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探究实验题的应试策略(基础_第1页
知识讲解探究实验题的应试策略(基础_第2页
知识讲解探究实验题的应试策略(基础_第3页
知识讲解探究实验题的应试策略(基础_第4页
知识讲解探究实验题的应试策略(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实验题的应试策略(基础)【高考展望】探究型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验中的数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经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考查学生分析处理图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提出合理的假设,针对假设,设计出严密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并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探究性实验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考查了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取化学知识的能力,它以其创新、灵活的特点也正在取代陈旧的命题套路,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方法点拨】一、高考化学实验复习建议立足课改教材,命题稳中求变是这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就是题在 “书本之外, 理在教材之中” 。因此,要结合考试说明学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回归课本,将课本上的所有实验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疏理,掌握教材中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要求。人教新课标教材必修1、必修 2、选修 3、选修 4 和选修 5 中含有的实验约63 个,与实验相关的科学探究约 22 个,与实验相关的实践活动3 个,总共约83 个。这些实验涵盖了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和提纯等知识,涉及的常用仪器有20 余种。在后阶段复习过程中,要认真精读所有的实验,准确把握实验要领,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实验深挖实验素材,如必修2 第四章中的实验4-1 铝热反应和实验 4-2 海带

3、中碘的检验,这里面就有大量的实验素质值得我们进行探究,铝热反应后得到的物质成分的探究,海带灰中的 Mg2+ 、 SO24- 等离子的检验,海带中碘的含量测定。细读重点实验,如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等实验必须认真细致研读,特别是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再如银镜反应和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中银氨溶液配制和氢氧化铜的制取以及淀粉、蔗糖水解产物的检验,这些实验的操作顺序对实验结果都会产生影响。在复习过程中更需要将基本理论与实验进行整合,在化学理论和化学原理复习中善于发现实验素材。但切忌盲目地提出一些既不科学又脱离实际和考纲的实验。二、探究型实验的基本流程:课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

4、课题:即实验研究主题(实验目的);2、假设与预测:对研究课题提出一种可以检测的解释及在检验假设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3、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设来具体设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一般要设计对比实验;4、观察与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设计观察的内容和次数,并按要求将观察的现象及数据记录下来;5、分析与评价: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的数据进行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并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结果表示出来。三、探究实验题题的解题策略1、细心审题:明确实验目的、把握实验原理。2、科学论证:由于探究型实验注重考查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科学猜想思维,突出猜想思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基本过程。因此,在进行

5、物质性质探究实验方案设计时,必须采用猜想论证法,首先要加工、分析课题给出的信息,搞清实验目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1出尽可能多的合理的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知识与技能制定探究计划,开展研究并科学合理地进行观察和记录,最终得出结论。3、规范表达:实验题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答题语言不规范、不严密、不简洁、不科学,出现错别字,每年高考在这方面失分的考生不在少数。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表述为“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无明显现象”答成“无现象” ,“滴入几滴溶液”写成“加入少量溶液”或没有体现量的多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多看试卷的参考答案,教师在上课或试题分析后要向学生

6、提供规范的表述,特别是在要求表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时,要认真斟酌。实验题审题要细,要认真细致观察实验装置和图表,特别是图旁备注的文字以及图象中不易察觉的线条,分析试题中的装置与教材中或已经做过的题目中有什么不同,始终牢记和紧扣实验目的和假设,弄清试题的要求,提高从试题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意试题稳中有变,常考常新,如中和滴定实验是今年新增的考点,要注意氧化还原滴定法、反滴定法与中和滴定实验的联系,切忌一看这题做过的,结果一出来就发现与平时做的题目是有区别的,这是考生常犯的错误。 新教材中增加的实验不能遗漏,如选修 4 中的实验2-5: Cr2 O72 - + H2O

7、? 2CrO 42-+ 2H+的平衡移动实验、氯化铁水解条件的探究实验等。【典型例题】类型一、未知产物的探究例 1、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K 3 Fe(C 2O4 )3 3H 2O 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 ,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 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限选试剂:浓硫酸、 1.0 molL -1HNO 3、 1.0 molL -1 盐酸、 1.0 molL -1 NaOH 、3%H 2O2 、 0.1mol L-1 KI 、0.1 mol L-1CuSO4、 20%KSCN 、澄清石灰水、氧化

8、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 )、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 、 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 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 2CO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现象是。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假设2:;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实验过程 :根据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 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 1步骤 2步骤 32【思路点拨】( 1)B 中有红色固体

