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车间应知应会培训题_第1页
合成车间应知应会培训题_第2页
合成车间应知应会培训题_第3页
合成车间应知应会培训题_第4页
合成车间应知应会培训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成岗位应知应会题1 本岗位的工作职责。a、 班长职责:1、传达并执行车间的各种精神,协助车间管理员搞好当班生产、稳定工艺指标2、负责本班的考勤及本班人员按照工艺考核细则进行考核,月底汇总交车间工艺员。3、负责当班监督检查本班劳动纪律、文明卫生。4、负责当班电耗,台时的控制。及时联系调度协调好本工段工作,5、每班一小时对全车间各岗位巡检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要及时联系汇报车间或调度。6、负责当班安全防护、消防用具的完好性。7、发现问题及时联络汇报,消除事故隐患。8、组织班前班后会,填写班组安全台账。认真组织针对五型班组的各项活动,完善台账和记录。b 、主操职责1、负责合成两系统两炉触

2、媒层温度及各项指标的控制。2、负责总控室卫生及防护消防用品(具)的整洁和完好。3、负责记录报表及各种原始数据的记录。4、及时联系现场副操,保证液位、压力、温度等正常。5、处理紧急突发事故。C、副操职责1、负责现场各运转设备、静止设备的巡检、并填写设备巡检表。2、负责氨槽倒用及冰机小槽液氨的倒用。3、配合主操对各项工艺指标进行调节。4、负责油分、氨冷器等设备的日常排污工作。5、负责本工段现场卫生的清理。2 本岗位操作要点。2.1 催化剂层温度的控制2.1.1 根据合成塔进口气体成份和生产负荷的变化。 及时调节合成塔冷付线, 循环机近路阀,或系统近路阀。 使催化剂热点稳定在指标内。 调节方法, 当

3、触媒层温度波动较大时,一般以调节循环量为主。用塔付线做辅助调节。 温度上升时,关循环机近路阀或系统近路阀, 增大循环量,使气体与催化剂接触时间减少, 同时气体带出热量增加, 催化剂温度下降,当触媒层温度下降时,以相反手段调节。2.1.2 开启付线,降低了触媒层的进口温度,减少了气体的带入热量,故温度下降。当触媒层温度下降时,则以相反的手段调节。2.2 进塔气体成份的控制2.2.1 用塔后放空持续稳定的放空方法,将甲烷稳定控制在指标内。避免塔后放空阀控制过大或关死,造成无动力氨回收超压或压力过低,造成甲烷波动大。2.2.2 氨冷温度与气氨压力,氨冷器液位,液氨浓度等有关。根据气氨压力,及时调节加

4、氨阀,按时按要求给氨冷器排污,控制氨冷温度在指标内,保证进塔气体中氨含量合格。2.2.3 氢氮比过高或过低,都影响氨合成的反应,控制适当的氢氮比,有利于氨合成的反应。应及时与造气岗位联系,调节好氢氮比。2.3 冷交、氨分液位的控制2.3.1 冷交、氨分液位控制过高,容易造成带液氨,致使循环机气缸液击,内件损坏,触媒层垮温事故发生。2.3.2 冷交、氨分液位控制过低,容易使高压气窜入氨槽,致使氨槽超压。2.3.3 及时调节放氨阀,使冷交,氨分液位稳定控制在指标以内。2.4 废锅液位水质的控制4.1.4.1 废锅液位控制过高,容易使副产蒸汽带液,影响蒸汽质量。2.4.2 废锅液位控制过低,会损坏废

5、锅内高压换热管,造成废锅出口温度过高,管道氢腐蚀严重等问题。2.4.3 废锅液位过低时,应缓慢加水使液位升到指标内,禁止猛加水,造成事故。2.4.4 及时调节上水阀,使废锅液位稳定控制在指标内。2.4.5 根据分析工提供的废锅水质情况,按时按要求排污,保证废锅水质达标。2.5 压力2.5.1 严禁系统超标,当系统压力上升时,可开启塔后放空阀或新鲜气放空阀,使压力严格控制在指标内。2.5.2 严禁放氨窜气,调节弛放气阀和放氨阀,控制氨槽和放氨压力在指标以内。2.5.3 无动力氨回收装置严禁超压,根据塔后放空量及驰放气量的变化,及时调节无动力氨回收装置的出口阀,使压力稳定在指标内。2.6 氨冷器温

