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一)本单元概述: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分别是“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结构”和“元素” 。包括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等内容。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在实现课程目标中发挥很好的教育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们依据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通过对微观粒子及运动特点的不断探究和发现来认识和解释宏观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成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也是现代科学关于物质世界认识

2、的重要成果,在促进学生科学物质观、正确的世界聪明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功能。第二,本单元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这些生长性很强的基本概念是支撑和构建初中化学知识结构的重要结点, 正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熟练运用有关化学用语和术语,是学习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其他知识板块的重要基础和工具。第三,本单元包括的重要科学方法、观念、典型人物和化学史实,是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的教育、教学浆糊。包括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科学方法和过程,如一滴水中所含分子数量的计算,原子大小与乒乓球和地球的类比、元素符号的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采用、用原子结

3、构示意图解释离子的形成等;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如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不变等;一些重要的化学人物和史实,如道尔顿为代表的控科学家提出原子论的观点、以张青莲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家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等。本单元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远,再加上前面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能提供支持的感性经验有限,这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安排, 本单元的学习将会为大多数学生将初中化学知识融会贯通打下重要的基础。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图: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符号离子质子原子核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物质原子中子电子分子元素周期表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

4、数(二)本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的特性,能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3)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5)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6)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建立“

5、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形成,分子的性质,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离子的形成,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2教学难点: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二、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课题 1分子和原子2 课时课题 2原子的结构2 课时课题 3元素2 课时单元复习课2 课时课题 1分子和原子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在前面一段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

6、察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认识了它们所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很多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好奇心, 提出“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等疑问。这些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对于生活中湿衣服的晾干、蔗糖的溶解、闻到远处的花香、给足球打气等现象有强烈的探究欲。同时学生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差别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小学自然和初中物理也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可以说做好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2功能与地位:但由于有些已有的宏观

7、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分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在此之前学生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理性的认识。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难于理解。初中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微粒的概念,掌握微粒的知识,树立微粒的观点,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将从化学认识物质的角度,对微观世界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其他知识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

8、化中的最小粒子。(3)了解分子等微观粒子是很小的、总是不断地运动的、微粒间有间隔等微观粒子的微粒性。2过程与方法:(1)能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有疑问或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探究,对实验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从而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并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2)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生产中一些常见的现象。(3)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分子的运动现象”等实验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对生活中有关化学问题和现象的探究欲

9、和未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形成(2)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生产中一些常见的现象。2难点:( 1)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的认识。四、教学准备:1实验:品红扩散、氨分子扩散、50mL 酒精和 50mL 水的混合。2准备水分子等分子模型、 Flash 氧化汞受热分解、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与观察、讨论六、课时安排 :2 课时第 1 课时:分子、原子的存在及分子的特性;第 2 课时: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

10、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七、教学过程设计:第 1 课时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微粒构成物质”模的认块识一物质新是知由探微分子究观是很粒微小子的构成的分子是不断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 ppt 展示“生活中一些变化的观看、思考、 通过生活 中常 见现象”:酒精蒸发、闻到花香、糖块溶解释的事例,激发学生解消失、湿衣服晾干。引导学生用在物学习和探 究的 兴理课中已经学过的分子知识加以解释。趣,实现“从生活(导入)根据学生的回答, 导入开始对走进化学 ”的 思“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学习。想。1.(演示)实验 3-1 品红在水中扩散观察现象形成物质 是由 分引导学生观

11、察并思考:在静止的水中品思考讨论子和原子 构成 的红为什么能扩散呢?观点,培养学生的(小结)学生对品红扩散原因的分析与想象能力。解释、归纳得出“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感受到分子、原子成的”的认识。等微观粒 子是 真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8-49 页,并阅读、观看、 实存在的。通过 ppt 展示“苯分子”图像、 “移动思考、想象硅原子构成的最小汉字 -中国”图片,让学生了 解现 代加强学生对“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高科技,并借助图的”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分子是真实存像进入微观世界。在的。(ppt)展示轻松小练习:在学生亲 身体 验一滴水中含有 1.671021 个水分子,假计算、回答中,激发思维及探