9、生成说明气体产物有CO。 ( 2)验证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焰色反应,注意排除钠元素焰色(黄色光)的干扰。( 3)假设 1: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 单质;假设2: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FeO;假设 3: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 与 FeO 的混合物。【答案】( 1)则气体产物是: CO2 和 CO。( 2)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焰色反应,现象是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呈紫色火焰。( 3)假设 1: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 单质;假设 2: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O;假设 3: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 与 FeO 的混合物。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一:用药匙取少量固体产物于一支洁净干燥的若出现大量红色固

10、体,则证明假设1 或假设 3 成立。试管 A 中,用胶头滴管滴加过量的煮沸过的若不出现红色固体,则假设2 可能成立。0.1mol/LCuSO 4 溶液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取出固体另一试管B 中备用。步骤二:往试管B 的固体加过量 1mol/L 盐酸,滴加加盐酸后,固体部分溶解。少量 20%KSCN 溶液,再滴加少量煮沸过的若加入少量 1mol/LHNO3 后溶液变血红色, 则证明原1mol/LHNO 3 溶液。固体为 Fe 与 FeO 混合,假设3 成立。若加入少量 1mol/LHNO3 后溶液不变血红色, 则证明原固体只含 Fe,假设 1 成立步骤三:若步骤一不出现红色固体。用药匙另

11、取少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若滴加KSCN 溶液后,量固体产物于一支洁净干燥的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溶液不呈血红色,滴加1mol/LHNO 3 后溶液变血红滴 加 过 量 煮 沸 过 的 1mol/L 的 盐 酸 , 滴 加 少 量色,则证明假设2 成立。20%KSCN 溶液,再滴加少量煮沸过的1mol/LHNO 3溶液。【解析】( 1)由 A 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可知K 3Fe(C 2O4)3 3H 2O 分解的产物中有 CO2;由 B 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K 3Fe(C 2O4 )3 3H 2O 分解的产物中有 CO。( 2)因为所有的钾盐、钠盐和铵盐都可溶,所以

12、验证钠、钾元素一般是用颜色反应。( 3)由于草酸根中 C 为 +3价,而产物中二氧化碳、碳酸钾中碳为+4 价,一氧化碳中碳为+2 价,存在着化合价的变化。由题意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说明铁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由铁的常见化合价不难得出,其一定会降低,可能为0 价或 +2 价。由此不难得出三种假设。【总结升华】 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铁和氧化亚铁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均与硝酸反应生成铁离子,也就是说铁的存在会干扰氧化亚铁的检验,所以要利用两者性质的差异性先检验出铁,排出铁的干扰。因此一定要用到硫酸铜溶液。由于题给试剂没有能够检验亚铁离子的试剂,所以要将其氧化为铁离子再检验,所以必须用到硝

13、酸和硫氰化钾溶液。举一反三:【变式 1】某小组取一定质量的FeSO4 固体,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FeSO4 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及其3性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通入一段时间 N2,加热A 中固体变为红棕色, B 中有白色沉淀, D 试管中有无色液体用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装置D 的导管口木条复燃充分反应, 停止加热, 冷却后, 取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A 中固体,加盐酸将所得溶液滴入D 试管中溶液变为浅绿色已知: SO2熔点 72,沸点 10; SO3 熔点 16.8,沸点 44.8。( 1)实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2)分解过程除产生使木条复燃的气体外,仅由A 中固体颜色变化推测,还一定有_气体

14、,依据是_。( 3)实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来源 :学( 4)某同学依据B 中的现象,认为 FeSO4 分解一定有 SO3 生成。你认为是否正确,原因是(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解释) _。【答案】( 1) Fe2O3+6H + =2Fe3+3H 2O( 2)SO2因为有 Fe2 O3 生成,在 FeSO4 中只有 +6 价 S 元素有氧化性,能被还原。因此一定有SO2生成。( 3) 2Fe3+SO2+2H 2O = 2Fe2+ +SO42 +4H +( 4)不正确 ,因为分解有 O2和 SO2 生成,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2SO 2+O2+2H 2O =2H 2SO4 ,故无论分解反应是否有

15、SO3 生成,都会有此现象。2SO2 +O2+2H 2O +2BaCl 2=2BaSO 4 +4HCl (写此化学方程式也给分)类型二、物质成分的探究例 2、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 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仅限 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1 硫酸、 2molL -1硝酸、 2molNaOH 溶液、 20%KSCN 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4假设 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假设 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假设 3

16、: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 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 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 在答题卡上作答) 。( 3)实验过程根据( 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思路点拨】加过量 NaOH 溶液溶解铝,过滤,加稀硫酸溶解铁,过滤,分别加硝酸氧化硫酸亚铁和固体铜。【答案】( 1)Cu; Fe(顺序可交换)( 3)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 中,再用滴管取过量 NaOH 溶液并滴加到试管 A 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往试管A 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

