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康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第二次)文科综合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i卷 (选择题 共1 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 守,以拒秦、韩”。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 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 a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 b吴起变

2、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 c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 d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作用【知识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试题解析】“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可见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意图,故a项正确;魏文侯让吴起担任西河郡守,但与吴起变法无关,故b项错误;“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不能代表整个魏国地方管理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的来源,故d项错误。【答案】a25.汉代太学的建立,以公元前124年汉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从数十人增加到汉成帝时的 3千人,东汉太学生最多时达3万人。太学教育的发展 a宣扬了黄老“无为”学说 b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 c提高了官员执

3、政能力 d缓和了西汉以来的阶级矛盾【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汉武帝时期,放弃了西汉初年以来的无为学说,故a项错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以提高儒学的社会地位,其中在教育方面设置太学、教授儒家经典是一个关键性措施,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故b项正确;太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与提高执政能力无关,故c项错误;太学的设立是提高儒学地位、适应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与阶级矛盾的缓和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26.有历史学家曾对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作了如下评价:“他的激进主义使温和主义者、传统主 义者和担心失去财产者当然不仅是富人,对它敬而远之;领导人

4、无法信守他们自己制定 的教义标准;领导内部很快分裂,而且愈演愈烈。”其评价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试题解析】洋务运动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地主阶级的改革,其指导思想和措施属于典型的改良,不是“激进主义”,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代表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其指导思想是拜上帝教,天京变乱暴露了领导集团的争权夺利,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属于激进主义,但是和宗教无关,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扶清灭洋,侧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27.下面是近代部分时期上海和广

5、州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这反映出 a近代中国农副产品出口贸易量剧增 b鸦片战争使上海区位优势得到巩固 c鸦片战争推动中国外贸格局的变化 d近代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只是近代广州和上海两个港口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看不出来是否农副产品的信息,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的贸易额是起伏不定的,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前,只有广州十三行有权代表清政府对外贸易,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等新通商口岸的贸易额逐渐增多,而广州贸易额相对减少,传统的外贸格局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显示出贸易的物品种类,无法看出贸易结构是否变化,

6、故d项错误。【答案】c28. 1905年2月,陈独秀、柏文蔚联合安徽公学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宋少侠、杨端甫等人,在芜 湖发起成立岳王会,他们集会于芜湖关帝庙,借烧香宣读誓约并订立章程,以反清为宗旨,其 用意是“盖岳武穆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排满”。这说明岳王会 a盲目效仿古人不符时代潮流 b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具有狭隘的民族革命思想 d凸显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知识点】辛亥革命【试题解析】材料记述的现象是对古人的盲目效仿,但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中国民族主义的潮流,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但

7、是视野狭隘,没有从反对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高度来审视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中述及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国内民族矛盾,没有体现民主精神,故d项错误。【答案】c29.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其治校理念之一是“大学不仅要致力于介绍西方文明,还要创造新 的中国文化;不但要保存国粹,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对之重估”。可见蔡元培 a注重学习借鉴 b重视自然科学 c强调学术自由 d提倡学贯中西【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试题解析】蔡元培的意思是既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借鉴西方文明中科学的方法或内容来重新改造传统,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自然科学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学术自由的信息,故c项

8、错误;蔡元培主张的是关于中国文化发展、改造与西方文化融合的整体原则问题,并不是着眼于个人学术发展的原则,故d项错误。【答案】a30.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白发势力 一天一天地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这一描述反映出 a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不均衡性 b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加速推进 c工业化建设带动了农业发展 d毛泽东有改革农村关系的意愿【知识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解析】材料侧重表达的是建国初期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没有表述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正是为了改变材料所述现象,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

9、工业化建设,故c项错误;毛泽东对建国初期农村生产关系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和分析,站在发展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了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想法,故d项正确。【答案】d31.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 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 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生命价值【知识点】苏格拉底【试题解析】知识即美德强调人的内心是有善性存在的,但是要通过学习知识才能体现,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心灵的信息,故b项错误;“