6、度的调节2.6.1 氨冷器液位控制过高,会使气氨带液造成冰机损坏。2.6.2 氨冷器液位控制过低,会使氨冷器出口气体温度升高影响合成塔进口氨含量,也会使气氨压力降低,影响后工段的正常生产。2.6.3 要根据氨冷器液位和气氨压力,及时调节氨冷器加氨阀,控制好氨冷温度5 -10 ,以降低合成塔进口气体中的氨含量。并严防氨冷器的液氨带入冰机。3 本岗位巡检内容及巡检路线。3.1 巡检内容:1 电脑上各控制压力,液位及各主控指标情况 .频率:每小时一次。2 现场各液位及现场压力表,各设备压差。频率:每小时一次。3 现场各运转设备运转情况及冷排布水。频率:每小时一次。4 各贮槽运行情况,液位压差的指标。

7、频率:每小时一次。5 各设备,管线跑,冒,滴,漏,振动等情况。频率:每半小时一次3.2 巡检路线图:合成工段巡回检查路线图氢表房氨槽无动力氨回收4 本岗位工艺指标。(一类指标、二类指标、三类指标各有多少)。合成车间二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岗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合成系统压力 31.4 Mpa二类2合成氨槽压力 1.6 Mpa二类3合成 600废锅蒸汽压力 0.8 Mpa二类4合成 1000废锅蒸汽压力 1.6Mpa二类5合成合成塔壁温度 120二类6合成合成塔出口温度 320二类7合成氨冷器出口温度10 5二类8合成水冷出口温度46二类9合成循环气甲烷16%-20%二类合成车间三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岗

8、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合成放氨压力 2.5Mpa三类2合成气氨压力 025Mpa.三类3合成塔后放压力 2.5Mpa三类4合成合成塔压差 1.0Mpa三类5合成循环机油压 0.5Mpa1三类6合成水冷进口温度120三类7合成废锅出口温度180三类8合成循环氢48-65%三类9合成进口含氨 3.0%三类10合成出口含氨 10.0%三类11合成废锅水质碱度 820mmol/L三类12合成废锅水质pH 913三类13合成废锅水质氯根 200 mg/L三类14合成冷交液位1/32/3三类15合成氨分液位1/32/3三类16合成废锅液位1/32/3三类17合成循环机轴箱油位1/22/3三类18合成 600

9、塔电炉调压器电流 300A三类19合成 1000塔电炉调压器电流 600A三类20合成3.5m3/h 循环机电流38A三类21合成1.9m3/h 循环机电流 315A三类22合成升降压速率0.4Mpa/min三类23合成1.8m3/h 循环机电流280A三类24合成升降温速率350 以下40 /h三类350以上60/h合成车间一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岗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合成1000 塔热点温度4905一类2合成600 塔热点温度4755一类5 本岗位的设备及作用。5.1 合成塔使氢氮混合气在塔内高温高压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为氨。5.2 氨冷器利用液氨的蒸发吸热, 将经过冷交后的循环气进一步

10、冷却, 使气体中残留的气氨继续冷凝下来。5.3 冷交换器用氨冷器出口的冷气体, 冷却将要进入氨冷器的热气体, 以回收部分冷量, 从而减轻氨冷器的负荷。同时,也使进入合成塔的气体温度升高。分离出氨冷器气体中夹带的液氨。5.4 循环机提高循环气压力,克服系统阻力,使气体不断保持循环。5.5 油分分离气体中杂带的油水杂质,以保护触媒不受毒害。5.6 氨分把气体中呈雾状的液氨分离下来。5.7 冷排用水间接冷却预热器出口的高温气体,使其中部分气氨液化。5.8 废热锅炉回收出合成塔后高温气体的热量降低气体温度。副产蒸汽供后工段使用。6 本岗位的目的及任务。将来自高压烷化后合格的新鲜气, 在合成塔内高温、

