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温化寒痰药学习课件_第1页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温化寒痰药学习课件_第2页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温化寒痰药学习课件_第3页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温化寒痰药学习课件_第4页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温化寒痰药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概述】 1.定义 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痰证的药物,称化痰药;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咳喘证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所谓化痰,是指祛除或消散痰浊,以缓解或消除痰证的治疗作用。 通常将祛除阻于肺窍之痰,以缓解或消 除痰咳、痰喘等证的治疗作用称为祛痰; 将消散郁滞于肌肤、经络、关节之痰浊, 以缓解或消除瘰疬、瘿瘤、阴疽、流注 等痰证的治疗作用,称为消痰。 此外,历代文献中还有豁痰、导痰、涤痰、滑痰等表述,均与前述有关功效大同 小异。 2. 分类、特点及应用 1)温化寒痰药: 特点: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 功效:温肺祛寒,燥湿化痰,部分药物外用可消肿止

2、痛。 主治证:寒痰、湿痰证及其所致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疮痈肿毒。 2)清化热痰药: 特点:味多甘、苦、咸,性多寒凉,主归肺、脾、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部分药物兼有润燥、软坚散结。 主治证:热痰、燥痰及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疠等。 2. 分类、特点及应用 3)止咳平喘药: 特点:味多辛、苦、甘,性多或温或寒, 主归肺经。 功效:止咳平喘。 主治证:咳嗽、喘息。 2. 分类、特点及应用 3适应范围 1 1)化痰药:主治一切痰证。 痰饮犯肺:咳嗽喘息 痰留胃肠:脘闷恶心、呕吐、肠鸣 痰留胸胁:咳嗽痛引胸胁 痰蒙心窍:昏厥、癫痫、痴呆 痰扰心神:睡眠不安 痰浊上犯,清阳不升:眩晕、头

3、痛 痰留肌肤、肌肉、骨节:阴疽流注 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痰火互结:瘰疬、瘿瘤 肝风夹痰:中风、惊厥 3.适应范围 2)止咳平喘药:外感、内伤所 致的各种咳嗽和喘息。 4.配伍应用 1) 化痰、止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 2)均宜酌情配伍行气药,以增强药效。 3)常配伍健脾燥湿药,以标本同治。 刘河间:“治咳嗽,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庞安时:“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 之津亦随气而顺矣。” 4.配伍应用 4)根据痰、咳、喘的病因病机及所致病证辨证而配伍: 外感而至者,解表散邪药; 火热而至者, 清热泻火药; 里寒者, 温里散寒药; 虚劳者, 补虚药; 4.配

4、伍应用 外感咳嗽: 风寒咳嗽:痰白清稀 辛温解表药 风热咳嗽:痰黄粘稠 辛凉解表药 燥 邪 咳 嗽 : 痰 少 而 粘 , 不 易 咯 出 清 宣 肺 燥 及 滋 阴 润 肺 药 4.配伍应用 内伤咳喘: 脾虚失于运化水湿:痰多易咯出 健脾化痰药 肝火犯肺:咳嗽痛引胸胁 疏肝、清热泻火药 肺肾阴虚:干咳,痰中带血 滋阴降火药 肺肾气虚,肾不纳气:补肾药 寒饮伏肺之咳喘:温肺化饮药 4.配伍应用 5) 癫痫、惊厥、眩晕者, 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 5.使用注意 1)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用收敛性及温燥之药,以免影响麻疹的

5、透发。 第一节第一节 温化温化 寒痰药寒痰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n半夏(A) n天南星(B ) n白附子(B ) n芥子(C) n旋覆花(C) n白前(C) n皂荚(D) 半半 夏夏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半 夏 植 物 形 态 半 夏 半夏 半夏、生半夏、 制半夏、姜半夏、 法半夏、清水半夏、 清半夏、竹沥半夏、 半夏曲 【处方用名】 辛, 温。 有 毒。 归 脾、 胃、 肺 经。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功效 【性能特点】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 半夏主于痰湿;半夏主于痰湿; 【临

