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_第1页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_第2页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_第3页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_第4页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课程改革探究 课改负责人:沈银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已成为一种文化。与此同时,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然不能停留在了解计算机的表面,要能应用计算机,进而还要受到计算机文化的熏陶。为了进一步发挥我校计算机教学的综合优势,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使计算机技能能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突出优势,我校结合用人单位和我校各专业教学的现实要求,结合多年的有益尝试和教改经验,本着“教育为考级服务,考级为就业服务”的宗旨,于2005年起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

2、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个层次,一直是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2005年以前,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着极大的弊端。计算机基础课程按照原先教学大纲必须持续一年的教学时间,课时数也长达128个课时,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自愿报名参加劳动局的计算机初级技能等级考试,学校再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组织每周4个课时,共十周的的考前培训。但从考试的结果来看,学生的取证率仍较低,通过率不到80%,更不用说优秀率了。2005年学校实施了学分制,提出“教育为考级服务,考级为就业服务”的宗旨

3、,并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为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们率先在05级学生中提出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取得一本计算机等级证书。本着这一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对3+2、2+2的学生要求必须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证书,对三年制的学生要求必须通过劳动局组织的计算机系统操作员初级考试,在这种情势下计算机教研室就必须重新修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同时大纲中也一定要明确必修的知识模块、操作技能模块,每个模块中的知识点、对应技能训练所需具体教学时数(授课计划) 和实现目标的要求以及必要的说明等等。以此来实现“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材统一、考核取证统

4、一和协调管理统一”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三年制的学生主要根据劳动局的考核标准教授文字录入、Windows操作、Word排版与制表、Internet基本操作等;参加全国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学生根据相应的考试大纲主要教授文字录入、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Internet基本操作等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课时由原来的128课时缩减为102课时,教师也在教授过程中更侧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文字录入,我们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五笔字型输入法。2006学年,我们又尝试在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将

5、计算机基础课程划分成五个模块:文字录入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文章排版模块、因特网操作模块、等级考试模块。分别由五位老师担任,每一个模块必须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进行该模块内容的考核。此项课改项目自2006年9月始,目前已初步取得成绩。二、考核内容的改革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然而如何检验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我们主要采用分模块考核。在文字录入教学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文字录入的测试,利用金山打字通软件以上机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当然文字录入的考核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针对五笔字型输入法中二级简

6、码的考核,要求学生的最终录入速度为20字/分钟达标,30字/分钟为优秀,(这个最终的录入速度=录入速度*准确率),第二阶段是文章录入考核,要求是30字/分钟达标,50字/分钟优秀。这对于只学习了24个课时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从目前的考核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已可以达标了。在word模块我们主要分理论与上机两部分进行考核。理论的考核主要是参照劳动局的模拟仿真试卷,仍实行笔试操作。在操作考试中实行上机考试,利用word软件让学生按照给出的文章进行排版、制表,考试完成后将学生的文稿打印出来,密封后阅卷。以便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判。目前我校的学生大部分在一年级下半学期便能获取计算机

7、等级证书,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了较好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三、实践效果 经过二年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已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102教学学时,含理论和实践)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达到和超过劳动局计算机初级考试或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水平。 具体成绩如下: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中05级学生的通过率为91.5%,优秀率为75%;06级的通过率为95%,优秀率为78%。在劳动局组织的初级计算机系统操作员的考试中,05级学生的通过率为88.5%,优秀率为71%;06级的通过率为89%,优秀率为75%。四、投入经费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加强了学生实践

8、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90%的课时都必须在机房完成,这极大的加重了机房运行与维护的负担。我校原有五个机房,不足三百台计算机,在原来每年招生人数为五六百人的情况下,还能勉强够用,学生的课时安排一般为一半上机,一半上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本相平,但在新课改之后,随着实践教学比重的的增加和我校一年级新生呈逐年增长之势(由原来的五六百人增长到了一千二百多人),显然人多机少,目前的机房硬件已不能满足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学校于2006、2007两年时间里加大了对机房硬件设备的投入,仅07年一年就购买学生机100台,交换机3台,共计经费元。我们可喜地看到,通过对非计算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9、改革,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学生自觉地将计算机操作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与生活中去,这一事实也得到其它专业老师的认可,他们纷纷表示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如建筑专业的建筑CAD、财会专业的财会电算化、机电专业的机械CAD、数控车床控制软件等。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努力进行着一些课程模式改革方面的尝试,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需要进行的工作还很多,我们还要开阔思路,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国家级重点职校而努力探索。附:二六学年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计划二六学年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计划一

