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的本质【优课细讲】_第1页
探索世界的本质【优课细讲】_第2页
探索世界的本质【优课细讲】_第3页
探索世界的本质【优课细讲】_第4页
探索世界的本质【优课细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索世界的本质必修4考点15-20,1,教育课资,知识体系构建,2,教育课资,金版教程,3,教育课资,知识架构,必修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创优方案,4,教育课资,理清知识结构 强化解题思维,优化方案,5,教育课资,步步高,6,教育课资,物质,7,教育课资,一、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8,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3】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2、、摄影、反映。”这表明() 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感觉是物质存在的基础 A B C D,【解析】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表明物质具有可知性,符合题意;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符合题意;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抽象、概括和总结,错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说法错误。 【答案】B,9,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4】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该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水”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3、 D意识与物质的关系,10,教育课资,【解析】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他们所理解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已经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水”了,他们已经给“水”赋予了普遍性和抽象性的意义。因此,作为世界本原的“水”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答案】B,11,教育课资,二、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

4、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2,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1】步入21世纪,人类不仅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如棉花、大豆、木瓜等,而且还能利用动物的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如猪、奶牛等。这些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 证明了自然界不具有物质性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证明了人类进入随意创造自然物的时代为自然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A B C D,13,教育课资,【解析】人类转基因技术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证明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正确,错误;创造自然物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错误,故选D。 【答案】D,14,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2】在马

5、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C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B正确;A与题意不符;C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排除。D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错误。 【答案】B,15,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三严三实”,即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

6、实。其中的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其哲学依据是() A意识具有反作用 B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16,教育课资,【解析】习近平的话强调的是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事情,故选C。A强调的是意识的作用,不选;B强调的是世界的可知性,不选。D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C,17,教育课资,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18,教育课资

7、,【金题对点练1】“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这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认识了运动就认识了物质,因此B符合题意;A、C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D与题意无关。 【答案】B,19,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下列选项与此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事物和

8、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A B C D,【解析】“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之一致;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排除;正确反映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20,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3】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表明()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 B C D,【解析】由一切存在物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可知,题中观点

9、强调的是运动,强调运动,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强调物质,而不是强调运动,排除,故选D。 【答案】D,21,教育课资,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22,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4】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提出无极(无)生太极(有)。太极动则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五

10、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本源于无极,无极是宇宙生成的根本。这一观点() 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看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23,教育课资,【解析】无极(无)生太极(有)的意思:无极是虚无,虚无中生出元气,就是万物的本原。太极是指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由此可见,该观点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入选。“太极动则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看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入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表述错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

11、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D,24,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5】任何物体在占据一个与自身体积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都占据着与自身相等的空间,所以它是静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哲学观点对立的是() A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B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力、我的经验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D体现了唯物论中运动和静止的观点,故与之对立的是D;A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属于形而上学

12、的不变论。 【答案】D,25,教育课资,四、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3、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26,教育课资,名师一号P176,27,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新陈代谢水往低处流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 B C D,【解析】属于现象的联系,不是本质的联系,不属于规律;属于规律

13、,故选B。 【答案】B,28,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2】鼠兔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广泛分布。在鼠兔最为猖獗的时期,鼠害面积占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17%。从2005年开始,该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人鼠战”,虽然消灭了很多鼠兔,但由此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生物链的断裂。而今,我们对鼠兔不再“赶尽杀绝”,而是有了科学的控制,以保证三江源地区生物链的完整性。这表明() 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前提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 B C D,29,教育课资,【解析】表述错误,人为事

14、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排除;中的“创造规律”表述错误,排除。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 【答案】B,30,教育课资,【金题对点练3】某地农民在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喜鹊冬天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这个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人们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哲学的指导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为人类造福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A B C D,31,教育课资,【解析】农民利用柿子吸引喜鹊来捕捉果树上的虫子,是人们善于利用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体现,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也说明人们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哲学的指导,故入选;表述错误,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答案】A,32,教育课资,课标(2013),33,教育课资,考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