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俄罗斯留学生为例分析语用偏误类型及其原因 在日常教学或交流中, 常常会有学生说出让我们觉得从语言结构上没有问题, 但听起来 别扭的话。 例如,一名留学生来到办公室, 在见到他的中国女教师后说的第一句话是 “老师, 你今天很性感” 。从语言结构上说这句话毫无问题,但听到这句话的中国人都会感到有些尴 尬或者别扭。 因为虽然这不是一个错误的句子, 但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句子。 原因在于 “性 感”这个词语在这个语境下的运用并不符合汉语交际的习惯。 学生的原意是称赞老师的衣着 或装扮,在这个场景下,如果要使用这个句子,按照汉语的习惯常用的词语是“漂亮” 。但 “性感” 这个词往往是运用在较亲近的或同辈
2、的人之间的, 前面这个场景是在办公室, 而交 流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师, 按照汉语的交际习惯,我们会尽量避免这类的用语,而改用“你身 体好吗” 等类的说法。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学生语言规则运用上的错误, 而是学生不了解 汉语的交际习惯所造成的,如何在教学中纠正或避免此类现象,就是本文要考虑内容。第一节 语用偏误理论概述一、关于语用的概念 语用即语言的运用, 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或者说是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 间的关系。研究在不同的言语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学科,我们称之为语用学。 最早的语用学概念来源于符号学,莫里斯认为语言分为三个层面:句法、语义、语用。句法 是“符号与符号之
3、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是“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间的关系”而语用是“符 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 。形象地指出了语用的意义。20 世纪 50 年代末,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推动了语义学的发展,语义 学是在语言系统内部研究语言的意义, 即语言文字本身固有的内部的意义, 这种意义是不受 外界影响的。1983 年,首次提出了“语用失误”这一概念。所谓语用失误是指当说话人在言语交际 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不合适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当,表达不合习惯等, 具体来说就是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 社会规约, 或者不合时间空间, 不顾交际双 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
4、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者失败,使 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达到预期或完美的交际效果,这样的错误即为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又分为语内语言失误和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外汉语教学主要研究的是后者。二、关于语用偏误分析的分类 偏误分析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中介语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对语言习得过程中所 出现的偏误的一种研究。 而语用偏误则属于其中一种类型。 按照通常的分类, 语用偏误一般 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其中前者包括对话社交、应答、称呼语等方面的问题,后者是指语篇 的形式衔接,语义连贯、标点符号书写等方面的偏误。第二节 俄罗斯留学生的语用偏误类型在实践教学中, 俄罗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会出现音节、
5、声调、语法、语用等多方面问 题。其中语音、 词义和语法方面很多学者已对此进行了研究, 本文就从实际教学所得的偏误 材料入手,从语言运用的适当性角度对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习得进行分析 从跨文化语用学角度出发, 考虑语用偏误材料发生的语言层面, 语用偏误类型可以分为 语言层面和社交层面。 前者考虑语言结构各个层面上的不对等性, 可以具体分为词层面、 句 子层面和语篇层面。 后者考虑到的是语言交际中的文化以及社会背景方面, 分为呼语、 道别 语以及礼貌用语等方面。将语用偏误类型分为语言语用和社交用语两方面,其中语言语用偏误分为词语运用偏 误、语句运用偏误及身势语偏误三个类型。 社交用语中既包括社交词汇
