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液面升降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基础教学]_第1页
浮力液面升降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基础教学]_第2页
浮力液面升降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基础教学]_第3页
浮力液面升降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基础教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面升降问题的分析冰浮于液面的问题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在各类试卷中经常出现,但由于这类问题的现象不太明显,观察需要的时间较长,不为一般的学生所重视.即使一部分学生有意识地去进行观察,出会现因为问题类型比较多,而结论只有“升”和“降”两种,常常出现而把现象和条件的对应关系混淆的现象,导致认识的偏差。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引起液面“升”、“降”的原因,准确把握条件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各类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从最基本的漂浮在液面上的冰熔化成水后液面的升降问题为基点,逐步展开思考形成系统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思考,把许多有关物体浮沉及液面变化问题连成一个整体。一、液面升降的主要类型有:

2、类型一:纯冰浸于液体,熔化后判断液面升降1、纯冰在纯水中熔化;2、纯冰在盐水(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熔化;3、纯冰在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熔化;类型二:冰块中含有其它杂质,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1、含有木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2、含有石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3、含有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液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类型三: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类型四: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1、固态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固态物质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3、固态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二、解题关键:液面上升也好、下降也好

3、,关键在于我们比较的问题是什么,确立好问题就知道如何下手。实际上我们要比较的是冰熔化前(或物体投放前)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或物体投放后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若前体积大于后体积,液面下降;若前体积等于后体积,液面不变;若前体积小于后体积,液面上升。三、判断方法1、比较体积变化法:比较的是冰熔化前(或物体投放前)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或物体投放后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若前体积大于后体积,液面下降;若前体积等于后体积,液面不变;若前体积小于后体积,液面上升。2、比较压力变化法:比较前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的变化。F前=P前S底=液gh前S底F后=P后S底=液

4、gh后S底 根据前后压力的大小关系得出液体前后深度的关系,再判断液面的升降情况。3、比较浮力变化法:比较前后浮力的变化判断液面的升降。若F前浮F后浮,则液面下降;若F前浮F后浮,则液面上升;若F前浮F后浮,则液面不变。四、各类型问题的分析解答类型一:1、纯冰在纯水中熔化液面高度不变例1:有一块冰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将怎样变化?解析:这是一道最典型最基础的题型,我们理解后,可作为其它类型题解决的知识点直接分析。液面升降取决于冰融化后这部分水的体积与冰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所以方法一 比较体积变化法当冰漂浮时,依漂浮条件可知,F浮=G冰 即水V排= G冰 = m冰g V排

5、m冰/水冰化成水后,冰的质量与水的质量没有变化即m化水= m冰 V化水m冰/水所以V排=V化水 即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不变。方法二 变化前后总压力不变 冰熔化后仍在容器内,所以容器底部所受总压力不变。熔化前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由液体水提供,熔化后容器底部所受压力依然由液体水提供。F前=F后 即前S器底=P后S器底 水h前S器底=水h后S器底 h前=h后 即液面不变。方法三 比较浮力变化法 因为浮力F浮 = 液gV排,对于这种液体密度液不变情况,浮力大小只取决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而V排的大小就决定了液面的高度。这样,对这类问题只须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如果浮力变小,即F前浮F

6、后浮,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液面下降。同样,如果浮力不变则液面高度不变,浮力变大则液面上升。对这道题:熔化前冰漂浮 F前浮= G物熔化后,冰化为水属于悬浮状态,则:F后浮= G物 所以 F前浮= F后浮,液面高度不变。比较上述三种解法可见,第二、三种解法简单易懂,学生容易掌握,适应于课堂教学。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其它情况下液面升降问题的讨论中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做到举一反三。结论:纯冰浮在水面上.当冰熔化后液面将不变。例2:若一冰块在水中,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容器内的水面将怎样变化?解析:冰块没有漂浮在水面上,冰块所受浮力小于冰块所受

7、重力,熔化前F浮G冰 , 即水g V排G冰,故得V排m冰/水熔化为水的体积 V化水=m水/水= m冰/水 V排V化水,即熔化后水面要上升。结论:纯冰压在水底.当冰熔化后液面将上升。类型一:2、纯冰在盐水(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熔化液面高度上升例3: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浓盐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如果冰块全部熔化后,则 ( )A液面不变 B液面上升 C液面下降 D无法判断解析:冰块熔化前,在盐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F浮=G冰,即盐水 g V排=m冰g V排=m冰/盐水化成水后,冰的质量与水的质量没有变化即m化水= m冰 V化水m冰/水水V排,冰块在浓

8、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结论:纯冰浮在密度比水大的液面上.当冰熔化后液面将上升。类型一:3、纯冰在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熔化液面高度下降例4: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酒精(或煤油等)中,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高度将怎样变化?解析:冰块熔化前,在酒精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F浮=G冰,即酒g V排=m冰g V排m冰/酒化成水后,冰的质量与水的质量没有变化即m化水= m冰 V化水m冰/水酒水 。V化水V排,冰块在浓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下降结论:纯冰浮在密度比水小的液面上.当冰熔化后液面将下降。类型二:1、含有木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例5: 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中夹着一小木块,当冰完全熔

