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资源 内容提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知识进行了划分。企业的技术性知识、 管理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构成了企业的互补 性知识,而互补性知识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互补性知识也造就了企业基于核心 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同时,在一定的情境下,企业的各种知识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从而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得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企业知识 , 互补性知识 , 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知识的分类 按照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的分类,我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哲学 的角度和管理的角度。 1哲学的角度 从哲学的角度,企业的知识可以从两
2、个维度来分析:认识论的角度和本体论的角度。 前者为知识的表达方式,即波兰尼 (Polanyi ,1962) 对知识的分类: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 后者主要关心知识的存在方式,即知识的携带者为个人或集体,从这个角度可以将知识分 为个人知识 (individual know ledge) 和共有知识 (collective knowledge) 。从这两个维度 出发,我们可将企业的知识分为抽象知识、蕴含性知识、编码知识、嵌入性知识。 (1) 认识论角度: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人类的知识以两种不同方式存在着:能够被说 出来的,即显性知识;不能够被明确表述出来的知识,即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 的主要
3、区别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知识转移和交流的可编码性和机制。显性知识是可被编码的知识。它属于 Popper(1972)所讲的世界川知识:它可以被抽象并被储存在客观世界里,在没有知识携带 者(知识主体 )参与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理解和共享。容易交流和转移是显性知识的主要属 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形知识是直觉性的和不能被明确表述出来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包 括企业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 巧和团队精神等。它属于Popper(1972)所讲的世界U的知识,在没有知识携带者(知识主体) 参与的情况下,这类知识很难被交流、理解和共享。这类知识要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观
4、察和 知识诱导活动才能获得,这种知识是非编码的知识和程序,难以言传、难以用逻辑的语言 完全表述,通过团队成员在组织结构环境中互动而获得。通常,这部分知识很难转移、复 制。 Polanyi(1962) 认为,人类的大部分知识以隐形的方式而存在,如在实践经验中而获取 的操作技能和专门技术。这类知识是行动导向的,具有个人特性,很难正式化或交流。显 性知识可以独立于认知主体跨时间跨空间而转移、交流和传播,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不同 之处在于,这类知识的交流和转移需要认知主体之间的密切互动和信任。 第二,这两类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方式也不同。显性知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生产出来, 通过正规学习而获取。与显性知识相比
5、,隐形知识只有在相关情境中通过实际经历和体验 而获得,如干中学等。而且,如 Nonaka(1994) 所言,经验的多样性和认知主体的在特定情 境中参与,是这类知识生产和积累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三,这两类知识的可加总性和使用方式不同。显性知识可以在某一地点被加总,储 存在客观物体里,且在没有认知主体参与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比较而言,隐形知识是个 人性的和情境依赖的,是分布性的,不容易加总。这类知识的使用和价值的全面实现有赖 于认知主体的密切参与和合作。 虽然从概念上我们可以将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但实践上这两类知识不是 彼此分离的。 Takeuchi(1995) 认为,新知识是隐形知识和
6、显性知识的动态互动和组合而产 生的。同样 Nelson 和 Winter(1982) 的演化企业理论假设: 企业提供了其与外部经济现实进 行交互而选择隐形知识或显性知识的特殊情境,然后知识被储存在企业的路径中。随着时 间的推移,企业隐形知识和不断演化着的隐形知识交互的质量将导致企业绩效的提高和改 善。但是,不同企业提供的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交互的能力不同,在不同企业中这两 类知识的相对重要性和地位也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新知识的创造必然涉及隐形知识 的使用和生产。 Polanyi (1962 , 1966)认为,人类的知识来源于个人直觉。企业组织的学 习和创新能力关键依赖于企业使用隐形知识
7、、提供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交互而创造新 知识的能力。 (2) 本体论维度: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企业的知识或者存在于个人层次,或者在企业 组织成员之间的共享,即企业知识的携带者为个人或组织,而组织又可以分为团队、企业 和网络。个人知识,是存在于组织成员个人头脑中的、或表现为并属于个人技能方面的企 业知识。这类知识为个人所拥有,可以独立应用于特定任务或问题的解决。独立应用是这 类知识的最主要特征。由于个人储存和处理信息与认知局限性,个人知识显而易见是专门 性的和属于专门领域中的。个人知识也是可以转移的,随着个体的移动,这引起了这类知 识保持和累积方面的潜在问题。 共有知识,指知识在组织成员中分布
