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奉新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句儒家箴言表达了中国人的基本信条。这一制度较之西方所进行的依靠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材料中“这一制度”指的是( ) a官僚政治 b君主专制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考点:科举制。“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指的是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官员。征召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较之西方特有的、进行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国

2、家的种种问题。科举制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故选d。2“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可发达。”这种制度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均田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考点:选官制度。分析各选项,只有科举制符合材料所述,科举制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a项强调血缘亲疏关系,b项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c项是 土地制度,都与题干不符。3“洪武皇

3、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百官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协理奏章【答案】d【解析】考点:明朝废除丞相。从材料中可知,朱元璋废丞相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其职责是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故答案d项正确,b项不正确。“执行政令”是六部的职责,故c项不正确;“监察百官”是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厂卫特务机构,故a项不正确。4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25年)说:“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里卡尔纳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

4、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至于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他们的光彩”下列不能成为希罗多德记载的希腊人的“丰功伟绩”的是()a实行直接民主,是西方民主的源头 b颁布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c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促进学术、文艺多元发展【答案】b【解析】考点:雅典的民主制。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希腊人的丰功伟绩”指的是实行直接民主,是西方民主的源头,也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促进学术、文艺多元发展说法业正确。而颁布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这并非希腊人的贡献而是

5、罗马对私界做出的贡献。故此题应选b项。5美国史学界权威小阿瑟施莱辛格教授在自1776年以来美国与世界的碰撞一书中把美国历史上总统安德鲁约翰逊评为“失败”。把尼克松评价为“接近伟大/失败”。把克林顿评为“平庸”。其中因为这三位总统都曾被众议院提出弹劾,这主要体现了()a分权制衡的原则 b联邦制的优越性 c两党政治的残酷 d法律至上的原则【答案】d【解析】考点:美国历史上总统被弹劾主要是因为违背宪法,材料仅是众议院对总统的弹劾,没有表现出总统对众议院的制约,体现不出分权制衡,也体现不出b项和c项内容,故选d项。6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是广西武宣人。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

6、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c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c【解析】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通过题干中“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可知太平天国的力量来源于群众,所以c正确;abd材料没体现。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里“遭遇的极大困

7、难”准确的说法是()a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b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c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d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答案】b【解析】考点: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从材料中“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中国人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反思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使中国遭遇到了崛起的困难。故此题应选b项8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

8、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答案】c【解析】考点:遵义会议。a项不对,这是1922年中共二大;b项不对,这是1927年八七会议;d项不对,这是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本题实际考察1935年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9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

9、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答案】c【解析】考点:抗日战争。依据笔记中的“民主政治,两党合作,国民政府开放民主”可以判断为第二次国共合作,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的经济职能增强”表现为抗日战争期间官僚资本对国家经济的垄断;“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体现了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在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及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故选c。10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的“红色恐惧”浪潮到达顶峰,政府逮捕了数千名被怀疑为激进分子的人,国会还通过法律将持不同政见的外国人驱逐出境。与美国这一行动密切相关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b德国法西斯势力猖

10、獗c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d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答案】a【解析】考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美国近代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引起其恐慌的“红色恐惧”是与之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五四运动表明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影响较小,排除c项。德国法西斯上台发生在30年代初,排除b项。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是1937年,也可排除。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并逐渐巩固发展,这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与敌视。a项符合题意。11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改编精巧灵活、寓意深远的中国古诗词,常常可以较好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1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知,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了的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在( )a20世纪7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末 c20世纪90年代初 d21世纪初【答案】b【解析】考点:由“少小离家老大归”“争传客从台湾来”等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故答案为b。12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这最能表明()a中国古代经济属于自然经济 b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c男耕女织是一种基本的经营方式 d古代中

12、国具备精耕细作的有利条件【答案】b【解析】考点:从材料来看,三大因素影响着中国的命运,这三大因素都是农业发展方面的因素, 也就是说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故选b 项。a、c、d 三项都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13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 )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答案】d【解析】考点:手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知识“明中叶以后,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

13、精密 ” ,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记载的是明代的提花技术,故选d。14中国古代有谚语说:“千年田,八百主。”清人钱泳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d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答案】a【解析】考点:封建土地私有制。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土地买卖的现象却来越频繁,土地兼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15“直到1500

14、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源于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以轮船的发明为前提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a b c d【答案】b【解析】考点:新航路开辟。注意题目中“用全球史观”,是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因此项错误,排除该项,故b正确。16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

15、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答案】b【解析】考点:两次工业革命。注意题干信息“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等,说明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选b。17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的支持b有利的国际环境 c社会性质的改变 d民族独立的实现【答案】a【解析】考点:民族工业的兴起。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一战”期间和国民政府统治的前10年间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

16、展的两次顶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这两次快速发展都与政府的大力支持紧密相关,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颁布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了民族企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国民政府推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另一时期民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答案选a,b项只是前一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c 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1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 男耕女织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钢铁厂 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d【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17、动。联系四个图片反映的经济现象,可知传统自然经济走向解体,新兴机器工业在中国产生,即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d。1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d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答案】c【解析】考点:毛泽东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

18、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赶英超美” 和“大跃进”运动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成熟。“发展是硬道理”没有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成熟,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20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 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d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答案】a【解析】考点: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本题考查

19、的是学生归纳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产生“二五”计划“最后并无定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方针的问题,因此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c和d项是“二五”期间的现象。21.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b.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答案】c【解析】考点:改革开放。从材料看,“奇迹”是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根本上得益于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22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