12、设每人每天吃 5000 粒米, 1.671021究的兴趣,在做活粒可供全世界人吃年?这个假动中体验 和认 识设与课本上的事例能够说明分子具有“分子是 很微 小什么样的特点?的”。(小结)得出“分子是很微小的 ”观点。1.(问题与思考) ppt 展示:培养学生分析、推(1)微小的分子还有哪些不同于宏观观看思考题理、归纳、总结的物体的特点呢?并思考、回能力(2)你能用什么方法或实验或事实来答证明你的看法吗?2.探究活动:分子的运动现象培养学生 严谨 的(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本探究活学习与实 验态 度动的目的、乃至的仪器、药品与具体操仔细阅读。与实验方法,逐步作及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培养学生 学习

13、化(2)实验活动:并用 ppt 提出思考问实验、观察学的科学方法。题,引导学生在实验、 观察与描述现象与描述、分在实验活 动中 形过程分析现象、解释与得出结论的方析与归纳并成“分子总是不断法。得出结论运动的”观点。3.分子运动与温度、物质的状态有关。(讲解)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而且温听讲、领悟、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气态物想象、理解。质中分子运动最快。1(.演示)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 观察、记录用联系生 活实 际体积是多少?现象。中宏观的 物质 存分子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思考原因并在的现象 来推 理间存变小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从而得出分交流。微观的粒 子

14、具 有在间子间有间隔。不连续的性质,促隔2.应用:热胀冷缩现象、同种物质等质进对微观 世界 的量时不同状态的体积不同的原因。想象力,加强概念的理解。1.(问题与思考):通过引导 学生 对同种(1)生活中我们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观看、思考、 生活中现 象的 分食盐是有咸味的,而白糖是具有甜味讨论与交析与讨论 得出 :分子的。流、评价“同种分 子性 质性质(2)我们知道了,不论是空气中的氧相同,不同种分子相同气,还是用高锰酸钾等物质通过分解反性质不同。 ”的认不同应制取的氧气都能够使带火星的小木识的过程 培养 学种分条复燃。生对化学 与生 活子性以上这些事实说明分子具有什么基本记录、领悟联系的认识,

15、从而质不的特征呢?促使能够 学生 关同2.总结: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注生活中 化学 问子性质不同。题与现象。1.用 ppt 展示“问题与思考 3”:观看、思考、混合学习了分子等构成物质的微观粒讨论与交物与子的知识,请你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流。纯净比较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何不同?物微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观区2. 用 ppt 以表格形式小结: 从分子角别度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及区别方法。观看、记录、领悟理解。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学生对本节锻炼学生 总结 归新课小结小结。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所学习的知纳形成知识脉络,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知识总结与学习上识进行总有利于加 深对 知评价,

16、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识的理解。当堂检测(ppt)展示当堂训练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培养学生 的知 识思考、回答、评价与订正。交流运用的能力布置作业(ppt)展示记录养成习惯第二课时模块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ppt)展示复习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回答温故知新(ppt)展示探究活动 1:四个变化(水思考、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变化问题导入蒸发、品红扩散、过氧化氢分解、碳订正。入手,激发学生对燃烧)的变化类型、分子是否发生变即将的学习兴趣与化。期待。(讲解)1.当发生物理变化时, 构成物听讲、理解通过讲解帮助学生两种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物质的化学认

17、识在物质发生物性质也没有发生变化理变化时,分子本变化2.当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身不发生变化,而微观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分子,物化学变化后反应物解释质不再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的分子变成了生成物的分子。(板书)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听讲、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并认分子最小粒子。与理解识分子的概念。的概(举例) O2、 H2O列举、理解念(讲解)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模1(. ppt)展示探究活动 2:观察氧分子、 思考、讨论通过展示氧分子、块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氨分子的模与交流。氢分子、二氧化碳二型,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分子、氨分子的模探分(评价与小结)评

18、价学生的分析,并型,引导学生分析子小结得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得出分子是由原究可2. ( ppt)展示探究活动 3:氧化汞分观看、思考、 子构成的认识,使新以解反应的模型图,引导学生分析在这讨论与交流学生认识到运用模知分 原子个分解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型可以更好的理解成 的概况。物质结构方面知原 念(小结)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变识。模型法是学习子化中,分子可分解成原子,原子本身微观世界的一种重不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要的方法和手段。子。(讲解)从具体化学变化的事例中分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从而得出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1.(组织讨论)( ppt)展示课本

