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MW 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研究与设计 仇志凌 陈国柱 浙江大学电气学院 310027 摘要: 针对兆瓦级风电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研制中存在的并联扩容、开关频率较低和LCL 滤波器难以优化 设计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交流侧串接电感再进行并联的均流方案,采用载波移相技术提高变流器的等效开关 频率,提出了 LCL 滤波器的设计原则,并给出了上述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方法。通过对2兆瓦风电变流器 主电路的仿真验证了上述技术方案。 关键词:兆瓦级并网逆变器、电感均流、低开关纹波电流、载波移相、 LCL 滤波器 1引 言 随着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发电技术,如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风力发电由于单机容量大、成本低,在现阶段更具有吸引力,在世界范 围内其总装机容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当前,风力发电正在朝着更大的单机容量发展,兆瓦 级机组在国外已经投入大规模商业运行,56兆瓦的机组也已开始试运行。相应的,大容量 机组对并网逆变器的容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大容量的要求,逆变器的并联扩容成 为了必然的选择。 现有的并联方式主要有功率模块直接并联、功率模块交流侧串接电感再并联和以UPS为 代表的系统级并联。但采用何种简单、可靠的并联方式保证一定的均流效果需要仔细研究。 并网逆变器会引入附加的谐波,因此注入电网的电流谐波大小是一项重要指标,受到了 人们的广泛关注。IEEEStd
3、929 2000和IEEE Std.P1547标准对并网发电的电源系统注入电网电流的谐波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总谐波失真 THD )小于 5%, 3、 5、 7、 9次谐波小于 4%, 1115次小于2%, 35次以上小于 0.3%。 对于处于线性调制区 SPWM或SVPWM逆变器,低次谐波含量基本都能满足标准,而开 关频率纹波需要采用低通滤波器进行衰减以达到标准的要求。理论上高的开关频率和低的滤 波器截止频率可以获得满意的滤波效果。但兆瓦级并网逆变器受到开关损耗的制约难以获得 较高的开间频率。传统的并网逆变器采用单电感滤波,由于其较低的衰减倍率,必须采用较 大的电感量才能保证滤波效果,这会导致较
4、大的电感压降,并不适合兆瓦级应用场合。LCL 滤波器具有在较小的滤波器参数条件下依然保持较好的滤波性能的优点,但在设计过程中需 要对 3个参数进行选取,难以做到优化设计。 本文针对兆瓦级并网逆变器研制中存在的难点,以2兆瓦风电变流器为目标进行了研究 。对于并联扩容问题采用了交流侧串接电感的办法进行均流,对开关频率较低的问题采用载 波移相技术 9提高了等效开关频率,对 LCL 滤波器设计问题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的基础 上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上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2主电路结构和原理分析 图1是2 MW风电并网变流器的主电路结构图。该电路把风电机组输出的直流电能通过三相半
5、桥逆变 电路转换成工频50 Hz的交流电能馈入690 V三相交流电网。 2.1并联扩容 该电路功率为2MW,输出电压690 V,受现有IGBT功率模块容量的限制, 必须采用并联扩容才能满足系统容量要 求。本方案采用三台相同容量的三相半 桥模块block)并联,以达到额定容量 。 图1 2MW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流器主电路框图 现有的并联技术主要有功率模块直 接并联、交流侧串电感并联和基于独立 装置的系统级并联。所谓器件级并联就 是功率模块桥臂中点直接进行并联。这 种并联方式最直接,系统结构比较简单 ,其缺点是均流效果受器件自身特性影 响较大。器件间的均流包括稳态均流和 动态均流两个方面。所谓稳态
6、均流指的 是并联模块开通以后模块间的均流效果 ,需要采用正温度系数的模块。动态均 流是指器件在开通、关断过程中,由于 各模块开关速度不一致导致的均流问题 。其要求各并联模块的驱动信号拥有良 好的一致性,且模块交流侧需要串联微亨级的小电感以抑制开关过程中的电流不平衡。总之 ,器件级并联均流效果完全由器件本身特性决定,况且微亨级的小电感也不易实现,风险较 大。 串电感并联是指各并联桥臂中点串联电感后再进行并联。这种并联方式结构稍嫌复杂, 但串联电感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均流效果。当桥臂串流电感后由于感抗一般都要比IGBT的等 效电阻大很多,故模块间的均流效果就主要由电感的一致性决定,受模块自身特性影响
