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第一章复习题_第1页
完整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第一章复习题_第2页
完整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第一章复习题_第3页
完整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第一章复习题_第4页
完整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第一章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I第一章复习检测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 2分)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金星、海王星A. 水星、金星 B. 金星、火星C. 火星、天王星 D.(4分)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题.I f j-unniF 2 45J 7 2.30n. 2.i$0屯 J.S5IKXO 1X9() 1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60 (AO2.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 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3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B.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

2、层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4. ( 2分)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可分为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 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耀斑和磁暴C.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色球层上黑子的多少和大小D. 色球层上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激烈显示5. ( 2分)在下列地理纬度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A.南北两极点B.赤道C.南北纬60D.南北纬306. ( 2 分)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是()A. B.C.D.F列说法可信BCD表示夜弧,7. (

3、 2 分)读地球绕日公转轨迹图,由a运动至b期间, 的是()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C.广东地区气温逐渐升高D.海南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变大8. ( 2分)该图中的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其中弧 则A点的昼长为()A. 14小时 B. 13小时.12小时 D. 11小时9. ( 2 分)下列节日中,我们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C.七月一日党的生D.九月十日教师节10. ( 2分)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 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B. 晨昏线(圈)上的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永远是0C. 晨昏线

4、(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移D. 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11. ( 2分)小明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此时东京(东九区)正值()A. 正午 B. 晚上 C. 上午 D. 下午,正确的是(13. ( 2分)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 00,A.C.(4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2016 年 12 月 30 日 14: 002017 年 12 月 31 日 15: 00180经线南北延伸,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16年12月31日14: )B. 2017 年 12 月 31 日 14: 00D. 2017年 1 月 1 日 14: 0

5、0分)读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题14.3北值賈亦交幽2艮琉進瓦t買進平面)A.B.C.D.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同归线的度数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没黄赤交角变)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C.无大气环流现象)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16. ( 2 分)到目前为止,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是通过(A.电波测试B.地震波研究C.岩石分析方法 D.17. ( 2 分)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

6、130千米处,发生里氏9.0级地 震当日本本州地震发生时,!地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晃后颠D.先颠后晃18. ( 2 分)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B.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C.硅铝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D.硅镁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4分)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回答1 0004 0002 5 0006 00019. 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的全部和的大部分C.是软流层D.层和层属于地壳20.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

7、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内、外核之间选择题答题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共4题;共60分)18. ( 20 分)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 此图所示的节气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O2、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o此时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O3、 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 , C点日出时刻为 , D点的昼长为小时。(4) 若图示半球为东半球,则北京时间是 o(5)图中A、B、C D四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19. ( 14 分)国家主席习近

8、平于 2015年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9月26日至28日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 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1)习主席于北京时间9月23日抵达访美首站西雅图市。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B.白昼向南长,晨间草结霜C.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 D.燕将明日去,秋分此时分(2)习主席参加联合国成立 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一时段中的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地球公转速度逐渐(3) 图甲、乙、丙三地中, 地自转线速度最快,0太阳直射在 地。20. ( 20 分)读左图,回答问题。 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 度变化示意图

9、,读图回答 字填空,只填数字)。(1)今天(11月12日)射点的位置在到(用图中数,太阳直之间。(2) 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时段是从 到o(3) 北半球夜长逐日增长的时段是从 到o(4)太阳直射点的、五个位置中,昼夜平分的是 点。(5) 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 点o(6)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 到21. ( 6 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埃菲尔铁塔2联台国总部大厦3人民英雄纪念碑 悉尼歌剧院(2E,48N)(74 W 40N)( 120E,40N)( 151E,33S)2016年度“地球一小时”活动于 3月19日举行。中国

10、、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地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时30分至21时30分这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1 )图中中四地著名建筑物灯光先后熄灭的顺序是 o(2)分析四地建筑物正午影子在“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一个月内的变化有何差异。(3)请分别说明建筑物所在城市在四到五月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答案】 B【考点】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解析】 【分析】根据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的顺序可以判断,与地球相邻的是金星和火星故选: B【点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2.