19、51 页阅读再次巩固模型法在分子的讨论及氢气与氯气反应的模型图。思考、讨论学习微观知识的作与原引导学生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与交流用。子的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利用化学反应的模关系(小结)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听讲、记录、 型图可以正好地理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原子是不可领悟解和掌握“分子和分的,只是发生重新组合。原子关系的知识” ,2(. 提出问题)分子和原子都称为最小阅读与思从而能够加深地分的粒子,那么分子、原子有何区别与考、子、原子的理解。联系呢?(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对分子和原讨论与交流子的比较。听讲与领(讲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悟、记录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

20、学生对本节锻炼学生总结归纳新课小结小结。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所学习的知形成知识脉络,有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知识总结与学习上识进行总利于加深对知识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理解。当堂检测(ppt)展示当堂训练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思考、回答、评价与订正。交流用的能力布置作业(ppt)展示记录养成习惯八、板书设计课题 1分子的原子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1分子很微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隔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和原

21、子的关系九、教学反思:课题 2原子的结构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本课题内容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学生对电子层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等。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两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及课外知识都有限, 而本课题内容又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初中生易于接受宏观的感性知识,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的构成已经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而对于原子的构成到底是怎样的,学生充满了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欲望,具备了学习本课题

22、的内在条件。3功能与地位: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是缺乏想象力,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对原子的理解是实心球体,对原子构成的微粒的种类、带电量和电性主要靠记忆。学生并不知道原子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赛马场的质量到底有多大,是空心还是实心的。本节课就是要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学习离子的知识,认识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学式和化合价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的构成,即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

23、布特点。了解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 3)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利用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图表、结构模型等文本资料,以及多媒体手段,化抽象为直观感性,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的信息,运用类比、想象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2)学习运用讨论与交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思考,养成对微观粒子认识的理性思维,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逐步形成科学认识物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24、。(2)养成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从结构的角度系统地认识原子的构成。(2)元素性质与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认识离子的形成。2难点:(1)电子层与核外电子排布的认识。(2)离子的形成与离子是构成物质一种粒子的认识。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 :模型、类比、讲解、实验与观察、讨论六、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第二课时: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七、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模块一、原子的构成;模块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提问) ppt

25、展示复习问题读题、回答温故知新(ppt 展示、讲解):原子、乒乓球、观看、听讲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导情境导入地球大小的类比,认识到原子是很微与领悟学生从熟悉的乒乓球大小的。观看动画演小的关系,有一个实实(ppt 动画演示): 卢瑟福的 粒子示、描述现在在的表象进一步理解散射实验 ,象、思考原原子是很微小的。(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原子是化学因从学生物理课中熟悉的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那么,卢瑟福的思考问题实验,通过问题设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能不能说明原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子还能再分为更微小的粒子呢?如对原子内部奥秘的探究能,原子的结构究竟怎样呢?欲。1指导学生阅读: 课本 63-64 页“资阅读、

26、感悟通过对科学史的了解,料卡片”原子的猜想与证实。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2认识原子的构成:观看,想象利用课本中锂原子的模( ppt 呈现)锂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 初步认识并 型插图帮助学生形象地引导学生认识锂原子的结构, 组织学 试讲原子内 认识和理解原子是由带生回答原子的构成。部各部分构正电的质子、不带电的(评价与讲解)原子的构成:成。中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构(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成的,通过观察、思考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听讲与领和尝试说明听老师分析(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悟、记录或讲解来形成原子结构的(板书)原子构成结构图。划线整体认识。3认识原子是不显电性的模块(问题与思考

27、1)ppt 展示问题与思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资料一原考 1 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思考、讨论和图表,通过分析、进子的(展示猜想)与交流猜行加工,从中获取学习构成(查阅资料)想。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新(得出结论)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分析课本表表达能力,形成自主学知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3-1 几种原习的方法与策略。达成探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因此,原子不子的构成并学习目标。究显电性。尝试讲解原学(板书)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核子不显电性习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原因。(思维拓展)请根据下表中几种原子听讲与领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在的构成和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从中悟、记录讨论与交流中相互启你能得到哪些结

28、论?讨论与交流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小结)得到的信息与结论认识。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丛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1认识电子层:通过创设新的问题与情模块(问题与思考 2)ppt 展示:问题与观看、想象、 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考 2思考与讨同时把学生的精力集中二原刚才的思维拓展中我们了解到, 原子论、交流到课堂上的新问题中,子核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外电间里做高速运动的。 那么,电子的运与探究。子的动是像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形式吗?听讲与领悟排布(讲解) (1) 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理解电子在通过一个形象的实验来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原子核外运认识电子运动与其本身