11、高压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H2 和 N2 进行化合反应,合成为氨,并冷凝、分离制得液氨,送往大槽备用,未合成氨的循环气与新鲜气汇合继续循环, 塔后放空气送氢回收回收氢气后,送往三废炉燃烧,氨槽驰放气经无动力氨回收回收其中的氨后, 送往三废炉燃烧。 7 本岗位连锁有几个(连锁内容) ,分别是什么。8 本岗位常见事故的处理(最少写两起事故的处理措施)。8.1 停电处理应急预案8.1.1 组织原则1 防止高压气窜入低压系统造成超压爆炸事故。2 防止各氨冷器和废锅液位过高造成事故。3 配备好应急电源。8.1.2 处理步骤:1 发生停电后班长打停车信号并立即各岗位人员进行紧急停车处理并通知当班调度。2

12、 主操立即关闭 1000、 600 系统冷交和氨分放氨根部阀。3 副操立即关闭 1000、 600 系统补气阀。4 主操立即关闭 1000、 600 系统废锅加水阀。5 副操立即关闭1000、 600 系统氨冷器加氨阀及循环机填料加氨阀。6 主操与氨回收操作人员联系关闭1000、 600 系统塔后放空和氨槽驰放气。7 主操和副操按正常步骤停循环机。8.2 合成进口气体中微量跑高8.2.1 组织原则1 防止高微量气进入合成系统造成触媒中毒,合成超压。2 防止各氨冷器过高造成带液事故。3 防止调节不及时造成合成夸温。8.2.2 如何判断1 合成微量表显示微量升高。2 催化剂发生中毒时, 首先表现出

13、催化剂床层的中上层温度下降,而热点温度略有升上, 并且热点温度开始下移, 系统压力也随之升高, 如不及时处理当热点温度移至最后一点时, 就回造成夸温事故。8.2.3 原因分析:1 烷化温度夸温或温度过低,造成微量升高。2 烷化调节不及时或调节错误造成微量升高。3 烷化进口气体成分升高,烷化负荷加重,造成微量升高。8.2.4 处理措施1 合成班长联系调度减量至五机严格控制新鲜气压力27Mpa。2 合成副操立即关闭合成各系统补气阀,打开新鲜气放空阀进行放空卸压。3 合成主操迅速关闭合成塔副线阀, 打开循环机回路阀减小循环量, 维持触媒层温度在指标内。4 合成主操根据温度情况可以用电炉进行调节。5

14、待气体合格, 触媒层温度正常后合成班长开启补气阀, 关闭放空阀联系调度逐渐进行加量生产。6 事故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冷交和氨分液位,不至于发生串气现象。7 微量 30ppm微量 80ppm 通知压缩机减量(根据微量高低进行减量)微量 80ppm 通知合成切气。粗醇岗位应知应会题1 本岗位的工作职责。a、主操职责1、负责粗醇四套系统四炉触媒层温度及各项指标的控制。2、负责总控室卫生及防护消防用品(具)的整洁和完好。3、负责记录报表及各种原始数据的记录。4、及时联系现场副操,保证液位、压力、温度等正常。5、处理紧急突发事故。b、副操职责1、负责现场各运转设备、静止设备的巡检、并填写设备巡检表。2、负责

15、粗醇的槽倒用。3、配合主操对各项工艺指标进行调节。4、负责油分、氨冷器等设备的日常排污工作。5、负责本工段现场卫生的清理。2 本岗位操作要点。2.1 催化剂温度的控制2.1.1 灵敏温度即将进入触媒层的气体的温度, 由于上层反应处于绝热状态, 上层温度的变化, 可引起下层温度的较大变化。2.1.2 热点温度触媒层中反应最剧烈的一点的温度。 热点温度也是触媒层中最高温度点。 它反应了整个塔的反应状况,它的位置随生产负荷,催化剂使用长短及活性的状况发生变化。2.1.3 调节方法1在温度波动较大时,一般以调节循环量为主,用塔付线做辅助调节。温度上升时,关小循环机近路, 增大循环量, 使气体与触媒接触