17、管B 中,剩余固体备用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可能含铁。往试管B 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KSCN 溶液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 后显血红色,结合可知,一定含铁。往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 NaOH 溶液固体溶解, 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NaOH 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一定含铜。【解析】证明粉末中含有铁和铜,先排除干扰, 加 NaOH 溶液将铝溶解除去;剩余粉末是铁和铜的混合物,利用二者性质的差异即可进一步鉴别。根据题中的试剂可知必须将铁转化为Fe3+ ,再用 KSCN 溶液检验;将铜转化为Cu 2+,再用 NaOH 溶液检验。【总结升华】本

18、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掌握,考查学生对物质进行检验的实验技能和对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了解,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检验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方法以及运用正确的化学术语与文字等表达分析5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本题文字量较大,要求学生能理顺思路,准确描述。举一反三:【变式 1】工业碳酸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盐和工艺等的原因,常会含有Na2SO4 、 NaCl 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现有工业碳酸钠样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就工业碳酸钠中是否含有这两种杂质进行探究。实验室有以下的仪器和药品可供使用: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19、、滴管、酒精灯、试管夹:1.0 mol L-1 H2SO4、1.0 mol L-1 HNO 3、1.0mol L -1 HCl 、NaOH 稀溶液、 0.1 mol L-1 AgNO 3、 0.1 mol L -1 BaCl2、0.1 mol LBa(NO 3)2、蒸馏水。以下是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假设:假设 1:工业碳酸钠中只含有Na2SO4 杂质;假设 2 :工业碳酸钠中只含有NaCl 杂质;假设 3:工业碳酸钠中含有杂质;2)基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3)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回答:( 1)某同学基于假设 1 进行了实验: 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向试管中滴入 0.1 mol

20、 L -1的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他认为样品中含有 Na2SO4 。请你对他的结论的正确性提出你的观点,并简要说出理由:。( 2)基于假设 3,请你根据你的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和预期的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中:(编号不够可以再加)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答案】假设 3工业碳酸钠中含有 Na2SO4和 NaCl 杂质;( 1)该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因为溶液中含有CO32 ,可与 BaCl 2 溶液产生 BaCO3 沉淀, 因此无法确定该沉淀是 BaSO4。( 2)基于假设3,请你根据你的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和预期的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中:(编号不够可以再加)6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

21、论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 加蒸馏水溶解。 向试有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Na2CO3。管中加足量的-11.0 mol L HNO 3。(或加入1.0 mol L -1HNO 3 至溶液中不再有气体放为止。)向试管中加入 0.1 mol L 的 Ba(NO 3)2 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含 Na 2SO4,若没有沉淀产 若有沉淀产生,则继续加入 0.1生,则不含 Na2SO4。mol LBa(NO 3)2 至过量。若操作无沉淀,则向试管中加入0.1有沉淀产生,则含NaCl ,若无沉淀,则不含mol L -1AgNO 3 溶液。若操作中有沉淀,NaCl 。则将试管静置片刻后, 取上层清液于另一去试管

22、中,加入 0.1 mol L -1AgNO 3溶液。【变式 2】某科研小组用 MnO 2 和浓盐酸制备Cl 2 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 的 NaOH 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 SO2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 = _ 。( 2)反应 Cl 2+Na2SO3+2 NaOH=2NaCl+Na 2SO4+H 2O 中的还原剂为 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 、OH和 SO 2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4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 CO2 的影响)。提出合理假设假设 1:只存在 SO32- ;假设 2:

23、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 3:_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 实验试剂:3moLL -1 H2 SO4、 1moLL -1 NaOH 、 0.01molL -1KMnO 4、淀粉 -KI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 滴加 3 moLL -1H2 SO4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 试管中步骤 2:步骤 3:7【答案】 (1) Na2SO3+H2O( 2) Na2SO3(3) SO32-、 ClO -都存在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步骤 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 3 moLL

24、-1 H2SO4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 A、 B 试管中步骤 2:在 A 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有ClO -,否则无步骤 3:在 B 试管中滴加 0.01molL -1KMnO 4若紫红色褪去,证明有SO32-,否则无溶液类型三、物质性质的探究例 3、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 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A 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加热B 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 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

25、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 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 B、 C 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加稀盐酸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 中白色沉淀是,该沉淀的生成表明 SO2 具有性。 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分析 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8乙在 A 、 B 间增加洗气瓶D , D 中盛放的试剂是。进行实验, B 中现象:甲大量白色沉淀乙少量白色沉淀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合并

