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总则41.1规划背景与规划指导思想41.1.1宏观背景41.1.2项目背景51.1.3规划指导思想51.2村庄基本概括51.3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51.3.1规划范围51.3.2规划期限61.4规划建设类型61.5规划目标与原则61.5.1规划目标61.5.2规划原则61.6规划依据71.7规划内容81.7.1村域建设用地规划81.7.2村庄规划81.7.3规划实施方案81.8村庄建设要求9第二章 现状解读102.1区位概况102.2自然条件102.3自然村分布情况102.4人口与经济现状102.4.1人口现状102.4.2产业现状112.4.3村民收入情况112.5建设现状112.5.
2、1土地利用现状112.5.2建筑物现状132.5.3景观环境现状152.5.4调查问卷内容及统计结构152.5.5现状存在问题16第三章 建设规划目标与策略183.1建设规划目标183.1.1发展现状农业183.1.2培养新型农民193.1.3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193.1.4加强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203.2发展策略203.2.1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03.2.2积极吸引外来投资223.2.3发展模式分析23第四章 目标定位与规模预测274.1发展目标274.2人口规模预测27第五章 村域建设用地规划295.1村域建设用地规划目标与原则295.1.1规划目标295.1.2规划原则295.2村域
3、建设用地规模295.2.1村域建设用地规模预测295.2.2村域建设用地规模295.2.3村镇建设用地选择30第六章 村庄建设规划316.1规划理念316.2总体思路316.3布局结构326.3.1新村建设充分体现“生态”的理念326.3.2规划布局方案特色336.3.3功能结构336.4规划布局336.4.1居住用地336.4.2公共设施用地346.4.3农业生产设施用地346.4.4道路广场用地346.4.5绿化用地356.5村庄道路整治356.5.1道路结构与功能调整356.5.2道路整治与建设计划366.6居住环境整治366.6.1居住条件评价366.6.2议建住宅及院落的整改376.
4、6.3新建住宅建筑方案设计396.7公共服务和公用工程设施规划406.7.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06.7.2供水工程规划406.7.3排水工程规划416.7.4供电工程规划416.7.5电信工程规划416.7.6沼气池规划426.7.6沼气池规划426.7.7环卫工程规划426.8村庄风貌塑造426.8.1村庄风貌控制目标426.8.2村庄风貌分区436.8.3风貌区建筑环境控制要点436.8.4村庄整体环境控制要点44第七章 建设时序46第八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投资估算478.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78.2投资估算47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479.1加强领导与协调,为规划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5、479.2实施公众参与,为规划实施提供制度保障489.3推进民主管理,为规划实施提供人力资源支撑499.4多渠道筹集资金,为规划实施提供资金保障499.5吸纳多方参与,为规划实施提供广泛群众基础49附件:一 从化市温泉镇桃莲村村庄规划问卷调查总结52二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用技术59三 建设用地平衡表64四 附图65序 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从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化市城市规划局委托广
6、州市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参与从化市温泉镇“村庄规划”的工作。本规划是温泉镇的桃莲村村庄规划。2008 年7 月12 日项目组发放30 份调查问卷进行摸查。7 月13 日赴桃莲村开展现场调研,并与从化市规划局、温泉镇城建办、桃莲村村委和桃莲村村民小组代表座谈,就规划初步设想交换意见。7 月19 日至8 月5 日项目组进行初步方案的编制工作。本次村庄规划工作的开展得到了从化市城市规划局、温泉镇政府和桃莲村村委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一章 总则1.1规划背景与规划指导思想1.1.1宏观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村庄规划是落实
7、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求需要。规划建设在充分把握好解决“三农”问题宏观政策的基础上,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本次村庄规划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村庄开展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五改”工作,从根本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改善村容村貌。1.1.2项目背景(1)从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2)为配合从化市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指导桃莲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特编制本规划。1.1.3规划指导思想(1)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为指导
8、,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为目标;(2)尊重村庄特色,保护本地文化,延续村庄肌理,发掘村庄潜力;(3)尊重农民权利,采取规划引导的方式,不代替农民建房,不强制农民拆迁;(4)保护村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循环系统建设。1.2村庄基本概括桃莲村地处从化市温泉镇东部片,东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接壤,南界增城市,西邻中田村,北接良口镇。村公路穿境而过,东至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西南达从化市区。村公路穿境而过,东至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西南达从化市区。村中心居民点位于猿啼岭、连塘,距镇中心约12公里,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约5公里。1.3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1.3.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