6、床应用】 1.用于寒痰、湿痰证 。 1)痰湿壅滞、咳嗽气逆,陈皮、茯苓等(二陈汤) ; 2)湿痰眩晕,天麻、白术,(半夏白术天麻汤)。 3)外感风寒,寒饮伏肺:干姜、细辛、麻黄 (小青龙汤)。 4)肺热痰多咳嗽,黄芩、南星、瓜蒌等,(清气化痰丸)。 5)湿痰内盛,胃气失和而夜寐不安者,秫米(半夏秫米汤)。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 止痛 【临床应用】 2.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 1) 痰饮呕吐及胃寒呕吐:生姜 (小 半夏汤) 2) 胃热呕吐:黄连、竹茹 3) 胃阴虚呕吐:麦冬、石斛 4) 胃气虚呕吐:人参、白蜜 (大 半夏汤) 5) 妊娠呕吐:砂仁

7、、桔梗或人参、干 姜等。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 止痛 【临床应用】 3.用于心下痞,胸痹,结胸,梅核气。 1) 心下痞满,寒热互结中焦,升降失常者, 黄芩、黄连、干姜等(如半夏泻心汤); 2) 胸痹疼痛,瓜蒌、薤白等(瓜蒌薤白半夏汤); 3) 痰热结胸,瓜蒌、黄连等(小陷胸汤); 4)气郁痰凝之梅核气:茯苓、紫苏 (半夏厚朴汤)。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 止痛 【临床应用】 4.用于瘿瘤瘰疬、疮疡肿痛、毒 蛇咬伤。 1)瘿瘤瘰疬痰核,海藻、黄独、贝母等。 2)痈疽未溃者或毒蛇咬伤,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 肿的功效。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

8、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 止痛 3 39g9g,煎服。一般宜制过用。,煎服。一般宜制过用。 制半夏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制半夏有姜半夏、法半夏等,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 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 至于竹沥半夏,药性由温变凉,能清化热痰,至于竹沥半夏,药性由温变凉,能清化热痰, 主治热痰、风痰之证。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外用适量。外用适量。 半夏 【用量用法】 【使用注意】 反乌头。 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 应慎用。 半夏 【附药】水半夏 半夏 基原: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 功效与

9、半夏相似,无降逆止呕作用,兼止血 之功。 天南星天南星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七、相似药物对比 【药用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天南星 东北天南星 天南星 植 物 形 态 天南星 天南星 天南星 制南星(制法与制 半夏相同) 生南星(生用,有 毒,多作外用) 【处方用名】 苦、 辛, 温。 有 毒。 入 肺、 肝、 脾 经。 天南星 燥湿化痰 祛风解痉 功效 【性能特点】 外用散结消肿 岂不以南星醒脾,去惊风痰吐之忧;岂不以南星醒脾,去惊风痰吐之忧; 【临床应用】 1.用于顽痰咳嗽,胸膈胀闷。

10、半夏。 天南星 燥湿化痰, 祛风解痉; 外用: 散结消肿 【临床应用】 2.用于风痰诸证。 1)风痰眩晕、目眩、呕逆、胸闷少食等,半夏、天麻、生姜等;(玉壶丸) 2)风痰留滞经络,半身不遂,手足顽麻,口眼歪斜,半夏、白附子、川乌 等;(青州白丸子) 3)破伤风,白附子、天麻、防风、白芷等。(玉真散) 4)癫痫:半夏、全蝎、僵蚕 (五痫丸) 天南星 燥湿化痰, 祛风解痉; 外用: 散结消肿 【临床应用】 3.用于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生用,外敷。 天南星 燥湿化痰, 祛风解痉; 外用: 散结消肿 3 39g9g,煎服。 天南星 【用量用法】 【使用注意】 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天南星 【相似药物

11、比较】 半夏 辛温 有 毒 脾 胃 肺 天南星 苦辛温 有毒 肺 肝脾 燥湿化痰 解毒消肿 1.寒痰、湿痰 证 2.痈疽肿毒, 痰核等证。 n辛温入脾胃,偏治脾肺湿痰, 又能降逆止呕,治疗痰饮或胃 寒呕吐证; n消痞散结,治疗心下痞、结胸, 梅核气、瘿瘤等证。 n辛散走经络,温燥之性较半夏 更胜,又善祛风止痉,多治脏 腑经络风痰而止痉,(风痰眩 晕、中风、癫痫、破伤风及肢 体麻木等证)。 白附子白附子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相似药物对比 【药用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白附子 植 物 形 态 白附子 白附子 白附子 禹白附 【处方用名】 辛、 甘, 温。