8、和共享的方式、方法。共有知识是企业的累计性 知识,储存在企业的规则、程序、惯例和共同的行为准则中,可以指导企业的解决问题的 活动和企业成员之间的交互方式。共有知识代表着企业组织的记忆。这类知识可以保存在 企业的知识库里,或者由于企业成员之间的交互而处于流动状态。共有知识存在于企业成 员中。共有知识可以大于或小于个人知识, 依赖于个人知识转换为共有知识的机制 (Glynn , 1996) 。 2管理的角度 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知识分为技术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 企业的知识是企业长期积累发展的结果,在应用和分享过程中得到改进和精炼的。这里的 对企业知识的分类非常强调企业的能力。
9、 Prahalad 和 Hemel(1990) 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 是“企业组织中的累积性常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构多种技术流的学 识” (Core competencies are the collective learning in the organization ,especially how to coodinate diverse production skills and integrate multiple streams of technology) 。“如果说核心能力是关于协调多种技术流质协调整合的,那么它也是关于工 作 组 织 方 式 和 价 值 传 递
10、 的 ” (If core competence about harmonizing streams of technology , it is also about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and the delivery of value) 核心能力也是组织工作和提供价值,是沟通、卷入和致力于跨越组织边界的工作,它涉及 到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的职能。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的知识包括两个方面:技术方 面和组织方面。所以,从这个角度对企业知识进行分类,符合 Prahalad 和 hemel (1990) 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这些知识或者为隐形知识或者为显性知识,这些
11、知识的携带者为 个人或团体。 技术性知识是企业的技术基础,指企业所拥有的科学的或技术的知识。企业的技术知 识是一组在生产、工艺和支持领域内的生产性能力,它对产品或服务具有直接支持作用。 企业的技术性知识是将投入转变为产出的能力的基础, 是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基础。 技术知识对企业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技术知识可以使企业发展出新的产品或过程,也为 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动态市场环境提供了可能性。企业的技术性知识和基于技术知识的能 力主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指企业用来整合或如何用来整合不同的活动、能力 于一体以达到某种或某些目标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根据自
12、身所处行业、 资源状况等因素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工作程序。包括企业所采取的生产流程和用以保证企 业正常运转的知识因素,企业用以进行将不同的资源、能力、知识、活动、产品协调的知 识,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过程诸如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有效率的协调机制、战略计 划程序和吸引具有创造性雇员的能力方面的知识,以及基于这些知识基础上的企业组织能 力。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能否建立其独特的竞争能力,而不是其大小、资金资源和 技术资源。这些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不仅可以用来协调隐形知识( 非结构化的、编码化 的、通常依靠面对面交流知识 ) ,也可以用来协调显性知识,如企业制度、组织结构、激励 机制、企业文化和
13、管理哲学、治理结构、信息系统和网络体系、财务结构和融资关系、管 理者的认知能力,即感悟市场机会并快速反应和迅速执行的能力等等。企业的制度性知识 和管理性知识的改进和提高,降低了企业和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交互费用,它们是企业处理 人与人之间、企业与其合作者之间的制度性能力体系的综合。例如,可以确保企业内各种 活动的协调和整合,使技术专家、工程师和销售人员、企业的管理人员对顾客需求、环境 变化和各种技术可能性能够共享知识和信息并达到共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对企业 能力的构建非常重要,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因为它们 是稀缺的、专业性的、隐形地嵌入于企业内部。同时也因为制度
14、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的专 用性,因此它也很难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或模仿。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嵌入 于复杂的社会制度体系中, 涉及各种社会和认知过程, 目前尚未能得到更好的理解 (Barney , 1991) 。萨尔尼克 (1957) 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组织的 能力或特殊能力,指的就是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 3企业知识的四种类型 从显性知识隐形知识和个人知识一共有知识的维度,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知识分为 4 类:抽象知识 (embrained knowledge) ,蕴含性知识 (embodied knowledge) ,编码知识 (encoded k
15、nowledge) ,嵌入性知识 (embedded knowledge) 。这些概念上的区分首次由 Collins(1993) 提出,用来解释知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层面。 Blackler(1995) 将它用来描述 组织中企业知识的类型。知识的这个分类将认知和组织联在一起,将知识的特征与使用知 识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将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同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联系起来。 (1) 抽象知识。抽象知识是指个人显性知识,依赖于个人的概念技能和认知能力。这是 正式的、抽象的或理论知识。科学知识,注重于对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的理解,属于这一 类。 (2) 蕴含性知识。蕴含性知识是个人的不能表达出来的知识,即