16、时间减少,单位体积反应热减少,同时气体带出的热量增加,催化剂温度下降。当催化剂温度下降时,则以相反的手段调节。2温度波动不太大时, 则以调节合成塔付线为主。合成塔付线是不经过合成塔环隙和内件底部换热器的气体,开启付线,降低了触媒层的进口温度,减少了气体的带入热量, 故温度下降。反之,则温度上升。3灵敏温度的变化预示着整个合成塔温度的变化,所以调节时要根据灵敏温度的变化及时采取调节,做到勤调,少调,预见性调节,以控制整个触媒层温度的平稳。4 造成温度波动的原因很多,要根据生成中的情况及时联系调节。2.2 塔出口温度与塔壁温度的控制在高压下,随着温度升高,氢气对碳钢的腐蚀加剧,并影响材料强度。碳钢

17、的脱碳作用随着温度的提高,压力的提高,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高压下,200时,碳钢开始脱碳, 350时脱碳作用很严重。所以合成塔出口温度与塔壁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塔壁温度要低于 120,出口温度要低于180。在操作中,要保证主阀有足够的气流量,来带走内件的辐射热,保证塔壁温度低于120,合成塔出口温度则由系统空速及塔底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来决定,操作时要严控塔出口温度,发现超标要及时增加循环量。以保证其低于1802.3 压力的控制1 粗醇系统压力控制 16Mpa超压时 可开启塔后放空或新鲜气缷压,并及时联系调度及压缩工段调节,力求操作压力稳定,减小压差,严禁超压。2放醇时,严禁带气,通过调节放醇阀

18、及中间槽压力来控制放醇压力小于0.6Mpa3槽要严格控制压力及液位,通过放空阀及送醇阀来调节保证压力小于0.6Mpa 液位处于 1/3-2/3 。2.4 醇分液位,中间槽液位2.4.1 醇分液位的控制1醇分液位应控制在指标内 1/3-2/3 。2醇分液位过高, 则会带甲醇至循环机气缸内将使循环机的填料损坏,严重时造成气缸液击,甲醇塔塔温猛烈下降等事故;还会造成催剂上层触媒粉化。3液位过低则会失去液封作用而窜气。使低压系统压力超高,安全阀起跳, 严重时造成设备与管线的爆炸而引起火灾等事故的发生。2.4.2 中间槽液位控制1中间槽液位控制在指标 1/3-2/3。2中间槽液位过高, 会带醇至压缩一段

19、, 不仅造成浪费, 而且会损坏压缩机,造成中间槽超压等。3 中间槽液位过低,可能窜气至常压粗醇槽,引起事故。3 本岗位巡检内容及巡检路线。3.1 巡检内容:1 电脑上各控制压力,液位及各主控指标情况 .频率:每小时一次。2 现场各液位及现场压力表,各设备压差。频率:每小时一次。3 现场各运转设备运转情况及冷排布水。频率:每小时一次。4 各贮槽运行情况,液位压差的指标。频率:每小时一次。5 各设备,管线跑,冒,滴,漏,振动等情况。频率:每半小时一次3.2 巡检路线图:4 本岗位工艺指标。(一类指标、二类指标、三类指标各有多少)。合成车间三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岗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粗醇合成塔进出口压

20、差 1.0Mpa三类2粗醇放醇压力 0.6Mpa三类3粗醇循环机机油压0.15Mpa三类4粗醇水冷出口温度 45三类5粗醇中间槽液位1/3-2/3三类6粗醇醇分液位1/3-2/3三类7粗醇循环机副轴瓦油位1/2-2/3三类8粗醇循环机轴箱油位1/2-2/3三类9粗醇升降温速率40-60/h三类10粗醇升降压速率0.4Mpa/min三类11粗醇循环机电流320A三类12粗醇电炉电流300A三类合成车间二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岗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粗醇系统压差 2.5Mpa二类2粗醇系统压力 16Mpa二类3粗醇中间槽压力0.6Mpa二类4粗醇塔壁温度 120二类5粗醇合成塔出口温度 180二类6粗醇

21、氨冷温度15-20二类7粗醇出口成分CO 04%.二类8粗醇出口成分CO2 03%.二类合成车间一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岗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粗醇1#塔热点温度2555一类2粗醇2#塔热点温度2505一类3粗醇3#塔热点温度2455一类4粗醇4#塔热点温度2455一类5 本岗位的设备及作用。5.1 合成塔使 CO、CO2 和 H2 、在塔内高温、高压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为甲醇。5.2 氨冷器利用液氨的蒸发吸热, 将经过醇分后的气体进一步冷却,使气体中残留的甲醇继续冷凝下来。5.3 循环机提高循环气压力,克服系统阻力,使气体不断保持循环。5.4 油分分离气体中杂带的油水杂质,以保护触媒不受毒害。

