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轴专题 03:压强 - 切割和叠加选择题(共 16 小题)1( 2018?南充二模) 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 甲 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 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 面的压力 F 甲、F 乙的关系是()AF 甲一定大于 F 乙BF 甲可能等于 F 乙CF 甲一定小于 F 乙DF 甲可能小于 F 乙【答案】 A 。 【解析】解:在两正方体右侧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p gh可知,对于甲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甲和 h 甲都不变,所以 p 甲不变,同理,乙正方
2、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p 乙也不变,因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现在相等,所以原来也相等。因为 p g,h p 甲 p 乙,甲 乙,所以 h 甲h 乙;所以甲的底面积乙的底面积,根据公式 FpS 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由上可知, A 正确, BCD 错误。2( 2019?佛山一模) 如图所示,由三块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拼成的正方体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 B 上方中央再放置一边长较大的正方体 A 若将 B 中间的长方体抽掉后, 正方体 A 对 B 压强的变化量为P1,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为 P2,则关于 P1与P2 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P1一定大于
3、P2BP1 一定等于 P2CP1 可能大于 P2DP1 一定小于 P2答案】 B 。解析】解:假设正方体 A 的重力 GA,由图可知:拼成正方体 B 的长方体的高相等,设为 h,所以,当 B 中间的长方体没有抽掉时,地面所受压强 pB当 B 中间的长方体抽掉后, AB正方体 A 对 B 压强 pA,;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变为 SB, B 的重力也减小为 GB,则:正方体 A 对 B 压强 pA, 地面所受压强 pB ) +();h,则正方体 B 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p gh不变,则: p1pA pAp2 pB pB() 由于拼成正方体 B 的长方体三块材质相同、高相等,设为所以 ; 所以, p1
4、 p2。3( 2018?杨浦区一模) 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密度小于乙的密度,且甲、乙对水平 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体积,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截 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m 甲、m 乙,截去部分的体积分别为 V 甲、V 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甲一定小于 m 乙B V 甲 可能小于 V 乙C m 甲可能等于 m 乙【答案】 D 。【解析】解:D V 甲一定大于 V 乙1)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p甲p 乙,即 甲gh 甲乙gh 乙, g,h甲、乙原来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 乙,甲 h 甲 g
5、乙 h 乙 g,因为 甲 乙 ,所以,正方体甲和乙的高(边长) : h 甲h 乙,由题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体积后:p 甲 p 乙,即: 甲h 甲剩g乙h 乙剩 g,由可得:甲h 甲 g甲h 甲剩 g乙h 乙 g乙h 乙剩 g,则 甲 h 甲切 g 乙 h 乙切 g ,所以, h 甲切 h 乙切,因为 h 甲h 乙,所以 S 甲 S 乙,所以,截去部分的体积分别为 V 甲 V 乙,故 B 错误, D 正确;2)由( 1)知, 甲 h甲切g乙h 乙切g,S 甲S乙,所以可得, 甲h 甲切 S甲乙h 乙切 S 乙,因为 mV Sh,所以, m 甲 m 乙故 AC 错误。4( 2018
6、?上海模拟) 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 剩余的压力相同, 则甲乙切去的质量 m 甲、m 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 )A 甲 乙,m 甲 m 乙B甲 乙,m 甲m 乙C 甲乙,m 甲 m 乙D甲乙, m 甲m 乙答案】 D 。gh,解析】解: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由图可知, h 甲 h 乙,所以, 甲乙; BC 错误;(2)由图知 S甲 S乙,在切割之前 p 甲p乙,所以由 FpS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 甲F乙,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G mg,所以,切割之前, m 甲 m 乙 当沿水
7、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F 甲剩F 乙剩,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 m 甲剩 m 乙剩 所以由可知,切去的质量 m 甲m 乙 ,故 D 正确, A 错误。5( 2019?德州二模) 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 ( 甲 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 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 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 如图所示, 则所截去的高度 h 甲、 h 乙 的关系是()Ah甲一定大于 h 乙 Ch 甲可能大于 h 乙 【答案】 A 。Bh甲一定小于 h 乙Dh 甲可能等于 h 乙解析】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8、 gL,p 甲 p 乙,因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所以, 甲gL 甲乙gL 乙,即 甲 L 甲乙 L 乙, 由 甲 乙可知, L 甲 L 乙 , 设截去的高度为 h,截去的部分的质量 mVSh L2h, 因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质量 m,则有: 甲L 甲2h甲乙L 乙2h 乙,由两式可得: L 甲h 甲L 乙 h 乙,由 L 甲 L 乙可知, h 甲 h 乙 。6( 2019?普陀区一模) 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从 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 甲和 F 乙的大小关系是(