16、个人的隐形知识。蕴含 性知识是行动导向的,这种类型的知识是个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经验而获得的实际知识。 波兰尼 (Polanyi , 1962 , 1966)非常强调这种类型的知识。和抽象知识不同,蕴含性知识 建立在实践 ( 际) 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即“做 (doing) ”。这种类型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无意识 和自愿性特性,其应用和产生并不必然纳入有意识的决策过程(Spencer ,1996) 。蕴含性知 识也是情境依赖的 (context specific) ,这种类型的知识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产 生 (Barley ,1996) 。这类知识的生产离不开应用。 (3) 编码知识。编码知识是
17、指显性的共有知识,这类知识有时也被称为信息,通过符号 来表示。这是经过编码的,储存于蓝图 ( 计划) 、配方、书面规则和程序等方面的知识。这 些知识的目的是使得组织行为方式和组织产出具有可预测性和统一性。组织中个人知识和 经验经过编码,也可以加强组织控制和组织集中。科学管理原则试图将个人经验和技能编 码成客观的科学知识,从而使得个人行为和动作标准化、统一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编码知识毫无疑问是简化了的、具有选择性的知识,因为编码知识不能捕捉个人隐形知识, 也无法表示个人判断等方面的知识。 (4) 嵌入性知识。嵌入性知识是蕴含于组织行为和组织惯例中的隐形的共有知识。 这些 知识基于组织成员中
18、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仰、信任和相互理解,这使得组织中成员之间、组 织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成为可能。这类知识植根于组织的实践过程,具有社会交互性和 结构性。嵌入性知识是情境依赖的、关系特定的和分散化的,同时也是有机的和动态的: 在没有成文规定的前提下,它可以支持组织中复杂的交互方式。 所有的组织都是不同类型知识的混合体。但不同类型的知识在不同组织中相对重要性 不一样,不同的组织可能拥有的知识不尽相同。有的组织以显性知识为主,有些组织以隐 形知识为主,有些组织以个人知识为主,而另一些组织以共有知识为主。同时不同组织利 用隐形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那些以显性知识作为知识基础的企业组织,一般都有正式的控
19、制和协调机构,有高度 标准化的工作任务、工作结构和工作方式。所以,有可能详细写出和提前决定完成工作和 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相反,那些以隐形知识作为知识基础的企业组织,通常具 有分权化的组织结构,并倾向于使用非正式的协调机制。这是因为隐形知识是分散化的、 主观性的知识,难于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和具体化,因而也难以预先决定完成任务需要什 么样的知识储备。隐形知识的使用需要认知主体发挥能动性,并专注于所从事的工作。没 有这些条件,隐形知识无法发挥作用。 不同的企业也依赖于不同的知识代理。那些依赖于核心组织成员知识贡献的企业,通 常赋予这些核心组织成员相当大的自由和权利。相反,那些充分依赖共有知
20、识发挥作用的 企业,通常会发展出有效地综合和协调知识创造与共享的机制。 二、互补性知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企业的互补性知识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技术性知识、管理性知识和制度性 知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是互补性知识,它们之间存在着交互 作用。这些知识一起创造的价值大于每种知识独立使用创造的价值之和,或获得任何一种 知识的成本随着另一种知识的积累而低减。知识的互补性意味着知识的专用性,也就是说 这些知识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包括企业形成的制度、文化、人际关系网络 和外部环境网络等等。 企业的这些互补性知识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企业积累的这些知识是专业
21、性互补性知识, 企业最有用性的知识是其专业化了的知 识,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知识积累的速度加快。 (2) 企业的互补性知识具有收益递增,是稀缺的有价值的,只能在企业内部渐进累积。 (3) 企业的互补性知识的累积是一个长期的集体学习的过程。 需要一定的时间, 人为缩 短时间将受到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同时,它又具有路径依赖性,企业知识流量的选择受 现有知识存量的约束,企业现在和对未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过去所做的和所拥有的。企业 某一方面知识存量的增加,不仅依赖于现有知识和能力的总体效率水平,而且依赖于与之 相关的互补性知识和能力的存量水平。 (4) 企业积累的互补性知识是专用性的, 而且具有整
22、体性和模糊性的特征,难以为其他 企业成功模仿。这些专用性知识不仅导致企业之间在组织交易活动中的成本差异,还决定 了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所以,互补性知识具有独特性,使得这一企业与其他企 业区别开来 (5) 互补性知识使得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价值大于其市场价值。 (6) 每个企业内部长期积累的核心互补性知识, 是独特的、企业专有性和社会复杂性的, 它们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隐形知识。这些互补性知识作为企业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是 非竞争性的和难以替代的,即无法通过市场公开定价而获得,又使其他企业的模仿和替代 途径面临时间约束。 (7) 由于企业的许多活动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 但在不确定条件下,
23、 企业没有所谓 的最优策略行为。所以企业的长期动态持续竞争优势和成长的实现,依赖于企业在长期积 累的互补性知识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判断、预期,即在已有互补性知识基础上所进行的战略 选择,这些构成了企业创新性行为的基础。 (8) 企业的技术性知识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 企业的管理性知识与这个特定的技术性知识是否相匹配,取决于企业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 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后,企业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否则,即使企 业独特的技术优势也发挥不了企业现有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高于技术。 所以,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是企业长期竞争行为的基础及其利润的来
