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淡笔抒写出存留心底的人间至味_第1页
一枝淡笔抒写出存留心底的人间至味_第2页
一枝淡笔抒写出存留心底的人间至味_第3页
一枝淡笔抒写出存留心底的人间至味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枝淡笔抒写出存留心底的人间至味读汪曾祺食事有感齐市八中语文组 周冬首先谈谈我个人对读书的看法,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不是骗人的,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杨绛先生的照片,如果我们也想在100多岁的时候都能纤尘不染,时光静好,岁月无痕,那就读书吧。其次,就是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借用一下杨绛先生对读书的理解,她说,年轻的时候觉得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这句话非常有意思,我之前觉得如果书读得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足够深入,但是其实不是,反正在我身上我感觉不是,我

2、特别崇拜那些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冷静地去看待事物,看待周遭发生的一切事情,而且能够有逻辑的分析的头头是道的,但是我不是,我觉得有很大的原因是我读书之后思考的不多,如果说读书之后思考,跟周遭所面临的一切联系起来,就像杨绛说的,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两者能够较好的结合,那读书是真的有作用的。第三,读书有什么用。有一句话说,阅读改变人生,我觉得读书不但能让人内心丰富而且能够让人心静。现代人生病,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心态不好,容易忧虑,容易焦躁,容易苦闷,容易纠结,这些是很容易让肝气郁结,让人生病的,其实心态好是最重要的养生,那么,怎么让自己心态好呢,我觉得多读点书吧,因为从读书中所获得的的

3、快乐能够调整你的心态,让你尽可能的身心健康。另外,一个人读不读书从她的面容就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美不美也不完全是外在的东西,读书与不读书的气质就是不一样,从表情、神态、风度都能够显示出来,我们会觉得杨绛先生老得非常美,惊叹她人老了还可以光彩照人,这足以说明读书对人的好处,尤其是对于女人,书房对女人的重要程度不亚于衣橱,因为一个养内一个安外,缺了哪个,都令人遗憾,读书能让人的生命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充实,从而让你感到快乐,生活在繁忙快节奏的现代,我们越发功利,对于读书也往往要问问有什么用,其实一本书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尽相同,读完能够有所思,进而有所得,有益于我们的人生,就足够了。假期读了五六本书,

4、有四本是跟孩子一起读的,剩下的两本中想选一本跟大家分享,我记得放假前我问了一下对所讲的书的要求,葛主任说要跟大家都有关系,那人人都需要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就是吃了,所以选了汪曾祺的食事。记得舌尖上的中国在前两年刚播出的时候,看的时候除了觉得特别容易饿,还觉得他们的文案华丽精准,还有就是了解到了全国各地的美食,也非常佩服他们把美食写的这么有文化内涵。大约是食物的美味能给人以抚慰的缘故,现在,关于美食的图书、电视节目很受大众欢迎。这些写美食的作者也在我们觉得稀松平常的事物中去发现这些食物蕴含的故事,或者说是情怀,读这些书往往会让我们感觉到这些食物是感情或情怀的寄托,大家熟悉的梁实秋、蔡澜都是这方

5、面的妙手,但我更为推崇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的作品,他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汪曾祺的食事,笔调清新自然,没有繁复的描述,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食事场景,如“我们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齿苋晾干,过年时做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只有她一个人吃。我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马齿苋有点淡淡的酸味。”(故乡的食物)这样的文字,犹如一道家常小菜,简单朴素,有淡淡的柴火味,可口、暖胃、入心。食事收录了汪曾祺谈吃的散文名篇,

6、里面写到了家常小菜,也介绍了天南海北的地方小吃、食材、口味等。食物、食材、食事,在汪曾祺的笔下,不仅为满足口腹之欲,更多一分闲情雅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情味、哲思,以及作者豁达包容的心态。这本书,可以当菜谱读,比如家常酒菜肉食者不鄙这两篇,他会细致的讲解哪个菜是怎么做的,我按照书上说的做了个拌菠菜,还真挺好吃。可以当历史考证的文献读,比如宋朝人的吃喝这一篇,以大量的文化典籍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还有的文章,生动描画美食的时候,笔锋一转,带出的是思乡怀人的情愫,在鱼我所欲也这一篇,他写道,一九三八年,我在淮安吃过干炸鲫花鱼。活鳜鱼,重三斤,加花刀,在大油锅里炸熟,外皮酥脆,鱼肉白嫩,蘸花椒盐吃,极妙

7、。和我一同吃的有小叔父汪兰生、表弟董受申。汪兰生、董受申都去世多年了。只是这一句叙述,却能深味他对故人的情思。他还会在文章中由吃引发出一些哲学和文化的思考来,他在四方食事里说,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汪曾祺到过很多地方,接触了不同地域的口味和食物,无论是故乡高邮的咸鸭蛋,还是昆明的汽锅鸡;无论是长沙的臭豆腐,还是老北京的豆汁,作者都来者不拒。他描写在内蒙古吃“羊贝子”的情景:“羊贝子真够嫩的,一刀切下去,会有血水滋出来。同去的编剧、导演,有的

8、望而生畏,有的浅尝辄止,鄙人则吃了个不亦乐乎。”(手把肉)写不同地域的食事,既是谈吃,也是谈一方水土、一方人情,通过这些风味各异的食物,表现各地百姓的生活情趣。一位美食家曾说,一个人对食物的接纳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能体现一个人的胸怀气度,对食物的酸甜苦辣咸都能包容接纳,对待人生的五味杂陈,则也能坦然豁达。这个说法,在汪曾祺身上是行得通的。汪曾祺曾被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摘了右派分子帽子后,留在所里打杂,被要求画一套马铃薯图谱。“画完一种薯块,我就把它放进牛粪火里烤烤,然后吃掉。全国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种马铃薯的人,大概不多。”(马铃薯)经历人生的浮沉,作者没有在文字中流露出丝毫的消极情绪,他用对待食物的热爱,打发生活的单调枯燥,算得上是格调高远的“饮食境界”了。汪曾祺把对食物的描写,看作是一种生活雅趣,吃什么都不紧要,重要的似乎还是怎么吃。张佳伟有一本书无非求碗热汤喝大概同理,我也觉得生活是建立在仪式感之上的,就算是白菜豆腐汤,也要放些葱花才合衬。生活不能怕麻烦,食物当然用以饱腹,但绝不能将就。穷讲究也好,硬撑的格调也罢,是该有一种绵延的,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热情,以此来对抗我们生活中的不快和重压。作家、画家、美食家如果“融为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