12、 有 毒。 入 胃、 肝 经。 白附子 祛风痰 止 痉 功效 【性能特点】 止 痛 外用散结消肿 白附子去面风之游走;白附子去面风之游走; 【相似药物比较】 均属天南星科植物, 皆辛温燥烈有毒。 内服: 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善祛经络风痰 外用: 散结消肿 内服: 治风痰壅盛等证; 外用: 治痈疽痰核瘰疬、毒蛇 咬伤等。 n燥湿化痰又入肺经,可用 治顽痰咳嗽,胸膈痞闷; n善治周身风痰。 n能升能散,引药上行头面, 善治头面部风痰。 天南星苦辛温 有毒 肺肝脾 禹白附 辛甘温 有毒 胃肝 芥子芥子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药用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 芥

13、子 芥子 芥子 炒芥子 【处方用名】 辛, 温。 入 肺 经。 芥子 温肺袪痰 利 气 功效 【性能特点】 散结消肿 皂皂 荚荚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相似药物比较 【药用来源】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 。 皂荚 大 皂 荚 猪 牙 皂 植 物 形 态 皂荚 皂荚 皂荚 皂角 【处方用名】 辛, 咸, 温。 有 小 毒。 入 肺、 大 肠 经。 皂荚 袪顽痰 通窍开闭 功效 【性能特点】 祛风杀虫 皂角主风痰而响应;皂角主风痰而响应; 散结消肿 【相似药物比较】 1.温肺祛痰 2.解毒消肿 1.寒痰喘咳证 2.痈疽肿毒, 痰核等证 n力缓,辛温走散,偏于温肺 化痰逐饮,通

14、经络,善治 “皮里膜外之痰”,及痰阻 经络诸证。 n力强,多治顽痰阻肺; n兼通窍开闭,治疗中风、痰 厥、癫痫、喉痹等证。 芥子 辛温 肺胃 皂荚 辛咸温 有小毒 肺大肠 【附药】皂角刺(皂角针 ) 功效:消肿排脓,祛风杀虫。 应用: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以及皮癣、麻风等。 旋覆花旋覆花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 旋覆花 旋覆花 旋覆花 【处方用名】 苦、 辛、 咸, 微 温。 入 肺、 脾、 胃、 大 肠 经。 旋覆花 降气化痰 行水止呕 功效 【性能特点】 【临床应用】

15、1.用于喘咳多痰,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尤宜于痰壅气逆及痰饮蓄结所致的咳嗽痰多。 1)寒痰咳喘,苏子、半夏。 2)如有表证者,解表药。 3)若属痰热者,桑白皮、瓜蒌。 旋覆花 降气化痰 行水止呕 【临床应用】 2.用于噫气,呕吐。 代赭石、半夏、生姜等。 旋覆花 降气化痰 行水止呕 3 39g9g,包煎。 旋覆花 【用量用法】 【使用注意】 本品的头状花序如绒毛,入汤不易澄清, 每能刺喉作痒,故需布包入煎。 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 旋覆花 白白 前前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药用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 白 前

16、 柳叶白前 芫花叶白前 药材白前 白前 白前 炙白前 炒白前 【处方用名】 辛、 苦, 微 温。 入 肺 经。 白前 降气化痰止咳 功效 【性能特点】 【临床应用】 用于咳嗽痰多,气逆喘促。 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均可用之,尤 以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为宜。 1) 寒痰咳喘,苏子、半夏等; 2) 外感风寒咳嗽,荆芥、桔梗等 (止嗽散); 3) 肺热咳喘,桑白皮、葶苈子等 (白前丸)。 白前 降气化痰 3 310g10g,煎服。 白前 【用量用法】 温化寒痰药学习结束 3适应范围 1 1)化痰药:主治一切痰证。 痰饮犯肺:咳嗽喘息 痰留胃肠:脘闷恶心、呕吐、肠鸣 痰留胸胁:咳嗽痛引胸胁 痰蒙心窍:昏厥、癫痫、痴呆 痰扰心神:睡眠不安 痰浊上犯,清阳不升:眩晕、头痛 痰留肌肤、肌肉、骨节:阴疽流注 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痰火互结:瘰疬、瘿瘤 肝风夹痰:中风、惊厥 4.配伍应用 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