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阅读教学“对话”中的障碍_第1页
排除阅读教学“对话”中的障碍_第2页
排除阅读教学“对话”中的障碍_第3页
排除阅读教学“对话”中的障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排除阅读教学“对话”中的障碍 靳 贺 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改以来,“对话”,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探索“对话”的途径,力图营造“对话”的和谐氛围,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受陈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对话”中也出现了一些障碍。现略举一二,并提出一些排除的策略。障碍之一:老调整弹的师问生答。没人否认师问生答是“对话”的一种形式,但要看问答双方的位置,双方的心态,问题的质量,问答的效果。我们一些教师以“对话”为由,操新琴弹旧曲,凌驾于学生之上,只准自己连连发问,学生必须一一作答,且有时是无疑而问,有时又深奥难答

2、。学生难免会产生躲躲闪闪的恐惧心理,忽视自我的依赖心理,少说为佳的观望心理和轻视过程的速成心理。这种“强问惧答”式的“对话”,割裂了本应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抹杀了阅读主体的审美个性,制约了学生审美潜能的开发。排除策略:树立平等民主的阅读教学观,科学设计课的结构和教法。不少老师热衷于咄咄逼人的“问”课,一是要显示教师的尊严;二是因这样的“问”课最省力气,它可以千篇一律地施行着一种教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见语文课程标准)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学生零距离、心贴心。不可用无疑而问糊弄学

3、生,不可用偏难怪题吓唬学生。教师必须树立平等民主的的教学观。面对同一个阅读文本,跟众多学生一样,教师仅仅是阅读主体的一员,只不过比学生先读了一步,有什么不能跟学生一起去探究去研讨的呢?阅读文本千差万别,课的结构也应富有变化。教师应因文而异,课前精心与文本对话,科学设计课的结构与教法。可采用“一点辐射式”,抓住全文的中心词语或中心句,并以之为内核,逐层辐射至文章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学巴尔扎克葬词,我们可抓住“天才”一词,进而发散至对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四个方面的理解。可采用“一线串珠式”,拎出一篇课文的主动脉,牵一而动百,进而串起一个个鲜活的“图景”。比如教学项链、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线索

4、分明的叙事类作品,可以采用此法。可采用“选点整合式”,即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筛选文中几个重要的信息点,辩析各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整合全篇、深化解读之效果。如教学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我们可很快筛选出“泡”“找”“进”“猜”“补”五个点,通过分析其“关系”,不仅可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而且可深化对诗歌艺术特点的理解。可采用“借题发挥式”,面对一些较易理解的课文,教师可巧借课文的标题或引出相关的话题,运用辩论、作文等形式,着力于对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和思辩能力的培养。如教学人是什么一文,在充分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设计“也谈人是什么”、“过去、现实与未来”、“小议孔子的生无所息”、“与赵鑫珊

5、先生商榷”等话题,(也可由学生自由拟题),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探究学习。还可采用“投石问路式”,面对一些主旨隐蔽,内涵丰富的课文,我们可巧妙地设计由浅入深、具有启发价值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推进,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如深山探宝,渐入艺术审美的佳境。如教学黄鹂这篇象征性散文,我们可这样设计:作者写了四次见到黄鹂的情景有何不同?心情有何不同?写太湖边“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的作用是什么?黄鹂象征着什么?太湖美境象征着什么?文章结尾包含了怎样的深刻哲理?作者的着眼点仅在于艺术吗?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逐渐开掘散文的内涵。当然还不止以上这些设计方式。授课方法应不拘一格,有的课文可由教师示范主讲,主要传授

6、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如故都的秋);有的课文可由学生小组(轮流)备课,让学生一人主讲,其余辅讲,全班评析,教师补充(如教学神奇的极光);有的课文完全可交给学生课外阅读,然后带着结论和问题进入课堂展开全方位的对话交流(如教学语文读本中的文章)。总之,教师要张扬阅读教学的个性,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掌握长文短教、短文细教、难文浅教、浅文不教等多种处理教材的艺术。高明的教师,会把“问”的权利多分一些给学生,帮助他们熟练运用是非型、分析型、归纳型、综合型等题型来提出问题、解读文本,帮助他们掌握整体感知、提纲挈领、融会贯通、质疑思辩、举一反三等阅读方法,帮助他们提高习得语言、积累语言、整合语言的能力。障碍

7、之二:流于形式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小范围的“对话”形式。对此,本来无可厚非,但在一些人的眼中,它好象是新课改的新产物,以为这是学生课堂对话合作的最佳形式甚至是唯一形式。于是几乎每堂课(包括大部分公开课)必有小组讨论这一道风景。仔细推敲一些“小组讨论”,它们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洞洞。究其原因,一是课的内容简单明了,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二是所设“论题”低幼浅显,完全没有争辩的价值。如此跟风浮夸、追求形式的“活动”,不仅耗时、低效,拖散了严谨的课堂结构,降低了课的文化品位,而且养成了一些同学闹中偷闲、淡化自我的依赖心理(反正有“代表”发言)。排除策略:体现合作探究的精神,精

8、心设计讨论题。小组讨论,不可随意而为之,教师要有充分的预见,学生要有充足的准备。它要具备思辩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它要具备“板块碰撞”的特征,以彰显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它要有求同存异、观点互补的“过程”,带给学生真情合作、分享成果的成功喜悦。小组讨论的宗旨是,既要有助于阅读文本审美客观标准的认同,更要有利于阅读主体审美个性的培养。必要的小组讨论,在一堂课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象一场攻坚战,教师应关注“目标”、聚焦“问题”,要让“问题”成为讨论的原动力,使之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运行。问题的设计应符合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探幽以求深的原则。课前,师生借助外围资源自主研读,在贴

