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尿液新参数的临床应用_第1页
临床尿液新参数的临床应用_第2页
临床尿液新参数的临床应用_第3页
临床尿液新参数的临床应用_第4页
临床尿液新参数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理课件,1,尿液新参数的临床应用,整理课件,2,内容,红细胞形态信息的临床应用价值 尿路感染信息 电导率信息 干化学蛋白肌酐比的临床应用,整理课件,3,区分肾性及非肾性血尿的重要性,肾性血尿 由于主要累及肾脏实质病变 进一步的检查通常是尿蛋白管型、肾功能测定、肾活检等 病程长,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 非肾性血尿 进一步检查的重点是作膀胱镜检查和CT检查等 病程短,费用低,治疗效果好,预后好,整理课件,4,血尿来源的鉴别(传统方法),肉眼观察:暗红色尿多来自肾实质或肾盂,鲜红色或带有血块者常提示非肾小球性疾患出血 尿三杯试验:初段血尿常见于尿道疾病;终末血尿见于膀胱颈;后尿道及前列腺疾病

2、;全程血尿则提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疾病 尿常规检查:血尿伴蛋白尿+时考虑病变在肾小球,尿沉渣中如发现管型、特别是红细胞管型多为肾实质病变;血尿伴大量尿酸、草酸或磷酸盐结晶者要除外高钙尿症、结石 尿红细胞MCV,肾小球性血尿低于75fl(正常血红细胞MCV8094)*,整理课件,5,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无定论,各作者定义不同. 有学者认为 异形红细胞占80%为肾性血尿 正常均一性形态红细胞占90%以上为非肾性。 正常均一性形态红细胞血尿则排除肾性血尿. 大多数作者认为 异形红细胞在75%以上为肾性血尿 而异形红细胞20%,则为非肾性疾病。 即大小不均一红细胞血尿70%可能为肾性血尿

3、.,整理课件,6,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诊断标准(儿童),对于血尿比较严重的的患儿,检测次数可以减少,对于血尿较轻的患儿要多多几次检查才能推测血尿的来源。一般情况下,起码要测尿沉渣三次以上才能决定血尿的来源。 大多数作者认为 红细胞变形率大于70%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 红细胞变形率小于30%提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红细胞变形率在30%70%之间需多查几次再判断,尤其是要紧密结合临床上其他症状和体征,整理课件,7,畸形红细胞镜检存在的问题,标准不够统一,人为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大 速度慢,筛选效率低 检查个体差异大40% 不能标准化 假阳性率8%10%,假阴性率为10%,整理课件,8,Isomorphi

4、c RBC,Dysmorphic RBC,RBC形态学信息(RBC Info.),Normocytic?,Microcytic?,整理课件,9,尿路感染用药治疗与抗菌药物滥用,整理课件,10,抗生素使用和管理将以“红头文件”形式执行,整理课件,11,1、尿液培养金标准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现状,TAT时间过长(24-72 小时) 批处理的方法 较高的阴性率(60 80%)1 浪费人力难以自动化 得到报告前病人依赖非特异性抗生素的治疗 高的样本污染率(15 40%)2 阴性尿液培养增加了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量和检验成本,整理课件,12,2、显微镜检测白细胞、细菌,白细胞 1. 沉渣镜检法:是我国的标

5、准方法 2. 未离心直接镜检法:定量计数板,比沉渣镜检法正确 (检测花费时间多,人员之间差异大) 细菌 1. 沉渣镜检法 2. 未离心直接镜检法:定量计数板 (灵敏度很低),整理课件,13,3、尿干化学NIT与白细胞,临床上常采用尿干化学分析的NIT作为尿感的过筛试验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 但尿亚硝酸盐阴性并不能排除UTI,因其假阴性率高达71.6。 尿液白细胞分析阳性对判断泌尿系统感染有重要意义,但干化学分析白细胞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整理课件,14,4. 尿干化学与尿流式联合分析优化UTI筛选流程,结合其他临床指征,阴性结果无需进行尿液培养,优化流程 减少工作量降低检测成本

6、,微生物实验室,临检实验室镜检,尿常规 标本,整理课件,15,UTI(尿路感染)的意义,减少微生物室阴性培养率,降低病人费用 阴性排除尿路感染,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符合卫生部的规定,整理课件,16,尿液电导率定量分级信息,表达电流通过导体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尿液电导率与摩尔渗透压浓度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0.928) 反映肾脏功能以及尿液浓缩功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分级报警的等级值1 级(RANK1) 0.03.0 mS/cm2 级 (RANK2) 3.115.0 mS/cm3 级 (RANK3) 15.127.0 mS/cm4 级(RANK4)27.139.0 mS/cm5 级 (RANK5) 3

7、9.1mS/cm ,整理课件,17,UF1000i诊断信息的临床意义,整理课件,18,蛋白尿的定义,18,什么是蛋白尿? -在尿液中出现过量蛋白质的现象 正常的肾小球滤过膜允许4104dalton以下的蛋白质通过,滤出的蛋白质有95在近曲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情况下,终尿排出的蛋白质150mg/d;终尿所含的蛋白质,约一半是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2微球蛋白等,余下的是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如Tamm-Horsfall蛋白。,整理课件,19,蛋白尿的发病机制,溢出性蛋白尿:血液中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后,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尿中。 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

8、球滤过膜病变,导致蛋白质漏出量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最终出现在终尿里。如果尿蛋白以白蛋白为主,无大分子量蛋白质,则称为选择性蛋白尿(selective proteinuria);若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都有,则为非选择性蛋白尿(non-selective proteinuria)。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损伤导致重吸收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而引起的蛋白尿。 组织性蛋白尿: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增加导致的蛋白尿。,19,整理课件,20,蛋白尿的临床意义,20,整理课件,21,蛋白尿检测的意义,CARI指南(Caring for Australians with Renal Impairment)对蛋白

9、尿与肾病的关系、需要筛查蛋白尿的对象、成人、儿童蛋白尿的检测方法、蛋白尿的监测时间及检测意义进行了评估。 蛋白尿的检测对早期发现肾病、治疗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蛋白尿已被证实为肾脏疾病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使其减轻。 尿蛋白的评估也是评价肾脏患者病情进展及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21,蛋白尿用于诊断肾脏病变,整理课件,22,蛋白尿的检测方法,22,整理课件,23,蛋白尿临床诊治指南澳洲,23,整理课件,24,CARI对蛋白尿不同方法学的评述,24,整理课件,25,蛋白尿临床诊治指南英国,25,整理课件,26,蛋白/肌酐比的应用价值,26,对可疑肾病或已患有肾病的患者进行尿蛋白的监测,整理课件,27,PROCre比 的意义,PROCre比 (mg/gCr),尿PRO浓度(mg/dL ),尿Cre浓度(mg/dL),1000,尿肌酐的意义: 校正了尿量(饮水量)对蛋白浓度的影响 更真实反映病情变化,整理课件,28,小结,尿蛋白是肾脏病的重要表现。随机尿(最好是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