9、 )AF甲一定小于 F 乙BF甲一定大于 F乙CF甲可能小于 F 乙DF甲可能大于 F 乙【答案】 B 。 【解析】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 FGmg Vg L3g, 又因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所以, 甲L 甲3g乙L 乙3g, 由图可知,甲、乙正方体的边长关系为L 甲 L 乙,则两者的密度关系为 甲乙,现从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且甲 乙,由 m V可知,剩余部分的质量关系为 m 甲剩 m 乙剩 , 由 F G mg 可得,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关系为F 甲 F 乙。7( 2019?嘉定区一模) 如图所
10、示,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对地面的压强p甲p 乙现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化量F甲和F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p 甲和 p 乙 关系正确的是()A F 甲 F 乙,p甲 p乙BF甲F乙,p甲 p 乙CF 甲F 乙,p甲 p乙DF甲F乙, p甲p 乙【答案】 D 。【解析】解:由图可知, h 甲h乙,S甲S 乙,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h,g所以,由 p 甲 p 乙可知: 甲 乙, 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后, 由 F G mg Vg 可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
11、压力变化量F 甲 F 乙 ,故 BC 错误;现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 甲和p 乙关系,由已知可知相同体积的甲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沿着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没有改变受力面积的情况下,剩余两物体体积仍然相等, 则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是相等的,所以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也是相等的; 在选择题中可以采用极限思维的方式, 即,甲、乙体积相同,我们可以认为把甲乙同时都全部切去也是符合切去相同体积的, 这时对地面压强都变为零,那么开始时p 甲 p 乙。所以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p 甲 p 乙;8( 2015?上海)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
12、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 余部分的高度均为 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和压力 F 甲、F 乙的关系是()Ap甲p 乙,F甲F乙Bp甲p 乙,F 甲F乙Cp甲p 乙,F 甲F乙Dp甲p 乙,F 甲F乙【答案】 B 。【解析】解: 切去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F 剩甲 F 剩乙所以 甲ghS 甲乙 ghS 乙所以 甲S甲乙S 乙F 甲F乙甲g(h甲切+h)S甲乙g(h 乙切+h)S乙【 甲 gh 甲切S 甲+甲ghS 甲】【 乙gh 乙切 S乙+乙 ghS 乙】甲gh 甲切 S 甲乙 gh 乙切 S 乙 代入 甲 S
13、甲 g( h 甲切 h 乙切 ) 代入因为 h 甲切 h 乙切所以 F 甲F 乙0即 F 甲F 乙;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乙的体积更小, 由 可知乙的密度更大,由 pgh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更大。9( 2019?上海) 如图 1 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 S( S 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如图 2 所示,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 S,关于此时甲、 乙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 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 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 乙,p甲p 乙Bp甲p 乙,p甲p
14、 乙Cp甲p 乙,p甲p 乙Dp甲p 乙,p甲p 乙【答案】 C。【解析】解: (1)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S(SS),甲乙压强相等,根据 FpS,可以判断甲对水平 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所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甲乙是长方体,当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 S,甲的受力面积减小,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乙的受力面积增大,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乙对水平地 面的压强减小,由于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旋转后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即 甲p 乙。(2)ppp 因为面积变化相同,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