22、5.5 醇分分离气体中夹带的液体甲醇5.7 冷排用水间接冷却预热器出口的高温气体,使其中部分甲醇液化。6 本岗位的目的及任务。粗醇岗位的任务就是合成甲醇,净化气体, 一是将来自压缩五段合格的新鲜气中的CO、CO2 和 H 2 在合成塔内,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化合反应,生成甲醇及微量付产物,经冷凝分离制得粗甲醇, 供精醇岗位使用。 二是保证尾气中的CO+ CO 2 含量 0.7%。降低烷化系统负荷减少气体浪费。7 本岗位连锁有几个(连锁内容) ,分别是什么。8 本岗位常见事故的处理(最少写两起事故的处理措施)。8.1 停电预案8.1.1 组织原则:1 防止高压气窜入低压系统造成超压

23、爆炸事故。2 防止各氨冷器过高造成事故。3 配备好应急电源。8.1.2 处理步骤:1 发生停电后班长立即组织各岗位人员进行紧急停车处理并通知当班调度。2 主操立即关闭 1#、 2#、 3#粗醇系统各醇分放醇根部阀。3 副操立即关闭粗醇系统进口阀和出口阀。4 主操把集油器放空导致朝天放空。5 副操立即循环机填料加氨阀、粗醇氨冷器加氨阀及盐水降温系统各氨冷器加氨阀。6 副操关闭盐水降温系统换热器及氨冷器的进口阀,防止液体倒流并关闭各泵进出口阀门。7 副操关闭中间槽送醇阀,并打开中间槽放空阀。8 主操按正常步骤停循环机。8.2 进口气体成份升高8.2.1 组织原则1 防止进口气体成分升高造成触媒层温

24、度超温。2 防止出口尾气成分升高,造成烷化超温严重时造成微量升高。8.2.2 如何判断1 在没有加量的情况下,粗醇各塔热点温度忽然升高,温度超温难控制。2 进口 CO 表显示成分升高。8.2.3 原因分析1 变换或变压吸附故障或调节失误造成成分升高。2 压缩机倒机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串气,成分跑高。8.2.4 处理措施1 班长立即联系调度进行减量(压缩机停机或减汞柱)并查明成分升高的原因。2 粗醇主操加大循环量或倒开备用循环机关小主阀或开大冷激阀。 增大循环量, 开大冷激阀和塔副线阀。 且联系变换恢复 CO 含量,或脱碳联系降低 CO2。触媒层严重超温时可果断采取减量,直至切气的措施。3 粗醇

25、主操联系烷化工段主操,注意进口气体成分变化影响烷化温度。4 待进口气体成分恢复后,按正常调温方法稳定温度。注意系统压力变化。量表显示微量升高。2 催化剂发生中毒时,且热点温度开始下移,首先表现出催化剂床层的中上层温度下降,而热点温度略有升上,系统压力也随之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当热点温度移至最后一点时,并就回造成夸温事故。烷化工段应知应会题1 本岗位的工作职责。1、 负责触媒层温度及各项指标的控制。2、 负责烷化防护消防用品(具)的整洁和完好。3、 负责记录报表及各种原始数据的记录。4、 负责现场各液位、压力、温度等正常。5、 负责油分、氨冷器等设备的日常排污工作。6、 负责现场各运转设备、静止设

26、备的巡检、并填写设备巡检表。7、 处理紧急突发事故。8、 负责本工段现场卫生的清理。2 本岗位操作要点。2.1 触媒层温度的控制2.1.1 灵敏温度即将进入触媒层的气体的温度。 由于上层反应处于绝热状态, 上层温度的变化, 可引起下层温度的较大变化。2.1.2 热点温度触媒层中反应最剧烈的一点的温度。 热点温度也是触媒层最高温度点。 它反应了整个塔的反应状况,它的位置随生产负荷、触媒使用长短及活性的状况发生变化。2.1.3 调节方法1 根据烷化塔进口气体成分和生产负荷的变化,及时调节电炉调压器电流。提高电炉电流,进触媒层的热量增加,触媒温度上升,反之下降,使催化剂热点稳定在指标内。2 等生产发

