x 80mm木方。 1 立杆; 2立杆加强杆; 3横杆; 4横杆加强杆 图 1 计算门架的几何尺寸图 图 2 模板支架示意图 一

57、、梁底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简支梁计算。 1. 荷载的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m) : q1 = 25.500 1.x400 x0.300=10.710kN/m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m) : q2 = 0.340 0 x.300 x(2 x1.400+0.400)/0.400=0.816kN/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m) :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3 = 2.000 x 0.300=0.600kN/m 经计算得到,木方荷载计算值 Q = 1.2x(10.71+0.816)+1.4x0.600=14.671kN/m 2.

58、木方强度、挠度、抗剪计算 14.67kN/m A B 250 400 250 900 木方计算简图 0.000 0.770 木方弯矩图 (kN.m) 木方变形图 (mm) 0.000 2.902 2.93 2.93 2.93 2.93 木方剪力图 (kN)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 N1=2.934kN M= 0.770kN.m F= 2.934kN V= 2.902mm N2=2.934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 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 W = 8.00 X 8.00 X 8.00/6

59、 = 85.33cm3 ; I = 8.00 X 8.00 X 8.00 X 8.00/12 = 341.33cm4 ; 1) 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770X 106/85333.3=9.02K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 木方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X 2.93/(2X 80X 80)=0.69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 3) 木方挠度计算 考虑到门架宽度b=1.22m,顶托上放置木枋,其验算过程中,木枋挠度不能满

60、足 要求,所以将门架搭设作相应调整。 900mm。 A. 将两榀门架并在一起,左右错开各 300mm 搭设,立在梁两侧门架支撑间距为 B. 梁纵向门架支顶间距设计为600mm。 C. 顶托上木枋先顺梁两侧方向纵向放置。 木枋挠度计算: E=9000N/mm2 1=1/12 bh3= (1/12 )X 804=341.33 X 104mm Q=14.671KN/m A )按均布荷载计算木枋最大变形: W= (QbL3/384EI ) 8-(4 0.42)- 0.92+0.43 0.93 =(14.761 0X X3) -384 XX341.33) X(4 0.42 .92)+0.43 03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