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_第1页
初三(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_第2页
初三(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_第3页
初三(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_第4页
初三(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一、 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的一项( )A、滞(zh )留 汲取( x ) 抽噎(y) 狡黠( xi)B、哂笑(shn) 谀( y )词 扶掖( y ) 亵( xi)渎C、诘难( ji )怫然( f) 骈进(pin) 独倚( y )D、恣睢(su) 栈桥 (jin) 相契(qi 承蜩(chu)A、媚上欺下 根深帝固 廓然无累 吹毛求疵B、一抔黄土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呑斗牛C、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狼籍满地 怒不可遏D、谈笑风生 无与伦比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

2、,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升技艺。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天衣无缝的水准。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项是 ( )A.1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B.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曲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C.5月21日清晨,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D.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的事迹,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5下列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

3、又是什么?”他问天使。(反问)B、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排比)C、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比喻)D、怎样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设问)6、为文段空白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xkb在学习中( )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不要轻言放弃。( )大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问题( )会迎刃而解,最终走向成功。A.即使 也 只要 就 B.因为 所以 无论 都C.即使 也 无论 都 D.只有 才 如果 就7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A、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的演讲中引用孔子的话“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目的是

4、强调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B、傅雷家书二则是分别写于儿子消极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体现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C、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时间写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等情节。文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是作者本人。文章主要采取对比手法来表达主题。D、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主人公于勒的塑造和刻画,深刻的揭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生活的凄苦,反映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主题。8、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

5、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因为忍耐,因为奋斗,也因为持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9、根据语境,下面的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A、校长对专家说:“请您来作报告,想来您会觉得很荣幸的。B、老刘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C、出差在外的武瑾之给同学会组委会短信留

6、言道:“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参加这次三十周年同学聚会,我深感遗憾。” D、“禁酒令”后,一位妻子劝嗜酒成性又要开车的丈夫道:“你有高血压,如因喝酒出现状况,我不会管你。”10、对渔家傲 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A、“四面变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有了肃杀之气。C、“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D

7、、“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乡难返所致,与“风景异”的内容毫无关联。二、积累与运用(10分)(1)、背诵默写(5分)1、 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 , 。2、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极度辛苦而又盼望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站斗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诗句是 , 。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表达作者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5、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2)、下面一段话表达的是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鼓励,在横线上填写组成与全段和谐的比喻。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 ;我是一只蜡烛,你

8、们是 ;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 。(3分)(3)、将下面颜真卿写的劝学一诗,用楷书或行楷抄写在方格内。(2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三、阅读(一)(11分)伯乐就是你自己 赵锁仙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

9、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伯乐呢?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才勇敢地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了众人,他就是自己的伯乐!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健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楚国宫殿之上,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千万别把希望

10、寄托在别人身上,当义无反顾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险些就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吧,别让自己把自己埋没,努力地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并将其发扬光大。把我们心中的巨人唤醒,让我们发现自己、赏识自己,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

11、殿。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段运用的典故概括为成语是什么?在文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3分) 3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_ 4本文作者与韩愈马说的“人才观”不同,如果展开辩论,本文作者为正方,请你将正反两方的观点写出来。(4分)正文:_ 反方:_ (二)(9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12、,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独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我在蒙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1、 两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 在画直线的句子中,三个“辛苦”各指哪三个人?(3分) 3、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一句中的“新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2分) 4、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你认为这次离开故乡的“我”还会有这种感受吗?(2分)(三) (12分)秦王使人谓

13、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14、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4分)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岂直五百里哉 直:( ) 长跪而谢之 谢:(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3、简析

15、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4、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四)以人为鉴(8分) 郑公魏征卒。征寝疾,上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征薨(hong),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en)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选自史纲评要)【注释】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上:指唐太宗李世民。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叔玉:魏征之子。薨:公侯

16、死称薨。鉴:镜子。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齐,这是使动用法。兴替:兴衰。替,衰落。朕:皇帝自称。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4分)(1)郑公魏征卒( )(2)并为书石( ) (3)可正衣冠( )(4)朕亡一鉴矣( ) 2选出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郑公魏征卒 并为书石士卒多为用 得鱼腹中书A与不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也不同 D与相同,与不相同3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2分) 四、作文(50分)(一)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至少用上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