9、的研究范围为行政村域范围,面积为2414.1 公顷;村庄规划范围为桃莲村核心区,用地面积共计72.3 公顷,村建设用地面积为49.20公顷。1.3.2规划期限考虑实施规划的周期性,结合桃莲村未来发展的时序,规划建议划分近期与远期控制,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82010 年,重点为村庄整治;远期则结合温泉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至2020 年,展望村庄长远的发展目标,对村建设用地进行总体布局和控制。1.4规划建设类型本次规划的桃莲村属于整治型村庄。1.5规划目标与原则1.5.1规划目标逐步改变村庄建设用地粗放使用的模式,提高村庄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有重点、有步骤的组织开展改水、改厕、改路、改灶、
10、改房等“五改”工作,改善村容村貌,为村民生活生产营造良好环境。1.5.2规划原则(1)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政府加强政策指导、技术服务。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和监督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中所有成果及时公开,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能充分体现村民意愿和利益。(2)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立足实际,探索适宜桃莲村的整治模式,避免大拆大建,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保持和体现桃莲村自然地域特征、人文特色与时代特色。(3)合理分区,配置设施 对村庄功能用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人畜分离)。配置必要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同时提高村庄防灾抗
11、灾能力。(4)延续特色,美化环境挖掘传统、传承文脉,维护原有空间肌理,传承文化传统。通过对废弃旧房、猪牛栏、露天厕所的清理以及对庭院的美化和绿化等措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5)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协调好桃莲村与从化市的发展关系,提出指导村庄长远发展建设的整体思路,同时结合村庄的发展实际,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提出分期实施的安排,做好村庄建设不同项目的统筹。(6)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厉行节约,做到节水、节能、节材和就地取材,提倡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避免大规模的拆建与过高标准的设施建设。1.6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子法、条例、规章;(5)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建村(2000)36号; (7)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8)广东省乡(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9)广东省村镇规划指引; (10)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11)广州市从化温泉镇总体规划(2006-2020) 。1.7规划内容本次规划内容主要包括村域建设用地规划、村庄规划和实施方案三部分。1.7.1村域建设用地规划村域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在上层次规划
13、协调的基础,明确村域范围内各自然村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和改造方向;明确村域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明确村民住宅拆迁安置地和村经济发展预留用地两类“留用地”等建设用地规划布局,进一步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1.7.2村庄规划村庄规划主要包括旧村整治改造规划、新增住宅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内容。旧村整治规划要求对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同时对村民生活环境、村庄风貌等进行清理整治,提出重点整治项目;新村住宅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村庄发展需求,合理预测新村建设的规模和空间布局,按照新村布局要求,对新增住宅用地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设计。1.7.3规划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方案应按照分类指导原则
14、,合理安排村庄布局调整顺序,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制定建设项目和整治项目资金概算表,保证资金合理投放。1.8村庄建设要求在总体布局层面,规划通过对区域总体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本地资源深入研究乡村的发展方向,提出推动本村经济提升的策划方案,最终形成相应的空间布局。在整治规划层面,规划在调查建筑质量和村民建房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保留、整治、拆除的建筑,并力求保护原有村庄的社会网络和空间格局,同时合理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营造村民活动场所以增进桃莲村社区的凝聚力。整治中还应加强村庄绿化和环境建设,提升村庄居住环境质量。第二章 现状解读2.1区位概况桃莲村地处从化市温泉镇东部片,东与石门国
15、家森林公园接壤,南界增城市,西邻中田村,北接良口镇。村公路穿境而过,东至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西南达从化市区。村中心居民点位于猿啼岭、连塘,距镇中心约12 公里,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约5 公里。2.2自然条件桃莲村村域面积为2414.1公顷,用地以盆地为主,四面环山,村庄周围河流流向为由东至西。桃莲村的气候、地貌和土壤环境适宜多种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植物的生长,森林植被发育良好。2.3自然村分布情况桃莲村居民点分散,自然村主要分布在村域的中部。共有12个社,分别为猿啼岭、龙田、莲塘、草塘、南肽、新塘、荷木树、高茔、詹屋、赖屋、 塘、新罗屋,村委位于村中部。2.4人口与经济现状2.4.1人口现状桃莲村20
