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峡教学目标1朗读翻译课文,增强文言语感,积累文言词句。2感知文章思路,把握景色特点,探究文章写法。3欣赏三峡风光,体会作者情感,激发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朗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句。2欣赏三峡风光,把握景色特点。3、体会作者情感,激发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写法。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简介作者1、激趣导入激昂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将我们引领到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长江三峡”。(投影出示 “长江三峡地形图” )“长江三峡” 中国 10 大风景名胜之一,40 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

2、长江上最为神奇秀丽的山水画廊,全长 192 公里。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华彩部分。说到这里,同学们想不想去三峡看一看?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逛一逛被誉为“中华奇观” 、“天下绝景”的长江三峡。 (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灵感,其中有一位就是老师特意请来的导游,他就是郦道元,同学们了解郦道元吗?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指名回答,师出示投影,重点突出水经和水经注的关系。明确: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著有水经注。水经注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

3、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了解了郦道元,下面我们就跟着郦道元老先生开始今天的“三峡之旅”二、翻译课文三峡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较多,而且又是文言文,为了咱们的旅程能够顺利进行,咱们得熟读课文,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先进入今天行程的准备阶段“收拾行囊,准备起程”。1、朗读课文作为文言文,首先要学会朗读,能读准字音,读清停顿。下面我们来听一遍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朗读,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部分句子的停顿。出示投影)听准下列加线的字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飞漱其间林寒涧肃属引凄异听清下列句子的停顿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4、以疾也。沿溯阻绝清荣峻茂(指名回答,并明确字音和停顿)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指名点评。学生齐读课文。2、翻译课文朗读了课文,还必须能正确翻译和理解课文的意思。下面请同学生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按照老师以前教给同学们的“文言文翻译六法”来翻译这篇课文。(投影显示:文言文的翻译六法:对-对译;换 -替换;留 -保留;删 - 删略;补 - 补充;调 - 调换)请同学们先小组合作讨论,把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不会翻译的词句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马上全班来解决。(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提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互助解决;教师适当引导、点拨。翻译情况检查,指名回答下列问题。 (出示投影)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略无阙处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素湍绿潭飞漱其间属引凄异翻译下列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小结归纳第二课时一、整体浏览,自由观光刚才我们翻译了课文,却忽视了对文题的理解,题目中的“峡”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明确:两山夹水的地方是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游览山峡的山水,进入今天旅程的实质性阶段“整体浏览,自由观光”。1、整体浏览,感知课文我们先来整体浏览一下课文,课文先写的是山还是水?(明确并板书:先写山,后写水。)课文写了三峡哪几个季节的景物?(明确并板书: 夏、春冬、秋。)下面指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

6、读,品一品:提示:可采用“文中(文中的原句)是说(自己的语言),从中我感受到了的(特点)。”的句式说一说。(学生朗读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启发引导,适时点拨。)师小结并完成板书:刚才同学们的品读都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如:山的连绵、高峻;夏水的迅疾;春冬的清幽;秋的凄婉。2、自由观光,体会情感通过刚才的浏览,我们感受了三峡的四季景色,假如给你一次带团自由观光三峡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季节前往呢?作为导游,你准备如何向你的游客解说呢?(学生准备,教师适当指导并请1-2 个学生朗读自己的解说词。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三峡无论哪个季节的景色都是非常美丽的。那么,作者对三峡如此美丽景色的描绘,

7、流露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并板书:对三峡的热爱和赞美。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对三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集体朗读这篇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二、探究写法,寻找妙点上面我们随着郦道元老先生,感受了三峡的优美景色,体会了作者的真挚情感,但似乎只顾欣赏景色,而忘记了探讨作者是怎么写的?其实三峡这篇课文的写法也非常妙。 (板书:景色美、情感真、写法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行程的第三个阶段“探究写法,寻找妙点”。1、探究写法,寻找妙点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妙,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并用“三峡写得真妙,妙在(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 ,比如(举例分析) ”的句式简要说明理由。(学法提示:可以从词语、句式、

8、修辞等方面品味语言。可以从表达方式、写景角度、文章结构等方面欣赏文章独特的写法。)(学生合作探究并交流发言,教师点拨引导。)2、探究质疑,畅所欲言课文描写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依次写,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有同学说这样安排没有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写好?你认为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三、学会比较,联系实际课文学习已经结束了,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最后一个阶段“学会比较,联系实际”。1、三峡真美!它曾经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抒情,挥毫泼墨。以前我们就学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同学们还记得了吗?(指名背诵)这首诗与三峡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吗?(学生交流回答)像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

9、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来读一读。2、如今的三峡正在进行着一项规模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三峡工程”的有关资料:1994 年 12 月 14 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2 年 11 月 6 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 年 10 月 26 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 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 米,10 月 31 日, 坝前水位提高到139 米。2009 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 公里,最宽处达 2000 米,面积达 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到 2009 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 米。请展开想象,到 2009 年,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将抬高至175 米,到那时三峡的景观将会怎样的?请作简单的描绘。(指名回答,教师借助毛主席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简单描述。)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