10、反求于己,研究自我”表明了主张理性地看待自己,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故d项错误。【答案】c32.罗马皇帝曾引用伊利亚特史诗里的一段话并作了小小的演绎,“罗马人,你们的职责是治 理百姓,维护和平,饶恕被征服者,抑制狂傲者。这些是你们的特有才华”。材料中“才华”的 内涵是 a公民权可以授予外邦人 b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 c武力征服后采取怀柔政策 d扩大罗马法的适用范围【知识点】罗马法【试题解析】材料没有提及公民权授予的问题,故a项错误;按照“罗马人的职责是治理百姓、维护和平、饶恕被征服者”等关键信息,可知罗马人是靠法律来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怀柔政策是外在的手

11、段,而题干问的是内在的“才华”,故c项错误;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是材料信息不是关于适用范围扩大话题的,故d项错误。【答案】b33.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殖民者将大量金银运往亚洲,“在中国及印度大部分市场上, 纯金和纯银的比价通常是10:1,至多也不过12:1。而欧洲的比价是14:1,甚至是15:1”。 这种差异 a加速了亚洲商品流向欧洲 b导致欧洲传统手t业消失 c使欧洲原始资本积累加快 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试题解析】按照材料意思,欧洲金银比价低于中国及印度,这就意味着和欧洲相比,同样重量的金银在中国和印度能买到更多的商品,故a项正确;欧洲传统手工业

12、消失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和亚洲正常的国际贸易,不是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外商企业刺激、洋务企业诱导的情况下产生的,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34.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 主张放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下令 禁止缠足。这说明 a近代放足运动具有反封建政治意义 b传教士主张男女的社会地位平等 c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态度最为坚决 d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知识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物质

13、、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试题解析】传教士提倡天足,与反封建政治意义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传教士提出该主张的目的,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维新人士反对缠足态度的地位,故c项错误;废除缠足表明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故d项正确。【答案】d35.当前,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不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会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会员国。 这一现象说明 a北美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自由贸易区 c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包容性 d美国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组织者【知识点】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三个国家同时属于两个区域经济集团,并不是介绍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内容

14、,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亚太经合组织是否是自由贸易区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介绍了三个国家同时属于两个区域经济集团的事例,表明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包容性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美国是“组织者”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第卷 (非选择题 共1 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6题,共135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魁奈以御医身份进入凡尔赛宫后,经常引用中国典 籍论证自己的思想,促使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于1756年模仿中国古代

15、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 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重农主义者指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 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 态。他们认为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自然秩序的实质 是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重农主义者 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社会秩序和经济进行人为干预。重农主义加 速了法国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并最终使法国成为一个小生产者掌握的共和国。 摘编自谢新刚重农主义与1819世纪法国农业市场化 材料二雍正二年,世宗上谕:“朕自临御以来,

16、无刻不谨念民意,重农务本,各地督抚, 有丝毫妨于农业者,必为除去,扔于每乡中,择一二老农之勤劳作苦者,优其奖赏,以示鼓 励。”乾隆皇帝时也下旨,以农桑为致治之本,明令严禁私宰耕牛,一经拿获,从重治罪。 一摘编自李勤清前期“重农抑商”政策及其法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重农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重农思想的差异。(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与社会发展的认识。(4分)【知识点】“重农抑商”政策【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引用中国典籍论证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受到中国重农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一“

17、认为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归纳为启蒙运动兴起,自由、人权等观念日益传播,根据材料一“促使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于1756年模仿中国古代皇帝”,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工业革命前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角度归纳,根据材料一“使法国成为一个小生产者掌握的共和国”归纳为小生产活动的广泛存在,结合所学可以从世界市场发展、加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角度归纳。 (2)根据材料一“反对国家对社会秩序和经济进行人为干预”归纳为法国重农主义在方法方面强调自然秩序、反对国家干预,根据材料二“世宗上谕有丝毫妨于农业者,必为除去”归纳为中国重农政策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根据材料一“重农主义者从自然秩序引

18、伸出经济自由主义”和“重农主义加速了法国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归纳为法国重农主义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产生,结合所学知识,中国重农政策的影响可以从强化自然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角度归纳。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两国重农思想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共同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任何时期任何政府都应该将之放在首要地位;综合两则材料重农思想的影响反思其具体措施的差异,可以归纳为重农不应该忽略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答案】(1)背景:处于工业革命前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受到中国重农思想的影响;启蒙运动兴起,自由、人权等

