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龙海二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型的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不能反映宗法制也不能反映其影响,
2、“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说不分内外的公正的选拔和任用人才,和宗法制度的选拔和任用人才是相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这实际上体现了墨家“尚贤”的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及其影响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a. 催生了中央集权制b.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 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 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答案】b【解析】试题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b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看不出有关“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a项不正确。“王权至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正确。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但是题干结尾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d项不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春秋时期,楚、秦、晋等国在新扩张的土地上设置县,战国晚期,“县”已经成为各国较为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这一变化表明a. 贵族特权已被完全剥夺b. 诸侯国强化对地方管理
4、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d. 诸侯争霸战争逐渐平息【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县制体制之下,官员由政府直接任命,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贵族特权被剥夺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c选项排除。诸侯争霸平息是在秦统一六国以后,d选项排除。4.如表:内容刻石名称“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泰山刻石“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普施明法,经纬天下”之罘刻石“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碣石刻石“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絮(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会稽刻石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建
5、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如表是刻石部分内容。据此可知,秦朝a. 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b. 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c. 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d. 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普施明法,经纬天下;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禁止淫泆,男女絮(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可看出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故b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并不是全部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排除a。据材料可看出,秦始皇对齐楚之地主要是以恩为主,没有体现威的内容,排除c。材料没涉及神权问题,排除d。5.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
6、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
7、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6.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b.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c. 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d. 文化下移趋势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的比重比曹魏到东晋时期一直在下降,到东晋达到最低值。从东晋到北宋时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结合所学知识,曹魏时期,多数的寒门子弟在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中起到了
8、重要作用;曹操本人也是奉行“唯才是举”“任人唯才”的用人政策,使得寒门子弟有机会进入仕宦生涯;曹魏后期,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土族而采纳礼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此后门第声望成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依据,寒门子弟上升的渠道更加狭窄,此制度为西晋、东晋沿袭,并且不断强化,导致了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的比例不断下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此后科举制不断完善,为广大的寒门子弟进入仕途提供了条通道。故而才有了从隋代到北宋的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这是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带来
9、的变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社会的主流思想依旧是儒家思想, 排除a项。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是选官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文化下移和下层知识分子数量的增多有关,不是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点睛】本题作为图表型选择题,解答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要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要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排除;三要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要将教材内容、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本题不仅要分析图表反映的信息,还要根据时间联系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作答。7.“凡京
10、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由此可见,明朝内阁a.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b. 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c. 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d. 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答案】a【解析】【详解】明朝设置的内阁地位并不高,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它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bc错误。内阁是明朝皇帝废除丞相后,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侍从顾问机构。即使内阁地位提高,仍然是皇帝巩固自
11、己统治的工具,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故a正确。 内阁只拥有票拟权,最终决策仍然看皇帝的批红而定,不存在“相互”制衡。故d项错误。8.理解历史线索与认识历史规律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展示的内容,空格部分应该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世卿世禄门阀地位才能道德文化文章a. b. c. d. 【答案】c【解析】贵族政治对应的是世卿世禄,官僚政治对应的是才能道德,士族政治对应的是门阀地位,科举制度对应的是文化文章,所以本题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9.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
12、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南宋时期南迁的北方人民推动了南方小麦的种植,而北方人民喜吃面食,故正确。结合所学,农政全书为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与题干中时间“南宋”不符,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故正确。曲辕犁早在隋唐时期就在江南地区出现,排除。故选b。【点睛】解答组合型
13、选择题的常见方法之一是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如本题,如果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知识掌握扎实,判断出存在史实错误,即可迎刃而解。10.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代的农业生产中a. 人地矛盾的显现b. 精耕细作的传承c. 稻麦种植的减少d. 技术交流的增加【答案】b【解析】【详解】陈敷认为种的面积大而无收获不如少种而提高单产,王祯认为耕种田地要量力
14、而行,争取提高产量,沈氏认为做农事要勤于耕作多施肥,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粮食。因此,这三位古代的农学家都在强调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量的农业耕作方式,b项正确;题干并未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a项错误;题干未出现种植稻麦,c项错误;题干未体现地区间或中外农业技术的交流,d项错误。11.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 工商业市镇兴起c. 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d.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答案】a
15、【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关系形成,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材料“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反映了工商业市镇兴起,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反映了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反映了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和特征,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12.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
16、,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13.汉书食货志载:“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b.