15、力,所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于乙对地面 的压强变化量即 p 甲 p 乙。10(2019?长沙) 如图,水平面上放置了质地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甲 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为使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海按不同方法把甲乙两物体 分别切下一部分后,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下列切法可能达到目的是( )A 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B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C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D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答案】 B 。【解析】解: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根据柱体体积公式V Sh,分析可得
16、V 甲 V 乙,又因为甲乙质量相等,根据公式 可得 甲乙 。A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甲乙剩余部分质量仍相等,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 p ,因为 S甲 S乙,所以 p 甲p乙,故 A 不正确。B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因为甲 乙,根据公式 mV,所以切掉的部分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剩余部分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的总质量小于乙的总质量,甲的总重力小于乙的总重力, 甲对地面压力小于乙对地面压力, 而 S甲S乙,根据压强公式 p , 此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
17、强,故 B 正确。C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因为甲乙质量相等,所以甲V 甲乙V 乙,甲S甲h 甲乙S乙h 乙,因为 h 甲 h乙,所以 甲S 甲 乙S乙,设切掉的厚度为 h,则有 甲S 甲h 乙S乙h,即切掉的部分质量相等,所以该题实际与 A 相同,故 C 不正确。D 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剩余部分质量质量仍相等,因为甲乙,根据公式 V ,所以剩余部分体积 V 甲V 乙,因为 h甲h 乙,所以剩余部分底面积 S甲S 乙,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 的上方, 总质量相等, 总重力相等, 对地面压力相等, 根据压强公式 p ,因为 S甲 S乙,所以 p 甲p乙, 故 D 不正确。
18、11( 2007?嘉定区模拟) 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 知 甲 乙 丙。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丙三个正方体上部切去一块,使三个正方体的剩余部分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关系为( )A m 甲 m 乙 m 丙B m 甲 m 乙 m 丙Cm 甲 m 乙m 丙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 C。【解析】解: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g,hp g,h甲、乙、丙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p 乙 p 丙,甲h甲g乙h 乙g丙h 丙g, 甲 乙 丙,三正方体的高(边长) :h 甲h 乙h 丙, 由题知,截去一块后: p 甲p 乙 p丙, 即
19、: 甲h 甲g乙h 乙g丙 h 丙,g 由可得:甲h 甲 g甲h 甲g乙 h 乙 g乙 h 乙g丙h 丙g丙 h 丙,g 甲h甲g 乙h乙g丙h 丙g, 甲 乙 丙,甲h 甲g乙h 乙 g丙h 丙g,三正方体的边长:h 甲h 乙h 丙,三正方体底面积:s 甲 s 乙 s 丙, 由可得:甲h 甲s甲乙h乙s乙丙h 丙s丙,m V sh, m 甲 m 乙 m 丙。12( 2015 春 ?金牛区校级期中) 如图所示,圆柱体 A 和圆柱体 B 放在水平地面上。圆柱体 A 对地面的压强pA ,圆柱体 B 对地面的压强为 pB圆柱体 A 的密度为 A,圆柱体 B 的密度为 B圆柱体 A 的底面积为 SA,
20、圆柱体 B 的底面积为 SB柱体 A 的质量为 mA ,圆柱体 B 的质量为 mB圆柱体 A 的高度为 hA,圆柱体 B的高度为 hB已知: pA :pB6:5;A:B4:5;SA:SB5:8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两圆柱体的质量之比是mA:mB4:3B两圆柱体的高度之比是hA:hB 2:3C 如果将圆柱体 A 水平切去 hA,则两圆柱体对地面压强相等D如果从两个圆柱体上部各水平切去圆柱体 A 对地面的压强为 pA,圆柱体 B 对地面的压强为 pB 则pA: pB 4:5答案】 D 。解析】解:A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则两圆柱体的质量之比:,
21、故 A 错误;B圆柱体的质量: mV S,h则两圆柱体的高度之比:,故 B 错误;C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g,h则圆柱体 A 水平切去 hA 后,两圆柱体对地面压强之比:,故 C 错误;D 从两个圆柱体上部各水平切去后,两圆柱体的质量分别为:mAmAmAmA,mB mBmAmAmAmA ,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故 D 正确。13( 2019?成都二模) 如图所示,正方体物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二者剩余的体积、 压强均相同, 则切去的质量 m 甲、m 乙和切去前甲、 乙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乙的关系是 ()C p 甲p 乙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A m 甲
