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案_第1页
2021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案_第2页
2021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案钻研教科书是指教师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认知结构、重点章节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案1教学目的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

2、理活动。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如何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难点如何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出示列宁图片)师:简介列宁的资料。(你了解列宁吗?列宁是苏联的领导人,是他创建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列宁的故事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其中一个。这是什么故事呢?(板书:灰雀)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二、合作交流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3、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2、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如:散、胸、脯、惜。(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3、范读或朗读课文(1)播放媒体资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朗读,边读边领悟课文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三、品读体验1、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师:这一段说了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提示:列宁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了三只灰雀,他很喜欢灰雀。)2、师:这灰

4、雀可爱吗?请划下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胸脯粉红、深红漂亮树枝间来回跳动活泼婉转地唱歌善唱3、师:列宁喜欢灰雀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提示:画出列宁喜欢灰雀的理由,每次都停下来,仰望灰雀,还给它们带吃的。)师:要注意重点词语“每次都”、“经常”的作用。强调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四、课堂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自由朗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品读体验(一)学习第2自然段1、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2、师:读了这一段,大家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灰雀不见了3、师:从第一段我们知道列宁很喜欢灰雀,现在有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怎么样啊,他很焦急

5、。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列宁焦急找遍了(二)学习第3-10自然段1、师:灰雀不见了,列宁很焦急。这时,列宁遇到了谁呀?一个小男孩。那么小男孩知不知道灰雀哪里去了?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3、师:列宁问小男孩有没有看见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那么小男孩有没有看见灰雀呢?他知不知道灰雀哪里去了?4、学生讨论。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屏幕出示这三句话,通过朗读体会小男孩的内心。(1)小男孩“没我没看见”心虚(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他知道灰雀在哪里(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他非常清楚灰雀在哪里5、师:小男孩刚开始说话吞吞吐吐,同时

6、又很肯定地说灰雀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说明他知道灰雀发生了什么事,说明可能灰雀是他抓走的。那么,列宁也一定猜测到了,那他有没有责备小男孩:是不是你抓走的?他怎么说?指名读:列宁自言自语“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你读懂了列宁怎样的心情?板书:担心“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板书:惋惜师:列宁没有责怪小男孩,他只是说小灰雀很怕冷,他担心它被冻死了,同时也说自己很喜欢这灰雀,很可惜再也见不到它了。那么小男孩听到后会怎么想呢?请大家想想,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会怎样想,怎样做?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三)、学习第11-13自然段1、师:小男孩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的。那么,灰雀真

7、的回来了吗?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灰雀回来了师:是它自己飞回来的,还是小男孩把它送回来的?是小男孩送回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小男孩低着头站在树下。2、师:列宁问灰雀昨天到哪儿去了,他干吗不问男孩,而是去灰雀,而且灰雀又不懂说话。(提示:列宁不去问小男孩,体现了他对小男孩的爱护。去问不会说话的灰雀,一方面说明,列宁见到灰雀又回来了,很开心,逗灰雀玩,另一个方面,他这是明知故问,含蓄地表达了对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知错就改的行为的赞许。)3、师:课文时说列宁已经知道小男孩是诚实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示:小男孩知道自己做错了,并且及时改正了。他说过灰雀一定会回来的,就真的把灰雀送回来了,他说

8、到做到。)4、师:列宁早就猜到是小男孩抓走了灰雀,他为什么不直接叫小男孩把灰雀给送回来,并且批评他?学生讨论。(提示:如果他直接批评小男孩,可能会伤害小男孩的自尊,也可能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他通过表达自己对灰雀的喜爱与担心来打动小男孩,巧妙地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另一方面,从小男孩说话吞吞吐吐到后来一再肯定小灰雀会飞回来的,说明小男孩本身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改正错误,应该给他机会。列宁的做法说明了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同时,很耐心,懂得教育方法。)四、巩固延伸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灰雀。请同学复述一下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提示:列宁、灰雀、小男孩之间是怎样

9、联系在一起的。)师补充: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灰雀不见了,后来又飞回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让学生小练笔,写写自己想说的话,然后全班交流。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案2教学要求: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

10、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

11、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称。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四、交流课文内容。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五、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3.书写点拨。4.写生字和词语

12、,当堂展评。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2.小组内合作交流。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

13、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2.小组内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四、总结感受。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五、拓展练习。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

14、的小巴掌。(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4)我还知道:_像_。2.照样子写词语。(湿漉漉)的水泥道(亮晶晶)的水洼(绿油油)的麦苗(青灵灵)的树叶板书设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发现)(用比喻手法描写)(赞赏)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落叶小巴掌小雨靴小鸟水泥道真美教学反思:教学中,我首先通过问学生在上学路上有什么发现,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通过PPT课件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把学生带入课文中,让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句子:“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感受水泥道的美。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发现美的乐趣和

15、美带给人的快乐。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案3【教材简说】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

16、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学习目标】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整体教学设想】一、读文解题,感知全文1、板书课题:检阅试问学生:什么是“检阅”?2、基于学生不甚理解,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检阅。3、交流:

17、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检阅”了吗?4、出示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流行。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随机指导朗读文中有关描写检阅隆重场面的句子。随机读词:博莱克 截肢 拄拐等,了解博莱克。二、再读课文,了解故事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1、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队员们发生了什么事?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捡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 羡慕 沉默的局面 情不自禁等。三、走进故事,品味语言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

18、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1、走进博莱克: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交流: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

19、读。)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2、走进儿童队员: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没考虑这个问题是么?没关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

20、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课文29段)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交流:预设情况如下:生:我知道了在讨论时同学们因为要不要博莱克参加这件事很为难。师:从哪感受到大家的为难?生:从“大家都鸦雀无声”感受到了,谁都不愿意说这件事。生:一个队员说:“这是一件棘手的事。”说明很难办。生:我从这一段感受到的:“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怎么跟他说呢?”师:是啊,这一段有6个问号,多为难哪。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生读。师:这我就不明白了,博莱克左腿截肢,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么?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为难么?生:不能直接告诉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师:哦,原来是怕博莱克伤心,自卑。这可怎么办呢?队长,队长在哪里呢?你可是儿童队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么?(生不敢举手,终于有一只手怯怯的举起来。)师:好!队长在这里,想说什么呢?生:队员们,如果我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还不是一般的队员!(出示队长的话。)师:这么好的主意怎么说的声音这么小?来,自信得说一遍,注意是用“洪亮”的声音说。生再读。同学们踊跃尝试!师:队长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一个队员接口说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这一名拄拐的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