6、也包括社交语句和篇 章,考虑到其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性,因此将其单独归为一类。二、词语运用偏误1. 在商店遇到了一名留学生,她的朋友走在她的前面,她看到老师后停下了脚步,在交 流了几句后,她看到了前面等待她的朋友,于是和老师告辞说 “我朋友在等我,我要走了。 ” (我朋友在等我,我得走了。 ) 这里的“要”她希望表达的是必须,不得不的意思,但给听 话人的感觉却是她似乎并不希望与自己进行交谈, 而是急于要离开, 结束这段谈话。 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汉语里 “要” 表示必须的意义时体现的主观意愿很强烈,而汉语里表示因为客观原因不得不做某事时常用的词语是“得”或者“该” 。 语用学认为,词语除了具
7、有指 向本身的意义外, 还附加有多于字面的隐含意义即语用意义。 汉语的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现 象很普遍,词语只有恰当的用于语境才能形成地道的汉语。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谈论家庭情况,学生回答: “我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和我, 我爷爷奶奶已经死了。 ”(去世了 / 不在了) 在汉语文化中表示“死亡”的词汇根据说话人的 情感是有所不同的,对一般的人我们可以用“死” ,但对尊敬的人我们一般用“去世” ,对不 喜欢或厌恶的人可以用“一命呜呼” ,另外,有时在特定的情景中为了回避这个词还可以用 含蓄的说法“去了” ,“不在了”等等。前面的情景中学生忽视了死的语用意义,因此产生了 偏误。1. 最近天气在走下
8、坡路,庄稼的产量减少了。 (最近天气越来越不好,庄稼的产量减少 了) “走下坡路”是形容越来越不好,它多用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天气是自然现象, 属于不断变化的现象,这里使用 “走下坡路” 这样的惯用语显然就不合适宜了。同样的类似 于“气管炎”、“炒鱿鱼” 这样的惯用语也常因为用在了错误的对象身上而造成了语用的偏误。三、语句运用偏误在语句中, 语用信息的表达往往不是借助于一种手段, 而是借助多种综合的手段表达喜 怒哀乐等人类不同的情感,比如语调或者语序等等。1. 在教室里,老师问学生: “安娜去哪儿了”学生回答: “那谁知道” “那谁知道”的 语义是我不知道,其实际意义为“我不想知道或者我不想
9、回答” ,带有轻蔑、嘲讽或不屑的 语用含义。 在场景中学生的本意是想告诉老师, 他不知道安娜在哪里, 可是因为错误地理解 了“那谁知道”的语用意义而造成了表达意义的偏差。2. 不仅如此,句调使用的偏误也是常见问题之一。例如“他是谁”和 “他是谁”相同的句子由于语调的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交际意 义。前者是在询问对方的身份, 而后者运用降调表达的是一种不屑的言外之意。 在汉语中每 种语调都有自己的基本职能, 在口头交际中, 只有正确使用这些语调才可以准确的传递出相 应的信息。3.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早上是坐火车回来的。 (我是早上坐火车回来的。 ) 这段对话由于语序的不同也改变了相应的语用信息。
10、前者“我早上是坐火车回来的。 ” 强调了回来的方式, 后者“我是早上坐火车回来的。 ”强调的则是回来的时间。 汉语的语序 也可以影响语用信息的传达。使用者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而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四、身势语偏误 身势语是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手段, 在交际中, 它帮助语言传递出说话人的一些情感或 语义的附加成分。因此当身势语的运用出现偏误时会直接影响交际双方的交流。例如, 在上课时,老师问留学生 “吃饭了吗” 该学生随后向教师做了一个用手向喉咙比 划的动作。 这个场景对母语是汉语背景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在汉语里用手拍肚子表示 吃饱了,而用一只手比划喉咙是表示 “自杀” 的意思。但在俄语里这个动作表
11、示的意思则恰 恰是“吃饱了” 。同样的俄汉身势语的不同还表现在汉语里表示 “吃” 时用手作筷子状, 而俄罗斯人则作 勺子状;俄语里掌心向外,五指前后或左右摆动这个动作是“再见”的意思,而汉语里除此 之外还有打招呼的意思等等。 身势语的运用虽然有不确定的因素,但作为交际的重要辅助 手段,它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重要的意义。五、社交用语使用偏误 社交用语使用偏误主要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 文化背景差异而出 现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跨文化交际中。1.称呼语(a) 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曾经说起,被教授的俄罗斯留学生连名带姓的称呼他 “姓 +名”,而且没有加上任何关于职业或
12、职称信息的称谓, 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 下,这让她感到很不舒服,觉得这是学生对她的不尊敬。很显然上面的现象是由于学生在称呼语的运用上不符合汉语的习惯而造成的。 在汉语里为了表示尊重, 学生称呼自己的老师 时往往要在姓的后面加上其职衔、 学衔或头衔, 直呼其名是非常不礼貌的。 而在俄语中人们 更喜欢称呼对方的名字, 以此来表示关系的亲密, 尤其是对年龄与自己相仿的人。 如果需要 表示尊敬,如下级对上级的称谓一般都采用“名字+父称”的方式。俄罗斯留学生正是由于套用了俄语称呼用语的习惯,才直呼老师或其他长辈的名字,由此造成了偏误。(b) 俄罗斯留学生喜欢称呼年轻的女性为“姑娘” ,称呼年轻男性为“小伙