27、生波动, CO+CO2 0.7%触媒温度上升过快时,可采取降低电炉电流直至停电,开启副线阀,开启循环机,通知前工段减量等措施。2.1.4 塔出口温度及塔壁温度的控制在高温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氢气对碳钢的腐蚀加剧,并影响材料强度。碳钢脱碳作用随着温度的提高,压力的提高,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高温下,200是,碳钢开始脱碳,350是脱碳作用很严重。所以合成塔出口温度与塔壁温度必须严格控制。烷化塔出口必须用抗氢管。塔壁温度要低于180,醇化塔、醇化塔出口温度要低于320。2.2 压力的控制2.2.1 双甲系统压力控制 31.4Mpa,力求操作压力稳定减小压差,严禁超压。2.2.2 放水时,严禁带

28、气,严禁超压。2.2.3 氨冷器正常运行时,禁止关气氨阀,防止气氨超压。2.3 液位的控制2.3.1 水分液位的控制1 水分液位应控制在 1/3 2/3。2 水分液位过高,会使水分带水,造成循环机损坏,烷化塔跨温事故的发生。3 水分液位过低会失去液封作用而带气, 会造成低压设备超压, 严重时引起低压设备管线爆炸着火事故的发生。2.3.2 水贮槽液位的控制1 水贮槽液位应控制在指标1/3 2/3。2 贮槽液位过高,会造成水贮槽带水,严重时造成超压爆炸事故的发生。3 水贮槽液位过低,会窜气至后工段,引起事故。2.4 烷化触媒升降温2.4.1烷化触媒 80 240温度段升降温,因气体中的CO 和触媒

29、中的镍容易反应生产剧毒的羰基镍,外漏后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要求升降温速率控制80 100 /h。2.4.2烷化触媒其余温度段升降温速率控制60 /h.3 本岗位巡检内容及巡检路线。3.1 巡检内容:1 电脑上各控制压力,液位及各主控指标情况 .频率:每小时一次。2 现场各液位及现场压力表,各设备压差。频率:每小时一次。3 现场各运转设备运转情况及冷排布水。频率:每小时一次。4 各贮槽运行情况,液位压差的指标。频率:每小时一次。5 各设备,管线跑,冒,滴,漏,振动等情况。频率:每半小时一次3.2 巡检路线图:4 本岗位工艺指标。(一类指标、二类指标、三类指标各有多少)。合成车间三类工艺指标明

30、细序号岗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烷化系统压力31.4Mpa三类2烷化放水压力0.6Mpa三类3烷化水贮槽压力1.6Mpa三类4烷化中间槽压力1.6Mpa三类5烷化废锅蒸汽压力1.0Mpa三类6烷化循环机油压0.1Mp a三类7烷化气氨压力0.25Mpa三类8烷化醇化塔压差1.0Mpa三类9烷化烷化塔压差 a 0.5Mp三类10烷化放醇压力0.6M三类11烷化醇化塔塔壁温度 180三类12烷化醇化塔出口气体温度 320三类13烷化烷化塔出口气体温度 320三类14烷化烷化水冷器出口温度40三类15烷化醇化水冷器出口温度40三类16烷化醇分液位1/32/3三类17烷化粗醇中间槽液位1/32/3三类18

31、烷化水分液位1/32/3三类19烷化水贮槽液位1/32/3三类20烷化废锅液位1/32/3三类21烷化循环机轴箱油位1/22/3三类22烷化副轴瓦油位1/22/3三类23烷化烷化塔调压器电流600A三类24烷化醇化塔调压器电流400A三类25烷化循环机电流315A三类26烷化升、降温速率40 /h三类27烷化烷化塔触媒热点 8020080100/h三类升降温速率28烷化升、降压速率0.4MPa/min三类合成车间二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岗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烷化烷化塔塔壁温度 180二类2烷化氨冷器出口温度15 20二类合成车间一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1岗位烷化指标名称烷化塔热点温度指标2555类别一

