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人教版 历史必修二 高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习题与答案_第1页
完整word人教版 历史必修二 高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习题与答案_第2页
完整word人教版 历史必修二 高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习题与答案_第3页
完整word人教版 历史必修二 高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习题与答案_第4页
完整word人教版 历史必修二 高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习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 历史习题高中历史必修二Bai遞文阵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第i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测试题知识点: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 (2014 湖南郴州调研)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暝蜮。”材料主要反映了()。A. 耕作技术的进步 B .灌溉技术的发展C. 耕作制度的变革 D 生产工具的进步2. (2014 河南六市模拟)近年河南省发掘的9 000年前贾湖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我国最早的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资料,这表明()。A. 我国农业起源于本地区B. 当时南方的稻作推广到中原,改变北粟南稻格局C

2、当时本地先民生产生活比较先进D.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3. 我国农作物种类很丰富,有小米、水稻、高粱、大豆、小麦、桑、麻等,这些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最早应出现在()A. 原始社会B .夏朝C .西周D.春秋4. (2014 山西太原模拟)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畜牧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 原始农业开始出现D. 个体小农经济已经产生知识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5. (2013 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

3、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钅矍、锄、 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6. (2014 湖北武汉模拟)西汉桑弘羊说:“铁器者,农夫之死士 (敢死的勇士)也。”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农民必须用铁器 B 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铁器C. 当时冶铁业技术提高 D 铁器成为必备生产工具7.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 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8宋代江

4、苏吴郡“地沃而物伙,稼则刈(收割)麦种禾,一岁两熟。”这表明了()A.垄作法得以推广B.套作制的普及C. 一年二熟制出现D.一年三熟制产生知识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9.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第7页共5页代的农业生10. (2013 海南单科,8)右图反映的是()。A. “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 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11. (2014 吉林长春模拟)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产时说:“种

5、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B 自给自足C. 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 .农业生产结构完备12. (2014 湖南邵阳模拟)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中华民族的“安土重迁”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巩固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的影响 D .农耕经济的发展1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迎往来、吊死

6、 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 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 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 经常分化的。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请回答:(1)材料二体现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2)依据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7、和作用。(3)依据材料,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存在的因素。【参考答案】1A.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农作物种植与土壤的关系, 其体现的耕作原则与技术是精 耕细作的表现,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出耕作制度的变革、灌溉技术发展、生产 工具的进步等信息,排除B、C、D三项。2C.解析 解析 河南发掘出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等不能说明 A、D两项,而中国古代南稻 北粟并未改变。从出土的石磨盘、磨棒、石铲等磨制石器以及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本地生 产生活比较先进。3C.解析 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后世的农作物多以具备是在西周。4C.解析 由“制耒耜,教民农作”可知这一时期原始农业开始产生。5B .解

8、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题干材料信息, 铁农具出土于秦魏等国故地,故 A、C两项错误;D项单纯从题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这 个结论。从题干河南辉县魏墓出土的农具成套来看, 成套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 细作,故符合题意的是B项。6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意思是铁器是农业 必备之生产工具,故D项正确。A项错在“必须”,B项错在“开始”,C项与题干材 料无关,皆排除。7D.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精耕细作”的含义,即它是以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 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它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由此可

9、知D项叙述错误。8C.解析 从“稼则刈(收割)麦种禾,一岁两熟”判断,故选G材料中没有具体提及“垄”与“沟”,故排除A,材料中麦和禾收获与种植一先一后,所以,套作制的叙述 不正确,故排除B。材料中提及“一岁两熟”,故排除 Db9C.解析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 D两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10B.解析 解析读图分析,图片上面铁犁牛耕,下面是女子纺织,放在一起就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形式,故选BoB.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整理史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 用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 归纳、准确解读的能力。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 的特征。而A、C、D三项不符合题意,A项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而C D两项无法体现。D. 解析“安土重迁”的意思是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题干考查“根源”,一般是12经济或生产力因素,直接可以排除 B(政治因素)、C(思想方面);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 推动人口的流动。不符合题意。解析:第(1)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二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然后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进行分析。第(2)问可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分析归纳得出答案。第(3)问应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因素答案:(1)铁农具的使用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