13、子”,因此 当课堂造句中出现需要表达年轻女性的情景时,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用“姑娘”一词, 同理 称呼男性时用“小伙子” 。而在汉语里关于这类称呼我们还有如“小姐” 、“女孩儿”、“先生” 一类的词语。 前者虽然也仍然使用, 但一般局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或语言使用者中。 造成这 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俄语母语的负迁移。(c) 亲属称呼用语。同大多数西方国家语言一样,俄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称呼用语远 远少于汉语, 这就造成了俄罗斯留学生在这方面经常出现偏误。 如汉语中表示对父母以外的 父辈的称呼主要包括:伯,叔,舅;姑、舅妈、婶、大娘、姨。有时根据长幼顺序还要区分 大姨, 二姨等, 而在俄语中指在男女
14、方面各有一个统称, 并不区分其细节, 如遇到必须区分 的情况,往往直接用名字加以区别。因此在汉语亲属称呼词的使用上往往形成偏误。2. 招呼用语关于打招呼的方式, 汉语有很多种, 如“吃了吗”、“上哪去”、“身体好吗” 等等。 以“上 哪去” 为例,在汉语里既可以表示询问对方的去向,也可以表示向对方打招呼。在前一种语 境中, 说话人是希望得到听话人回答的, 而后者则用于话语交际的开始, 只起到引起交际的 作用,并不需要对方进行准确的回答。但在俄语里打招呼只有最简单例如“你好”等方式。因此, 在汉语习得中他们往往只记住该句的字面意义, 却忽视了其表示招呼的语用义。 正因 为此类现象导致了学生在交流
15、中一方面招呼语使用贫乏, 另一方面会导致在遇到中国人向他 打招呼“上哪去”时,不知如何回答的现象。3. 道别用语俄语中的道别方式很简单,而汉语的道别方式很多,如“慢走” 、“请留步”、“请回”等 等,以关心的方式表示客气。 这些用语得如何使用往往会造成俄罗斯留学生的困惑或不理解, 或者虽然了解却不习惯使用,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语, 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应该考虑的内 容。4. 道歉用语俄罗斯留学生在表示道歉时的用语一般是以 “对不起” 开始, 无论听话人的身份地位是 否有所区别。 而汉语在表达道歉时会根据听话人的背景和谈话时的语境加以区别,常常用较委婉的方式加以表达,而不会直接说出道歉的词语。5
16、. 邀请用语汉语里表示邀请的用语有时往往只是一种客套, 并不一定真的是表示向对方的邀请。 被 邀请的人出于礼貌或确认的目的往往也要拒绝一两次之后才会接受对方的邀请。但是俄罗斯人在接受邀请时往往很直接, 会直接拒绝或同意。 例如, 一位中国人和俄罗斯学生交流时为 了加强交际的亲密性说“回头我请你吃饭” ,可对方直接说“好,什么时候” ,这就造成了交 际的尴尬。6. 赞扬用语俄罗斯人在受到称赞时接受的态度往往是直接的,如“卡佳,你瘦了” “是吗,我也这 样觉得。”而中国人在受到这样的称赞时往往要先表示谦虚, 同样的语境回答常常是 “哪里, 哪里”这样客气的词语。第三节 俄罗斯留学生语用偏误的原因一、母语语言规则和文化的影响由于母语规则及母语文化是自幼习得的, 已经深入到其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深层次内 容,所以在他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 如遇到不一致的现象就会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部的解剖及相关知识
- 上海商学院《食品营养与产品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社会分层与流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学生如何规范答题
- 教育家的故事
- 2025年二月份拼贴课件量子相干性色彩保持研究
- 保安主管培训课件
- 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影像技术类历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阅读理解
- 招生工作年度工作总结
- 《中原文化》课件
- 2021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母亲节课件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 竖井施工安全问题与预防措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PPT2023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
- 四渡赤水-课件
- 冷鲜肉猪肉白条分割技术详细结构图及产品部位介绍和用途
-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PPT
- 2024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 中考小说阅读解题技巧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江苏2023年兴化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熟练工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狼人杀上帝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