24、源。核心 互补性知识构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知识的转换 企业的知识创造有一个过程,即对现有知识的评估、评估知识的战略价值、扫描竞争 者的知识、建立所需要的知识、发展和生产新知识、共享知识、保持和评价知识。这个过 程是一个反复进行的、持续的动态过程。在一个动态的快变速变的环境中,企业获取竞争 优势的能力依赖于企业不断审视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能力。这样做的惟一路径是 专注于企业中个人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创造的知识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 。换句 话说,知识创造导致持续创新,持续创新导致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的创造和转化成为企业 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成为
25、企业的日常活动。在动态环境中,知识已成为确保竞争优势 的重要资产。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创造、应用、转移、共享和保护那些难以模 仿的知识资产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是一个生产和吸收知识、组合知识、转移知 识、应用知识、保护知识的组织。企业组织绩效取决于决策权威和有关这种决策的重要知 识的匹配。 一家企业不可能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所以企业之间、企业内部须进行持续不 断的知识交流。 事实上, 经验证据表明, 企业和企业之间倾向于形成知识网络 (Pyka,1997; Pelc ,1997) 。基于知识的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关系的出现,是知识经济的一个显着特征 (Foray 和 Lund
26、vall ,1996) 。 Nonaka(Nonaka 和 Takeuchi ,1995)建立了一个知识转换的矩阵 ( 见表 1)。 表 1 知识转换矩阵 社会化是共享个人经验和创造隐形知识的过程。分享别人经历和经验是理解别人思想 和感情的最好途径。在一定意义上,隐形知识只有共享才可被交流。 外化需要将隐形知识说出来并以其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交谈过程中,个人 超越自我和外部边界,交谈、倾听能给所有的谈话参与者带来好处,因而是知识外化的一 种极好的途径。实践中,知识外化一般通过暗喻和类比的方式进行。 组合涉及将显性知识转换成更复杂的显性知识。传播某一方面的知识,编辑和系统化 这类知识,是
27、这个转换模式的关键。这样在知识外化过程中生产出新知识。 内部化指将新创造的显性知识转换成个人的隐形知识。干中学、培训和练习是表达显 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一般通过在职培训、模拟或实验等途径内部化新创造的知识。 Nonaka, Takeuchi 等认为,组织知识可以通过隐形知识和显性的交互而创造。知识的 交流和转移具有 4 种模式。 (1) 从隐形知识到隐形知识。 这是个人和群体之间创造和交流经验、讨论想法和见解的 过程。例如,两个人合作设计一种新产品,这里知识的交流是通过图形、草稿和其他途径 进行的。这个过程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学习的一个重要机制。非正式网络是企业组织成 员之间分享实际经验和
28、技术诀窍的重要途径。 (2) 从隐形知识到显性知识。 这是将隐形知识理性化并变成显性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 交流和转换的目的是为了使知识的转移独立于知识的创造者,或者是为了便于知识的储存 和恢复。 (3)从显性知识到隐形知识。这是将显性知识转换成特定技术诀窍的过程 ( 如将设备用 于新需要 ) 。尤其是当资源有限时,这个过程限于特定活动或核心能力,但企业通常精于此 道。竞争的全球化意味着企业必须扩展其获取各种显性知识 (市场、科学发现、 技术革新等 ) 的能力,并将所获取的知识转化成适合自己的隐形知识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因此,这个过程涉及知识的再创造。 (4)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29、这是将一套正式的概念转换成另一套概念的过程( 如获得 新的程序、公式,原理等 ) 。例如,供应商接到顾客的定单并根据顾客定单的要求为顾客加 工产品。显性知识交流和转换的需要来自环境的压力 (如市场等 ) 。 组织知识的交流和转换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通过个人之间的反复互动创造出新知 识。个人所掌握的隐形知识是知识创造过程的核心,知识可以通过上述四种模式的持续动 态互动而创造。在知识创造的企业中,企业成员不断创造和发明新方法来解决比较棘手的 问题和处理为预期到的问题与现象, 并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渠道而共享这些发明和创造。 一旦创造出新知识,就得到组织的放大和固化。如果企业有好的并能促进企业知识
30、创造和 获取、共享和不断转换的制度,能对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合适的管理并能将这些知识成功 地进行转换,则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知识的价值,不断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 利润,从而为企业创造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更多相关文档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6264字)集团公司战略风险管理模型探 讨 (9238 字)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渐进性分析(6283字)企业战略价值化管理方法研究(3184 字) 竞争优势研究的市场价值链方法(6310字)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框架(6479字) 价值链战略管理模式研究(7570字)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11508字) 试论