22、 m 乙 p 甲 p 乙B m 甲 m 乙 p 甲 p 乙Cm 甲m 乙p 甲 p 乙D m 甲m 乙 p 甲 p 乙【答案】 D 。【解析】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柱体(含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g;hp g;h由图可知,原来的高度 h 甲h 乙,底面积 S甲S 乙; 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二者剩余的体积、压强均相同, 因 S 甲S 乙,剩余的体积相同,则由 VSh 可知, h 甲剩余 h 乙剩余 (如下图) 因 h 甲剩余 h 乙剩余 ,剩余部分产生压强相同,则由p gh可知, 甲 乙;因原来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切去不同的厚度后剩余的体积相等, 所以
23、,切去部分的体积关系为 V 甲切 V 乙切 , 由mV 切可知, m 甲 m 乙,故 AB 错误; 因原来甲的高度小、密度小,所以,由 p gh可知,切去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故 C 错误、D 正确。14( 2019?金山区一模)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 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质量相同的一部分,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则 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 )Ap甲p 乙Bp甲p 乙答案】 A 。解析】解:分别用p 甲,p 乙来表示切除重置后甲乙各自对地面的压强,S 甲、S 乙表示切除重置后甲乙各自的底面积,则
24、p 甲,p 乙,令 S甲k1S 甲,S乙k2S 乙,则 p 甲,p 乙 ,因为切除前甲乙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p 甲 , 所以要判断出 p甲和 p乙的大小关系,只要判断出 k1和 k2的大小关系。因为 p 甲 p 乙所以 甲 gh 甲 乙gh 乙 又因为 甲 乙 所以 h 甲 h 乙 又因为甲乙是立方体 所以 S 甲 S 乙又因为 p 甲 , 所以 m 甲 m 乙用 S 甲表示甲原来的底面积, S 甲表示切除重置之后甲的底面积;V 甲表示甲原来的体积, V 甲表示切掉相同质量后甲剩余部分的体积; m 甲 表示切掉相同质量后甲剩余的质量,m 表示切掉的质量,则 k11同理 k2 1,因为 m
25、 甲 m 乙所以 k1 k2所以 p 甲 p 乙。15(2019?南岸区校级二模)甲 :乙 4: 5,底面积之比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 甲:p 乙 6: 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 3: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15: 16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A BCD【答案】 C。【解析】解: 由 p 可得,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
26、 F G mg 可得,甲、乙的质量之比:,故正确; 由 可得,甲、乙的体积之比:,故正确;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切去相同体积时,两者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甲,p 乙,则:所以, p 甲 p 乙,已知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6:5,则: p 甲p乙,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 pp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故正确; 由于水平面上的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以利用p gh比较,则切去相同的高度后,两者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甲甲 gh, p乙 乙 gh,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 甲: 乙4:5,则: 甲 乙,所以, p 甲 p 乙,已
27、知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6:5,则: p 甲p乙,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 pp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错误;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正确。16(2018?成都)(多选) 圆柱形实心均匀物体 A、B 高度相同,质量分别为 mA、mB,密度分别为 A、B, 两物体重叠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甲和乙所示。 图甲中、 设 A 对 B 的压强为 p1,B 对桌面的压强为 p2; 图乙中,设 B 对 A 的压强为 p3,A 对桌面的压强为 p4,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A p1:p2mAA:( mA+m B) BBp1:p4 mA:(mA+mB)Cp2:p4 mB
28、A:mAB2 Dp2:p3mA(mA+mB)B:mB A【答案】 BD 。【解析】解: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 Gmg,由 、V Sh可得, S,p1Agh ,p2p3p4故 A 错误;A 、p1:p2 Agh:B、p1:p4A gh:C、p2:p4故 B 正确;故 C 错误;D、p2:p3故 D 正确。SA:SB2:3若将B 对水平地面的压h: h 1: 5 ,A 、B 的密度之比为 A :B 9: 10 。二填空题(共 1 小题)17(2019?攀枝花) 如图所示,两个密度均匀质量相等的圆柱体A 、B,底面积之比为A 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叠放在 B 的正上方后, A 剩余
29、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 强, A 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叠放后 B 的总高度相同,则 A 截去的高度与 A 原高度之比为【答案】 1: 5; 9:10。【解析】解: ( 1)设两个密度均匀质量相等圆柱体A、B 的质量为 m,则圆柱体 A 截去部分的质量 mm,剩余部分的质量( 1) m,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 A 剩余部分和此时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 1)mg:(1)mg( 1):(1),因 A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所以,由 p可得:则 ,即解得: ;( 2)因 A 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叠放后 B 的总高度相同,所以,