16、07 年有住户614 户,总人口2334 人,户均人口约为3.80人。其中老年人与儿童的比重较大,年轻人多务工在外。表2-4-1 村近几年人口统计表年份 2005 2006 2007 人口 229223322334合作社名称 猿啼岭 龙田 莲塘 草塘赖屋塘南肽新塘荷木树 罗屋高茔 詹屋合计户数(户) 1744279 35 19706242 22 233115 614 人口(人) 615154 318 145 81267195 180 79107131 63 2334 表2-4-2 各合作社人口统计表2.4.2产业现状桃莲村产业主要为种养、林业,其中主要经济作物有荔枝、等,家禽、家畜均为自家圈养
17、。2.4.3村民收入情况根据桃莲村的问卷调查,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大部分家庭一年总收入在10000元人民币以上,大部分家庭人均年收入在 2000元人民币以上。2.5建设现状2.5.1土地利用现状(1)村域现状村域非建设用地面积为2386.4 公顷,主要为耕地、园地、林地、水域等,占村总用地面积的98.85% ;村建设用地为27.70 公顷,占村总用地面积的1.15%。表2-5-1 村域现状用地汇总表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面积(ha) 比例(%) e6 村建设用地 27.701.15 e1 水域 130.65.41e2 耕地 292.812.13e3 园地 786.132.56e
18、4 林地 1176.948.75合计 2414.1 100 (2)现状村建设区村民住宅桃莲村村落内建筑布局较为集中,建筑密集,协调统一,汇聚成团。大多建筑修建年代较早,建筑质量较差。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区内现有村委会1个、学校1所;幼儿园目前亟待增设。村内有商铺数家,均为村民自家开设,销售副食、日用品。绿化桃莲村绿化较差,基本为硬地铺装。道路广场基本实现了村道、巷道硬底化。路面宽度较窄。目前村民出行方式以摩托车和步行为主,因此还未出现交通不畅的问题。但也有个别路段居民利用小型货车送货到家,出现汽车占道行人只能绕路边耕地而过的情况。公用工程设施电力现状村里实现了一户一表、集中计量的供电管理模式,电线
19、乱拉乱接现象严重。村内道路部分安装了路灯。电信现状村内电话普及率83% ,有线电视普及率为92% 。给水现状桃莲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山泉水。排水现状村内无独立排污系统,排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部分房屋内建有卫生间,污水排至化粪池,然后排至桃莲村路旁水渠;部分房屋前后有水塘的,污废水直接排入水塘;村内建有一些旱厕,粪尿收集后,储存一段时间直接作农肥使用。表2-5-2 村庄建设区现状用地汇总表项目单位数值比重()人均面积(m2/人)建设区总用地公顷72.30309.77村建设用地公顷27.70100118.64其中居住建筑用地公顷22.7081.9897.25公共建筑用地公顷1.224.405.2
20、1农业生产用地公顷0.030.100.13公用工程用地公顷0.020.070.09道路广场用地公顷3.7313.4515.96水域和其他用地公顷44.61100191.13其中水域公顷3.177.1113.58农林种植地公顷23.9453.66102.57牧草地公顷17.5039.2374.98居住户数户614居住人数人23342.5.2建筑物现状(1)建筑概述本次规划将规划区范围内的建筑依建筑年代、建筑质量、建筑使用状况、建筑文化价值、村民的意愿等方面综合评定,划分为五类:一类(保护)、二类(保留)、三类(整治)、四类(在建)、五类(拆除)。通过建筑综合评价,为规划的实施建设提供依据。表2-
21、5-3 建筑质量分类说明表分类定义面积(m2)一类(保护)具有传统地方特色、反映本村发展历史且艺术价值较高的各种世居、祖屋或祠堂,它们有的曾经修缮过,但大部分尚需经改造、维修方能长久保存;建筑细部处理虽然简单但是建筑风格、形式与结构均保持本村传统的建筑群体,它们虽然单幢看来不具保护价值,但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体现村落的原始肌理,应予以保护。3624二类(保留)建筑形式普通,但质量较好的老屋,无须大修大补,只需常规维护即可继续长时间使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新建的各种住宅、公共建筑,虽然与村落传统建筑风貌不符,但建筑质量较好,外立面经过处理,使用价值较高。38421三类(整治)残破颓败、经修葺整治可继续
22、使用、且不具保护价值的老屋;新修建但外立面未经处理、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49995四类(在建)已售的宅基地,打好地基或正在建设的建筑。87五类(拆除)临时性建筑(按规定2 年后拆除), 破旧废弃的土房,结构简易、景观效果差的棚屋,继续使用将对村民生命造成威胁的危房。33120(2)建筑整体特点建筑界面基本延续;由于材料和建成时间不同,因此各类建筑类型穿插布置、新旧并存;一定数量的房子外墙饰面较差,且有裂缝。(3)建筑类型建筑类型主要有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形式。传统坡屋顶民居;砖混结构,有瓷砖饰面的低、多层平屋顶。表2-5-4现状建筑层数统计表建筑类型基底面积 ()总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比例(%
23、)一层建筑789677896768.6二层建筑98371967417.1三层及以上建筑46211617414.1在建建筑872610.2合计935121150761002.5.3景观环境现状村庄拥有优美的山、林、水自然环境,静谧、祥和的乡村氛围,应积极融入区域生态游、休闲游的产业发展方向中,深入挖掘村庄特色,进行旅游开发。2.5.4调查问卷内容及统计结构(1)调查问卷内容(见附问卷)(2)统计结果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 份,回收5份,5份都为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的整理,总结出以下情况:基本情况村内每户人数以3人、4 人和5 人以上居多。40%村民都是初中文化水平,高中文化水平的有40%,
24、很少有居民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村民家庭年收入17%分布在5000元以下,50%分布在1000025000元,主要收入来源67%为农业收入,有一部分人为打工收入。住宅状况80% 的人仍愿意在原地重建;绝大部分近两年家中有将结婚的成员家庭需要构建新房,对新建住房60%的人认为划定宅面积,自己设计,自己建设;100% 的住户认为需要有自家院子,但愿意与邻居靠在一起。大部分住户把家禽和家畜养在自家屋内或者屋旁,对居住环境影响较大,且村内对家禽家畜并未实行统一集中圈养。公共设施状况95%的家庭用上电视和电话,自来水仍未实现全村覆盖,仍有极少数的住户在使用井水。垃圾为村里统一收集;大部分的村民日常活动喜欢在
25、村委会和自家院内活动;村内有一个卫生站,90%村民日常是到村里的卫生所就医;仍有部分住宅内无厕所,需使用户外的公厕。绝大多数居民都认为需要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村民的想法和建议大部分居民认为,要改善住宅周边环境,应该清理乱堆放、清理河塘和清理垃圾;居民认为需要增加的公共设施主要有卫生站、垃圾收集池、运动场地、排污渠排污沟和活动室;对于旧村改造,大部分居民认为应该结合旅游开发进行建筑及环境的整体改造;村民对新农村整治工作的建议:统一规划、旅游带动,尽快建设新农村。2.5.5现状存在问题结合上面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归纳如下几点:(1) 住房建筑质量较差,院落内杂物堆砌,需要整治。(2) 部分道路路