31、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发展趋势(6870字)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实证研究(10220 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 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 如有信息存在侵 权行请 Email 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 收藏到书签里: Ema 站长统计 th=50%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6236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 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 如有信息存在侵 权行请 Email 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 站长统计 ,如果没有政府的战略意图指使,企业应该完全避开衰退产业,尽量避免涉入启蒙产业。 无论如何,潜在进入者进入成长产业则是上上之策。 3战略选择
32、的一般理论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最优战略选择应遵循“三次高成长性”理论。首先, 企业选择一个主流产业或景气产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这是第一次高成长性;其次, 企业在主流产业选择一种主流产品,在产业链条中就获得一次较好的分工机会,这是第二 次高成长性;最后,企业在主流产业的主流产品生产企业中,能占据主流地位,进入战略 群组的第一方阵,这是第三次高成长性。每一次高成长性都使企业赢得了更有利的竞争地 位,从而营造了“一步赢,步步赢”的竞争态势。 四、结论 本文在综合产业分析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产业景气战略 ,既而分析 群组核心能力”的一般性分析范式,并刻画了企业所处的“
33、竞争优势空间” 了不同的企业在不同情形下如何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企业战略 选择的一般理论。 提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一般范式并动态地在“竞争优势空间”中考察企业竞争 力是本文的主要贡献。对于在位企业来说,产业景气和战略群组是被给定的外生变量,但 核心能力是内生变量。强大的核心能力可以改变产业景气和战略群组,变外生变量为内生 变量,从而使企业所处环境由低水平均衡向非均衡演进,再到达高水平均衡。对于潜在进 入企业来说,三个变量都是内生的,对于产业景气的选择是超边际的决策,而核心能力可 以使战略群组内生化。因此,我们提出的“产业景气、战略群组和核心能力共同决定企业 竞争优势”
34、的假说,可以在标准的经济学框架内得到阐释和证伪。 更多相关文档 试论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发展趋势(6870字)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实证研究(10220 字) 国际企业经营战略演进及其启示(5036字)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6236 字) 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12167字)产品服务增值扩展战略的兴起与发展(7482字) 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演变模式研究(5281字)环形结构与传统企业学习战略(6548 字) 试论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7522字)资本结构与产品竞争策略前沿性研究(10414 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 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 如有信息存在侵
35、权行请 Email 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 站长统计 son, J. & J. E. Vahlne:The Internationaliz ation of the firm Four Swedish Cases J . Jo 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75,12( 3 ) :30 5322. 4 Johanson, J. & J. E. Vahlne:The Meehan is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J . Internati onal Marketing Review, 1 9 9 0,7 ( 4 ) : 1 1 2 4. 5 刘迎秋,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分析J .财贸经济,2 0 0 4, (10 ). 更多相关文档 OEM:后发企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4340字)企业战略环境分析论文 (4400字)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5590字)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影响因素(5736字)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策略探析(6119字)对我国金融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的评析(5372 字) 旅游企业国际化进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夫妻双方离婚协议书
- 土地租赁合同双方协议书七篇
- 2025无财产离婚协议书
- 面神经炎病因介绍
- 错构瘤病因介绍
- 荨麻疹病因介绍
- 11化学中考真题汇编《氧气的性质》及答案
- (2024)乳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本(一)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真题 专题01 单项选择(安徽专用)
- 2023年耐磨剂项目融资计划书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高级英语I(上)-华东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东理工大学
- 工程热力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东北电力大学
- 西师大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中职班级建设方案课件
- 【良品铺子应收账款现状及其风险分析(论文10000字)】
-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 TB-T 3356-2021铁路隧道锚杆-PDF解密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MOOC 基础生物化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pfna手术术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