7、很小 。另外对主功率布线一致性要求也可以降低,因为线路的等效电感比串联电感小很多。所以 串联电感的并联方式风险比较小,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当然,为了保证均流效果,电感 量的一致性需要得到保证。而电感在制造过程中电感量的误差一般在5%左右,但均流效果直 接由电感量的误差决定,不会失控。另外,这种并联方式还为载波移相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条 件,后文还会进行具体分析。 系统级并联主要应用于 UPS并联。与串电感并联相比,这种并联方式把控制器一并集成 到各并联单元中,消除了控制器的单点故障。并且系统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可以进行简单组 合满足各种容量要求。但实际上,在变流器系统中主功率模块是易损部件,数字控
8、制器并不 是那么容易出错的。另外,把个各并联模块控制器分散以后对并联系统的协调控制会存在问 题。因此,系统级并联方式并不适合本系统。 综合考虑上述各方案,器件级并联虽然结构简洁但均流风险较大。系统级并联在控制的一致性方面会有问题,且控制器冗余的意义不是太大。串电感并联虽然结构比器件级并联复 杂 但要比系统级并联简单),但均流风险小,还可以应用载波移相技术。因此,本系统采 用串电感并联的方式。 2.2载波移相技术 对于兆瓦级逆变器,由于主功率模块承受的电压、电流较大,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为了 降低损耗和对散热器的要求,所以一般都采用较低的开关频率,本系统的开关频率为3 kHz。但较低的开关频率对开
9、关纹波的滤除效果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造成滤波其体积、 重量较大,且较大的电感量还会导致较大的基波压降。为 了提高等效开关频率,本变流器采用了载波移相技术。 载波移相就是把N个并联桥臂的三角载波初相位按载 波数在1个载波周期内均分,这样并联点后电流等效开关频 率为桥臂实际开关频率的 N倍,达到了频率倍增的效果。 图2就是3个桥臂载波移相原理图。上方是调制波和3个 并联桥臂的移相载波,中间是 3个并联桥臂上管的驱动脉冲 ,下方是3个并联桥臂上管驱动脉冲的合成图。从驱动脉冲 合成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等效开关频率是实际开关频率的3 倍。我们还可以发现,串联电感的存在是实现载波移相的 必要条件。从中间图
10、可以看到桥臂1上管开通时桥臂2和桥 臂3上管在某些时刻是关断的,也就是它们的下管在这些时 刻是开通的,由于并联桥臂接在同一个直流母线上,这就 意味着如果没有电感直流母线就会短路。所以串联电感的 存在对于载波移相是必不可少的。 载波移相技术虽然成倍提高了等效开关频率,但如前所述 ,它还会带来谐波环流问题,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过大 的谐波环流会导致均流电感上较大的损耗,还会增加功率 模块的开关损耗。为了减小谐波环流的影响,均流电感的 电感量不能选得太小,这会增大电感的体积、重量和基波 压降。所以,电感量的选取需要折衷考虑。 2.3 LCL滤波器原理分析 LCL滤波器相比较单L滤波器具有在较小的LC
11、参数下依然保持较好的开关纹波滤除效果的优 势。考虑到2MW逆变器1670 A的额定电流,为了有效控制滤波电感上的压降,电感量的选择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所以L CL滤波器是比较适合本变流器的。 但该滤波器在设计过程中有三个参数进行 选取,很难做到优化设计,给设计造成了 很大的困难。由于LCL滤波器在转折频率 图3 LCL滤波器原理图 2 处有270 的相位滞后,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所以现有文献 主要集中如何对其进行稳定控制方面,而对滤波器本身的设计讨论较少。文献7对LCL滤 波器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讨论,但没有分析电感压降的问题。文献8深入讨论了电感压降、损 耗、阻尼电阻和谐振频率,
12、但设计过程过于复杂且没有直接和总的串联滤波电感量相关联。 为了合理地进行LC参数的选取,对LCL滤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网侧LCL滤波器原理图如图3所示。图中,U。为PWM变流器输出电压,Us为网侧电压, Li为第一个滤波电感,Ri为Li的等效电阻,L2为第二个滤波电感,它包含了电网变压器的漏 感,R2为L2的等效电阻,C为滤波电容,R3为电容支路串联阻尼电阻。 LCL滤波器的模型可以看成:L2支路和电容支路C并联,它们再和Li串联,L2支路电流就 是L2支路和电容支路对串联电流的分流。根据该思路,可以建立LCL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变流器输出U。到输出电流12的传递函数HS