26、面破损严重,道路崎岖、宽窄不一,道路设施简陋、缺乏绿化,缺少停车场地;(3) 烧火燃料以木柴为主,利用率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大;(4) 低压供电半径过长,电压损失大,供电质量低,配电设备残旧,部分线路线径小,在负荷高峰期间会出现超过载流安全极限问题,道路照明不足;(5) 未能统一供水,水质无法保证;供水管沿排水沟敷设,发生渗漏污染的可能性大;(6)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一定污染。第三章 建设规划目标与策略3.1建设规划目标3.1.1发展现状农业建设新农村,首要的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结构,夯实基础,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借鉴国内外经验并从
27、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十一五”期间发展现代农业,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家粮食安全一直高度重视。近几年,随着一系列鼓励粮食生产的支农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从化市粮食生产出现了连续恢复性增长,粮食供需矛盾已大大缓解,2005 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6 亿斤。从长远考虑,粮食安全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战略的高度,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水平。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理顺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增
28、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努力提高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大能力,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第三,提高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化水平。实行农业机械化,既是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必要措施,也有利于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同时重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和防洪排涝水平,积极发展温室大棚、规模化现代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等技术含量高、管理精细、生物与环境有机结合的设施农业;第四,提高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中,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29、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是稳定产销联系,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关键。此外,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存在市场和自然等方面的多种风险,通过延长其产业链,不仅有利于减小风险,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并通过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进一步帮助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3.1.2培养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等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需要,也是增强农民
30、就业能力和提高收入水平的需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培养新型农民,一是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扩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扶持范围,在校舍、师资、经费等方面,为农村儿童提高受教育水平,尽力创造与城市平等的条件。二是要面向农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务工、务农劳动力的培训,加快建立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更多地培养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三是通过扩大广播电视和电影的覆盖面,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等,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给农民以智力支持。由于我国农民数量众多,尽管国家用于“三农”的资金在逐年增加,但是国家财
31、力还不能满足巨大的需求,资金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在增强其大脑和双手的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增强其投入能力和投入效果,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和治本之策,必须高度重视。3.1.3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积极改善水、路、气、电等乡村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注重及时改善医疗、卫生、通信、文化等设施与服务水平。农村的医疗问题同教育问题一样,都是目前在农村涉及面广、程度深、受关注多的重点问题。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是保证农民以高素质的智力、体力发展生产、
32、繁荣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要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尽快改善农村卫生基础条件。“十一五”期间,要坚持加大政府投入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建立稳定的农村卫生投入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卫生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严格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此外,还应该将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做好农村特困户救助和“五保户”供养工作,解决好偏远山区和受灾农民的温饱等问题。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努力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3.1.4加强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与环境保