10、、 模块分类及负责人文字录入模块(张敏)基础知识模块(裘炜炜)文章排版模块(沈银燕)因特网操作模块(李钢)等级考试模块(沈银燕)二、课时按排序号模块名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备注1文字录入模块24本课程结束后,需参加劳动局组织的初级计算机系统操作员考试2基础知识模块83文章排版模块304因特网操作模块45等级考试模块326机动4总计703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文字录入模块课程标准、实施及方案一、文字录入模块实施宗旨文字录入主要是为了培养中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文字录入的速度以及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文字录入主要包括英文录入与中文录入。通过金山打字通2002,使学生重点掌握文字录入的方法以及录入的速

11、度。输入法要求使用王码五笔输入法。二、文字录入模块课程标准(一) 英文录入1、 掌握坐姿、盲打的正确指法2、 熟悉键盘,提高盲打速度3、 提高对屏录入速度,要求达到100字/分钟(二) 中文录入速度1、 背诵五笔字根2、 掌握五笔拆字方法3、 熟练掌握二级简码的输入4、 中文对屏录入5、 中文对稿录入三、文字录入模块实施方案模块分类教学内容课时具体要求英文录入上机注意事项,开机、关机,熟悉键盘12学会盲打,提高英文录入水平,以熟悉键盘基本键英文指法的练习英文指法练习英文对屏录入中文录入五笔字型字根表讲解12学会汉字的五笔拆分方法,快速进行汉字的五笔输入法五笔字型字根练习五笔字型拆分练习五笔字型

12、简码练习五笔字型对屏录入四、评价方案:1、正确的坐姿以及正确的指法2、要求学生英文录入速度达到100字/分钟3、中文录入二级简码达到30字/分钟4、中文录入对屏录入达到50字/分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基础知识模块课程标准、实施及方案一、基础模块实施宗旨基础模块主要是为了培养中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职业道德能力,对计算机的操作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二、基础模块课程标准(一)、基础知识1、计算机基础知识2、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3、计算机系统组成(二)、计算机基本操作1、 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2、 Windows中文件的操作、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三

1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能够使用常用的计算机防病毒轮作进行病毒的检查与清除三、基础知识模块实施方案模块分类教学内容课时具体要求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史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以及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系统组成基本操作操作系统的介绍4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文件的操作,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的查找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病毒的概念2了解病毒的概念以及对病毒的处理常用的防病毒软件检查计算机病毒并进行相应处理四、评价方案:1、熟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能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文件系统的操作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文章排版模块课程标准、实施及方案一、文章排版模块实施宗旨排版模块主要是为了

14、培养中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文字处理的能力,版面编排,表格制作的能力。二、文章排版模块课程标准(一)、版面编排1、利用word进行字体、段落等格式的设置2、word中图片的设置 (二)、表格制作1、利用word进行表格的制作2、利用word进行表格的编辑三、文章排版模块实施方案模块分类教学内容课时具体要求版面编排文字格式的设置16掌握利用word进行文章排版的方法段落格式的设置文章中插入图片的设置表格制作表格的插入14熟练掌握表格的制作以及表格的编辑表格的编辑在表格的单元格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四、评价方案:1、能分析文章中的字体字号,并进行相应的设置2、能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文件系统的操作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因特网模块课程标准、实施及方案一、因特网模块实施宗旨因特网模块主要是为了培养中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对因特网掌握的熟练程度。二、因特网模块课程标准(一)、拨号上网1、微机与调制解调器、电话机的连接2、完成上网常见参数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