17、周朝礼制没有遭到破坏c. 承认了土地私有d. 井田制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从“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政令不信”可知,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渐瓦解,而“公田不治”也反映了作为周朝经济基础的井田制也逐渐瓦解。故d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上下相诈”侧面反映周朝礼制破坏,排除b;而“公田不治”侧面反映了土地私有,排除c。14.“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a. 张骞出使西域b. 遣唐使节来华c. 海上丝路繁荣d. 朝贡贸易推行【答案】c【解析】随着海上丝路繁荣才出现了市舶,所以“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海上丝路繁荣而非张骞出使西域、遣唐使节来华以及
18、朝贡贸易推行等选项,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15.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中实际包含着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致命因素”,这是因为自然经济a. 完全排斥商品市场的存在b. 自给自足的特性不利于商品交换c. 导致出现大量自由劳动力d. 自身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经济形态【答案】b【解析】【详解】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资金、市场、技术、自由劳动力等。中国传统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模式,产品用于市场交换的较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之上,无法形成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故b项正确,排
19、除c项;自然经济之下也有一定的市场交换需求,不会完全排斥商品市场的存在,a项错误;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经济形态,存在一定的保守性与落后性,d项错误。16.下表为清朝顺治嘉庆年间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据此可以推断a. 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缓和b. 传统经济政策有必要调整c. 小农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d. 国家控制的土地资源减少【答案】b【解析】【详解】由表格可知,清朝人口大量增加,但是耕地面积却并未增长,这说明人地矛盾随着人口增长而变得日益突出,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故选b。由材料可知,人地矛盾是在激化,而不是缓和,排除a;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小
20、农的经济负担是有所减轻,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政府掌握国家机器,其控制的土地资源不可能会减少,排除d。17.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
21、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18.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 皇帝制与郡县制b. 郡县制与刺史制c. 皇帝制与封国制d. 丞相制与刺史制【答案】a【解析】“汉承秦制”是指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制度,
22、并发展了秦朝的制度,结合所学可知,皇帝制与郡县制是汉代继承秦朝制度的表现,符合“汉承秦制”,故a项正确;刺史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地方监察制度,不符合“汉承秦制”,故b、d两项错误;封国制是西汉初年出现的制度,不符合“汉承秦制”,故c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汉承秦制”的含义和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汉承秦制”的理解和对其表现的识记。19.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
23、新发展【答案】b【解析】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d项排除。【名师点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
24、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但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试题分析】本题以民本思想为核心内容,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折射出时代特点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党始终是群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因此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把现实与热点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分析,从而能够在考试时得心应手20.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25、”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了黄宗羲a.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 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 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答案】d【解析】根据“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可知,黄宗羲认为,政治变坏是从明太祖废除丞相开始的,在他看来,丞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防止权力过于集中,说明黄宗羲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d正确;近代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近代西方主权在民思想传入我国,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6、;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1.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
27、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22.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a
28、【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点睛: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本题契合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知识层面上考查到了唐诗、文人画、元曲、明清小说等;能力层面考查到了
29、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等信息。23.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a. 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b.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 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d. 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答案】c【解析】【详解】桃花源记作于魏晋时期,陶渊明由于政治黑暗而向往田园生活,故a项错误。陶渊明代表知识分子,并不代表市民阶层,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敢于反抗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
30、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使得有识之士壮志难酬;而明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皇权对人民的束缚已达到最大,阶级矛盾尖锐,两部作品都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故c项正确。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黑暗政治生活的不满,并不涉及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冲击,故d项错误。24.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象郡、“直道”
31、、灵渠、小篆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微子受封”是西周分封制内容;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都是唐宋时期的内容;“腹里”是元代行省制的内容之一;灵渠、小篆是秦朝的内容。故正确,选择b项;排除acd三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其发展演变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和加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某朝山东地区政区示意图材料二:中国某两代中央官制示意图材料三: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
32、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图中所体现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2)材料二的中央官制从图一到图二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内阁是什么性质的机构?(3)根据材料三,归纳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4)上述材料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两对基本矛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趋势如何?【答案】(1)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2)最大变化:废除了丞相。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模式一:增加宰相人数,以相互牵制、监督。如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模式二:在正式体制外另设机构,起用身边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
33、心。明朝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4)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皇权和相权。发展趋势:不断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解析】【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地图所显示内容有郡县和诸侯国,可知这是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2)变化:从两幅图片来看,最明显的变化是明朝废除了丞相。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模式:此题考查中国古代如何削弱相权。根据材料“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可知其有两种模式,模式一:增加宰相人数,以相互牵制、监督。如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模式二:在正式体制外另设机构,起用身边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明朝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4)基本矛盾:根据三则材料涉及的主题可知中国古代两对基本矛盾分别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皇权和相权。发展趋势:根据所学可知两对矛盾的趋势是不断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读下表:提取表中两个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城市经济状况与文学发展状况的关系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 论题:唐宋文学与城市经济。说明:卖炭翁中“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描述反映出唐代对市场交换行为存在严格的时空限制;望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节日装饰灯饰工程合同3篇
- 服装行业购房合同样板
- 商业大厦地块租赁合同
- 旅游业发展支持办法
- 化工项目招投标违规处理办法
- 2024年跨境电商项目股权融资及市场开拓合作协议书3篇
- 医疗器械企业市场推广费用分析
- 药品安全风险监测程序
- 环保行业收入管理办法
- 2025版生物质能项目结算合同规范文本3篇
- 水厂安全管理培训
-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附答案
- 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模拟测试卷 3套(含答案)
- 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信息登记表
- 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课件
- 医学教程 梅毒
- 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地理 含答案
- 《中国脓毒血症指南》课件
- 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模拟演练考核试卷
- 4.3.1海气相互作用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2023年天津南开区教育系统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