9、近学习生活、联系校本文化中发现问题;课始,由师生发问,在筛选整合中定位问题;课中,紧扣文本,分组讨论,在探究论证中解决问题;课终,发馈发散,在迁移比较中在生新问题。小组讨论的质量,取决于论题的信度和效度。所设论题,可点燃阅读文本的亮点。如:“西风残照,衰草披离,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胡同文化)这四句话寄托了汪曾祺怎样复杂的感情?它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可聚合争论辩析的焦点。如: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种境界,你的看法呢?哪些地方表示赞同?哪些地方有所质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可探究阅读文本的疑点。如:鲍鹏山在解读庄子的时候,把庄子比作孤树、困兽、鸽子、蛇,这样自相矛盾的比喻恰当吗?你同意

10、作者对庄子的评价吗?结合你读过的庄子的作品,谈谈解读庄子的现实意义。可锁定若干作品的连接点。如:从刘兰芝、夏四奶奶、老妇人、黄淑英、水生嫂等艺术形象上,分析中国劳动妇女走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还可假定文本立意的转折点,填补文本的空白点,烛照现实生活的热点,发现文本的疵点,等等,不一而足。在小组讨论的全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绝对不是观望者、旁听者、信口开河的评说者。当学生提出一些不同问题时,教师因应运用机智,快速反应,紧扣文本,瞄准课堂目标,筛选整合问题,及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当学生激烈争辩、相持不下时,教师应积极调度,以合作者的姿态提出建设性意见,表扬学生的独特发现,肯定学生的一得之见,

11、既不可简单调和,也不可武断地否定一方意见;当有的小组偷换话题、节外生枝、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引导,以保证讨论尽快达到预期目标;当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的意见后,教师应展示其“大家”风范,及时予以点评,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力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当原有论题得以解决又产生新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小结,并告诉学生这已进入小组讨论的最佳阶段,新问题将会成为同学们继续探究学习的新的动力源。障碍之三:失却“隐性对话”基础的浅层“对话”。调研一些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一种浮于课堂的浅层“对话”现象:或从识字、品词、析段入手,一一解剖文本,只见枝叶,不见树木;或生搬“单元教学模式”,对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只是浅尝

12、辄止,然后就“一锅煮”,刻意求同,不思求异;或以“联系生活,拓宽思路”为由,政治化的拔高文本的“思想意义”,上成了“非语文”;或以“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为名,公式化地贴上“写作手法”的标签。这些千文一面、千课一调、纯“接受式”的教学,无疑违背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究其因,师生都缺少深层次的“隐性对话”准备。排除策略:培养“隐性对话”的习惯和能力。“隐性对话”是“显性对话”的前提和准备,“显性对话”是对“隐性对话”的印证和升格。“隐性对话”一般由课前完成,它大致有三类。其一,与作者对话。要能设身处地,聆听心曲,叩问写作意图,消除时空隔阂,借以发现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感、个人气

13、质、审美理想以及艺术才华,从而受到作家人格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熏陶。小说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沈丛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解读这篇小说,我们不能回避作者所处的上世纪30年代的时代背景和湘西地区的区域背景,我们不能淡化作者的写作动机“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如此,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作品所展示的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才能品味到小说所富有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璞归真的牧歌情调,才能洞察传统天命的迷信思想投射在纯朴人性中的阴影,从而觉得“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其二,与编者对话。在新编教材中,单元的编排大都自成一个体系。一般说来,每一个单元,前有单元教学

14、总体目标,重在点明阅读方法;后有相应的知识短文,重在系统介绍文学史或文学体裁。每篇课文,文前配有阅读提示和重要词语;文后配有反馈练习和背景资料。有的课文除配有小字注解外,还在横批处精心设计若干问题,以引导我们深入地研读作品。因而,我们应充分利用文本的附设内容,全面了解编者意图,通过条分缕析、细致揣摩、质疑探源、旁征博引、查漏补遗、拨乱勘误等过程,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坚实地构建阅读的认知结构。其三,与文本对话。此属中心环节,往往需要读、解、悟三个过程。“读”,即认读,通过视之于目,诵之于口,画之于手,入之于心,走进文本世界,完成从感知基本内容到获得情感共鸣的

15、飞跃。“解”,即“审读”,主客体之间展开无声辩论和正面交锋,借助选点聚焦(文本的重点、难点、亮点、争议点),质疑问难,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究文本内涵,完成从语言材料的分析积累到文学美学理论构建的飞跃。“悟”,即感悟创造。这是“入书出书”的佳境,以其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变换角度,参悟文情文理文意文趣,汲取适合于自我发展的人生哲理和文化素养;通过穿插、引入、联缀、查询,发现作者的局限和文本的不足,发现某一问题的结论和规律,从而完成从“包容过去”到“启迪未来(发展自我,二次创作)的飞跃。例如,学习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说理散文花未眠,通过认读,我们很快会明确作者从凌晨4点旅馆中未眠的海棠花中引发出对美的思考:“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审读”,深入探究分析文理:作者的上述观点是怎样形成的?文章引用雷诺阿和米开朗基罗的话意在表明什么?文中列举的“海棠花”“小狗”“茶碗”“晚霞”有何作用?为什么作者在看到“一朵花”时“不由自语道:“要活下去”?然后再进入“悟”的阶段,可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阐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