29、的运动状态,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动特点,认具有的能量有关,从而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识电子层。使“核外电子是在不同(演示)在一细线上挂一金属小球,的电子层里进行运动”用不同的力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小球的认识形象化,加深对运动的快慢与离轴远近的关系。电子层的理解。(2)电子层:核外不同能量的电子运动的区域,叫电子层。(ppt 展示)各电子层分布。(3)(讲解并板书)“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排布规听讲与领律: ”悟、记录或增进对核外电子运动虽2认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划线、短暂然是无规则的高速运(讲解)科学研究表明, 核外电子是记忆、尝试动,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 依次在不

30、同说明。性的认识。的电子层内运动。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观看、理解(讲解)并用 ppt 中氧原子的结构图原子结构示通过模型图增强学生对各部分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 “原子结意图各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感性构示意图”。意义。认识,为后面学习离子(观察与思考3)ppt 展示:问题与思考与讨等知识的理解作铺垫。思考 2,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论、交流与(1)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原子有几评价种?分别是什么原子?(2) 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的原子有几种?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的原子有几种?(3)第一横行上的几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变化的规律?听讲与领(小结) 核外电子排布初步规律悟、记录或认

31、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一层上最多只容纳 2 个电子,最外划线、短暂的一般规律,初步积累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只有一个电子记忆。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层的不超过 2 个)。认识。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学生对本节锻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新课小结行小结。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所学习的知知识脉络,有利于加深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知识总结与学习识进行总对知识的理解。上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当堂检测( ppt)展示当堂训练内容,引导学讨论、分析、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生思考、回答、评价与订正。交流能力布置作业(ppt)展示记录养成习惯第二课时模块三、离子的形成;模块四、相对原子质量教学环节复习提

32、问问题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 ppt 展示复习问题读题、回答温故知新(问题)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我们听题、思考通过对已尝过物质的化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而原因。学性质的不同,创设问稀有气体曾因为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题激发学生探究欲,难而叫做“惰性气体”。我们也知道,免更好地学习物质结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那么它的知识。们化学性质的差异是否与其原子的结构有关呢?(导入)新课学习与探究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和引导学生观察原子结构化学性质观察并描述的特点并总结出共性,(活动 1)观察课本 54 页图 3-12“部“部分原子培养学生归纳共性的能分原子 (1-18 号 )

33、的结构示意图 ”最外(1-18 号 )的力,更好地理解“原子层电子数的特点。填写 ppt 呈现的表结构示意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格。图”最外层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填写表格。电子数的特形成 “结构决定性质”(评价与小结) 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点。的观念。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学习模块与三探离子究 的形新 成知(活动 2)探究氯化钠的形成观察课本 55 页:“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动漫示意图 ”,想一想,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结合形成氯化钠的?(引导学生分析)(讲解)氯化钠是通过钠原子失电子、氯原子得电子变成带有相反电荷的粒子形成的。2认识离子。(讲解并板书)离子、阳离

34、子、阴离子的定义及离子的书写和应注意的问题。离子是由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的。(3)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所以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3认识三种微粒的关系(活动 3)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ppt 呈现)( 1)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转化关系;( 2)钠原子、钠离子、氯原子和氯离子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判在有趣、轻松、又十分观察与思考形象的氛围中接受抽象、难懂的微观知识,表达与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的认识 形成持续的学习状态,听讲、领悟。 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听讲、记录 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或划线主要 的一

35、种微粒,知道氯化知识点。 钠等物质是由阴、阳离短暂记忆离 子构成的。子知识。学习离子符号的书写及通过短暂知识的记忆,在此基础上加深对离子的理解和认识到学习化学过程中要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记忆的必要性。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加深理解;学习通过微粒的结构示断。意图判断微粒种类和性质。1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创设新情境(“让事实(问题与思考 1)原子的质量很小,观看与思考说话”通过列举数字,如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1.67 10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原子27kg,因而在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质量书写、使用时的不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示原子的质便),激发学生求知与量呢?听讲探究欲。(讲解