13、)为 1) Ri和R2是滤波电感的等效串联电阻,其值较小,为了减化模型,可以将其忽略。这样,1) 式可简化为 2) LCL滤波器的设计,首先根据性能指标规定的注入电网的开关频率电流幅值和PWM变流器输 出的开关频率电压幅值确定电压一电流衰减比,然后由2)式得到满足该衰减比的 Li、L2和 C三个参数的约束方程。但一个方程中包含三个参数,显然解不唯一,这给设计带来了困难 。所以还需要找出Li、L2和C取值变化对滤波性能的影响。 L i决定桥臂电流纹波 由前分析,Li上的电流Is是由Li的感抗Xli和电容支路和L2支路的并联阻抗决定。电容C和 L2并联电路的引入增大了串联阻抗,减小了Is。由于电容
14、C和L2并联支路的引入是为了对开关 纹波分量进行分流,为了让高频分量尽可能从电容支路流过,在设计时必须保证Xc必须远远 小于Xl2。这样,并联阻抗Xl2c主要由Xc决定,而Xc是比较小的,所以Xl2c不会太大。这样,I s主要由Li自身的感抗Xli决定。 而桥臂电流纹波是不能太大的,过大的纹波电流不仅增大了IGBT模块的开关损耗,还会加大 Li的损耗,使电感温升增加,绝缘材料寿命下降。但太大的电感量会造成压降过大,且增大 了电感的体积和重量,增加了成本。 L2和C进行分流 电容支路的引入是为了给高频分量提供低阻通路,减小注入电网的高频分量。L2和C构成并 联电路对开关纹波分量进行分流,为了保证
15、分流效果,Xc必须远远小于XL2。 从减小电感基波压降的角度出发,L2尽量要取小。但这会增大 C,降低电容支路对基波的容 抗,增加逆变桥的无功电流容量。 Li和L2的比例关系对滤波效果的影响 LHL2的总电感 对于大电流逆变器,滤波电感上的基波压降始终是需要着重关注的,也就是 量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总电感量下,Li和L2的比例关系对滤波效果也有影响。 若总电感量为L=L什L2, a=Li/L,则2)式可转化为 3) 显然,在a=0.5时,a1-a)最大,3)式分母第一项的系数最大,即滤波效果最好。 所以,在一定的总电感量条件下,Li和L2的电感量均分可以得到最佳的滤波效果。 谐振频率凶 并联电容
16、C和Li与L2的并联构成了并联振荡电路,其谐振频率点为 4) 在LCL滤波器设计的过程中要避免其谐振频率点和电路的谐波源重合,以防止发生LC振荡。 3主电路参数设计 对于IEEE Std .P1547标准,由于本文逆变器采用空间矢量调制,低次谐波是很容易满足要求的,需要考 虑的是开关纹波的滤除效果。由于额定功率达到了2MW,所以开关频率设定为 3 kHz。考虑到载波移相技术对等效开关频率的倍增作用,3台block并联的等效开关频率为 9 kHz。这样,输出LCL滤波器只需要针对9 kHz频率的纹波进行设计,有效地减小的滤波器LC元件的参数。 由上节已经对 匚、L2和C的取值变化对滤波性能影响的
17、趋势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LC 参数对电感压降、电容基波无功电流、桥臂电流纹波有直接的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最 后,通过仿真对滤波性能进行验证。 总串联电感量在0.2 mH以下 本文逆变器选用1700V耐压的主功率模块,故直流母线电压不宜超过1200 V,采用SVPWM调制,逆变桥最大基波线电压输出能力为 5) 考虑变流器需要承受的电网 15%过压,电感压降最大为 6) 考虑电网过压15%的同时变流器短时过载15%,此时的逆变器输出电流1。=1670 A,则最大电感量为 7 ) 上式中的可为基波50 Hz对应的角频率。 考虑到电感电阻上的压降、为负载动态过程留出的电压余量,总电感量需要限
18、制在0.2 mH以下。 Li不能太小 由前分析,在总串联电感一定的情况下Li和L2电感量均分可以达到最佳滤波效果。但本 文逆变器输出LCL滤波器的逆变桥侧滤波电感 Li由串联均流电感并联而成,载波移相技术的 采用只是把并联点以后的输出电流等效开关频率从3kHz提高到了 9kHz,而流过Li的桥臂电流 Is含有大量的3kHz和6kHz频率点附近分量。况且载波移相带来了额外的谐波环流问题,且该 环流能量较大,不能忽略,这又进一步增大了Li的损耗。所以为了减小 Li上的谐波电流幅值 ,以减小Li和功率模块开关损耗,Li的电感量不能取太小。 考虑到上述因素,本文逆变器的Li和L2电感量不进行均分,滤波
19、效果通过改变总电感量 和并联电容量来保证。Li根据可接受的损耗设计为 0.i mH,3个均流电感根据并联关系可确定为0.3 mH。 L2尽量取小,C可以适当取大 对于9kHz的等效开关频率,0.i mH的Li已经具有较明显的滤波效果,L2和C不需取太大就能够保证最终的谐波含量不超过标 准要求。为了尽量减小电感压降,L2尽量取小。根据前面分析的支路L2的感抗和电容支路的 容抗的选取原则,小的L2必然要求比较大的C。本系统中,过大的电感压降是要尽量避免的 ,因此L2的取值原则是在电容不付出太大代价的情况下尽量减小L2。 本文变流器中,L2和C分别设计为0.04mH、40 uF。电容支路的串联阻尼电
20、阻起到抑制振荡的作用,但太大的电阻值会导致较大的功耗,且 会破坏电容支路的低阻特性,降低滤波效果。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电阻值取为0.1 Ohm。 把设计完成的Li、L2、C和R3代入 图4 LCL滤波器伯德图 时间(ms频率(KHz 图5模块电流、11的波形和频谱 虽然11的纹波电流已经比较小了,但还是不能满足IEEE Std.P1547标准的要求,必须引入 L2和C进行进一步滤波。从图6可以看到,“的波形非常光滑 ,其频谱中的9kHz分量非常小,35次以上谐波的THD只有0.23%,低于标准要求的0.3%,完 全能够满足要求。图6中的电容电流波形为h中的9 嗾分量, 2.0k 1.0k 0.0