30、 B 的高度 h h,由 V Sh可得, A 和 B 的体积之比:,由 可得, A 、 B 的密度之比:三计算题(共 4 小题)18( 2019?石家庄一模)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为 2 千克的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 面积为 4103米 2,乙的体积为 0.8 103米 3求: 乙的密度 乙; 甲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若甲的底面积是乙的 1.5 倍,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m 甲和m 乙,再将切去部分互叠在对m 甲 和m 乙的大小关系及求出两者的差值。方剩余部分的上方,使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请比较【答案】乙的密度为 2.5 103kg/m3;甲对地面的压强
31、为 4900Pa; m 甲 m 乙,两者的差值为 0.4kg。解析】解:乙的密度:332.5 103kg/m 3;甲对地面的压力:F 甲G 甲m 甲g 2kg 9.8N/kg 19.6N, 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4900Pa;m 甲和 m 乙,再将切去部分互叠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后,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因此时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 甲p 乙,所以, ,即: , 把 m 甲m 乙 2kg 和 S 甲1.5S 乙代入式可得:,整理可得: m乙m 甲 0.4kg,则m 乙m 甲。219(2017?上海) 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底面积为610
32、2米 2,盛有质量为 8千克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 0.1米、质量为 2 千克的水。 求乙容器中水的体积 V 乙。 求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 乙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 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 P 甲。【答案】乙容器中水的体积为 210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980Pa; 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490Pa。【解析】解:因为 ,所以乙容器中水的体积:V 乙210 3m3;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3p乙水gh乙1.0 10 kg/m 9.8N/kg 0.1m 980Pa; 已知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
33、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也就是剩余水的重力 相同,甲容器剩余水的质量:m 剩 5kg ,甲抽出水的质量:mm 甲 m 剩 8kg5kg3kg, 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减小的压力:FGmg3kg 9.8N/kg 29.4N, 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p490Pa。20(2016?重庆)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 是质量分布均匀地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 30cm,密度之比 A: B3:1将 A 放在水平地面上, B放在 A 的上面,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5100Pa(如图乙)。求:( 1)图乙中,物块 A 对地面的压力;( 2)物块 A 的密度;( 3)若将物块 B 放在水平地面上, A 放在 B 的上面(如图丙) ,要使 B 对地面的压强为 2800Pa,应将物块B 沿竖直方向切去几分之几。答案】(1)图乙中,物块 A 对地面的压力为 204N ;2)物块 A 的密度为 1.2 103kg/m3;3)要使 B 对地面的压强为 2800Pa,应将物块 B 沿竖直方向切去三分之一。解析】解:(1)由 p可得,物块 A 对地面的压力: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司机劳动权益保护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留学生就业创业扶持与职业发展规划协议
- 2025年度企业合同终止法律咨询及执行律师合同
- 游客卡(游客俱乐部)景区合作协议书范本
- 台球室合伙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返聘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辣椒产业链融资担保合同
- 2025年度砍伐合同范文:绿色林业发展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机构护理员劳动权益保障与管理协议
- 2025年度车辆不过户责任界定与赔偿标准协议
- 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服务迎接重大节日、活动的保障措施
- 医院-9S管理共88张课件
- 设立登记通知书
- 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论证方法课件15张
- 2022医学课件前列腺炎指南模板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教材课件(完整)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Linux(RHEL8、CentOS8)(微课版)(第4版)》全册电子教案
- 职业卫生教学课件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 降“四高”健康教育课件
- 五十铃、丰田全球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