9、化为水时,水面将如何变化?方法一 比较体积变化法冰块漂浮时:F浮=G冰+G木 即水gV排= G冰+G木,V前排= (m冰+m木)/ 水=m冰/水+m木/水 (1)当冰块化成水时:m化水= m冰 V化水m冰/水又因为木块仍漂浮,F木浮= G木 即水gV木排= m木g V木排=m木/水V后排=V化水+V木排= m冰/水+ m木/水 (2)由(1) .(2)得:V前排= V后排 故当冰完全熔化成水时,水面不变。方法二 比较浮力变化法 熔化前冰块和木块都漂浮 F前浮 = G冰 + G木熔化后熔化成的水悬浮,木块仍漂浮 F后浮 = G化水 + G木又G化水= G冰 所以F前浮F后浮,即熔化前后所受浮力不

10、变,所以液面将不变。推论:当冰块中含有密度比水小的固体(如小蜡块)或将密度比水小的固体放在冰块上浮于容器内水面上,则冰熔化后,仿照上述方法推算可知,水面将保持不变。类型二:2、含有石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例6.:有一块冰中含有小石块,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怎样变化?解:方法一 比较体积变化法冰块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F浮/水gG总/水g(G冰G石)/水g(m冰m水)/水 熔化后的体积为冰化成的水的体积加上沉在容器底的石块的体积,即:V后V水V石m水/水m石/石m冰/水m石/石 比较式,石水,V后V排 所以液面下降。方法二 比较浮力变化法 熔化

11、前冰块和含有的小石块漂浮 F前浮 = G冰 + G石熔化后熔化成的水悬浮,F化水浮=G化水;而石块沉底,F石浮G石 F后浮 = F化水浮+ F石浮=G化水 + F石浮,又G化水= G冰 所以F前浮F后浮,即熔化后所受浮力减小,所以液面将下降。推论:当冰块中含有密度比水大的物体(如小铁块、盐水等)或将密度比水大的物体放在冰块上浮于容器内水面上,则冰熔化后,物体沉入水底,水面将下降。类型二:3、含有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液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例7:有一块冰中含有液态的煤油,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高度将怎样变化?冰块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F浮/水gG总/水g(G冰G油)

12、/水g(m冰m油)/水 熔化后的体积为冰化成的水的体积加上煤油的体积,即:VV水V油m水/水m油/油m冰/水m油/油 比较式,油V排 所以液面上升。类型三: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例8:一块冰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空气、氢气、二氧化碳),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如何变化?冰块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F浮/水gG总/水g(G冰G气体)/水g(m冰m气体)/水熔化后的体积为冰化成的水的体积等于冰排开水的体积,但气体挥发,总体积减少,排排,所以液面下降。变化:若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中有一气泡,当冰块融化后水面将怎么变化?冰块里的气泡的质量可以忽略

13、不计,冰熔化后水面保持不变.类型四:1、固态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例9 :盆内水面上有一塑料碗,碗内有木块,若将木块投入水中,盆内水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解析:投入前,碗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碗G木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排水gV排所以水gV排G碗G球,故得V排G碗水gG木水g 木块投入水中后,盆漂浮在水面上,分析得V盆排G盆水g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V木排G木水g因此,后来碗与木块排开水的总体积V总排V盆排V木排G盆水g G木水g 由得V总排V排,所以液面保持不变。类型四:2、固态物质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当物=水时,物体悬浮。物体投入水中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V物排

14、=m物/物 = m物/ 水=V排,即水面高度无变化。类型四:3、固态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例10:盆内水面上有一塑料碗,碗内是实心铁块,将铁块投入水中,盆内水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解析:方法一、比较体积变化法投入前,碗与铁块漂浮在水面上,与上题分析相同,得V排G碗水gG铁水g 铁块投入水中后,盆仍漂浮在水面上V盆排G盆水g而铁块沉入水中, V铁排V铁G铁球g因此后来碗与铁块排开水的总体积 V总排V盆排V铁排G盆水g G铁铁g 因为铁水,所以V总排V排,液面下降。方法二、比较浮力变化法投入前 F浮1 = G碗 + G铁 投入后 F浮2 = G碗 + F铁浮因为 G铁 F浮

15、铁 所以 F浮 F浮2 液面会下降总结:一、纯冰浮于纯水上,熔化后液面无变化。二、冰中含有杂质,漂浮在纯水上时:1.若冰中所含杂质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冰熔化后液面下降。2.若冰中所含杂质密度小于等于水的密度时,冰熔化后液面不变。三、 纯冰浮在不同密度的液体表面上时:1.若液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冰熔化后液面上升。2.若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冰熔化后液面下降。四、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1、固态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投入水中后水面高度无变化2、固态物质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物体投入水中后水面高度无变化。3、固态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投入水中后水面高度下降。【练习】

16、1、如图1所示,一个小船中放有ABC三个小球,小船和球一起漂浮在水面上,其中A球密度小于水,B球密度等于水,C球密度大于水,小船可以自由的漂浮在水面上。图1(1)只将A球放入水中, 则A球 (填浮沉状况),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2)只将B球放入水中, 则B球 (填浮沉状况),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3)只将C球放入水中, 则C球 (填浮沉状况),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4)若将ABC三球同时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则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2、如果将沉在水底的石块放入船中使船漂浮,液面将 。图23、水槽中放一个小铁盒,铁盒中

17、放少许细线和一个铝块,铁盒漂浮在水面。现用细线把铝块拴在铁盒下面,铁盒仍漂浮在水面,如图2所示。讨论此时水槽中的水位以及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说法正确的是( )A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B水槽中水位下降,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C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D水槽中水位上升,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4如右图所示(1)冰块放在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2)冰块放在盐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3)冰块放在煤油(或酒精)中,沉底,熔化后,液面 。5、冰块内包有一个石块(石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石块 (填浮沉状况),则水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6、冰块内包有一个密度等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7、冰块内包有一个木块(木块密度小于水)漂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