36、)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数学在讨论练习中培养学生表达式练习、交流的合作意识,训练分析、模块(练习)计算氧、氢的相对原子质量。归纳、表达的能力。2认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分四相核上析,找出规律,拓展思对原(问题与思考 2)请从“表 32 构成维,便于运用。子质原子的粒子的质量” 数据的分析中能听讲、记录量获得什么样的结论或认识?(讲解与板书)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 Ar Z+N3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与在定阅读与感通过阅读 张青莲与相对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悟、联想原子质量的测定, 增强(指导阅读)资料卡片: 张青莲与相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祖国、贡献社

37、会而学好(讲解)相对原子质量在定量研究中化学的决心。的重要作用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学生对本节锻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新课小结小结。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所学习的知知识脉络,有利于加深2小结本课题内容。识进行总对知识的理解。结。当堂检测(ppt)展示当堂训练内容,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思考、回答、评价与订正。交流能力布置作业(ppt)展示记录养成习惯八、板书设计质子( +)课题 2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一、原子的构成原子中子(不带电)1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二、核外电子

38、的排布1排布规律:分层。2原子结构示意图: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2)形成过程:三、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 (A r)。2计算九、教学反思:课题3元素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从学法上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如 09 这 10 个数字可以组成无数个数及 26 个英语字母是构成单词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变化类似于化学上的元素,由此联系到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虽然形形色色,但都是由这 100 多种元素组成,这样类比,学生接受起来会容易一些。从教学要求上看,元素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它非常抽象,学生对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9、”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感到非常难理解。由于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积累了原子结构方面和一些物质方面的基础知识。只要引导得当,学生还是能够认识和初步理解元素的概念。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死记硬背元素的定义而不能认识其含义,给元素概念的理解造成困难,从而造成了对于“元素”和“原子”的应用上产生了混淆及对元素符号记不牢、不规范等问题。2.地位与功能:元素观是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必须知道与掌握的核心化学观念,而元素概念由于非常的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尽管第一次讲到元素,但课题 1 中学习了分子、原子,并掌握了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再通过本课题的学习,理解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形成

40、比较整体的认识阶段。只有掌握了元素的概念,才能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对众多繁杂的物质进行分类,最终实现对分类物质的系统研究。因而,本课题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功能和地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素的含义,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4)初步认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联系。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关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初步学习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作为整体,统一加以认识的

41、科学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2)逐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元素观,学习运用这些化学的核心观念统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在联系生活、体验探究过程,学会整理、比较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并形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元素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统一认识的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2)体验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物质组成的简约之美及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对化学用语的积累是学好化学课的关键的认识,培养自己对化学课学习的正确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2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

42、意义的理解。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有关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资料和挂图、一些食品和药品的说明书等)五、教学方法 :类比、讲解、指导合作探究与讨论六、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简介。第二课时:元素符号的书写、意义和元素周期表的简介。七、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模块一、元素的概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订正)课本 58 页练习与应用 3、5听讲、改正温故知新(问题)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形形色思考、想象直接以问题导入元问题导入色的物质组成的, 物质的种类达几千素的学习万。那么,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学习与模块探一究元素新知新课小结当堂检测1元素

43、的概念通过写英语单词来(探究活动 1):(1)请用拼写、交流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a,b,d,e,g,m,n,o 等英语字母组成英语演、订正同时运用类比帮助单词。听讲、记录学生理解一百多种(介绍)元素是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元素能够组成成千分,有一百多种并举例碳酸钙由碳、听讲、领悟上万的物质。钙、氧组成。通过学生熟悉的物(2)举例分析:氧气、二氧化碳、质组成和分子结构水的组成和性质不同, 但它们都含有上的共同点降低学氧元素。习难度,引导学生理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都听讲、跟读解元素的概念。含有氧原子,原因是这些分子里都含有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 8 的氧原子。划线、领悟(归纳)化学上将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为 8 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思考与讨论(类推讲解):氢元素、碳元素。记录、理解通过讨论理解元素(讲解)元素的定义 :元素是质子数种类的不同是因为(即核电荷数 )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思考与讨论核内质子数的不同;称。表达与交流元素在化学反应前(讨论)怎样区别氢元素和氧元素 ?后各类是不变的,因(小结)区别元素的依据是核内质子听讲、记录为原子是化学变化数。中的最小粒子,原子2认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核内的质子数不发变阅读划线、记生变化,进一步加深(问题与讨论):引导学生阅读与探忆对元素概念的理解。究课本 59 页“讨论”了解元素的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