32、类5 本岗位的设备及作用。5.1 合成塔使气体中少量的 CO、CO2 和 H2 在塔内高温、 高压, 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完全转化为 CH4 、烃类和水。5.2 氨冷器利用液氨的蒸发吸热, 将经过冷排后的气体进一步冷却, 使气体中残留的水蒸气继续冷凝下来。5.3 循环机提高循环气压力,克服系统阻力,使气体不断保持循环。5.4 油分分离气体中杂带的油水杂质,以保护触媒不受毒害。5.5 水分分离气体中夹带的液体水5.6 冷排用水间接冷却预热器出口的高温气体,使其中部分水汽液化。5.7 塔前预热器用塔后预热器出来的热气体加热新鲜气,既提高了进塔气体的温度,又降低了进冷排气体的温度。5.8 塔后预

33、热器用烷化塔二出热气体与烷化塔一出气体换热, 进一步提高进塔气体的温度, 同时降低进塔前预热器气体的温度。6 本岗位的目的及任务。烷化工序的主要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净化合成氨原料气。将压缩六段送来的低压甲醇气通过甲烷化系统在高压,高温条件下,通过甲烷化催化剂的作用将残余的CO、CO2 转化为对合成触煤无害的甲烷和水,使烷后气中(CO+CO 2)控制在 25ppm 以下,供合成工段使用。7 本岗位连锁有几个(连锁内容) ,分别是什么。8 本岗位常见事故的处理(最少写两起事故的处理措施)。8.1 烷化停电预案8.1.1 组织原则:1 防止高压气窜入低压系统造成超压爆炸事故。2 防止各氨冷器和废锅液位过

34、高造成事故。3 配备好应急电源。8.1.2 处理步骤1 发生停电后班长立即组织各岗位人员进行紧急停车处理并通知当班调度。2 主操立即关闭立即关闭水分放水阀。3 班长立即关闭双甲系统进口阀和出口阀。4 主操关闭各氨冷器加氨阀及废锅加水阀。8.2 进口气体成份超标应急5.2.1 组织原则1 防止微量升高造成切气事故。2 防止触媒层温度过高造成触媒失活。8.2.2 处理步骤1 烷化主操发现进口气体成分升高后,立即与粗醇工段、调度、班长联系,查找成分升高的原因,降低进口气体成分。2 班长联系维修工开启烷化循环机备用。3 烷化主操控制好触媒层温度。如微量开始升高,开启循环机进出口阀门,循环机投运。4 循

35、环机投运后,在确保触媒层温度在指标的前提下提高电路功率尽量关闭循环机回路阀加大循环量,以达到降低微量的目的。5 如循环机回路阀关死后,微量还继续升高,班长联系调度及压缩工段减量(50ppm 微量 80ppm),微量 80ppm 必须通知合成工段做切气处理。6 微量进入指标后,通知压缩机加量,合成补气。主操根据生产情况逐渐停循环机。压缩工段应知应会题1 本岗位的工作职责。a、 班长职责:1、传达并执行车间的各种精神,协助车间管理员搞好当班生产、稳定工艺指标2、负责本班的考勤及本班人员按照工艺考核细则进行考核,月底汇总交车间工艺员。3、负责当班监督检查本班劳动纪律、文明卫生。4、负责当班电耗,台时

36、的控制。及时联系调度协调好本工段工作,5、每班一小时对全车间各岗位巡检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要及时联系汇报车间或调度。6、负责当班安全防护、消防用具的完好性。7、发现问题及时联络汇报,消除事故隐患。8、组织班前班后会,填写班组安全台账。认真组织针对五型班组的各项活动,完善台账和记录。b 、主操职责1、负责各分管压缩机各段压力、温度及各项指标的控制。2、负责操作室卫生及防护消防用品(具)的整洁和完好。3、负责记录报表及各种原始数据的记录。4、负责压缩机二段排污。5、负责压缩机的开停机和倒机操作。6、处理紧急突发事故。C、副操职责1、负责现场各运转设备、静止设备的巡检、并填写设备巡检表。

37、2、负责压缩机的排污工作。3、配合主操对各项工艺指标进行调节。4、负责各压缩机注油器的加油工作。5、负责本工段现场卫生的清理。d 、泵房操作工职责1、负责各循环水泵、凉水塔运行情况的巡检表。2、负责各水池液位的控制(补水和排水工作)。3、配合班长对各水池药剂的添加并记录。4、负责本岗位操作记录报表的填写。5、负责本工段现场卫生的清理。2 本岗位操作要点。2.1 稳定各段压力和出口温度压缩机在正常运转中,气量力求稳定, 这样压力比较平稳,第一级气缸吸入量和入口温度及压力, 决定于整个压缩机的输气量,可见提高一段压力,降低一段入口气体温度是提高压缩机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正常情况下一段吸入气量应全部