11、 【答案】 (1)A(2)A【考点】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解析】 【分析】( 1)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 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 2)太阳活动与天气、气候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太阳黑子与降水量呈现 一定的相关性,图中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呈正相关,与太阳黑子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有关故选:( 1)A( 2)A【点评】( 1)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 性( 2)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 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

12、然灾害的发生也 与太阳活动有关根据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判断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 【答案】 D【考点】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解析】【分析】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A错误;太阳活动的标志 是黑子和耀斑,B错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上, C错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 显示是耀斑爆发,耀斑发生于色球层上。 D正确。【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大气的分层和太阳活动,知识性试题。4. 【答案】 B【考点】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 【分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快。故答案为: B。【点评】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速度。

1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都 一样。5. 【答案】 A【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根据晨昏线定义,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是昏线。读图,图中是晨线,对。图中是昏线,错。图中是晨线,是昏线。图中,是晨线,是昏线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晨线和昏线的判定,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6. 【答案】 C【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 【分析】从图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及公转方向分析, a 点处在冬至日之后,为一月, b 点处在 夏至日之后,为七月,所以从a运动至b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南极地区极昼范围先缩小

14、后增大;地球由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海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变大,然后由 大变小;而广东地区气温从一月到七月是逐渐升高。故选 C。7. 【答案】 D【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弧 DAB为昼弧,昼弧所跨的经度为165则A点的昼长 为165 /15=11小时。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8. 【答案】 C【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日期,只有冬至或夏至日两个日期,选项中离二者中某个日期 最近的日期,也就是昼夜差异最大的日期,夏至是 6月 22日,冬至是 12月 22日,所以不难判断, 七月一日是选项中离夏至最近的

15、日期,这一天昼夜长短差异最大,C对。A、B、D错。9. 【答案】 C【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晨昏线即昼夜半球的平分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故晨昏线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从地球上看晨昏线自东向西推进,C错误。【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10. 【答案】 C【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 【分析】小明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于 8时 1 5分(北京时间 )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 由于东京(东九区 )处于北京(东八区 ) 的东部,根据时区换算“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时东京 (东九区 ) 正值上午 9 时 15 分。【点评

16、】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情景设置考查时区换算。【方法技巧】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 7.5 )十15二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 ) 。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 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 7.5 ) - 15= 9.2,取整数9, 舍去余数 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A. 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贝区时差=(大时区数一小时区数)XI小时;B. 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

17、区数+西时区数)X1小时(不过日界线)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 12西时区数门X 1小时(过日界线);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不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二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所求地区时二已知地区时一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二已知地区时+区时差一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所求地区时二已知地区时一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 ) ,则要加上路程时间。11. 【答案】 C【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 【分析】运动物体会受到地转

18、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图中运动 方向越过赤道,从南半球越过赤道向北半球,所以先向左偏转在向右偏转。故答案选C项。【点评】主要考查了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 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 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 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 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 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 其运动方向不发生偏转。 熟练掌握相关原理并能运用于分析解答是解题的关 键。12. 【答案】 D【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 【分析】 180经线东侧为西十二区,西侧为东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区时相同;日期东十二 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东侧是 2016

19、年 12 月 31 日 14: 00时,西侧东十二区为 2017年 1 月 1 日 14: 00, D正确。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注意东加西减的应用。13. 【答案】 ( 1 )D( 2) C【考点】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1)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 26,故不符合题意;B图中角B是黄赤交角, 故不符合题意;C黄赤交角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故不符合题意;D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 26,黄赤交角度数即回归线的纬度数,故正确( 2) A、假设黄赤交角为0,太阳终年直射 赤道,故不符合题意;B假设黄赤交角为0,太阳终年直射赤道,不可能出现四季的变化,故不 符

20、合题意;C、假设黄赤交角为0,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大 气环流现象仍然存在,故正确;D假设黄赤交角为0,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1) D( 2) C【点评】( 1)主要考查了黄赤交角,黄赤交角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 26,图中角B是黄赤交角( 2)主要考查了黄赤交角,假设黄赤交角为 0,太阳终年直射赤道,由此判 断地理现象的正确性14. 【答案】 B【考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解析】【分析】由于地震波横波与纵波的传播特征的差异,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 的变化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