26、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 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思路点拨】( 4)要排除空气参与反应,可在反应之前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由于铜和浓硫酸反应放热,因此产生的白雾中含有硫酸,为防止硫酸干扰后面的反应,需要饱和的 NaHSO3 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中混有的硫酸杂质;甲仅仅是排除了空气,但并没有除去二氧化硫中混有的硫酸,因此会产生大量沉淀,方程式为SO42 Ba 2 =BaSO4;而乙虽然排除了二氧化硫中混有的硫酸,但没有排尽空气,由于在溶液中空气可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所以也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方程式为2Ba2 2SO2 O2 2H2 O=2BaSO44

27、H 。但由于白雾的量要远多于装置中氧气的量,所以产生的沉淀少。【答案 .】( 1) 2H 2SO4(浓 ) CuCuSO4 2H 2O 2SO2;( 2)BaSO4还原( 3) 2NO+O 2=2NO 2;( 4)通 N2 一段时间,排除装置的空气饱和的 NaHSO 3 溶液甲: SO42 Ba 2 =BaSO4;乙: 2Ba2 2SO2O2 2H2O=2BaSO4 4H ;白雾的量要远多于装置中氧气的量( 5) SO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 沉淀A 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H2SO4( 浓 ) Cu【解析】由题给实验目的和实验可知,CuSO4 2H2 O2SO2; A 中

28、白雾可能含有 SO3 或 H2 SO4,因 B 中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为BaSO4,不是 BaSO3;同理, C 中的白色沉淀也是 BaSO4,并因此说明SO2 具有还原性;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则是硝酸还原生成的NO 遇 O2 生成了红棕色的NO2 之故,化学方程式是2NO+O 22NO 2;甲同学为排除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 Cu 与浓硫酸反应前, 可先通一会儿 N 2;乙同学为除去白雾或SO2中的 SO3,可在 A 、B 间增加一个盛放浓硫酸或饱和NaHSO 3 溶液的洗气瓶;在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B中均出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白色沉淀都是Ba

29、SO4,由于甲同学没有排除白雾的干扰,故生成 BaSO4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SO42 +Ba2=BaSO 4;乙同学没有排除空气的干扰, 其生成 BaSO4 的离子方程式为 2Ba2 +2SO2+O 2+2H 2O=2BaSO 4+4H;合并甲、乙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时,B 中无沉淀生成,C 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 沉淀。【总结升华 .】本题主要考查了 SO2的制取、性质及BaSO3、BaSO4 的性质知识等,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分析、检验、推断等基本技能,充分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等。举一反三:9【变式 1】某学生按图示方向将A 装置与

30、下面所示装置相连,设计如下实验,请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药品:铁钉、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氧化铜、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铁钉加入到烧瓶未见明显现象原因为:中,再向其中滴加浓硫酸。 点燃 A 、G 处酒精灯。片刻后,烧瓶中溶液有颜原因为:色变化,并有气泡产生 问题探究: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D 装置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E 装置中溶液颜色未见明显变化,再过一段时间后, G 装置中氧化铜粉末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气球 H 逐渐鼓起, 此时 E 装置中溶液颜色仍未明显变化。 G 装置中氧化铜由黑变

31、红,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是_。 为证明铁钉与浓硫酸在不加热时是否发生反应,可采用的方法是_。【答案】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铁钉加入到烧瓶中,再向其中滴加浓硫未见明显现象原因为:铁遇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酸。片刻后, 烧瓶中溶液有颜原因为:铁表面的氧化物被破坏并发 点燃 A 、G 处酒精灯。生反应,溶液中有 Fe3+生成,并伴随色变化,并有气泡产生有 SO2 气体产生。 A 装置中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铁反应逐渐变为稀硫酸,发生 Fe + H 2SO4 = FeSO4 + H 2,生成10的 H2 经过 G 装置中发生CuO + H 2 = Cu +

32、H 2O,所以氧化铜由黑变红 将铁钉放置在冷的浓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铁钉表面是否有红色物质析出:若没有红色物质析出,则表明在不加热时,铁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否则铁钉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类型四、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例 4、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 滴加新制氯水, 边滴边振荡, 直到红色褪去。 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 和 HClO 中和了 NaOH 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 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解释正区确与否。【思路点拨 .】酚酞遇氢氧化钠的溶液变红,【答案】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 溶液,若红色重现,则是因为HCl 和 HClO 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再重现,则是因为HClO 的强氧化性所致。【解析】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酸碱中和,则红色可能重现,如果红色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