20、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来是康姆去是够”(come,go),“好度由途叙阔情”(how do you do)等,据此说明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包括:英语开始在当地流传 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引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上海( )a. b. c. d.【答案】a【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洋泾浜英语”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了西方生活开始影响中国上海,该项a。23.1933年美国政府为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的蓝鹰徽章。蓝鹰运动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对蓝鹰运动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21、.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 b.起到了促进工业复兴的作用 c.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d.造成了盲目竞争的经济秩序【答案】d【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蓝鹰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实行最低工资制和政府干预企业,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d项说法与材料相反,故选d。蓝鹰运动起到了促进工业复兴的作用,调节了劳资关系,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abc正确。242008年,国务院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克服生

22、产的盲目性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c扩大内需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答案】c【解析】考点:经济体制调整。二者的共同之处,应该都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增长,同时中国还以此来改善民生。a、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b项并没有放弃市场机制。25.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c.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d.富人乐于输纳 【答

23、案】b【解析】考点:福利制度。从材料中交税前后的对比来看,是不能够刺激富人的积极性的,排除 a。c项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富人和穷人的实际收入差距缩小,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故选b。d项明显错误。26“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据此分析下列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答案】b【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本题

24、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经济民族主义,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可知“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即为经济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是在国际贸易中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美元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这样可以把国内过剩的商品倾销到其他地区以转嫁经济危机,。其他三项更多着眼于稳定国内社会秩序、刺激就业、恢复生产等。因此b项正确。27. “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

25、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 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答案】d【解析】考点:新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说明当时的苏联大部分人对新经济政策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共识,abc的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依据。28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全球通

26、史)西方国家之所以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改善民生 b基本上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答案】a【解析】考点:“斯大林模式”特点。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符合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的理解的应该是人民生活方面,符合要求的是 a 项。b项表述错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d两项时间不符。 29.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

27、不包括(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答案】b【解析】考点: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大规模建设,实行五年计划,成果显著,工业基础迅速建立,快速完成工业化,在科技军事上有飞速的发展。因此acd项正确,b项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30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

28、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答案】 c【解析】考点: 苏联后期的改革。“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表明苏联正在进行改革,但尚未解体,“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表明苏联改革中涉及到向资本主义学习的内容;普京执政时期俄国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分别是农业和工业,故选c第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32小题12分;33小题16分。共计40分)3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朝乾隆时期,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出使中国。马戛尔尼曾在华逗留数月之久,并受到乾隆帝的接见。马戛尔尼回国后,根据他在中国的见

29、闻,对当时清朝统治做了如下评论:“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船,疯狂的战船,如果说过去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都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会将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线上摔得粉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马戛尔尼对清朝统治的认识。(12分)(要求:归纳概括马戛尔尼对清朝统治的总体认识,对材料的认识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

30、确,史论结合。)【答案】(3)清朝在文化领域大兴文字狱,推崇程朱理学,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受到摧残;(3分)(4)清朝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科技进步;(3分)(5)清朝推行落后的儒学教育和八股取士,难以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3分)(任意3点得9分) 观点二;反对马戛尔尼关于清朝统治守旧、落后的观点,认为清朝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分)理由:(1)清朝建立后,前几代皇帝开明治国,创造了封建社会空前强盛的“康乾盛世”; (3分)(2)清政府实行更名田、摊丁入亩等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整体经济规模仍居世界领先地位;(3分)(3)清政府粉碎了

31、分裂国家的一系列叛乱,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3分)(4)清政府在文化领域内编订了四库全书等中华文化典籍,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3分)(5)清朝的海禁并未全面禁止对外贸易,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地位。(3分)(任意3点得9分)观点三:(略)【解析】考点: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考查的知识主要是近代前夕清代历史发展,考查的能力主要是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要点不具有细节化的特征,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

32、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考生只要能从材料中归纳出马戛尔尼的观点,然后结合清代的政 治、经济、文教、科技、外交等几大方面作答即可。 32.(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各地城乡。时人指出:

33、“中国丝、茶及其商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却在下跌。”在某些地区,洋纱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空间。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场,农作物商品化趋势加快。 张岂之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材料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3分)(2)据材料二,概括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

34、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1)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分)铁犁牛耕、精耕细作。(1分)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1分)(2)变化: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分)出现了近代商品市场。(1分)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分)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走向经济的近代化)。(1分)(任意3点得3分)(3)(一)变化: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至1956年后,由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1分)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

35、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1分)第三次:20世纪以来,中共十四大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1分)(二)原因:第一次: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1分)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分)第三次: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1分)【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的经济;建国后中国经济体制调整。(1)古代中国农业的特征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很容易进行回答,古代中国的农业重要特征是自给自足,使用铁力牛耕的生产方式,但是由于小农经济下自耕农的规模较小,抵御自

36、然灾害的能力也较低。(2)从材料“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各地城乡”、“中国丝、茶及其商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朱建宁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得到发展,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的新兴的经济因素也开始出现了。(3)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调整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细致的把握。建国后我国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是在三大改造后变成了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份额不断地加大,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

37、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调整的原因可以结合三次调整的内容进行分析。33. (16分)经济改革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产生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材料二:第6条:(a)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

38、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一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售予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一收获年度所减产量的棉花。第8条:为了实施所宣布的政策,农业部长有权:(1)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摘自罗斯福新政农业调整法材料三: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材料四: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改善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