19、观念日益传播,专制统治开始受到挑战;小生产在国家经济活动中仍广泛存在。(9分) (2)差异:在方法方面,法国重农主义强调白然秩序、反对国家干预;中国重农与抑商并行、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在影响方面,法国重农主义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产生;明清时期,中国的重农思想及其实践强化了传统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12分) (3)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应当予以重视,但重农不应妨碍其他行业的自然发展,同时农业发展须顺应时代潮流。(4分,言之有理即可)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提炼一个或多个主题,并予以分析。(12分)

20、【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试题解析】按照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在提炼主题的时候,不能偏废某一个图片,要注意把两幅图片放在一起思考;提炼的主题在语言表达上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题提炼之后,按题目要求要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其实就是组织史实从背景、过程、影响等角度分别解析主题的活动,主要要注意史实表达的准确、史实与结论结合的协调。 根据图片,可以提炼为二者皆为“冷战”的产物;具体分析时,结合所学,前者从美苏分别扶持建国、筑墙的起因、筑墙的直接影响等角度展开论述,后者可以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目的、中朝的反击、停战协定的影响等角度分别论述。【答案】主题:柏林墙和“三八线”是以美苏为首的

21、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产物。(4分) 分析:1949年,在美苏主导下,分别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为防止东德居民外流,苏联沿东西柏林边沿修建了柏林墙,加剧了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在欧洲的对峙程度。(4分) 为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1950年,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下,朝鲜南方政权发动了内战,以此威胁新中国,由于中国的反击,美国的阴谋没有得逞,但是形成了朝鲜半岛分裂的局面,这成为两大阵营在亚洲最为激烈的对抗。(4分) 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

22、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据宗法制下的宗庙“亲尽迭毁”之礼,祖宗与主祭者的血亲关系超出了五代,则不 必祭祀。而西汉前期,凡即位帝王或由帝王指定而立的宗庙皆享受天子之礼,宗庙祭祀体系 及仪式繁琐而铺张。西汉后期,元帝的重臣多为名儒,他们对继承秦制的汉政展开猛烈批 判,纷纷“言礼制,追古昔”。御史大夫贡禹向元帝奏言:“古者天子七庙,今孝惠、孝景庙皆亲 尽,宜毁。”元帝接受了宗庙迭毁的礼制,但同时表示“尊祖敬宗”是为了彰显血缘亲情,有意 为其生父刘进(未当过皇帝)立庙,这与儒家欲减少皇家祭祀的血缘色彩、树立不顾“私亲”的 君统原则、变“私祭”

23、为“公祭”的目的相悖,从而引发了争议。元帝经过一年多的考虑,最终 确定以祖宗功德作为入选宗庙的首要条件,还采取君统原则,一方面承认与生父“亲未尽”, 另一方面已不再将对生父的祭祀看作合法的。通过宗庙礼制改革,元帝政权的合法性与神 圣性得到加强与传播,皇权乃“公权”的儒家理念也得到了彰显。 摘编自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1)根据材料,概括汉元帝实行宗庙礼制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元帝宗庙礼制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改革的影响。(9分)【知识点】汉代和魏晋时期法律改革【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西汉前期,凡即位帝王或由帝王指定而立的宗庙皆享受天子之礼,宗庙祭祀体系

24、及仪式繁琐而铺张”归纳为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西汉前期宗庙礼制混乱,根据材料“西汉后期,元帝的重臣多为名儒,他们对继承秦制的汉政展开猛烈批判”归纳为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儒家学者反对继承秦制,根据材料“这与儒家的目的相悖”归纳为汉承秦制,儒家学者对此不满,希望以儒家思想改造当时的政治制度。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重臣多为名儒纷纷言礼制,追古昔”归纳为以儒学作为指导思想,根据材料“元帝经过一年多的考虑,最终确定以祖宗功德作为入选宗庙的首要条件,还采取君统原则,一方面承认,另一方面已不再将对生父的祭祀看作合法的”归纳为突出政权合法性的同时亦看重血缘亲情,根据材料“元帝政权的合法性