21、k -1.0k -2.0k -3.0k 14 12 10 7 / 98 0 Xt:1 -J-i 訐 1 III 1 .J1 .路的作用A 5 结论 本文以实际工程的 2 MW 风电并网逆变器为目标,研究了兆瓦级并网逆变器研制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针对容量 问题,选择了合理的并联扩容技术;针对注入电网的纹波电流含量问题,提出了采用载波移 相技术提高等效开关频率,采用LCL滤波器代替单L滤波器以提高滤波器本身的滤波能力;针 对LCL滤波器难以优化设计的问题,在深入分析该滤波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行之有 效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PSIM仿真验证了上述技术的有效性。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对其他 类型可再
22、生能源并网逆变器的研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IEEE15471, “ IEEE standard for interconnecting distributed resourceswith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5. 2 A.V .Timbus, R.Teodorescu, F.Blaabjerg, M.Liserre, P.Rodriguez, “ Linearand Nonlinear Control of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in Proc. of IAS 06, 20QVol. 2,
23、pp. 1015 -1023. 3 Qiang Zhang, Lewei Qian, Chongwei Zhang, D.Cartes, “Study On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Used in High Power Wind Generation System,” in Proc. of IAS 06, 200,6Vol. 2, pp. 1053 -1058. 4 R.Teodorescu, F.Blaabjerg, M.Liserre, A.DellAquila,“staAble three-phase LCL-filter based active rectif
24、ier without damping,” in Proc. of IAS 30,2003, Vol. 3, pp. 1552 -1557. 5 E.J.Bueno, F.Espinosa, F.J.Rodriguez, J.Urefia, S.Cobreces, “Currecnot ntrol of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 connected to the grid through an LCL-filter, ” in In Proc. of PESC04, 2004, Vol.1, pp. 68 -73. 6 V.Blasko, V.Kaura, “A novel control to actively damp resonance in input LC filter of a th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东会决议合同三篇
- 二零二四年度铺路用钢板租赁协议3篇
- 地下水组分特征教学课件
- 安装算量培训课件-最终
- 《客户关系管理实务》电子教案 2客户的内涵
- 《光电信息物理基础》课件
- 《防爆空气压缩机讲》课件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63篇老师译文笔记
- 开题报告:职业本科教育的推进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
- 开题报告:意义世界视域的新时代儿童美好心灵培育研究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2023年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四边形》备课记录表
- 百家姓打印版
- 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
- 猎人海力布课本剧剧本
- GB/T 36572-20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 GB/T 34015.2-2020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2部分:拆卸要求
- GB/T 25860-2010蒸发式冷气机
- GB/T 19066.1-2003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分类
- GB/T 15823-1995氦泄漏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