33、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要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建设,有序加强村庄和小城镇的环境治理和改造,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努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加快循环农业的发展,对农村垃圾集中和无害化处理、给排水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国家各级政府将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将加大力度发展农村沼气,并鼓励农民将农村户用沼气与改厨、改厕、改圈一并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房前屋后院内的环境。同时,各地要按照节约土地、设施配套、节能环保、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探索村庄整治的主要内容与有效途径,在
34、做好乡村建设规划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建设住宅,开展新社区建设,进行空心村整理,保持有特色的农村风貌,保护历史遗存。3.2发展策略3.2.1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制定、项目建设、工作布等各个方面,落实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行城乡统筹发展,不仅从大局观上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对居民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在事实措施上,首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其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
35、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形成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第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第四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第五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分为市镇村三级单位,避免因各自独立发展而影响到相邻乃至上下级单位。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与企业签订“订单”和“定向”式职业技能培
36、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的工作目标;其次,抓紧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完善农产品检测中心筹建。以大宗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培育发展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公司基地加工大户”的经营模式,如与广州佳荔干鲜果食品有限公司加强合作,构筑完善“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大专院校,研制开发新产品,增强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完成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围绕大宗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做大品牌产品。第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对村级技术员培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举办各级培训班,开展农业技术下乡活动,定期举办农产品
37、展示会,相互交流经验,同时,邀请农业专家举行“面对面”交流会,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第四,大力推进农村“一村一品”建设。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业“一村一品”专业生产村,促进具有特色和市场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实现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2005 年,全市首批“一村一品”专业生产村19 个,品种10 个,取得了较高的收益。第五,开展退果还田试点工作。退果还田与农田标准化和农田综合整治相结合,与沟通联系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订单农业”相结合,通过“退果还田”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其他短期、高效作物,提高耕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益。3.2.2积极吸引外来投资与
38、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用设施建设、人才资源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但是,农村地区同时有着城市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农村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技术、三靠投入,不断增加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投入是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继续加大国家农业资金投人的整合力度,鼓励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整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而发展农业最终出路在于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和创新引资模式,这既是当前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39、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政府要倾心打造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平台,改变以往农业项目当“配角”的局面,使投、融资双方一心一意谈合作。在项目对接过程中使得真正有价值的优势项目进入投资者的视野,拉近投资者与引资项目的距离,节约投资者寻找优势项目的时间。在操作上,由政府对优势项目提前通过“对接”, 同时推荐给几家引资单位,拓宽彼此选择空间,加大合作的概率。桃莲村应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优势,解放思想,积极寻求外来投资,要坚持招商和安商结合和先予后取的原则,使得外来投资商进入之后有安居乐业之感;同时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扮演好服务者角色,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地区工作环境,及时解