38、为其他各段所接受,但当压缩机本身发生故障或其他工段的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压力较大波动,如与外工段有联系的压力,要使进口温度稳定,操作中应特别注意冷却器水量。2.2 防止压缩机抽负压及带水压缩机一段吸入的原料气体来自气柜,因此压缩机的打气量大小和气柜存气量有关,当气柜中存气量太少时, 压缩机应立即减量,必要时停止用气, 使压缩机打循环,以防把气柜抽瘪,甚至将气柜中的水抽至压缩机发生带水事故,发现此现象应立即与有关工段联系,及时解决问题。2.3 注意各传动部件异常响声及润滑情况压缩机各传动部件一般情况下发生的声音是有节奏的, 在正常运转中经常用听棒查听压缩机传动部件的运转情况,如发现异常时,

39、应立即分析判断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经常检查各润滑点的润滑和各注油器注油情况, 曲轴箱和注油器的润滑油质量, 油位高度及油泵出口油压情况,均符合工艺指标保证良好润滑。2.4 控制对外工段送气,防止气液倒流压缩机对外工段送气时必须严格控制,以防气液倒流,向变换、粗醇、双甲送气时出口必须高与外工段进口压力,才能缓慢开启出口阀门送气,否则会引起气体倒流。2.5 输气量的调节压缩机输气量调节, 一般采用一段近路阀和调整余隙来实现, 生产稳定时应尽量做到不开一段回路阀, 使压缩机满负荷生产,以降低电耗,输气量增减时要缓慢, 以利各有关工段的稳定生产。2.6 及时排放各段油水各段油水分离器中积存的油水必须及时

40、排放,否则由于积水过多,而造成压缩机各段压力的波动,严重时油水带入气缸中造成水击并减弱润滑油作用。2.7 加强对电机检查压缩机运转是用电机来带动,因此注意电机好坏是压缩机操作的重要内容,电机负荷的轻重,可以以电表上反应出来, 电动机都有一个额定电流指标, 如果操作时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就会引起电流跳闸和烧坏电机线圈, 因此生产操作中绝对禁止操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 电机外壳温度不得超过 50 度。温度过高也会烧坏电机。3 本岗位巡检内容及巡检路线。3.1 巡检内容:3.1.1巡检各机压力温度,每小时记录一次。3.1.2各机注油器注油情况及各机油压。频率:每小时一次。3.1.3现场各运转设备运转情况及

41、冷排布水。频率:每小时一次。3.1.4压缩机运转情况及活门、气缸、活塞环、填料的运转情况。频率:每半时一次。3.1.5各设备管线跑、冒、滴、漏、振动等情况。频率:每半小时一次。3.1.6各压缩机放空阀、连通阀、近路阀、系统阀的开关情况。频率:每两小时一次。3.2 巡检路线图:4 本岗位工艺指标。(一类指标、二类指标、三类指标各有多少)。合成车间压缩工段三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岗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压缩一段入口 320 mmHg (0.042Mpa)三类2压缩二段入口 0.30Mpa三类3压缩五段入口 6.0Mpa三类4压缩油泵出口0.15Mpa-0.4Mpa三类5压缩冷却水 0.03Mpa三类6压缩一段入口 35三类7压缩一段出口 150三类8压缩二段入口 40三类9压缩二段出口 140三类10压缩三段入口 45三类11压缩三段出口 175三类12压缩四段入口 40三类13压缩四段出口 165三类14压缩五段入口 45三类15压缩五段出口 140三类16压缩六段入口 40三类17压缩六段出口 130三类18压缩轴瓦温度 65三类19压缩冷却水温度 40三类20压缩曲轴箱油位1/2-2/3三类21压缩注油器油位 2/3三类合成车间压缩二类工艺指标明细序号岗位指标名称指标类别1压缩一段出口 0.30Mpa二类2压缩二段出口 0.98Mpa二类3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