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叛军顺
2、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因此很惶恐,先从袁盎议杀了晁错,想满足他们“清君侧”要求换取他们退兵,但晁错已死,叛军不退,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命太尉条侯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瓯,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汉景帝平定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杯酒释兵权 乾德元年(963年)春,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环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部下们说
3、“朕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朕虽身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朕从来没有好好睡过。”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为什么这么说,现在天命已确定,谁敢再有异心?”太祖曰:“谁不想要富贵?有一天,你部下一样对你黄袍加身,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石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宋太祖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地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大臣们答谢
4、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3、中国古代(从汉至元)的选官制度 汉代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东汉时期,随着地方豪强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
5、。三国时的曹魏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为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朝廷举荐。由于“中正官”经常举荐自己的族人担任官职,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势力不断壮大,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制,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量才录用。科举制度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把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同时,科举制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6、,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局稳定。科举制自隋唐出现后,便一直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专重“四书”“五经”,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思想,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4、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我国从公元前688年设置县级行政单位,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萌芽的出现,其制度发展经历了:建立郡县制;发展州制;变革道路制;完善省制 四个时代一.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建立郡县制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直至东汉未年,被州制时代所取代,相继沿革400余年。郡、
7、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二.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州制时代 为加强对地方的监控和有效管理,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10。州为监察机构,长官为刺史,位卑权重.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处于州制时代向唐宋时期道路制时代过渡的阶段。三.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变革道路制时代 由于南北朝州、郡滥置,导致州制行政区划的衰落,尽管隋初着力整顿,结束了州、郡滥置的现象,但已难挽救其衰败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最高行政机构不是州或郡,而
8、是“道”。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这表明我国唐宋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划进入道路制时代,先后长达600年左右。 唐代行政区划中,不但有唐太宗新开创的“道”,还有唐玄宗新设置的“府”,这也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变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制度。府最早设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他将国都所在之雍州改为京兆府,陪都洛州改为河南府,府开始成为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的重要单位。 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完备省制时代。5、古代的避讳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
9、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坐牢甚至杀头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以后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恒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汉光武帝名叫刘秀,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唐太宗叫李世民
10、,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课程标准】1、了解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过程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点概括梳理】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1)原因:初期,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_、_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景帝平定_;汉武帝颁布“_”, 规定诸侯王死后,_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中期:(1)
11、措施: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_。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_。(2)结果: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_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1)背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2)措施: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_。行政上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_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3)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_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_的祸根。4.元朝:(1)措施:实行_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_,边远民族地区设_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
12、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_的节制。(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_,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的重大变革,是中国_的开端。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目的:为了加强皇权(3)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工作人员,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_,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_。3.隋唐时期:(1)措施: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_、_和_。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_六部. (2)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
13、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北宋: (1)措施:_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_、_和_,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 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5.元朝:(1)措施:_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2)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1)制度:主要实行_。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2)影响: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1)制
14、度: _。(2)影响: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1)制度: _。_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_,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2)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
15、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互动探究】一、材料一 汉初统治者总结秦朝的灭亡教训后认为清朝灭亡的原因是“亡于独”,即秦朝中央由于没有分封同姓诸侯,致使在秦朝中央政权遇到危难时没有地方诸侯的支持,所以秦朝才会如此快的灭亡。所以,汉初,除了继承秦朝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外,还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材料二 (元朔二月)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兹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汉书卷六武帝纪材料三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哲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卷五三中山靖王传1、你认为