40、决好投资者的困难。3.2.3发展模式分析(1)产业带动招商引资发展新型产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所以应该大力招商引资。桃莲村的毛竹资源丰富,可以以此为资源,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同时对外寻求技术支持,全力打造竹制品艺术加工业,这对既没有破坏桃莲村的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村农民的经济收益,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同时大力发展村民养蜂事业。开展“感受村落文化,体验乡土气息”强调住居体验为主的生态旅游项目。产业带动型要求的基本条件是:(1)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能够通过推动扶持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2) 具有一批能人或龙头企业,能够发挥带动作用。重点是发展专业化生产,形成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以产业
41、发展推动其他建设。因此,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特”是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市县乡各级政府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和“谁有带动能力就扶持谁”的原则,大力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利益联接机制。同时,抓好农业产业化带头人队伍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抓好一批产业示范乡镇和村的建设,抓好一批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
42、略,整合财政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支持优势或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并将农业产业化工作列入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年度考评,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2) 能人带动依靠务工人员的技术和发展契机“反哺”; 桃莲村内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出外务工,其中又以广州市内为多。长期在外务工,不仅为家庭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外,还可以学习外面的谋生技能。因此,在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这样具有谋生经验的团体进行带动,对内宣传培训村内剩余劳动力,对外积极打通销售、就业渠道;同时政府应当鼓励这部分人员在村内自主创业,以自身的经历带动全村居民的互动,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这是“内生型”发展的原始动力。依靠村子“人脉”吸引
43、有实力的先富者带动村庄致富,运用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的理念、丰富经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人带动型的建设模式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 有热心农村建设的企业家;b 新农村建设前期投入往往比较大,因此企业要具备一定的实力;c 企业参与往往也是从产业开始,而从企业原来的业务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转变,选择合适的产业非常关键。桃莲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地方财力有限,而新农村建设需要长期和大量的投入,因此,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能人和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经营能力、投入能力和带动能力强,起点高,无论是在产业还是在村庄建设上都能够比较快地打开
44、局面,这对一些产业上不具备特色和优势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帮助。同时,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也不能是单方面付出而没有回报,而应达到双赢。(3)专业组织带动专业组织带动型就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区域经济,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专业组织带动型的主要特征是,政府通过扶持农民专业组织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特色产业的形成,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重要创新,是农业严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而且可以起到培训、教育农民的作用,是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合作组织推动型要求的基本条件是:a 有一定的产业基础;b 有一
45、批愿意带动农民致富的农村能人大户;c 能够与市场或龙头企业对接起来。推广合作组织推动型的模式要注意以下问题:a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组织,既要加强引导,又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性;b 农民专业合作是弱势群体的联合,在起步阶段要加强政策扶持;c 要通过合作的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提高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4)劳务经济带动劳务经济带动型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进新农村建设。桃莲村本身就是依靠务工经济,但这种劳务经济以体力输出为主,可采取“送技术下乡”等方