25、与神圣性得到加强与传播,儒家理念也得到了彰显”归纳为由“私祭”变为“公祭”,皇权的“公权”色彩加强;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元帝政权的合法性与神圣性得到加强与传播”归纳为加强了皇权专制及其合法性,根据材料“儒家理念也得到了彰显”归纳为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西汉前期宗庙礼制混乱;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儒家学者反对继承秦制;汉承秦制,儒家学者对此不满,希望以儒家思想改造当时的政治制度。(6分) (2)特点:以儒学作为指导思想;由儒家士大夫发起和推动,皇帝兼顾各方意见;突出政权合法性的同时亦看重血缘亲情;由“私祭”变为“公祭”,皇权的“公权”色

26、彩加强;等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 影响:加强了皇权专制及其合法性;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分,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人权等社会政治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欧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楷模,主张创立“民有、民享、 民治”三权分立的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民国,设立了临时参 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得西方民主制度第一次在中国得以部分实现,中国民 主政治真正开始起步。 黄立文从民主化角度透视看辛亥革命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提倡“民主”与“科学”

27、。这里的民主是以法国为榜样,反对 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独裁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大声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 死,专制活而自由亡。 王辉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反专制、兴民主上的不同。(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二者在反专制、兴民主上出现不同的原因。(7分)【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民国”归纳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

28、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体制方面,根据材料二“反对为专制独裁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归纳为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伦理,实现真正民主共和国,侧重民主思想建设,强烈反对封建专制思想。 (2)结合所学,可以从革命派产生的经济、阶级、思想背景等角度归纳,新文化运动发生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背景等角度思考。【答案】(1)不同: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体制方面。(4分)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强烈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实现真正民主共和国;侧重民主思想建设,强烈反对封建专制思想。(4分) (2)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出现于19

2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随着清朝的腐朽,革命党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发生在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春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陈独秀、李大钊等对历史反思和对民主的认识深入到文化层次;袁世凯倒行逆施,阻碍社会进步。(7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法国败降后,依照希特勒的意图,下一个征服目标应是苏联了。但他在回头向东 进攻之前,必须保持西线的平静。当时英伦三岛在其首相丘吉尔的顽强领导下,并没有放弃 抵抗的念头。而希特勒在1939年秋决定向西欧发动攻势时,却并未想到入侵英国的问题, 他天真地相信

30、法国一旦被击败后,英国就会接受和谈。于是他从1940年6月中旬到7月中 旬频频向英国人摇晃橄榄枝,还通过瑞典和梵蒂冈教廷向伦敦做出和平试探。但他听到的 回答始终是一个坚决的“不”字。于是,对英作战计划开始形成,这个计划被定名为“海狮作 战”计划。1940年7月,战争开始时,希特勒希望实施“海狮”登陆作战计划,然时机不够成 熟,在实战不利后,德军又实施“鹰日”计划,对英伦三岛实施全面轰炸,但始终没有令不列颠 屈服。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鹰击不列颠 (1)根据材料,归纳德军实施“鹰日”计划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实施“鹰日”计划的结局和影响。(9分)【知识点】第二次

31、世界大战【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法国败降后,英伦三岛在其首相丘吉尔的顽强领导下,并没有放弃抵抗的念头”归纳为德军在西线不断胜利的同时遭到英国的顽强抵抗,根据材料“希特勒希望实施海狮登陆作战计划,然时机不够成熟,在实战不利后”归纳为德国“海狮”登陆作战计划失利,根据材料“依照希特勒的意图,下一个征服目标应是苏联了。但他在回头向东进攻之前,必须保持西线的平静”归纳为德国希望尽快迫使英国接受和谈,从而集中力量对付苏联。 (2)第一小问结局,根据材料“德军又实施鹰日计划,对英伦三岛实施全面轰炸,但始终没有令不列颠屈服”归纳为英国没有屈服,德国计划失败;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对英伦三岛实施全面轰炸”归纳为使英国处于德军全面的空中轰炸下,损失严重,根据材料“但始终没有令不列颠屈服”归纳为德国轰炸并未使英国屈服,反而削弱了德军的锐气,一定程度消耗了德军实力,结合所学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