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学培训心得_第1页
南京国学培训心得_第2页
南京国学培训心得_第3页
南京国学培训心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典启迪智慧 国学润泽生命南京国学培训心得10月15日至10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南京“全国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规划暨教学观摩”培训大会,这次会议中既有名家讲座,也有特级教师的示范课,会后,我们又参观了丁家湾小学、福前实验小学和塘市小学,形式多样,精彩无限。参加完后,虽觉得劳累,但收获良多。这次培训的主办方是“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开幕式上,虽说每人都只有简短的讲话,但句句经典,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令人肃然起敬。接着,育灵童教育研究院李灵玲博士对与会教师作了专题培训。她评估了当下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化发展趋势,并就小学国学经典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教师队伍的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作了经验介绍。下

2、午,我们聆听了王崧舟、许彩霞、张义宝校长的讲座,专家的意见廓清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心中的困惑,对当前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上,特级教师卞向飞、钱爱萍、薛法根、朱红莆教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龙师火帝、信、相反相成、史记教学观摩课。四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与会者领略了国学经典教学的艺术魅力,他们儿童化语言丰富,极具亲和力,教学思路清晰,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对我们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与示范作用。特级教师钱爱萍主任在教授信一课时,帮助学生完成了从易到难的学习过程。钱主任由最初要求的试着读准字音到最后的读出韵味,读出文言文的理解,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在抛砖引玉之下,学生所写、所谈的体会就更加

3、深刻了。这不仅仅是一位教师努力的成果,更是国学经典将它的思想和精神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紧跟着老师的节奏往前走,处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交流中钱主任谈到的“素读”的理念,给了我启发。读,是国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主要形式。如何做到读来不烦,读来有趣?钱老师的课帮我解答了心中的困惑。孩子始终是孩子,在他们骨子里对自由和无约束的追求是任何形式的课堂都无法锁住的,我们唯有在课堂上运用更多、更新颖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爱上诵读,从而走进国学。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教授相反相成中的第一部分真是让学生受益匪浅。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读、想、说、写的深切体验,走进了

4、国学经典中,而且还对古文韵律、节奏有了初浅的了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温润和美好。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和塘市小学,老师们频频赞叹书法室、棋弈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中展示的学生国学作品;宽敞诗意的读书阅览室全天候开放,童话般的低年级阅览区、舒适惬意的中高年级阅览区、先进的电子阅览区、温馨的教师阅览区更是让参观教师连连举起相机;校园中因景而设的阅读吧、知识加油站、好书推荐廊、班级文化墙都是学校国学文化的缩影。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国学走进中小学课堂中,需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国学,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典文化精粹,既能滋养孩子品质,也可提高学生

5、们的文学素养。不仅如此,学生的午间广播站播放国学的大雅之音,校园里弥漫着学国学、用国学的浓郁风气,学生自然深受其影响。国学走进课堂,还需开展一系列的国学活动,让学生加强对国学的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国学素养,营造出纯洁的校园文化氛围。国学走进课堂,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而言,国学经典就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孩子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其气质就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师要用自己的文化底蕴去涂抹学生知识的画布,自然,学生就会有所收获。此次培训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观摩的教师可以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可以提升国学底蕴和文化素养。这对我校如何更进一步地推动“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的创建工作,在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从小就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感觉中华文的博大精深,用经典浸润童年让智慧点亮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