46、式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此外,桃莲村的劳务输出也可以填充温泉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产生的劳动空缺,配合温泉镇的整体发展。(5)总结综上所述,桃莲村的发展定位应该是“村落型”、“山地特色”、“传统与现代”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桃莲村要走建设生态农业基地致富,发掘旅游度假基地潜力,以生态农业为主导,旅游休闲度假为特色、传统文化为底蕴、农林产业和谐发展的山水生态村庄。第四章 目标定位与规模预测4.1发展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与生态
47、环境;通过完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自然、社会、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目标为:逐步改变村庄建设用地粗放使用的模式,提高村庄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有重点、有步骤的组织开展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五改”工作,改善村容村貌,为村民生活生产营造良好环境。4.2人口规模预测桃莲村2007 年常住人口为2334 人,根据人口计算公式:q = q1(1 + k)n+ q2+ p式中 q 总人口预测数(人); q1 现状常住农业人口数(人); q2 现状农转非人口数(人); k 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按有关规划取11);
48、n 规划期限(年); p 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根据近年实际情况忽略不计)。根据桃莲村实际人口增长分析以及市政府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制定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 。预测桃莲村全村总人口规模为:2010年:q2010 = 2334(1+11)3+0= 2412(人);近期为桃莲村整改阶段和社会经济结构改革阶段,故现状农转非人口可忽略不计。2020年:q2020 = 2334(1+11)13+2334= 5025(人)规划末期为桃莲村发展阶段,借助生态旅游,生态居住,引入生态性居住区,带动桃莲村的人口、用地、经济等的飞速发展,故现状农转非人口可视为现状农业人口。表421桃莲村各社区人口规模预测一览
49、表合作社名称2007年户数2007年人口规模2010年人口规模2020年人口规模猿啼岭1746156301682龙田42154158206莲塘79318326353南肽62195200261草塘35145149246赖屋198183124 塘70267273306荷木树227981193新塘421801841200罗屋23107110169詹屋156365115高茔31131134175合计614233424125025第五章 村域建设用地规划5.1村域建设用地规划目标与原则5.1.1规划目标村建设用地的目标式整合现有村域土地资源,落实上层次规划要求,分析研究适合村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模及布
50、局方案,力求实现村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5.1.2规划原则 节约集约原则 落实“土规”,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原则 尊重现状,体现特色原则 分步实施,长远期结合原则5.2村域建设用地规模5.2.1村域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桃莲村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为118.64 平方米/人,按村镇建设标准(gb5018893), 桃莲村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属于第四等级(100 m2/人,120 m2/人),人均用地允许调整减少020 m2/人,得到规划期末建设用地规模在402000平方米到502500 平方米之间,人均指标按第三等级(80 m2/人,100 m2/人)确定。5.2.2村域建设用地规模结合现状土地利用及征地
51、情况,规划到2020 年村域总建设用地按49.2 公顷控制,占全村总用地规模2.04 。表5-2-1村域土地利用规划一览表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面积(ha) 比例(%) e6 村建设用地 49.202.04 e1 水域 130.60 5.41 e2 耕地 298.7012.35 e3 园地 786.1032.56 e4 林地 1149.50 47.64 合计 2414.10100 5.2.3村镇建设用地选择从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出发,选择新的生态村建设用地,充分利用荒地、控制地;必须考虑桃莲村的经济实力,避免大拆大建搞新村建设;适当考虑在建成新村新屋后,农民才能搬迁,才能逐步置换旧村,逐步改造旧村
52、。第六章 村庄建设规划6.1规划理念将传统农村聚落营造为一个舒适、安静、祥和、朴实的人居场所,即:人、自然、社会、建筑物、联系网络,浑然于一体,以及由此所体现的内在实质。本部分从人居环境的生态、形态、情态和意态等方面出发,旨在建设人与环境有机统一的人居体系。(1)生态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生态环境的利用)(2)形态观对传统社会环境的适应(整体布局、空间结构)(3)情态观精神情感的依托(小环境设计体现人的情感需求)(4)意态观传统文化理念的表达(规划思想)6.2总体思路(1)对于旧村改造,根据现状建筑质量、改造要求迫切性以及改造条件的差异性,采取整体改造、局部整治、修缮等不同的技术路线。在不具备大
53、规模推进全面改造的情况下,构成从示范(样板工程)建设局部改造全面改造的渐进式推进与完成过程。(2)近期重点整治村中心组团,形成人气,起到生态示范村的形象展示作用。旧村改造重点是对路网改造和铺设给排水管网,种植绿化,增设公厕设施。对愿意易地新建的住户提供优惠条件,逐步降低旧村建筑密度。做到一户一宅和人畜分离,改善居住环境。(3)旧村改造不仅要在物质层解决村民的居住环境问题,而且要重视村民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节约用地、集中配套的原则下通过对住宅院落的围合,开敞绿地的设置,生活设施的配套等形成旧村人性化的外部公共空间,为居民交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凝聚力,培养居民的归属感。依据乡村生活的特点设计一些可驻足闲聊的街巷空间,有利于邻里关系的确立,延续传统民居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提高旧村的景观组织效果。6.3布局结构6.3.1新村建设充分体现“生态”的理念(1)用地选择上的生态:通过开发、整理空闲地、弃置地、坡荒地以及分散的农用地开展新村建设。选址在桃莲村中部地区,占用基本农田可结合旧村改造土地整理加以补偿。(2)规划建设上的生态:规划建设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用地,减少开发量为原则,最大限度减少施工的土方量,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