16、材料一的说法正确吗?汉朝分封诸侯造成了什么结果?2、阅读材料二、三,为了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问题,汉朝在汉武帝时采取了什么办法?二、材料 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 宰相赵普对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造成“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原因是什么?宋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三、材料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
17、座处,一座群站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各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四、唐太宗曾经自豪的说,“天下英雄,进入我彀中”,意思是天下的有才能的人,都被网罗到朝廷里了,根据所学知识,请总结从汉至唐选拔人才的方法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当堂训练】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 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2.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 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A削夺列侯的爵位 B
18、削夺王国的封地 C颁布“推恩令 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3.刘邦在位末年与忠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 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4汉初,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宰相。其在位54年间,先后 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 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 B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 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5.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柿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 (门下省
19、),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 A.统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 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6.“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 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 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实行更戍法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7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 选官制度是 A .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 .九品中正是 D . 科举制8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 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
20、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 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 族 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 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9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长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 了,赏罚形证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进一步
21、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1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 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朝设立行省制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通知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12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 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A B C D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贞观十一年(637年)以后,在朝廷决策工作中,把宰相参议朝政改为由宰相议定朝政,然后奏闻,皇帝行使批准权。建立起皇帝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相结合的新的中央集
22、权的体制。,门下省下设的政事堂的集议也就是三省宰相决策会议,成了御前决策会议之外的另一个高层次的决策会议。此种宰相决策会议既以“议定朝政“为职任他可以充分发挥作为皇帝幕僚的集体宰相的作用,并对三省分权制具有协调的功能,克服了前此存在的由于中书省与门下省分掌出令和封驳以至造成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或相者相互依违知非不举的弊端。 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材料二 (北宋)从太祖开始,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将权利集中于皇帝,削弱了各级长官的权力。为防止宰相专权,设置了参知政事和枢密使,以分散其权力。 在北宋以前,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分管民、军、财政,三者鼎力,彼此不相知。 朱瑞熙中国古
23、代政治制度史宋代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及其积极意义。(6分)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唐宋中央机构设置的异同。(6分)选做题14、(26分)现在中国的每一级行政区的地名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州郡有时而更,山川千古不易”,行政区划随时代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国行政区划的产生,经历了由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到战国时期,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划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 历史时期第一级行政区划存在于一个由虚入实的规律,历代的第一级政区开始都只是虚设的监察机构,后来演变成行政区划(例如,宋代的路由转运使发展而来),而且历史上主要行政区划的改变,都发生在
24、再次政权交替的混乱时期。历代行政区划主要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而作为次级政区的财力和军力则变化不大。材料三 一般来说,元代以前中国一级行政区划大都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正如汉书。王莽传所言:“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地方行政区划的最大职能是经济上的职能组织生产和生疏赋税。政区独立的自然属性瑟经济文化趋势较强,帮往往中央与地方一级政区的矛盾很大,产生割据局面的时期较多,东汉州牧格局三国鼎立藩镇割据五代割据大都据自然之险而独霸一方。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如江西省跨越南岭,深入今广东境内;湖广行省,将洞庭湖横豆其
25、间,而又跨越南岭,直到今广西。这种划分政区的方法难以形成独立的经济体,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形成与中央对立的区域文化认同。以上三则材料摘编自兰勇中国历史地理学(1)材料一中的“分土而治”和“分民而治”分别具体指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第一级行政区划演变呈现的特点。(6分)并运用从秦到元的史实加以说明。(6分)根据材料三,说明元代前后划分一级行政区的主要原则有哪些不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的优点。(10分)【本课小结】【我的疑问】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参考答案【考点概括梳理】郡县 封国 七国之乱 推恩令 嫡长子 节度使 割据势力 藩镇割据 禁军 通判 藩镇割据 积贫积弱 行省 路、府、州、县 宣慰司 中央 中央集权 地方行政制度 省制 尚书省 三省体制 决策 审议 执行吏、户、礼、兵、刑、工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中书省 察举制 孝廉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隋文帝 进士科 【互动探究】一:1、不正确,秦灭亡的原因是因为暴政,徭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设施检测与维保服务合同5篇
- 2025年度安置房质量保证合同书3篇
- 2025年水泥制品环保技术转移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空坠落防护HSE施工安全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房产销售代理与广告宣传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鲜活水产品运输与质量监管协议3篇
- 2025年度免租金停车场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版棋牌室三方合作协议-创新管理与行业规范4篇
- 2025年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租赁与维修合同3篇
- 2025年度留学签证担保与资金证明服务合同3篇
- 公司组织架构图(可编辑模版)
- 1汽轮机跳闸事故演练
- 陕西省铜川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礼品(礼金)上交登记台账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大一轮 第五章 第1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 青少年软件编程(Scratch)练习题及答案
-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答案及解析精选
- 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九版内科学
- 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199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