21、只要掌握地区内部圈层划分的基本依据即可判断。15. 【答案】 B【考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解析】【分析】A、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水中游泳的人只会受到纵波影响感到上下颠簸, 故不符合题意;B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中传播,所以水中游泳 的人只会受到纵波影响感到上下颠簸,故正确;C、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水中游泳的人不会受到横波的影响也就不会感到左右摇晃,故不符合题意;D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水中游泳的人不会受到横波的影响也就不会感到左右摇晃,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横波使人左右摇晃,纵波速度快可 以在固、液和

22、气体中传播,纵波使人上下颠簸16. 【答案】 B【考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解析】 【分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 软流层以上 )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岩石圈不包括整个上地幔,A错误;其中地壳厚薄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B正确;地壳上层是硅铝层,主要由花岗岩类组成,呈不连续分布状态,大洋地壳中可能缺失硅铝层,C错误; 地壳下层是硅镁层,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D错误。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地壳大陆部分厚,大洋部 分薄;大洋地壳中缺失硅铝层;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17. 【答案】 (1)D(2)C【考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解析】【分析】

23、(1)读图,层和层属于地壳;为地幔岩石圈的范围是指的全部和软 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地壳在海洋中比较薄( 2)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 图,C为莫霍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 近故选:( 1) D( 2) C【点评】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5- 45千米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地表以下为 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 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 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

24、 2900千米二、综合题18. 【答案】 ( 1 )冬至;南回归线( 2)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昼短夜长(3)12时; 10点; 12(4)9点 20分(5)ADBC;BADC【考点】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太阳光照图,太阳直射 在南回归线上。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半 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读图可知,此时A点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上,为地方时 12时,C点该日昼长为4小时,地方时10 点日出,D点位于赤道上,昼长全年等长为12小时。若图示半球为东半球,则

25、A点为160E经线,此时为12点,北京时间为9点20分。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所以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ADBC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所以昼长 由长到短为 BADC。故答案为:( 1)冬至;南回归线( 2) 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昼短夜长( 3)12;10;12(4) 9 点 20 分(5)ADBC BADC【点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光照图的基本判读。 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悉光照图中时间计算, 昼夜长短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叫的计算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考查。19. 【答案】 ( 1 )自赤道向两极(南

26、北两侧)递减; D(2);南;加快( 3)乙;丙【考点】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1)9月23日,为北半球秋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自 赤道向两极递减。符合此节气的诗句为 D。根据右倾右冬,左倾左冬(地轴向右侧倾斜,则地球公转轨道右侧位置为冬至日)判断,图中右侧为冬至日,下方位置为秋分日,时间段为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习主席参加峰会期间为9月26至28日,此时地球公转位于段,此时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南移动,公转位置将要向近日点方向运动, 公转速度加快(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 7 月初最慢,近日点最快,在 1 月初)。根据右倾右冬,左倾左冬(地轴向

27、右侧倾斜,则地球公转轨道右侧位置为冬至日)判断,图中甲为 秋分日,乙为冬至日,丙为春分日,冬至日为 12月 22日前后,距离近日点( 1 月初)最近,地球公 转速度最快,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图中丙位置。故答案为:(1)自赤道向两极(南北两侧)递减;Do(2);南;加快。(3)乙;丙。 【点评】太阳直射在哪儿,正午太阳高度就自哪儿向南北两侧递减。20. 【答案】(1);(2);(3);(4)(5)(6);【考点】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日期可知,此时太阳运行到和之间的位置。(2)北半球夏半年,即从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故从到时段。从每年的夏至日

28、到冬至日,北半球的夜长逐渐增长,之后减少,即对应图中到时段。每年只有春秋分日的时候,全球昼夜平分,图中为春分日,为秋分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对应图中位置。每年夏至日时,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最大值, 之后逐渐减少, 到达南回归 线是达最小值,故从时段到时段,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故答案为:(1);。(2);。(3);。(4)。(5)。(6);。【点评】该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总体表现为昼长夜短。21. 【答案】 (1) ( 2)悉尼的建筑物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其他位于北半球三地的建筑物正午影子逐渐变短。(3)地: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地: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4)目的:节省能源;使公众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公众在平常的生活 中逐步养成环保的好习惯;行为倡导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珍惜淡水;选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作为出 行工具;自带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与回收;少吹空调或空调 温度设置合理, 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